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荆轲刺秦王》中“愿足下更虑之”之“更”音义辨正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陈永贵

  摘要:新课标人教版语文必修1《荆轲刺秦王》中将“更虑之”注释为“再想想别的办法。更,改变”。“再”是副词,“改变”是动词,两者截然不同,此注释前后矛盾。同时,作为“更虑之”中的“更”是多音多义字,“更”不同的读音代表了不同的意义。试从句法结构和语境等方面进行阐释辨析。
  关键词:“更虑之”;音义辨正;句法;语境
  新课标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荆轲刺秦王》一文中有这样的一个片段:
  太子丹恐惧,乃请荆卿曰:“秦兵旦暮渡易水,则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荆卿曰:“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夫今樊将军,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诚能得樊将军首,与燕督亢之地图献秦王,秦王必说见臣,臣乃得有以报太子。”太子曰:“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愿足下更虑之!”
  其中,课本将“更虑之”注释为:“再想想别的办法。更,改变。”注释中没有给出“更”的读音,只给出“更”的含义。这一注释将“更虑之”翻译成“再想想别的办法”,后面的“更”却单独解释为“改变”,一会儿翻译成“再”(副词),一会儿又翻译成“改变”(动词),令人费解。在文言文翻译“信、达、雅”的原则下,如果将“更”解释为“改变”,为何教材不将这句话翻译成“希望您改变考虑这件事情”呢?两种翻译孰顺畅孰拗口一读便知。那么,“更虑之”的“更”到底是取“再”的义项还是取“改变”的义项呢?同时,有没有必要去确定它的具体读音呢?答案是当然有必要,因为在众多的多音字当中,不同的读音有时就代表了不同的含义。
  《古代汉语词典》(第2版)对“更”解释如下:1. gēng(1)改,改变;引申为“更正”。(2)更换,替代;引申为“交替,轮换”。(3)经历。(4)抵偿。(5)古代夜间的计时单位。2.gèng (6)副词。①复,再。②又,另。③反而。④更加。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第5版)对“更”的注释有:“1.改变。2.经过,经历。3.抵偿。4.gèng。另,另外;可引申为‘再’。”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对“更”也有着与古汉语词典大同小异的注释:“1. gēng ①改变;改换。②旧时一夜分成五更,每更大约两个小时。③〈书〉经历。2.gèng 副词。①更加。②〈书〉再;又。”
  由此可见,“更”作为多音字、多义字,其读音与字义是有关联的。从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词典释义我们可以发现,当“更”读“gēng”时,作动词或名词,有“改变”“更换”“经历”“抵偿”和“古代时间计量单位”等意义;当“更”读“gèng”时,其只能充当副词,有“再”“又”“复”等表示“进一步”的意思。
  在“改,改变”和“更正”(动词)的义项中,《古代汉语词典》(第2版)共举了3个例子:①《国语·周语中》:“叔父若能光裕大德,更姓改物,以创制天下,自显庸也。”②《管子·形势》:“天不变其常,地不易其则,春秋冬夏不更其节,古今一也。”③《荀子·成相》:“前车已覆,后未知更,何觉时。”(取“更正”义)在“更换,替代”义项中,举了2个例子:①《庄子·养生主》:“良庖岁更刀,割也。” ②《吕氏春秋·仲春》:“用圭璧,更皮币。”王力等人主编的《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第12版)在“改变”义项中共举了3个例句:①《商君书·更法》:“贤者更礼。”(更礼:改变旧礼制)②引申为“调换,交替”,如《庄子·养生主》:“良庖岁更刀,割也。”③《汉书·晁错传》:“然令远方之卒首塞,一岁而更。”从文言用语习惯和以上例句中我们可以发现,当“更”取“改变”“更正”“更换”等动词性义项时,其后往往加名词性或代词宾语(如“更姓改物”“不更其节”“更皮币”“更礼”和“岁更刀”等),或不加宾语(如“后未知更”和“一岁而更”等),即构成“更+名词性/代词宾语”或“更”后不加宾语的格式。
  在“又,复,再”义项中,“更”只能做副词,放在谓语动词的前面,如《汉书·高帝纪上》:“不如更遣长者,扶义而西,告谕秦父兄。”《后汉书·李通传》:“今四方扰乱,新室且亡,汉当更兴。”即主要构成“更+谓语动词”的格式。
  那么,“更虑之”的“更”是选取“改变,更正”(动词)义项读“gēng”,还是选取“又,复,再”(副词)义项读“gèng”呢?或者两者都可以?这里我们可以借助“更”的主要用法(构词、组句方式)来判断,即通过“更”字后面的成分(字词性质或语法成分)来辨别。
  “更虑之”后半部分有“虑”和“之”二字,而且此二字均为多义字、兼类字,它们在句子中不同的解释使句意發生改变。
  “虑”,有“思考,谋划”和“思想,意念,策略”等意义,“思考,谋划”与“思想,意念”有共同的语意基础,即都是通过大脑思考,前者侧重于行为过程,呈动词性质,后者则侧重于行为结果,呈名词性质。即这里的“虑”属于动名兼类字。如果这里取“虑”的动词性质,翻译成“思考,考虑”,那么“之”代指前面荆轲所献之策,“更”应取副词“再”的含义,读“gèng”。如果这里取“虑”的名词性质,翻译成“想法,策略”,那么“之”就是句末语气助词,无实义,而“更”应取动词“改变,更换”的含义,读“gēng”。从语法上分析,两种结构都合理,但是两种解释是否都符合语境呢?我们先通过一个表格进行比对分析,了解“更虑之”不同的句法形式及意义。“更虑之”分析如下表所示:
  由上表分析可知,“句法形式3”和“句法形式4”均不符合语法规范。“句法形式1”语气较为强硬、肯定;“句法形式2”语气较为委婉、缓和,含商量语气。樊於期因“穷困”归丹,备受太子丹尊崇,这种尊崇少不了太子丹对“长者”的敬意,但也不乏趁机拉拢、共同抗敌(秦国)之意。由“秦将王翦破赵,虏赵王,尽收其地,进兵北略地,至燕南界”和“太子丹恐惧”等情境可推测,在燕国危急存亡之秋,“外来者”樊於期对具有浮躁多疑、谋事不周等多重性格缺陷的太子丹来说,实在不是最为重要的,即使心生惋惜,最终也很有可能将樊於期置于尴尬之地。由此看来,对于荆轲提出献樊於期人头于秦王的建议,太子丹的确是不忍,心生惋惜,但又考虑到在这种家国存亡的困境之下,难以有两全之策,只好借商量语气婉曲作答。惋惜之中又含暗示,暗示之中又有惋惜。因此,“句法形式2”更符合语境。
  综上所述,“更虑之”中的“更”应取副词“复,再”的含义,读“gèng”;“虑”取动词“思考,考虑”的含义;“之”代指荆轲所献之策,那么“愿足下更虑之”就可翻译为“希望您再考虑一下刚才您的建议吧”,或“希望您再想想其他办法吧”。
  
  参考文献:
  [1]张双棣.古代汉语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
  [2]王力.古汉语常用字字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本文系2019年安徽省教育科学研究项目“基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古诗文注释运用研究”(项目编号:JK1900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陈永贵(1991—),男,安徽省合肥市第八中学二级教师,主研方向为中学语文教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04191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