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  > 中国论文网 > 
  • 教育论文  > 
  • 基于学习通移动平台,构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混合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

基于学习通移动平台,构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混合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本文旨在探索信息化混合教学模式对高等教育的影响,尝试建立混合教学的课程框架,深入分析了基于学习通移动教学平台,构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混合教学的全过程,并总结了混合实践教学的经验。
  关键词:学习通移动平台;实践;心理健康
  、移动教学,是近年来新兴的一种教学方法。该教学方法借助互联网技术、移动设备,将教师、学生和教学资源紧密的联系起来,教学活动不再局限于教室和固定的上课时间,学习成为一种更有针对性、个性化、随时随地的教育活动。2012年教育部印发文件《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文件中提出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来促进教育事业发展,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优势,注重信息技术与教育的全面深度融合[1]。文件出台后,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开始探索和應用移动教学方法,移动教学平台也随之增多,而且移动教学平台的稳定性和功能也不断提升,因此,移动教学已逐渐成为高等教育改革的先锋力量。
  一、学习通移动教学平台介绍
  学习通是通是面向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的移动学习专业平台,是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新一代教学生态系统,包括六个子系统:移动课堂互动系统、移动修学分系统、移动阅读系统、移动开放课程、移动教务系统和移动社交系统[2]。本文重点阐述的是移动课堂互动系统。
  移动课堂互动系统的主要功能是提高课堂活跃度,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和课堂参与度,加强师生互动,客观全面评价学习效果。该系统涵盖了课堂教学的所有课堂互动功能,如课堂签到、抢答、选人、测验、投票、多屏互动、讨论上墙、课堂报告等功能,同时还具备发布教材、作业、考试、通知和学生管理等移动教学功能。
  借助该系统,一方面,教师可以按照教学计划,课前,完成课堂教学的准备工作,有序安排资料发送;课中,利用讨论、签到、投票、抢答等教学活动,轻松实现高效、精彩、生动的课堂教学;课后,随时查看学生的学习记录和数据分析信息,详细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特点,及时调整教学方案。另一方面,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和时间合理安排学习计划,课前,查看教师发布的学习资料、任务和学习活动等信息,建立相应的学习安排;课中,根据教学要求参与或实施学习活动,或将课前完成的学习成果进行展示等;课后,查看教师答疑、笔记、消息推送、和成绩查询等诸多功能,调整学习策略和学习方式。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实施中的问题及其可能的解决方式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教育课程体系的组成部分,是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核心课程,是教育部高度重视的一门公共素质课程。由于师资、教学资源、学校保障力度和学生认知等方面的因素影响,该课程的实施效果并不理想,主要存在问题及可行解决方式分析如下:
  1、师资队伍缺乏专业人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专业人才缺乏是一个普遍现象,很多学校都是由思政教师或辅导员兼任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这样就会导致心理健康教育的“思政化”,且同一门课程不同的教师在教学内容、课堂组织和教学方法存在明显差异,教学效果参差不齐。
  可行的解决方式:借助学习通移动教学平台,组建教学团队,将所有课程老师纳入团队,由专业资深教师担任课程负责人,通过集体备课,确定每个学时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重难点和可行的教学手段,再根据每位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专长划分备课任务,最终将教学资源汇总,审定并上传到移动平台。这样从根源上保证了教学内容的基本统一,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升。
  2、学生学习兴趣不强,参与度低。高职学生的学习目的明确且狭窄,大多数学生会片面认为读书的目的就是学习一技之长,所以会错误地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当做是一门可有可无的,是学校要求学而非自己愿意学的“副课”。再加上采用大班授课,一个班级学生人数在150人左右,教师很难在课堂上关注到每一位学生,很难有效开展课堂互动活动,教学方法和手段不能灵活使用。上述原因必然造成学生对课程的学习兴趣极度下降,课堂参与度低。
  可行的解决方式:教师可以利用学习通的分组任务、主题讨论、抢答、选人、投票、问卷等功能,事先安排好教学活动,在课堂上有序的借助手机移动终端实施教学,学生通过手机实时响应教学活动,有效提升课堂师生互动的范围、数量和质量,老师可以及时对学生的课堂参与给予奖励或评分,学生同时也能看到自己课堂表现对本门课程学习成绩的影响,提升他们对课程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程度。
  3、学生成绩考核不合理不科学。《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宣传普及心理保健知识,掌握心理健康调试方法,学会处理环境适应等问题,科学规划自己的未来。过程性考核能客观全面的体现学生的能力素质变化,但现实情况中,往往因为过程性考核涉及的内容多且缺乏专业的跟踪记录学生学习历史轨迹的工具,因此,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教师往往因为不能完整记录学生一个学期的学习过程,准确收集出勤率、课堂表现等一系列信息,仍采用理论测试作为课程的考核方式,这样的考核方式侧重考核学生理论知识,这与本门课程的教学目标是相违背的,不能真实反映学生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变化过程。
  可行的解决方式:利用学习通的数据分析功能,根据课程教学目标和考核方式,科学设置课程各项活动的百分比例,主要涉及的内容包括:作业、课堂互动、签到、课程音视频、PBL项目、讨论、考试等方面,学生一学期的学习表现都自动记录在数据库中,教师学生随时可以查阅,教师可以根据数据获得学生整体表现信息,根据信息适当调整项目比例;学生可以根据个人信息,了解自己在本门课程中的优劣势,有目标有针对性的努力提升,逐步建立主动学习模式。
  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混合教学的课程建设
  高职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国家建设高技能人才,注重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高职院校学生理论基础薄弱,学习兴趣不浓厚,但动手操作的愿望和能力强,学习的目的性和实效性表现明显。因此,高职教育的课程教学必须以高职教育任务为指导,以课程定位和目标为基础,以学生特点为入口,有针对性的进行课程建设,实施课程教学,才能真正实现育人目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混合教学课程建设过程如下:   1、设计理念
  “以学生为中心”,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发挥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新精神,帮助学生实现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2、教学方法
  混合式教学。指将在线教学和传统教学的优势结合起来的一种“线上”+“线下”的教学。通过两种教学组织形式的有机结合,可以把学习者的学习由浅到深地引向深度学习。本课程以学习通为移动教学平台,充分利用线上微课、慕课、视频、电子图书等学习资源,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复习所学知识,拓展学习范围和深度;课堂中利用手机等移动终端,进行选人、投票、抢答等一系列信息化的课堂互动活动,提升学习兴趣,增强学习效果。
  3、课程内容
  根据学生心理发展规律和岗位心理素质要求,将教学内容整合为三个项目十三个任务。其中,项目一“心理健康基础知识”和项目二“心理健康核心要素”,主要涉及普遍性心理健康知识,面向全校所有专业学生,项目三“心理健康与专业岗位”,是根據专业大类进行个性化定制,专业不同,内容不同。这样的内容安排有助于学生对普遍性心理健康知识的了解,并逐步形成适合专业岗位的心理素质。
  4、学时优化
  为保证学生形成对一般心理问题和岗位常见心理问题的调适能力。我们优化了课时分配,实践学时和理论学时各18节,学时比为1:1。教学内容中的项目三模块,以实践教学为主
  5、课程考核
  本门课程强调能力与素质的形成,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而不只是知识的掌握,因此,过程性考核方式更有助于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学习效果,监测学生能力和素质的变化。
  6、课程资源
  课程资源按学校统一格式制作,且所有资源均上传到学习通移动平台,课程组成员共享。课程组教师在共享资源基础上可以根据自己的教授风格和学生特点进行适当的调整。
  6.1教学基本资料:课程成员通过集体备课,任务分工,协同工作,共同完成课程的教学大纲、授课计划、教案、多媒体课件等一系列教学实施的基础资料,并且每年更新一次部分基础资料。
  6.2音、视频资源库。根据课程内容、时代精神和学生特点,广泛收集、更新音、视频资源,充分利用音、视频资源辅助教学、帮助学生对知识的学习理解、拓展学生知识面。
  6.3微课、慕课资源库。混合教学中必不可缺的教学资源就是微课和慕课教学资料。课程组教师通过实地培训和网络培训等方式,掌握了有关微课、慕课的理念和制作技术,并且利用假期制作了相应的微课、慕课资源。
  6.4课堂互动活动库。课堂互动是有目的性的教学活动,因此,每一个互动活动都需要有明确的活动目的、过程、反思或反馈。因此,视频观看、问题讨论、案例分析、投票、问卷等课堂活动,都必须提交统一格式的课堂活动方案,这样才能更有效的保证课堂互动活动的良性开展。
  四、实施启示
  课程组教师合作完成了所有教学资料的编写和收集工作,并且相互学习借鉴移动教学平台的使用经验,历经半年的充分准备,2019年上半年,《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基于学习通移动教学平台的混合教学模式正式推行,通过一学期的教学实践,教师和学生都受益匪浅。
  首先,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明显提升。借助学习通平台教学变得更具体,学生可以利用学习通平台查阅课前、课中、课后的学习内容及相关学习要求,根据自身特点,确定适合的学习方法,自主选择学习活动、加入学习小组,学习不再是被动接受而是主动定制。
  其次,课堂参与度显著提升。利用学习通平台,有目的的精心设计课堂活动,能有效吸引学生注意力,提升课堂参与度,学生课堂玩手机的现象明显降低,手机不再是影响学习的电子设备,而是学生学习的有效工具。
  再次,混合教学能提升学习效率,拓展学习空间。移动教学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随时、随地、随需学习”的教育需求。学生可以充分利用零散时间进行学习,提高了学习效率,教师指导实时性和师生互动频率都有提升。移动教学成为获取知识的一种重要选择。
  最后,混合教学增强了教师的教学能力,减少了大量简单而重复性的工作。将传统教育与移动教学有效集合,需要教师具备使用移动教学的能力和更科学的教学设计,这对教师本身也是一个自我提升的过程。另一方面,借助移动教学平台,可以减少教师大量简单而重复性的工作,如作业和测试试卷的批改,班级考勤的记录等。教师有更多时间去思考教学设计,反思和改进混合式教学法,制作微课等教学资源,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育理念。
  总之,借助移动教学平台开展混合教学是高校公共课的一种有效尝试途径,混合教学既可以增强教学效果,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又可以促使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教学观念的更新,还可以将课程组教师的优势集中,共同创建并分享教学资源,提升课程建设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教技 [2012]5 号文件 , 教育部关于印发《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 (2011-2020 年 )》的通知 [Z].
  [2] 王林. 基于超星学习通的移动教学模式研究 [J]. 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 , (3) : 39-41.
  [3] 杨群茹,黄道名. 基于超星学习通为平台的移动教学模式研究——以体育理论课为例 [J].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 2018 , (3) : 52-56.
  [4] 邱焕耀.移动互联教学平台的研究[J]. 教育教学论坛, 2017 , (27) : 194-19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04515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