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教出语文课文中的文学味摭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潘晓芬

   摘 要:语文课本所选用的课文,语言优美,充满了文学味。文章以《早》为例,就如何教出语文课文中的“文学味”进行了探讨,阐述了学生在学习文本过程中掌握人景结合、移步换景、以花喻人、注意方位、突出叙事标志的方法和途径。
   关键词:语文教学;文学味;语文素养;《早》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9)28-0052-02
  语文教材中选用的课文都是编者精心挑选的佳作,它们大多可读性强,语言规范优美,写法灵活多样,充满文学味。但在实际教学中,很多语文教师忽视课文的“文学”身份,把重点放在字、词、句的讲解上,时间一长导致语文教学陷入了枯燥乏味的境地。因此,教出课文的文学味,应当成为语文教师的自觉行为。
   《早》是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这篇课文的文学味在哪里?教师能解读出什么?又教给学生什么呢?教材与教参编写者对本文侧重于思想性的解读,即挖掘腊梅所隐喻的鲁迅的精神品质,这在教学参考书中的“教材说明”部分有明显体现:“本课通过对三味书屋陈设的介绍、腊梅花的赞美以及鲁迅书桌上‘早’字来历的讲述,教育人们要珍惜时间,学习鲁迅先生时时早、事事早的精神。”该表述有两个部分,其前半部分“对三味书屋陈设的介绍、腊梅花的赞美以及鲁迅书桌上‘早’字来历的讲述”显然不是重点,其重点是后半部分“教育人们要珍惜时间,学习鲁迅先生时时早、事事早的精神”,对腊梅所隐喻的鲁迅的品质以及“学习鲁迅先生时时早、事事早的精神”才是重点,该表述才是教参编写者的解读重心。这在“教学建议”中有表述:“导读第五自然段,可让学生默读课文,画出写梅花的句子,然后引导学生反复吟诵,领悟作者以花喻人的感情。”显然,腊梅寄寓的鲁迅的精神才是重心。教材编写者课后设计了这样的练习题:“画出课文中写梅花的句子,读一读,说说作者为什么要写梅花。”显然,这一问题是思想性解读的延伸,即基于文本所体现的精神进行拓展,进一步感悟鲁迅先生时时早、事事早的精神。
   从思想性解读出发,教材与教参编写者自然将课堂教学引向思想性学习。语文教学参考书中的“教学要求”共四点:第一点是“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二点是“学会本课7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2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这显然指向字词的知识性目标。第三点是“能结合课文内容说出作者写梅花的用意”。第四点是“学习鲁迅先生时时早、事事早的精神”。这显然是阅读性目标,指向学生学习鲁迅的精神品质。那么,从审美性的角度解读,《早》的文学味究竟在哪里?教师又如何围绕其文学技巧展开课堂教学呢?
   一、学习景观与人文相结合的写法
   本文虽是一篇游记散文,介绍了三味书屋,描写了腊梅,但是最重要的是通过鲁迅刻“早”的故事,教育人们要珍惜时间,学习鲁迅先生时时早、事事早的精神。这种写法一般适用于对人文景观游记,即某一人文景观的相关人物具有启迪意义的故事,作者在游记中往往会把景观介绍与人物故事融合起来,自己有所感悟,同时也对他人有所启发。
   认识了这种写法,学生在对人文景观进行描写时,如果这一景观具有人文故事,就可以在介绍景观时融入故事。比如写井冈山,学生可以在介绍相关景物的同时,介绍烈士纪念堂中相关烈士的故事,表达对昔日英雄的敬仰,学习烈士勇于牺牲的大无畏精神。
   二、学习移步换景的写法
   所谓移步换景,就是人走景移,随着观察点的变换,作者不断向读者展现新画面。移步换景法一般适合于游记或参观记,尤其是写游记往往会采用这种方法。本文作为游记散文,以作者的游程行踪为线索,从新台门,过一道石桥,进三味书屋,迈进后园,一路走来,看到的景物很多,但作者就是抓住三味书屋和后园进行重点描述。任何一个景点景色都很多,自己游览的时间都很长,但不可能也没必要把自己所有时间看到的所有景色都描绘出来。学生写作时要按照自己游览的先后顺序,挑出自己认为重要或印象深刻的几个景点来写,把这几个精心挑选出来的景点安排好次序,就能够充分运用移步换景写法。认识到这一点,学生在平时自己的游记写作中,就要有意识地抓住几个关键点来移步换景,组织文章结构。
   三、学习以花喻人赞颂品质的方法
   腊梅开得早,与鲁迅时时早、事事早的精神相似;梅花不畏严寒、冰清玉洁的品质与鲁迅的高贵品质相似。因此作者选择腊梅,而不是牡丹或者百合,通过花与人的内在联系,达到“以花喻人”的目的。作者看似在描写腊梅,其实表现的是精神,这种方法可以称其为隐喻。“隐喻”就是以一物之特性,喻人之品质,其要点有三。其一,以物性喻人性,即物的特性与人的品质的相似性。其二,物与人的相关性。隐喻性文章,往往物与人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以本文为例,如果这株腊梅不是生长在鲁迅上学的私塾后园里,而是马路边,显然因缺乏关联性而无法形成隐喻。其三,作为隐喻,这种比喻不能直接说破,一旦说破,就成了象征。
   明白了这点,教师在教学时就可以创设情境,让学生练习隐喻技巧。例如,如果学生去参观中山陵,想赞美孙中山的品质与贡献,如何运用隐喻的手法来写。教师可引导学生思考选什么,为什么选这个。隐喻物的选择,要与孙中山的精神品质相对应,如孙中山故居前的腊梅,可隐喻孙中山不畏艰难险阻的精神;中山陵的松树,可隐喻孙中山革命步伐永不停歇。同时还应提醒学生注意,无论是腊梅,还是松树,都必须是中山陵里实际存在的植物,并表现出与孙中山品质的相关性。
   四、学习景物介绍的方位感
   方位順序可以从上到下、从下到上、由表及里、由中间到四周、由远及近、由近及远,描写时要做到条理清晰。本文作者对三味书屋陈设进行介绍时,正是按照方位顺序进行的:南墙上——东面正中——画前面——东北角,依次介绍小匾、画、桌、椅子、书桌。文章课后有个小练笔,要求学生学习第三自然段的写法,写一个熟悉的处所。教材的安排意图就是要求学生能通过学习课文,掌握按方位顺序写一个地方,并在片段练习中加以巩固。   明白了这点,教师就要有意识地指导学生在介绍景物时自主选择合适的方位,同一处景物可以按照不同的方位顺序介绍,但要注意遵循一定的方向感。如在介绍自己的教室时,学生可以按前后左右四个方位进行介绍,前方是讲台,后方是黑板报,左右两边是明亮的窗户,墙上挂着名人名言条幅;也可以按照由中间到两边的顺序介绍,先介绍讲台、学生的桌椅和黑板报,再介绍窗户和墙上的名人名言。
   五、学习聚焦独特的叙述标志
   本文中的“早”一是揭示课文主要事件,即鲁迅因为替父亲抓药上学迟到而招来寿镜吾老先生的严厉批评,所以他刻下这个“早”字,以给自己不断的鞭策;二是表明文中鲁迅的精神,即“时时早,事事早”奋斗一生的精神。一个“早”字把鲁迅的故事及其精神交织在了一起,因此,“早”就成为本篇文章的叙述标志,作者还将其作为文章的标题。
   明白了“叙述标志”的意义,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在习作中精心设计自己的叙述标志,并以其作为文章的标题。比如,母爱的故事,可以引导学生找到母亲关心自己而经常说的一句话,或是经常使用的某一物品,将其设置为文章标题,并围绕这句话或这一物品展开故事情节,这一句话或是某一物品就成为很好的叙述标志。又比如,要描写父亲工作辛苦,每天起早贪黑,那红红的双眼就是很好的叙述标志;写父亲节俭,那骑旧的老自行车就是很好的叙述标志。
   总之,关于文本解读与课堂教学,教师一方面要领会教学参考书的教学要求,“学习鲁迅先生时时早、事事早的精神”,将学生从文本引向情感升华、精神学习。另一方面,作为体现文学表达独特性的语文课,教师更要将其作为一部文学作品来读,引领学生体会文章的文学趣味,体会作家表达的技巧与表达情趣。
  参考文献:
  [1]吴建英.教出文学作品的“文学味”[J].江苏教育,2015(05).
  [2]汪敏.谈经典文学作品与小学阅读教学策略的优化[J].现代语文,2007(12).
  [3]曹文轩.文学的意义——对作为语文教材优势文本群落的解读[J].课程·教材·教法,2018(02).
  [4]章俊.十足的语文味 凸显的双主体[J].语文教学通讯,2015(28).
  [5]吴建英.教出文学作品的“文學味”[J].江苏教育,2015(17).
  [6]靳彤.强化作品细读 回归文学审美——关于文学教育合法性的思考[J].教育研究,2012(1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04807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