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影视资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邱淑兰

  摘 要:随着我国教育改革工作的不断推进,“大语文时代”已然到来,更多的语文教师加强对语文教学的重视以及对教学方法创新,从而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电影、电视以及互联网成为语文课外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吸引学生兴趣以及素质培养的有效方式。当前,我国初中语文教学中开始融入影视资源,以此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其全面发展。
  关键词:影视资源;初中语文;应用
  一、 引言
  互联网发展使得影视进入千家万户,提高广大用户的生活质量,同时其更是为语文教学提供大量的资源,这也是由影视的综合性和直观性决定的。当前很多的经典文学作品被改编、翻拍成影视作品,学生可以根据影视作品对经典文学作品的叙事手法、人物塑造等方面有一个全面的了解,降低对经典文学作品阅读的恐惧,从而学到一定的文学知识。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融入影视资源,更好打破传统教学模式造成的枯燥的课堂氛围,大大丰富了课堂的教学内容,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逐渐提升整个学生的语文学习质量。
  二、 当前,影视资源在语文教学中应用的意义
  (一) 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
  初中阶段的学生个性张扬,且自我意识强烈,思维跳跃,单一枯燥的教学模式根本无法引起他们的兴趣,甚至起到相反的效果,这样根本不利于语文教学质量的提升。而在整个语文教学中融入影视资源,全面打破传统课堂枯燥的氛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其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一方面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和对经典文学作品的理解能力,同时也能有效减少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距离,通过对影视资源的分析探讨,拉近师生之间的关系。影视资源作品主要是通过视觉与听觉上的刺激,促进学生对内涵的思考与分析,对学生的认知能力、理解能力和记忆能力有全面的培养和提升,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 有利于学生对课文的深度理解
  影视资源通过视觉与听觉的刺激,给予学生更加直观的冲击,使其对课文的理解更加全面,从而有效掌握整篇文章叙事方法、人物塑造以及情感表达等。例如《花木兰》一课,理解花木兰形象,理解其替父从军的心情以及杀敌报国精神是重点。但是该诗比较绕口,全文背诵难度加大,大大降低对本篇文章的兴趣,同时更难理解文章描绘的场景,这样激发学生对花木兰精神的理解与探讨。而通过影视资源的观看,学生可以看到一个有血有肉的花木兰,感受到整个战场的残酷,从而体会到花木兰的精神难能可贵,使其对花木兰的形象有全面的了解,完成本课的教学目标。
  (三) 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写作素材
  高考语文满分150分,其中作文60分,占比40%。因此写作教学一直都是语文教学的重难和难点。而缺乏写作素材更是制约初中学生作文得分的关键,也就是说全面提高初中学生素材积累是所有语文教师共同努力的方向。写作教学简单来说就是教会学生用发现美的眼睛去观察生活、反映生活,展现生活的美,更重要的是热爱生活。但是初中的学生心智尚不成熟,缺少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其更多的是凑字数,无法在文章中体现生活的美和自己的感情,不善于运用,从而造成文章的得分低,没有较好的文章。鉴于此,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融入影视资源,可以提高学生对经典文学作品的理解,掌握其写作技巧与结构,也为其文学创作积累一定的写作素材。很多学生不善于观察,教师可以通过影视资源片段,让其对影片中人物进行全方位观看,引导学生对人物肖像、神态等方法的思考。
  三、 影视资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应用的措施
  (一) 利用影视资源加强对学生听说能力的训练
  在整个语文课程教学中提高学生听说能力也是教学目标之一,这两项能力更是对培养学生综合素质起到重要作用。但是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更多的语文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只重视解题技巧的讲解,忽视对这一方面的培养,造成学生在倾听、表达和口语交际方面存在很大的欠缺。素质教育改革以及新课程标准的实施都要求,广大语文教师必须加强与注重对学生听说能力的重视与培养。影视资源本身具有的独特性和综合性使其对提高学生听说能力训练具有重要作用。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加强对影视资源的运用,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根据影视内容分类针对性加强对学生的训练。例如,为了更好提高学生的普通话,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播放《新闻联播》等电视节目,让学生观察播音员的声调、发音以及吐字的特点,从而在长时间的训练中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当前配音工作的神秘性大大吸引学生的好奇心,教师可以通过互联网下载一些著名的影视片段,让学生试着来配音,让其感受到人物情感的表达,同时更好地提高学生对影视人物的理解。
  (二) 利用影视资源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得人们的工作压力越来越大,人们为生活忙于为生活奔波。同时“快餐”文化的影响降低人们坐下来阅读的兴趣与欲望,人们更多的是希望通过碎片阅读提高自己的知识储备,但是这是不现实的。在语文教学中,经典阅读字数多,内涵深,初中学生理解起来具有很大的难度,这也是造成其阅读兴趣低的重要因素。因此教师必须改变传统单一的閱读模式,将影视资源融入阅读课中去。通过视觉与听觉的双重刺激激发学生的兴趣。以《红楼梦》为例,教师先让学生阅读五到六个章节,然后播放相对应章节的影视片段让学生集体观看。观看结束之后让学生分小组谈论影视资源与原著之间存在的差异。这样可以更好地提高学生对原著阅读的兴趣,同时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感受能力。教师还可以改变阅读形式,例如定期召开阅读分享会,让学生在会议上分享自己近段时间阅读的内容以及心得体会,提高学生的体验感,从而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三) 利用影视资源引导学生进行写作训练
  初中阶段的学生心智尚未发展成熟,但是对于新鲜事物存在加强的好奇心理,这就使得其容易受到不良思想的影响。因此在整个语文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除了加强知识点讲解之外,还要加强对学生正确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的塑造。最直接的方法就是通过播放优秀的影视作品来引导和教育,在观看完影视作品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就其所看所想进行文章创作,可以是观后感,也可以是影评,文体不限,通过文字抒发自己的情感,升华学生的思想。但是需要教师注意的是每个影视作品反映的核心不一样,教师要先进行分类和规划,从而使其真正发挥作用。例如《肖申克的救赎》可以让学生去感受主人公面对生活困难时的勇气以及追求梦想的毅力。《放牛班的春天》引导学生对青春与生面的关注与思考等等。此外,通过写影评和读后感可以进一步强化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批判能力。通过观看影视资源也是帮助学生积累写作素材的重要方式和途径,因此教师一定要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特点,加强对影视资源的广泛应用。
  四、 总结
  综上所述,新课程标准实施,要求广大初中语文教师必须转变传统的教学理解,加强对影视资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应用的重视。同时必须时刻保持学习的意识,提高自身影视欣赏水平,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和个性品质,真正发挥影视资源在语文课程教学中的作用,全面提高整个初中语文教学的质量,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吴红梅.影视资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J].成才之路,2016(26):61.
  [2]张秀芹.关于影视资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整合及运用研究[J].新校园(中旬),2016(10):69.
  [3]周飞燕.影视资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课外语文,2016(15):132.
  作者简介:邱淑兰,福建省泉州市,福建省惠安小岞中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05843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