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架式教学在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随着人文教育的不断改革,教学过程中语文的重要性也日渐突出。当前教育界流传着“得语文者得天下,得作文者得语文”的流行语,从中也能够体现出作文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很多学生将语文中作文的学习看做是学习过程中的一大难点,所以对于教师来说,不断突破作文教学中存有的瓶颈,成为教育界中重点研究的内容。本文就主要对初中语文写作教学进行探索,并引入了支架式教学方法,希望能够有效提升初中语文写作整体的教学水平。
【关键词】支架式教学;初中语文;写作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22-0203-02
引言
支架式教学是较为成熟的教学模式之一,它以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为出发点,着重强调学生学习的过程是个体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既发挥了教师的教育引导作用,又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现代教育理念。在教学环节上,步骤明确,环环相扣,教师可以根据授课的题材、体裁,以学生已有的发展水平为基础,灵活设置行之有效的学习支架,对进一步挖掘学生潜在能力、提升学生学习能力、完善写作教学过程、提高写作教学效率具有推动作用。
一、研究支架式教学在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应用的意义
语文学科包含“听、说、读、写”,“写”就是我们常见的写作,写作一直都在语文这门学科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横向从卷面试题分值来看,写作在中考占据40%的比例,有效的提高写作教学效率和丰富创新写作教学方法对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水平有很大帮助;纵向从学生的长远发展来看,写作教学是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方式,对学生长远发展至关重要。在语文写作教学中应用支架式教学,不仅能够创新写作教学模式与方法、提升写作教学质量,还可以提高语文教师运用支架式教学的理论和实践水平,从长远看,应用支架式教学对语文学科的发展也有一定促进作用。
二、支架式教学的特点
1.支架式教学的目的性。
人的实践活动是以目的为依据,目的贯穿实践过程的始终。没有目的就如船只起航没有方向一般飘渺,如落叶没有方向一样纷飞,如人类没有脊梁一样扭捏弯曲。那么在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教师应用支架式教学模式的目的就是为当前的写作教学提供有益帮助,帮助教师更加循序渐进的、科学的教学生写作,完成清晰的、有层次的教学目标,使学生能够融入写作情境,提高写作水平。同样也能帮助学生有兴趣、有探索、有提升的应对写作。相反,如果在应用过程中缺乏目的性,整个写作教学就会像没有“脊椎”一样盲目无序、缺乏重点,以致无法高效有序地进行教学。所以在应用支架式教学模式时要树立明确的目的意识,确定科学合理的目的。
2.支架式教學的差异性。
支架式教学的差异性是因个体的不同而产生的。建构主义理论和最近发展区理论都有提到,每一个个体在发展的过程中,会因种种差异而导致不同,这样的差异在“最近发展区”中也有所体现,因认知、环境、心理等因素的不同,他们的“最近发展区”就会不同,需要外界支持的“支架”也就不同。所以,在支架式教学模式下,无论哪一种支架类型,哪一种表现形式,都要遵循因人而异的原则,选择合适的支架。
三、支架式在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应用
1.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基础。
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要尊重学生,尤其是尊重后进生,让学生们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尊重,感受到他们与其他同学一样享有一样平等的地位;教师要真诚对待学生,处于初中阶段的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了对于事物的分辨能力,他们能感受到谁是真心对他们好,即使有些老师平时过于严厉,但是他们对于学生的期待和培养都是发自内心的,这些学生都可以感受得到,所以教师一定要真诚的对待学生;教师要关心学生,这里的关心不仅是学业上的关心,也要包括生活和心理上的关心。在课堂应是严格的老师,在生活中应是亲切的长者,多方位的关心他们的学习;教师要信任学生,信任是良好关系的重要基石,教师对于学生的信任在一定程度上是对他们的肯定,能够增加他们学习的自信心和上进心;教师要创建舒适的教育环境,压力是促进学生上进的动力,但过于施加压力就会适得其反,所以创建舒适的教育环境,可以为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提供一个良好的基础。“亲其师,信其道”,教师要用自己的真诚去尊重、关心、信任每一个学生,让他们在舒适的教育环境下,积极主动地去提高学习能力,进行有意义的学习。
2.适宜适度的学习支架是关键。
支架的搭建要符合课堂情境,要适用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以起到对于他们帮助提升的作用。应用支架式教学的“适时性”对于学情的把握度和教学巧妙的应用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第一章节已经阐述,搭建学习支架的过程是“从无到有再到无”的过程,学习支架出现与消失的过程中,它的作用力也会产生从弱到强再到弱的变化。对于学生来讲,支架不可提供的太早或者太晚,这样都会影响学生的创新思维;撤离的太早或者太晚,也会影响学生的独立自主探究学习能力,尤其是对于学习支架一旦产生依赖,将会耽误他们的学习进程。所以,适宜适度的学习支架是支架式教学的关键。
3.避免过度削弱教师的课堂作用。
传统的教学过度强调教师的主体作用,使得课堂上出现为教师独尊、学生学习积极性欠缺的现象,出现这样的现象是由于当时的教育理念和教育理论。支架式教学作为新时代、新思想下兴起的教学模式,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教学主体,它强调师生平等,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内容的教授者、知识的引导者。在这样的教育理念下,当前的教学有所改观。值得注意的是,有些教师一味追求教育理念的新提法,过度的渲染学生主体作用,使得教师绝大程度的退出课堂,这样的做法是错误的。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并不代表削弱教师的作用,而是突出了教师在组织、管理、指导、促进上的作用。、支架式教学作为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的融合,是有着进步意义的,不可能让一个课堂没有教师的容身之地。再者支架式教学就是通过搭建学习支架帮助学生进行高效学习,教师是整个教学环节的“支架”,作为幕后默默付出的人,其作用不能忽视,教师要贯穿于整个课堂,从始至终。
四、结束语
在新课程标准理念下,学生的主体性越发明显,教师角色也进一步转变,不再是发号施令的权威,转变为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探究,师生共同进步的合作者角色。支架式教学作为一种具有蓬勃生命力的新兴教学模式,在课程理念和支架理论的共同指导的基础上,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强调教师的新职责,共同促进写作教学。
参考文献
[1]徐丽.支架式教学在初中英语读写教学中的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7(10).
[2]朱文怡,杜文岭.支架式教学理论在小学语文写作中的应用[J].文教资料,2017(15):77-78.
[3]褚霞.支架式教学在高中作文教学中的运用分析[J].作文成功之路(中),2018(12).
作者简介:刘林帮(1963.01-),男,籍贯:甘肃省酒泉市,民族:汉族,职称:一级教师,学历:本科,研究方向:初中语文教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3674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