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初中数学翻转课堂设计探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高娟

  摘 要:与诸如初中语文、英语等课程不同,初中数学所涵盖的知识体系并不完全具有前后逻辑性,而是以知识模块的形式而存在。即使在知识模块中存在着前后逻辑性,但鉴于初中学生现有的知识迁移能力仍需在教师的指导下来学习新知识。基于此,初中数学翻转课堂设计应着眼于课前准备环节的问题设计、课堂教学环节的组织管理、课后巩固环节的复习绩效。
  关键词:初中数学;翻转课堂;设计
  
  “翻转课堂”作为教学模式的创新成果,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初中数学教学之中。引入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核心要义便是,需将学生置于学习的主体地位,教师则主要起到教学组织管理职能。但在教学实践中也暴露出这样的现象,即部分教师在界定自身的教学组织管理职能边界上存在误区,误区的重要表现为过于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而弱化了教师在授业解惑中的职能地位。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设计翻转课堂的实践途径,需要紧紧把握初中数学乃至数学学科的知识分布特点和学生的认知逻辑来展开。
  一、 初中数学翻转课堂设计的目标定位
  (一) 定位于培育学生的问题意识
  将初中素质教学要求引入到初中数学教学中来,则需要借助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培养出学生的问题意识。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育是对传统“填鸭式”教学模式的否定,也是对传统应试教育形态的摒弃。学生所拥有的问题意识应包括:是什么、为什么、如何解答等三个构成要素,而在传统初中数学教学中却只关注“如何解答”这一要素。初中数学所固有的抽象性使之在“是什么”和“为什么”的思考中,需引入具体的生活实践经验,而这种生活实践经验应在初中学生的认知范畴内。
  (二) 定位于增强学生的应用能力
  与引入具体的生活实践经验相联系,这里的设计目标还在于增强学生的应用能力。由于初中学生面临着升学竞争压力,所以这里的“应用能力”可以体现在解题能力环节。与此同时,以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为导向,并使“兴趣成为最好的老师”,这里的“应用能力”还在于能够解决生活中基本的数学问题。通过建立两种应用能力的交互与融合,最终落地于形塑学生的数学探究精神。
  (三) 定位于引导学生的深度学习
  随着学生数学问题意识和探究精神的培养与形塑,接下来便需要将设计目标定位于引导学生走向深度学习的道路之中。深度学习包含着由低到高的三个主要层级:知识整合、知识迁移、反思与批判。针对初中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和初中数学教学目标,应重点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二、 目标导向下翻转课堂设计的着眼点
  (一) 着眼于优化课前准备环节中的问题设计
  课前准备环节构成了反转课堂教学模式的组成部分,在该部分主要使学生能够对新知识有所了解,并在课前准备环节掌握新知识的相关概念。为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在该部分便需要对预设问题进行优化,优化的重点可以分为:内核与外延两个方面,内核与初中学理性知识相联系,外延与生活实践经验相联系。内核起到了收敛课前准备任务的作用,外延则起到了激发学生问题意识和探究精神的作用。
  (二) 着眼于完善课堂教学环节中的组织管理
  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中课堂教学环节主要对新知识的核心环节进行教学,且在突出学生学习主体性的要求下,应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完成特定的学习任务。此时,便需完善该环节中的组织管理工作。具体而言,需引入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以及在该模式运转过程中教师需理清自身的教学职能边界。作为一项成熟的教学创新成果(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可以将其完整的引入到翻转课堂教学的环节中来。
  (三) 着眼于提高课后巩固环节中的复习绩效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仍需在常规教学体系中来实现其应用价值,所以课后巩固环节便成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组成部分之一。与常规复习的要求不同,这里需将“深度学习”的理念和要求纳入巩固环节的复习中来,即需要使学生获得知识整合、知识迁移,以及对于部分学生还能获得反思與批判的能力。
  三、 初中数学翻转课堂设计思路
  以“数据的分析”知识模块为例,以下从三个方面给出翻转课堂设计思路:
  (一) 课前准备环节的设计思路
  在课前准备环节教师需分别从内核和外延两个方面来预设问题,从内核出发所预设的问题可为:加权平均数计算公式的构成,以及如何来理解“权”这个概念。从外延出发所预设的问题可为:我国每月月初都会播报对上月的物价波动水平,请同学们在网上查询CPI指数的概念、CPI指数的统计原理,并与父母交流近三个月来的生活消费中的物价波动情况。这就使传统的课前预习变得生动起来,也使学生家长能够参与到学生的课前准备环节中来。
  (二) 课堂教学环节的设计思路
  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下,教师首先请各小组的代表对预习阶段的问题进行课堂回答,并从中对数据分析的现实意义提出看法。紧接着,教师便需要在学理层面对加权平均数、方差等知识点进行讲解,并着重传递加权平均数中各数据权重的分配原则,以及方差求解的现实意义。在突出学生学习主体性方面,则反映在随堂问题解答范畴。笔者建议,可以利用多媒体向学生播放含有数据应用的生活视频,以反映国民经济数据应用的视频为最优选择。
  (三) 课后复习环节的设计思路
  课后复习环节也是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向课后延伸的环节,充分利用在线平台(如微信平台),使小组学生对数据知识模块的学理性知识点、应用价值进行巩固与反思,并以挖掘现实生活中数据应用领域为知识迁移的途径,通过设计开放性的问题作为对该知识模块学习的巩固环节。如,笔者设计出这样的开放性问题:面对消费者消费结构的升级,原有的CPI指数中的权重结构是否依然保持固定不变,如果需要改变应基于怎样的调整方向。
  最后强调,随着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得到推广,与之相关联的文献资料也大量涌现。通过梳理现有的文献资料后笔者感知到,不少作者在实践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时,并未重视与传统教学生态建立起共生效应,而是以一种独立创新的姿态抛弃了传统教学模式中的可贵之处。这里笔者所要表达的便是,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正处于进入和探索阶段,我们需要从教师教学“成本”和学校教学质量控制等诸多方面,建立起更为可行的应用策略。
  四、 小结
  “翻转课堂”作为教学模式的创新成果,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初中数学教学之中。引入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核心要义便是:需将学生置于学习的主体地位,教师则主要起到教学组织管理职能。初中数学所涵盖的知识体系并不完全具有前后逻辑性,而是以知识模块的形式而存在。即使在知识模块中存在着前后逻辑性,但鉴于初中学生现有的知识迁移能力仍需在教师的指导下来学习新知识。初中数学翻转课堂设计应围绕着:课前准备中的问题设计、课堂教学中的组织管理、课后巩固中的复习绩效等三个环节来展开。
  参考文献:
  [1]姜天.初中数学“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探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教研版,2015(12):14-15.
  [2]姜红.初中数学“翻转课堂”教学的实践探索[J].理科考试研究,2015,22(14):42.
  [3]刘昕.初中数学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6(34).
  [4]杨丽恒,原文志,马建宏.基于认知负荷理论的数学“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探究[J].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15(7):102-104.
  [5]强铎侠.初中数学翻转课堂的教学设计[J].中国校外教育,2019(1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07094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