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现代视域下体育核心素养的培育策略探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许宝芳

  摘 要:作为学生发展必备的能力和品格,核心素养既是当下教师关注的焦点,也是教育的一个热门课题。在初中体育课堂中,教师要把握体育核心素养这一基本原则,不断对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教学模式及评价方式进行创新,并通过自身专业素养的持续提升,增强体育教学的实际效果,提升初中学生的体育核心素养。
  关键词:现代;初中;体育;核心素养;培育策略
  
  一、 引言
  新课程改革的实施,为青少年提出了“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政策要求,也将其身体素质状况纳入了教育行业的关注领域。体育学科的核心素养主要指经过体育学科学习之后,个人所表现出的品格、情感、行为、习惯和运动等与体育发展相关的能力总和,也是评价学生体育发展的基本依据。受外界一些因素影响,当前初中体育教学在核心素养培育方面仍存在一些不足,但只要能引起相关教育人员的重视,并采取一些合理措施,就能在培育初中学生体育核心素养方面取得满意的效果。
  二、 初中体育核心素养的基本内涵
  所谓初中体育核心素养,主要指学生自主进行健身,包括健身实践能力、运动认知能力及社会适应能力等基本核心能力,是对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有效整合,也是学生核心素养全面发展的价值追求,更是体育学科质量评价的基本依据和未来导向。在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体育教学中,既要注重學生运动技巧、运动能力和运动习惯的形成,还要培养其科学的思维能力及健全的人生品格,使体育科学的育人价值得以充分体现。因此,在初中学校中开展核心素养下的体育教育,要充分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学习兴趣,养成其良好的体育行为习惯,才能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并顺应时代发展对青少年的现实要求。
  三、 初中体育教学的基本现状
  (一) 体育教学方式相对单调
  当前初中体育教学中,教师常采用集中讲授、集体指导的教学方式,而未结合学生实际情况进行合理创新,使得体育教学方式过于单调。实际教学时,教师通常安排学生进行集中学习和锻炼,缺少了分类指导及适时引导,导致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不是很高,对其抱有一种无所谓的学习态度,降低了体育学科的教学质量。同时,因为各学校在体育教学方面的投入与实际需求有着较大缺口,无法保障完备的体育器材及适宜的体育教学场所,使得学生只能以跑跳、球类等基础活动为主,而无法开展形式多样的体育创新教学。这样的教学模式既不能激起学生对体育的学习兴趣,也无法将创新理念融入教学实践中,进而减弱了创新发展对体育教学的带动作用。
  (二) 体育教学地位相对偏低
  国家课程标准对初中体育课时有着明确规定,那就是不少于初中总课时的11%。实际上,许多学校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将教学重心置于考试成绩和升学率等方面,而未对学生的体育锻炼形成足够重视,致使初中体育教育的地位要明显低于其他学科。尤其是部分教师认为学校是学习的主战场,需要突出考试成绩的地位和作用,而体育锻炼仅是一种辅助活动,只需将跑步、跳绳等项目训练到位即可,从而忽视了体育核心素养在学生中的作用。同时,个别学校体育器材不完善、体育活动场所缺失,也使得许多较为复杂的体育教学活动无法展开,进而降低了体育教学的实际效果。
  (三) 体育教学目标相对模糊
  基于核心素养的体育教育,主要是培养学生科学的体育锻炼能力及健康的运动意识,使体育运动常态化变为学生的一种内在需求。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仅向学生传授基本运动技术,而对体育教学所涉及的心理效益、生物效益、教育效益、社会效益、竞技效益、娱乐效益、美育效益等众多知识选择了忽略,致使学生只能学到基本的运动技能,而未接受系统的体育教学培训。虽然每个学校都在提倡素质教育,但部分教师未对素质教育的含义进行深刻理解,甚至一些体育教师也存在着学科偏见等问题,给初中体育教学带来众多负面影响。
  四、 培育初中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重要意义
  (一) 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
  我国近期发布的《义务教育质量监测报告》显示,初中学生肥胖、近视及睡眠不足等问题较为突出,其中近视率已超过60%。初中学生文化课学习任务重,考试压力大,将一天中绝大多数时间用来学习文化课程知识,而对体育锻炼或体质健康基本不关心。运动能力和运动习惯是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体现,对提高学生身体素质有着较大帮助。开展基于核心素养的体育教学,既可以增强学生的体育锻炼意识,也能促使其养成良好的体育习惯,有利于学生身心的全面健康发展。通过高效的体育教学,学生在增强体质的同时,也能进一步缓解学习中产生的疲劳感,使其树立勇于探索的自信心,从而形成终身体育的意识。
  (二)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优良品质
  作为一种最佳的减压方式,运动既能增强学生的体质,还能优化其心理状态,使学业压力带来的负面情绪有所宣泄,有利于学生以积极健康的心态参与到学习中。中学阶段是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形成期,培养其体育核心素养对塑造学生的优质品格有着重要意义。通过体育活动,可以让学生不断挑战自己极限,培养出其自身坚韧不拔的品质。基于核心素养的体育教学,不仅注重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还强调了其生活态度、价值观和个人情感等方面的有效培养,进而提升了其情绪调节、团队协作和抗挫折等能力,也培养出相应的体育习惯、体育知识、体育兴趣与体育态度,使学生的道德素养和意志品质得到全面提高。
  (三) 有利于推动社会的整体进步
  青少年是国家发展的希望和未来,其具备较高的核心素养,能够有效提升社会的整体素质。学生在培育体育核心素养时,可同步激发出体育情感,使体育课堂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同时,将核心素养融入初中体育教学中,可培养出学生坚强的毅力及良好的运动习惯。在社会快速发展的大环境下,通过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让其在体育活动中锻炼自我,可使学生具备优良的心理调节能力,提升其社会适应能力。初中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提升,也必将发挥以点带面的作用,带动整个社会体育意识的不断增强,使更多的人投身到体育锻炼中,推动整个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   五、 培育初中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基本策略
  (一) 优化初中体育教学设计,改进体育教学方法
  原有的体育教学以教师讲授和学生练习为主要模式,形式较为单一,极易引起学生的反感,降低了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因此,教师在进行体育教学时,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制定训练方案,坚持因材施教,并在教学内容中穿插部分德育知识,使学生在课堂中有所收获,最终实现培养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目的。同时,还要用正确的思想指导教学,通过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来增强学生的团结协作意识,既使学生体验到体育学习的乐趣,也提升了体育训练的实际效果。所以,教师要转变传统教学思路,不断创新体育教学方法,给学生营造一个积极向上的学习环境,使其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体育教学活动中。
  (二) 优化初中体育课堂结构,丰富体育教学内容
  体育课堂结构优化是提升体育教学质量的关键步骤。在体育教学实践中,要充分借助新媒体平台功能的有效发挥,主动实施翻转课堂的全新教学模式。例如,对体育教学中的重难点环节,采用微视频等形式让学生课下进行模仿学习;也可以通过微信群、QQ群进行课下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增加体育教学内容的沟通渠道。同时,也要在课堂结构优化的基础上甄选一些利于提升学生体育品德及体育素质的教学内容,如体能锻炼计划的制定方法、无器材体育训练方法、体育训练效果分析方法等,增强学生进行体育课程学习的方法和手段,促进其体育核心素养的有效提升。
  (三) 创新体育课程评价机制,贯彻立德树人教育
  在传统体育课程评价过程中,教师是评价的主导因素,学生成绩则是评价的基本依据。教师过于重视学生体育技能的考核成绩,却忽略了体育教学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很难使学生体育核心素养得到显著提升。所以,以核心素养理论指导初中体育教学时,教师要对初中课堂教学评价体系进行不断完善和发展,使其形式多样化、内容实际化、对象差别化,进而对学生的体育学习进行综合评价。要结合初中学生每个人的身体情况及生活情感态度进行全面考量,找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优点及不足,再实施更具针对性的体育教学,从而提升其体育学习自信心,并增强体育教学的实际效果。
  (四) 重视体育教师专业素养,增强体育教学效果
  教师的专业素养及个人素质直接影响学生的培养质量。同时,体育教师的能力水平与其学生的体育素养成正比例关系,甚至影响到学生其他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优秀的体育教师必定有着丰富的理论知识及娴熟的體育技能,可形成对学生极强的吸引力,再结合自身的言行可在潜移默化中完成对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培养。所以,教师要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以更加严格的要求约束自己,才能给学生树立良好榜样,增强其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还要利用自身经验对学生进行正确的训练指导及引导,帮助其改正不规范的动作及错误的行为,提升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培育效率。
  六、 总结
  综上所述,基于核心素养理念的初中体育教学,就是要教师进行不断地探索和研究,通过身体力行及与学生的共同努力来付诸实际行动。在教学实践探索过程中,教师要坚持与时俱进的基本原则,将其他学科的教学经验及技术方法及时引入体育教学中,不断提升体育课堂的教学质量,为构建高效体育课堂、提升初中体育核心素养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公彬.初中体育课堂教学的创新与重构[J].学周刊,2019(26):159.
  [2]覃静宇.基于核心素养理念的初中体育课程教学与改革[J].当代体育科技,2019(20):6+8.
  [3]李新忠.核心素养下初中体育分项教学的实践与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9(20):133-134.
  [4]陈娜.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体育高效课堂的构建研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9(7):157.
  [5]马晓云.体育核心素养在课堂教学中的表现[J].中学课程资源,2019(6):45-46.
  [6]胡尊魁.重视差异式教学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初探[J].成才之路,2018(36):39.
  作者简介:
  许宝芳,浙江省杭州市,杭州市采荷中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07282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