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思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刘波

   摘 要:信息技术作为高中阶段的学生在学习期间需要学习的一门重要学科,是培养信息技术人才的重要途径。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存在教学导向性较差、互动教育不到位、“应试教育”色彩浓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教师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应完善课前准备工作,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信息技术的实践与学科结合,打造高效信息技术课堂。
   关键词:“互联网+”;高中信息技术;课前准备;学习兴趣;实践;学科结合
   中图分类号:G633.6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9)36-0087-02
  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为各行各业带来巨大的改变。在新的历史时期,互联网与其他行业的结合推动了各行各业的发展。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方面,互联网给教育带来前所未有的转变,为传统课堂的变革提供了助力。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教师要紧跟教学发展的趋势,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提高信息技术素养。本文对“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提升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效率的措施进行论述。
  一、“互联网+”时代背景下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学导向性较差
   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教师作为教学计划的制订者,应当明确教学目标。但是从实际的教学情况来看,部分教师没有为学生设立明确的教学目标,教学安排也没有向教学目标逐渐靠近。学生没有教学导向性,在日常的学习中会感到非常迷茫,找不到努力的方向,在整个信息技术学习中思维逻辑不清楚。在“互联网+”背景下,教学资源的共享让学生可以很方便地获取大量的知识和信息,但是学生缺乏经验,对于知识的鉴别能力还有待提高。在众多网络资源的冲击下,教师没有合理地引导学生在网络资源中筛选出自己需要的信息,没有利用互联网这个工具帮助学生确立学习探究的正确方向。
   2.互动不到位
   教学的过程应是师生之间相互协作、相互交流的过程,师生之间的有效沟通对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学生把问题及时反馈给教师,教师就可以根据学生反馈的问题制订教学计划,改善教学方案。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缺乏交流。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师生交流不足会使教师不能及时得到学生的反馈,造成教学时间的浪费,教师讲解的知识点没有针对性。对于多数学生已经掌握的问题,教师应点到为止;对于多数学生没有理解的问题,教师要多进行分析讨论。一旦教师与学生之间没有交流,学生很难在课堂上跟从教师的讲课思路,在信息技术的学习中一旦被落下,就容易丧失学习的兴趣,不能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探究问题。
   3.“应试教育”色彩浓
   高中阶段的信息技术学习应当是以实践为基础的,但是目前实行的教育考核机制是通过最后的测验成绩进行结果评估,这就造成了“重成绩、轻训练”的问题。素质教育理念下,高中信息技术教师应当注重学生的日常表现及综合能力的培养,但是这样的教学评价在实践中没有得到重视。即使是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学生在“应试教育”的压力下也不能按照自身的兴趣爱好进行知识的探索。教师没有充分结合互联网思维进行问题探究,在教学过程中没有对学生的兴趣进行保护和开发,造成学生疲于应对考试而在学习中失去了求知欲。如果学生没有主动学习的驱动力,那么在信息技术知识的探究方面将举步维艰。
   二、“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提升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效率的措施
   信息技术是提高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一门重要课程。教师要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让学生获取、总结、整理并运用相关理论知识,掌握信息技术技能,增强信息意识。具体来说,教师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1.完善课前准备工作
   网络技术带来的资源共享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教师可以方便地从网络上获取对课堂讲解有帮助的素材。为了便于学生理解,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设备进行课堂展示,如使用教学视频与幻灯片。这样多元化的教学材料既能让学生容易明白教学内容,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备课的资料要与学生使用的教材紧密联系,这样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就能紧跟教师的脚步,快速进步。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应当充分尊重学生的课堂学习主体地位,教学内容的设置应以学生为中心,教学环节的设计应当考虑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对学生不同的课堂反应做好预案,鼓励学生利用网络资源进行独立的探究学习。信息技术课程教学需要在机房进行,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开始前需要对计算机硬件软件进行检查,确保上课时学生能够正常操作,不会因系统故障耽误学生的学习时间。
   2.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信息技术学习中,只有学生具有充足的学习兴趣,才能在上课时集中注意力。信息技术知识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学生对于信息技术通常都具有强烈的探索欲望,但是学习兴趣的培养却没有落到实处。学生在机房练习时甚至会玩游戏消遣时间,真正用在操作练习上的时间和精力较少。因此,教师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应当培养学生乐于学习、善于学习的习惯,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例如,教师可以通过小组竞赛的方式发布任务,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提交作品,再进行评比,对优秀的团队作品给予鼓励。这样竞争性的活动能够激发学生的潜能,让学生在竞赛的过程中感受到乐趣。有了兴趣的驱动,学生才能真正发掘信息技术的魅力。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学生根据学习兴趣收集资料,不断学习,合作探究,不仅能养成主动探究的习惯,而且能培养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3.注重信息技术的实践与学科结合
   信息技术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学生在信息技术学习中不仅要掌握理论知识,还要在上机训练中进行实践。学生在课后可以利用互联网检索资料,利用信息技術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这样的体验能够让学生了解信息技术的实用价值,让学生在实践中更加明确学习的方向。有了明确的目标,学生在学习信息技术知识时会更有效率。针对学生课后不复习信息技术的情况,教师应当布置作业,课后作业应既有理论回顾,又有上机操作。这样,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进一步巩固知识。另外,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信息技术课程的任务不只是教学生如何使用软件,更重要的是对学生信息处理基本素养的培育。如何选择信息的素材,怎么进行加工处理,最后通过什么样的形式展现出来,都需要学生进行深入的思考。信息技术素养在其他学科中也会有体现,因此教师要加强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的结合。这样跨学科的思考能够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让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看待问题。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其他学科的问题,利用互联网搜集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能在知识的归纳整理中充分提高自身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结语
   总之,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机遇与挑战并存。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不仅要传授给学生基本的理论知识与软件操作技能,而且要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此,信息技术教师必须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为学生呈现出更优质的教学课堂,充分利用“互联网+”带来的便利,为学生信息技术能力的培养做贡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应注意把握学生的反馈与兴趣,在保证学生课堂主体地位的同时引导学生探索未知,不断优化教学模式,以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叶巧蕊.基于“互联网+”的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探索[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8(08).
  [2]赵婕瑜.创客教育:“互联网+”时代高中信息技术课创新教学的着力点[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8(03).
  [3]王克胜.浅析“互联网+”时代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方式的转变[J].中小学电教,2017(12).
  [4]于欢,韩文峰,兰碧莹.浅析“互联网+”时代高中信息技术核心素养[J].中小学电教,2017(09).
  [5]李倩.“互联网+”时代我国普通高中信息技术素养教育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7.
  [6]陈尧.高中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培育[J].中国农村教育,2018(2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08095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