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批注式阅读教学的应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本文首先介绍了批注式阅读的内涵,而后分析了批注式阅读在教学中应用的意义,最后从课前准备形成、课中教学实战、课后学习总结三个方面探讨了批注式阅读教学方法的应用策略。
关键词:批注式阅读;教学;策略
一、 批注式阅读
1999年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孙立权老师基于“语文教育的民族化”视角,提出“批注式阅读”这一概念,并开始在他的授课班级进行有关于批注式阅读的教学尝试。“批注式阅读”的突出特点是“意(批注)随文(文本)生”。就是读者在读到某一处时,把当时思考的和想到的相关内容记录在旁边。这种“意隨文生”的“批注式阅读”,体现了我们国家思想文化特色中的“在只言片语中立论”这一观点。
“批注式阅读”注重对于文本的解读能力,让学生理解所学文本的内容,做到真正的阅读。
二、 批注式阅读在教学中应用的意义
(一) 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现在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应该将课堂交还给学生。当今社会,终身学习是对社会上各种人才提出的基本要求,而终身学习的前提就是能够进行自主学习。传统被动接受、“填鸭式”的学习方式已经不能够满足当今的社会发展需要。新课标提出“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较好的自主学习情境”。“批注式阅读”在教学中的应用正适应了课标中的自主学习理念,突出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强调了学生自主性学习。
“批注式阅读”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正是满足了这一要求,“批注式阅读”克服了传统教学的弊端,促使学生从传统的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求取知识。批注式阅读教学改变了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现状,带来了课堂学习的自由性和师生关系的流动性,这充分给予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氛围,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学习的自主性。
(二) 提高学生的探究性阅读能力
探究性阅读能力是指学生在进行阅读时对文本进行多角度、深层次的探究,批注式阅读教学是从传统的阅读思维定势中跳出来,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对所学文本进行理解、深刻感受、深入探究、自主解读。在进行批注时,有的学生会从关键字、关键词以及关键的句子入手,而有的学生则从文本运用的修辞手法、写作手法入手,还有的学生从自己读过文本的感受入手。这说明学生在批注阅读中会依据阅读对象的不同,主动提取自己所储备的知识以及积累的经验,对文本进行一次或多次多角度、多层面批注阅读,这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
(三)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语文课程要让学生发展思维能力,学习科学的思想方法,逐步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不仅是作为教学知识的传授者,更要作为一个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者,关注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发散性思维的发展。
创造性思维是学生创造力的核心,初中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首先要做到让学生独立思考。教师要改变观念,课堂不是教师的“一言堂”,我们要摒弃“填鸭式”的教学模式,让学生自主与文本进行对话,与作者进行探讨。鼓励学生大胆提出问题、敢于质疑、允许犯错,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
此外,要注重学生发散性思维和聚合型思维的培养,在批注式阅读教学中这两种思维都能得到体现。在学生阅读的读、思、写一体化的过程中,呈现出由点到面的发散学习状态。这种由点到面的发散不是毫无根据的,也不是无限延伸的。因为阅读教学经常是以教学目标和重点、难点为基础展开的,如果过于重视散点批注,忽略对阅读教材的整体把握,这样在解决问题时便很难从整体的角度进行分析,以至于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带来不利影响。所以,必须要有统整性的思考,形成一种整合趋势,起到归纳整合共性的作用。
(四) 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
语文属于人文学科,它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人文性。而审美鉴赏尤为体现语文的人文性,并且它也是最新提出的语文核心素养的四大内容之一。所以在语文阅读中,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自己感受、体会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批注式阅读教学中,学生运用自己的知识积累和情感经验与文本、教师展开深入的对话,进而促进学生在对文本的欣赏和情感体验中获得美的体验和感受,进而提高阅读的审美鉴赏能力。
三、 批注式阅读教学方法的应用策略
阅读应做到读记结合,不动笔墨不读书。批注式阅读教学可以分为课前、课中和课后三阶段进行。
(一) 课前准备形成
课前准备主要是对于课上教学所用文章的选择问题以及教师备课。首先,教师在选择时应考虑学生的兴趣问题,只有学生喜欢读他们才愿意进行批注式阅读;其次,要让学生进行批注式阅读,作为教师应先进行批注式阅读,教师在备课时用批注的方式代替传统的教学设计,把自己在对课堂教学文本进行初次阅读或再次阅读时的理解、感悟和阅读教参等辅助材料时的收获以批注的形式记录在文本旁侧,在上课时使用。
可以运用的批注方法有:1. 知识型批注:在批注式阅读教学前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批注,教师可以找一些批注典范发给学生,比如:刘辰翁评点《世说新语》、李卓吾先生关于《水浒传》的评点、金圣叹评点《水浒传》,毛纶毛宗岗父子评点《三国演义》,脂砚斋评点《石头记》、毛泽东批《二十四史》,鲁迅先生的阅读批注等等。或者将教师备课时对文本的批注印发下去,结合这些典型批注例子或者教师的备课批注,让学生初步理解批注是阅读的基本技巧,同时掌握一些基本批注方法。
2. 质疑型批注:学习先要会疑,不疑不能激思,不疑不能增趣。质疑型批注就是学生在阅读文本过程中产生的不解,这一类型批注要求学生找到文章中不合事实的地方或者矛盾之处,善于运用批判性思维,善于发现问题才能更好地解决问题,更深刻地理解文章。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就是一首很好的从疑问处入手进行解读的诗词。学生通过学习提出疑问:词中写到“小乔初嫁了”,据《三国志》记载,周瑜纳小乔应在建安三年,而赤壁之战发生在建安十三年。当时的小乔已经嫁给周瑜十年。词人为什么用“初嫁”呢?这个问题可以帮助学生更加理解本词,这一移花接木的手法也是追求艺术效果,营造英雄美人,少年得志,意气风发,风流倜傥的人物形象,与诗人自己形成更加强烈的对比,进而抒发内心的感慨。 一个这样问题能帮助读者对文本有一个更深层次的解读,更能体会到词人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并且可以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
(二) 课中教学实战
课堂教学是学生、作者、文本之间进行交流的过程。也是师生、生生互相交流批注成果的过程。
可以运用的批注方法有:1. 鉴赏型批注:是在学生理解文本的前提下对其进行更加深入的、细致的赏析。“鉴赏批注可以从言的品味、意的感受、蕴的把握三个层次入手。”具体而言,学生在对文本进行解读时可以先从品味语言入手,就是对文本中富有感染力的语句进行赏析。进一步理解文本的语言创造出的意境,把握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以及文章内涵。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前三句的赏析:共描写了九种事物在敞亮的深秋暮色下,构成一个整体,简约中见深细,“枯藤”“昏鸦”体现秋末之景,渲染悲凉的气氛,表现了一个漂泊异乡的人的惆怅凄苦之情。
2. 点评型批注:俗话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这个“门道”其实就是作者在进行创作的时候写作方法的应用。文章内容写得好不好,如果好哪里好?都应用了什么样的写作手法?在自主阅读文本时要着重分析,进行批注,当批注阅读变得熟练之后,对于学生的习作方面也有很大的帮助,学生会把读过的有印象的写作手法运用到自己的创作之中。在初中学段学生主要应用的写作方法有:埋设伏笔、联想想象、动静结合、情景交融、虚实结合、对比衬托、抑扬结合、详略结合、前后呼应、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借古讽今、托物言志、细节描写、运用多种修辞、渲染烘托、承上启下、多种表达方式(记叙、议论、描写、说明、抒情)相结合等等。学生可从这些方面结合所学文本进行批注,既要指出运用了哪些写作手法,还要能够表达出这些写作手法是如何使用的,应用在这里有什么样的作用,应用效果是怎么样的。当然,不同的文本会有不同的侧重点,在进行写作手法分析时,要重点抓住文章中比较特别的手法。
(三) 课后学习总结
在课后学生可以进行自主总结,找一些自己感兴趣的文章进行批注式阅读方法的巩固。
可以运用的批注方法有:1. 联想型批注:就是在对文本进行解读的过程中,对文本的内容和自身已有的知识经验等进行一些联想。联想批注将文本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联系起来,让学生对自己的知识体系进行一个更新和完善,将新知识同化到旧知识当中。例如,学生在品析古诗时看到“月亮”这一意象就会联想到团圆、相思或忧愁的情感。或描绘其优雅曼妙之姿,或抒发相思离别之情,或倾诉旷达潇洒的胸襟,或寄托济世报国的壮志,或是借以抒发对宇宙、社会、人生的思考。
2. 感悟型批注:指的是学生在对文本的中蕴含的丰富情感和深刻道理的体会感悟。在以前,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主,学生对于教学内容的体会和感悟基本都是教师给予的而非学生在自主探究后获得的。感悟型批注可以辅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的中心,体会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让学生建立其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例如有学生在阅读完《背影》后写到:“世界上最无私、最伟大、最令人感动的就是父子之情。‘情到深处总无言’,文章中并沒有直接说明父亲有多关心自己或者自己多疼惜父亲,只是将这些难以表达的情感渗透在字里行间,平凡的生活中也有大爱。”
在阅读教学中运用批注,可以让学生做到真正的阅读。“不动笔墨不读书”,应做到在教师的引导下,能够主动地实现自己运用语言文字进行批注,这样才能真正做到由内心而抒发出感情,由产生疑问而进行标注,由获得感想而进行写作的境界,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培养学生进行深入阅读并提升读写结合的良好阅读品质,进而为学生未来的良好阅读习惯和学习习惯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孙立权.“语文教育民族化”的一个尝试:批注式阅读[J].东疆学刊,2005(1).
[2]孙立权.谈“批注式阅读”[J].吉林教育,2007(12).
[3]温儒敏.把培养阅读兴趣与习惯,当作语文教学头等大事[J].语文建设,2016(25).
作者简介:
秦晗,辽宁省锦州市,渤海大学文学院。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08869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