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初中数学教学策略心得初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本文从初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展开分析,并以此为依据,提出倡导分层式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创设良好学习情境;引导学生注重实践,理解抽象的数学知识;合理利用信息化技术,搭建完善的自主学习平台;开展探究式教学,建立合理的评价机制等几个方面的措施。希望在初中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创新教学模式,结合学生的基本特点开展教学。在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上,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策略;学习兴趣;多媒体技术
  在初中阶段的学习中,数学属于一门必修课程,但是在传统的数学教学过程中,大多数教师都会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采取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导致数学课堂枯燥无味,学生的兴趣不足。因此,只有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利用新的指导与教学方式,才能够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保证学生都能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对抽象的知识有更全面的理解。与此同时,激发学生的研究意识,将学生作为绝对的主体,才能够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在一定程度上满足新课改的要求,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一、 初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 教学方式老旧,情景设置不足
  基于新课改理念背景下,初中数学教师应当设置合理的教学情境,结合学生的特点开展因材施教,进而不断提高教学水平。但是在教学情境设置的过程中,有许多数学知识都比较抽象,如果教师不利用真实的情景进行教学,就可能会导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足。通常情况下,教师应当打造学生熟悉的场景,通过具体的操作与实践,将数学知识传授给学生,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解决数学知识点的重难点问题。但就实际情况进行分析,许多教师在开展情境设置的过程中,情景比较单一,没有结合学生的基本特点,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不足。
  (二) 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材内容不合理
  在传统的数学教学中,教师都会采取灌输式与板书式的教学方式,基本上都是用习题引入新的知识点,并将整堂课的知识点进行提前讲述,导致学生对于教材的内容都只是基本的了解。利用了信息化技术之后,学生都是利用教学课件进行教学,并通过屏幕来展示教学内容,在一定程度上节约了教师的板书时间。但是学生吸收与思考的时间较少,大多数教师都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导致教学质量不高。另外,由于初中数学教材中更加注重理论知识,忽视了思维能力的培养,进而导致教师对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缺乏充分的认识,无法构建高效的数学课堂。
  二、 初中数学教学有效策略
  (一) 倡导分层式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由于初中生的基础知识掌握情况、学习能力等都不尽相同,这就给数学教学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因此,如何在统一的课堂教学中面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成为教学面临的难题。基于此,教师应当注重因材施教,结合学生的个性差异进行分层次教学,不仅能够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教学要求,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应当了解学生并帮助其制定明确的学习目标,还要做好充足的课前准备工作,在讲解新知识的时候,可以采取精讲知识点的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为各个层次的学生布置作业,最后开展分层次的评价。通过将学生分为合作小组的形式,能够促进学生的交流,使其互帮互助解决复杂的数学问题。因此,实行分层次教学能够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二)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创设良好学习情境
  教师在初中数学课堂中,可以为学生打造良好的数学学习氛围,进而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更愿意探究知识形成的过程。做好中学数学的兴趣教学对刚刚升入中学的学生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因为初中学习的难度增加了,教师在开展新课教学的时候,要更加注重学生的分析比较能力,使学生能够利用类比与归纳等方式进行推理,使其能够从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与数学教学相结合,将兴趣作为基础内容,逐步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情景。教师可以通过定期开展数学竞赛的方式或是游戏教学的形式,激发学生勇于探究的精神。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在班级中进行讨论,进而发现学生身上的优点。总之,教师要摒除传统的教学方式,注重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的兴趣,使其愿意对抽象的数学问题进行探究。在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上,促进学生的成绩不断提高。
  (三) 引导学生注重实践,理解抽象的數学知识
  学生缺乏实践能力,就会影响对数学知识的体验与感受,只有通过亲身体验才能够帮助学生记忆,使学生能够对数学知识有更深刻的理解。例如在学习“垂直线最短”这一知识点的时候,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立定跳远的比赛,让学生对学习过的数学知识进行巩固,说出怎样才能跳得更远,并在比赛结束之后对学生的成绩进行测量,验证知识点。再如学生在学习统计知识之后,可以让学生计算一下一年的花费,还要估算父母的收入,让学生了解怎样才能帮助父母减轻工作压力。采取实践教学的方式,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能够凭借自己的努力解决挑战性较强的问题,使其能够有机会克服比较困难的活动。
  由于在传统的数学课堂中,教师没有将学生作为绝对的主体,学生仅仅需要学习教材提供的数学题目,并学会解答,缺乏举一反三的能力。因此,初中数学教师可以将数学知识蕴藏到学生比较熟悉的情景与事物中,进而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教师应当利用学生的心理特点,为其提供形象的素材,使其掌握教学中的重难点,理解抽象的数学知识。
  (四) 合理利用信息化技术,搭建完善的自主学习平台
  教师在初中数学课堂中,要不断创新教学体制,合理利用先进的信息化技术,将其辅助作用发挥到最大化。教师可以利用信息化技术制作数学课件,还能够合理利用信息技术的图形、声音与动画的优势,打造良好的教学情境,为课堂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还能够将抽象的数学概念以具体化的方式展示出来。与此同时,利用多媒体技术与教材相结合的方式,延伸知识点,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下面以二次函数y=ax2+bx+c(a≠0)的图像性质学习课程为例,二次函数图像比较抽象,导致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教师就可以合理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绘制二次函数的图像。首先可以绘制出y=ax2的图像,还可以设置不同的坐标点B(-1,2)。在二次函数经过点B时的抛物线,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的形式,移动抛物线,使学生能够更直观地发现抛物线的变化情况,进而得出函数表达式为y=2x2。教师还可以让学生根据不同的坐标点求解,利用辅助教学的方式,创设高效的数学课堂,有效提高教学质量。最后,教师要带领学生对学习过的知识点进行总结,使学生能够逐步完善知识结构的构建,将教学内容直观的展示出来,为学生搭建健全的自主学习平台,使学生能够在课外进行自主学习,并开展自我反思与总结,不断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后续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做好铺垫。
  (五) 开展探究式教学,建立合理的评价机制
  就初中数学课堂的教学情况进行分析,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要建立在学生的社会经验基础上,通过探究式教学能够使学生掌握更多的数学技能与知识,对数学问题进行解答。教师应当明确探究式教学的重要意义,还可以将研究教学延伸到课外,进而不断提升学生的综合解决问题能力。下面以二次根式的学习为例,教师应当选取代表性较强的二次根式练习题,对其进行细致的讲解。在对相似三角形进行求证的时候,可以结合学生的生活情况,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收集与整理数据,使其能够感受到数学学习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在此过程中,学生不再是倾听者,而是能够发表自己的意见,对于同学的发言不全面的地方,能够大胆发言。最后,通过建立健全的评价价值,教师要从学生的成绩、课堂表现以及与同学的合作能力不同的方面进行评价,从整体把握合作学习的情况,激励学生参与到合作学习的过程中。
  三、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开展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有许多有效的教学方法,教师应当结合学生的基本特点,创新教学体制,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只有不断丰富初中学生的数学生活,才能够帮学生打下良好的学习基础,在自主学习与探究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潜能。与此同时,将学生知识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结合,进而提升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解决抽象的数学知识,不断提升教学质量,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做好铺垫。
  参考文献:
  [1]胡阳明.夯实数学基础,突破学习瓶颈——初中数学教学心得略谈[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7(17).
  [2]郑学凯.试论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生活化教学策略[C]∥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论文集卷二——教改新视野,2018.
  [3]杨大春.新课改下初中数学教学的方法与策略浅析[J].东西南北,2017:199.
  [4]韩玲玲.基于数学文化视角的初中数学教学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9,659(3):145+148.
  作者简介:
  贾晓光,山西省吕梁市,山西省交城县覃村学校。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08886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