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人才培养定位的研究与实践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专业定位是高校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医学影像技术专业是一个新型医学专业,在实际办学教育体系中还存在诸多问题。文章在深入探索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所在院校医学影像技术专业的改革和现状,分析了该专业在人才培养定位上存在的主要问题,确立了四年制医理工相结合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方案,对构建科学的课程体系和多元化的办学格局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本科人才培养定位;复合型人才;医学影像技术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52-0132-04
一、引言
医学影像技术专业是一个新型四年制理学学位专业。自2012年被教育部正式纳入《普通高等学校专业目录》后,全国目前已有八十余所医学高校陆续开设。几年来的实践表明,集医学与理工学、计算机学等多学科的理论知识和应用能力,合理确定该专业的本科人才培养定位,进而构建多元化的办学格局,对于切实提高该专业教育教学质量、充分满足各类医疗市场对相关人才的广泛需求,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
为了提高本专业的办学水平、毕业生的就业品质和继续教育的质量,针对省内及全国部分开设本专業的本科院校,进行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毕业生职业就业和继续深造等情况的调研。发现该专业目前存在因为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准确、课程结构不科学,造成毕业生职业规划困难及深造方向不明确等问题,凸显人才培养的供需矛盾。
这些问题在我国各个高校的医学影像技术专业普遍存在。对上述问题继续深入分析和探究,就可以发现问题的根源在于人才培养的定位上。下面就医学影像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定位分析,剖析人才培养与人才需求现状,研究人才培养问题,探索人才培养的对策。
二、人才培养定位分析
1.医疗行业定位。医学影像技术行业领域可以划分为2个部分:医学影像临床技术行业(X线、CT、MR、核医学、放射治疗等)和影像设备工程行业。该行业处于医学影像诊断和生物医学工程的交界处,就业领域包括临床医学影像科室、医疗设备维修科室、医疗设备研发公司和销售部门等。因此,需要从业者具备医学和理工学双方面扎实的理论基础。
2.人才类型定位。医学影像技术专业是医学与理学复合型专业,人才类型的定位目标基于理论型、创新型、应用型规划培养方案。一方面,培养医学成像原理和医学影像设备的研究者,另一方面,培养医学影像临床应用者。为此,需要生成个性化的培养方案,才能培养出掌握基础医学和基础理学知识,并能在社会承担不同角色的复合型医学人才。
三、医学影像技术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现状分析
在20世纪80年代前,医学影像技术人才是注重师父带徒弟的技术传承,忽略专业基础文化教授的培养。到90年代末期,医学高校和高等职业技术学校逐步开设医学影像技术班。大量院校开设此专业,带来的弊端是影像技术人才的培养形成一种急于求成的局面,各种院校盲目开办不同层次的影像技术班。
迄今为止,仅开办医学影像技术本科专业的高等医学院校就高达八十余所,其他高职院校不计其数。高校数量的增多使得专业人才培养的定位不明确问题进一步严重,流入社会的人才由于知识结构单一,不具备医学与理学相结合的综合素质。造成了医学影像技术学生在择业过程中面临着“高不成低不就”的窘境。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准确,造成一系列问题:
1.人才能力水平不能适应医疗市场需要。高等院校培养人才的目的是为社会输送高层次人才。因此,我们对国内几所高校近几年的毕业生就业方向占比进行了分析汇总,其中就业于各级医院的毕业生占60%—70%,包括医学影像科临床(X线、CT、MRI等)技师(50%)、超声临床技师、核医学临床技师、放射肿瘤治疗物理师、放射肿瘤治疗技师等,就业于医学影像设备公司的毕业生占30%—40%,包括医学影像设备研发设计工程师、安装与维修工程师、销售技术工程师等。
目前国内大多数不同级别的医院都具有大型医疗设备,需要大批既具备掌控和操作设备能力,又具备临床医学技术能力的医学影像技术专业毕业生;大型医疗设备公司对该专业的人才也有相当大量需求,职业岗位有大型医疗设备的研发、安装、维修、销售等。因此,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医学影像技术人才变得尤为重要。但由于许多院校培养方向单一,教学重点仅在于影像临床技术,毕业生就业之后仅是简单的机械“匠人”,既不能满足临床医学影像学的需求,更难以满足社会对该专业人才的广泛需求。
2.人才素质结构不能满足自身生涯发展需要。人才培养的定位模糊导致人才素质结构饱满度低,使得毕业生的继续教育和职业生涯发展受到限制。2012年之前医学影像技术专业本科学生可以考医学学位的研究生,医学影像技术优秀人才深造偏转,致使医学影像学与医学影像技术发展严重不平衡,导致医学影像的综合发展受到限制。2012年之后教育部规定理学学士学位不允许考取医学硕士学位,促使医学影像技术得到正态发展。
就普遍医学高校影像技术本科教育现状,由于医学教育和理学教育双方面的基础都比较薄弱,在医学方面不如临床医学生,在理学方面不如生物医学工程的学生,造成医学影像技术专业毕业生在考研方面处于相对尴尬的地位。在就业与工作方面,配合临床影像诊断工作中,难以达到捕获精准医学图像的水平;在医疗设备公司,仅能做些简单的辅助工作;导致学生对自身的生涯发展有一定的局限性。
3.人才供需平衡出现问题。基于培养医学影像专业人才高校数量的突增,如果医学高校仅注重临床医学影像技术人才的培养,而忽略了适用于社会的多层次人才的培养,将带来的另外一个问题是医院临床科室岗位饱和,而毕业生自身的知识结构不足以担任其他相关岗位工作,在就业方面受到束缚。因此,医学影像技术人才供需将打破平衡,出现医院临床科室供大于需的问题,而其他医疗设备岗位不足甚至空缺。 四、医学影像技术本科专业人才培养问题及成因
由于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准确,在医学影像技术专业的教育教学体系上存在的因果关系有四个方面:培养方案不明确、课程结构不科学、教材规划不系统、师资队伍不健全。
1.培养方案不明确。培养方案不明确是医学高校医学影像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问题。科学的培养方案为医学影像技术专业的发展、教学模式以及教材规划提供强有力支持。我国大部分医学高校忽视了医学影像技术专业理学学位的现状,过分注重临床影像技术技能操作的培养,使得学生在物理原理和临床医学教育方面的知识都不系统,医工结合教育出现漏洞,医学不够扎实,工科教学不足。我们在调研过程中走访了四川大学华西医学部、首都医科大学、天津医科大学、重庆医科大学、泰山医学院、上海健康医学院等兄弟院校,跟同行专家进行了深层次的研讨,虽然各个高校有不同的教育思路,但对医学影像技术的高层次、多元化人才资源需求,在医疗行业和医疗设备行业均供求不足,尤其是具有创新性拔尖人才的稀缺等一系列问题,专家们达成共识,一致认为医学影像技术的教育理念和培养目标不同于其他医学类本科专业,应该对该专业人才培养以医、理、工为目标,从而确立一套完整的教学体系。
2.课程结构不科学。课程结构不科学是高校医学影像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又一重要问题。从对全国多所高校的课程调研结果来看,多数高校采取以医学影像学专业为基础,进行部分课程改造,没有从根本上对医学影像技术专业课程体系进行整体规划设计,没有体现医学与理学的教学系统设计,均比较偏重于基础医学和影像医学以及临床影像技术技能操作,而物理学原理和设备学课时所占比重较小,理论与实验配比不合理,不能从根本上协调医学与理工之间的内在关系。学生毕业之后,虽然大多数能在医疗单位工作,但难以体现创造性,不能实现更好的发展,尤其在继续深造方面受以限制。从医学影像技术人才职业需求来看,既能熟练掌握临床影像技术技能操作,又能精通医学影像成像原理和设备工作原理,还能够协助临床诊断工作的复合型人才,才能在工作中有所创新和突破。例如,在临床诊疗工作中,医学影像技术人才只有综合了医学和物理基础知识,才能设计出最优的方案,以更好地服务于临床工作。由于课程结构不科学,学生在实际工作中不能学以致用,大大降低了將理论知识与实践完美结合的预期。
3.教材规划不系统。教材规划不系统是医学影像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另一个问题。科学规划系列教材就像肥沃的土壤,使学生在学习基础知识的同时,有更深刻的理解和体会,是学生今后职业生涯发展及继续深造的宝典。目前来看,医学影像技术专业教育的教材各个院校并不统一,现行的《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学》、《医学影像成像原理》、《医学影像诊断学》、《医学影像设备学》、《超声诊断与检查技术》、《核医学设备与检查技术》、《肿瘤放射治疗技术》等专业课教材版本过多,教学侧重点各有差异,水平各有不同,内容上存在更新过慢等问题。医学影像设备与检查技术日新月异,例如:教材内容偏重于普通X线的原理和构成,对大型医疗设备如DR、CT、MRI、超声等检查技术及设备原理教材内容并未及时更新。为此,2016年人民卫生出版社组织编写医学影像技术本科专业系列教材共8个品种,一些院校已投入使用,为合理配置医学影像技术专业教材掀开新的一页。
4.师资队伍不健全。师资队伍不健全是当前医学影像技术人才培养过程中最重要的问题。医学影像专业在国内的发展时间较短,许多高校的医学影像技术专业教师都是从事临床工作的医师和技师,对设备的结构和成像原理理解得不够透彻,而对原理和结构比较清楚的数学和物理教师,关于临床应用知识匮乏,教学中很难将理论知识和临床应用有效地结合起来。师资不匹配成为医学影像技术专业进一步发展的制约因素,直接造成医学影像技术人才培养方案实施障碍。
五、医学影像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建议及对策
医学影像技术专业人才是时代对高校医学人才培养提出的新目标、新要求,达到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需要建立科学的大众教育和精英教育体系,“以学生为本,社会需求为先”来确定培养目标,建设培养方案。
1.明确人才培养的方向和目标。随着现代医学影像设备及医学影像学的飞速发展,医学影像技术专业教育更应该注重“认识、理解、捕获”生命图像的理论基础,注重“学习、掌握、设计”医学影像设备构造的原理。培养高素质的医学影像技术人才,需要从普通临床操作技能型,逐步向理论型、主动型、交叉型、创新型培养模式转变。
如何达到这样的高要求,首先要从医学影像技术专业教育教学定位入手,确定本专业的培养方向。只有制定了明确的人才培养方案,才能培养出真正的“精原理,懂设备,熟操作,勇创新”的复合型医学影像技术人才。
2.优化课程体系与科学遴选系列教材。课程体系建设是高校医学影像技术人才培养定位的核心技术支撑,优化课程建设是达到该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任务。将课程体系按照课程内容分为四个层次:基础医学、基础理工学、基础计算机、影像技术专业课程,以“医学为本,强化理工、增强专业、拓展实践”为主线设置相应课程。
科学遴选系列教材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充分必要条件,遴选系列教材和制定教学大纲,不仅仅是一个教学部门的工作,需要按照教学系统组织相关教学部门反复研讨,分不同层次,对教学结构承上启下的关联问题进行缜密规划。
3.完善医理工结合校企合作的运行机制。医学影像技术专业是医学领域知识和技术更新很快的专业之一,其专业内容覆盖了医、理、工等学科领域,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原理知识,并且具有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另外,该专业的设备依赖性较大,大型医疗设备的价格昂贵,仪器精密,并且更新换代频率极快,因此需要学校和医院及相关企业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学校在课堂教学之后,可以让学生到医院相关科室或设备生产企业进行实习和原理验证,使得学生在获得理论知识的同时接触到最新的设备信息,提高实践能力。 4.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是教学成效的有力保障,因此要对师资队伍的培养进行整体规划,建设一支全面发展的“医理工教师梯队”。
一方面,开展多种形式师资培训,如请进来、走出去,大团队、小集体等,或外派青年教师参加相关学术交流、高校进修学习等。对新课程和教学难点课程组织专项师资培训,基础课程教师加强医学应用培训,专业课程教师加强基础理论培训,逐步将教师团队的医学与理学知识融合,打造成为“复合型”教师队伍。
另一方面,引进高水平教学人才,将其作为学科带头人,以加快师资梯队建设。
5.改革教学模式,注重实验室建设。教学模式与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成效密切相关,枯燥的理论灌输不能满足复合型医学影像技术人才的培养目标,应该让学生掌握课堂的主动权,基于问题达到学习的目的。灵活应用PBL、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将理论与应用相融合思维方式,渗透在教师教学及学生学习中。鼓励并指导学生积极参加“大学生创新性实验”,激发学生创新意识,使学生的各项能力都得到提高。在实习阶段,根据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目标制定个性化的实习方案,设定影像科室、放射治疗物理专业、设备与技术研发、设备维修等方向,让学生自主选择。
另外,医学影像技术专业是基于实践性学科,实验课程辅助学生深刻理解验证基础理论知识。因此,加强实验室建设、完善实验设备引进是完成教学的必要条件,实验课堂应用开放性、启发性教学模式,学生在理论学习后可以及时进行实验验证,提高学习效率,拓展应用思维,树立创新导航。
6.推进学生的生涯规划指导。人才培养的定位对学生的生涯规划起着指导性作用。首先,新入学的学生对于医学影像技术专业的专业特点比较模糊(如:医学学位与理学学位差异,培养目标及毕业前景等),不能对个人发展进行前瞻性定位。因此,在入学时进行生涯规划指导,以专家论坛、面对面座谈等形式,进行专业特点、专业优势、专业前景交流,激励学生学习奋斗精神,树立学生热爱专业的态度。另一方面,在四年教育教学过程中,学业指导要持续跟进。不断鼓励学生勤奋学习,及时发现及解决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使学生在学习中找到感兴趣的方面,从而对自身的生涯规划做出正确的选择。
六、总结
医学影像技术专业是医学教育领域中比较年轻的、发展较快的复合型专业,其教学内容涵盖医、理、工多学科的知识,要求医学高校在人才培养定位方面有明确的目标,否则专业人才的培养必定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这对高校在规划医学影像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提出更高要求,要将“一把抓”的教学模式整合成“理论型”、“主动型”、“交叉型”、“创新型”的实践教学,以培养出“精原理,熟操作,懂设备,勇創新”的复合型医学影像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2012年)[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2]程现昆,李连宏.我国高等医学教育的理念、目标与定位[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06,26(6).
[3]夏瑞明,马玉富,夏国园,朱小芳.医学影像技术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J].浙江医学教育,2014,13(6).
[4]尹建东,郭文力,陈志安,郭启勇.关于四年制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建设的思考[J].实用放射学杂志,2016,32(11):1803-1805.
[5]彭文献,陈益红.浙江省医学影像技术人员现状调查与分析[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15,35(3).
[6]卞读军,胡冬煦.医学影像技术人才培养策略的思考[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08,28(3).
[7]袁聿德,陈海岩,李月卿,黄亚勇.“医学影像技术”特色专业建设的体会与思考[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0,(8).
[8]余建明,冯敢生,曾军.21世纪影像技术教育的几点思考[J].临床放射学杂志,2001,20(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08994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