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生活情境在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在新时代背景下,我国经济水平逐步提高,小学教育得到了人们的普遍关注。数学知识本身有很强的逻辑性特点,对学生有着较高要求。因此,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应尝试为学生创设生活化情境,引导学生进入其中,完成教学活动,进而提升学习效果。论述了数学科目应用生活情境的条件,并对应用生活情境的方法发表了一些看法。
关键词:生活情境;小学;高年级数学
从现阶段发展而言,数学知识的应用率越来越高。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思维水平,而且还能有效解决生活中各方面的问题。为此,教师需要尝试为学生创设生活化情境,将生活情境和所学知识内容结合在一起,促使学生更好地完成學习任务。
一、数学科目应用生活情境的条件
在进行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时,为了保证情境教学的效果,教师首先要思考的便是当前教学条件是否满足。毕竟,不是所有内容都适合采用这种方法。如果强行使用,只会影响教学质量。教师可以参照学生的接受能力,对其划分层次。相比于中低年级学生,高年级学生在面对一些新鲜事物时,自身接受能力通常都比较强。因此,教师便可以针对一些基础知识,将其融入生活化情境之中,并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行培养。数学知识本身源自生活,学生学习数学的目的也是为了可以在生活中应用、解决一些基础问题。这样一来,学生对知识内容的理解将会变得更为深刻,学习质量也会有所提高[1]。
二、数学科目应用生活情境的方法
1.借助日常生活现象讲解抽象的数学问题
教师在进行一些抽象数学知识的教学时,可以对其简单化处理,并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在一起。一般来说,高年级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水平,对于一些基础类知识很快便能完全掌握,并且能解决一些简单的题目。然而对于一些拓展性问题,学生的思路较为陈旧,很难跟上其步伐,甚至会感到十分迷茫,不知如何有效解决。但这些问题却对于能力较高的学生有着诸多益处,可以帮助其进一步提升。针对这一情况,教师需要将这些问题进行转化,通过应用生活化方式,促使学生更好地完成解答。
例如,在处理一些“三角形”相关内容的问题时,教师可以为学生展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三角形图案,让学生自主展开观察。学生在了解之后,对其基本特点便有了一定的理解,从而可以更好地进行记忆。这样一来,学生的学习水平便会得到提升。
2.合理利用生活中的问题情境
对于数学教学工作来说,最为重要的便是合理利用生活情境,并完成探究活动。在日常教学时,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观察,并积极沟通,以此了解其近期的学习情况以及心理层面的变化。学生思维也非常活跃,师生之间如果沟通不到位,思维层面很容易产生隔阂。因此,教师需要在课堂上向学生提问,并保证问题和情境有所联系,把握其中的关键核心。这样一来,学生的学习效率便会有所提升,同时也会有着更好的成绩[2]。
例如,在进行“分数”相关知识学习时,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一段篮球投篮的视频,一个球员在投了10个球之后,让学生数一数一共进了几个球,然后提出问题:可以通过怎样的分数进行表示?篮球运动对学生有着非常强的吸引力,学生很容易进入学习状态。通过这种方式,学生的学习效率便会得到提升,自身潜在的积极性也会得到激发。如此一来,学生便会明白数学知识学习的乐趣所在,进而转变自身想法,在未来继续努力。
3.依靠生活化案例拉近学生与数学的距离
相比于语文科目,数学知识十分乏味。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应用一些生活化案例有效拉近彼此之间的心灵距离,从而提升学习的积极性。一般来说,教师可以尝试为学生提供一些生活化案例,鼓励学生去积极尝试,从而能够让学生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提升学习效果。毕竟很多数学概念都非常抽象,如果强行讲解很难记忆。
例如,在进行“正方体”和“圆锥”的相关知识讲解时,由于知识难度较高,可以让学生自主进行“正方体”制作。通过实际尝试,学生很快便能了解相关形体的基本特点。而且整个课堂的主人是学生自己,学生自主能动性较强,学习效率较高。这样一来,学生的知识学习便会得到提高,进而能够更好地完成知识学习[3]。
综上所述,在进行小学高年级数学时,教师可以合理应用生活化情境,以此为契机将知识与生活现象联系在一起,帮助学生充满激情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之中。如此一来,学生学习的整体质量便会得到提高,自身学习兴趣也能得到激发,教师还能和学生保持良好的关系,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张发祥.浅析生活情境在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11):11-12.
[2]段成彬.浅析生活情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23(3):110-112.
[3]周学道.浅析生活情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科教导刊(电子版),2016(28):79.
编辑 鲁翠红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09033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