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小学数学中小数的教学方法解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小数是分数的另一种形式,是数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要分清小数与整数、分数的关系,才能够正确理解小数的本质意义,并且为日后的数学学习打好基礎。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根据小数的教学内容与学生自身的认知能力,从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出发,做到让每位学生都能够掌握好小数知识。
   关键词:小学数学;小数教学;方法解析
   一、深刻研读教材,挖掘小数教学的核心素养
   小学数学的教学工作是在数学教材的基础上展开的,教材在整个数学的教学过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由此,教师应该根据对教材的深刻研读,挖掘出教材中的核心素养才能够在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这样一来,教师对小学数学小数教学的教学目标更加明确,可以有效地提高自己的教学效率。在进行小数教学前,教师应该充分研读教材,在对教材进行透彻分析后,可以清晰地发现小数教学中包含了数学推理、数学抽象、数学运算、数据分析这四种数学的核心素养。因此,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要让学生能够掌握小数的概念以及将小数运用到日常的生活中,这样一来,在提高小数教学质量的同时也能够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二、为学生营造合理的数学情境
   在新课标要求的背景下,情境教学引入课堂的模式屡见不鲜,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小数的教学可以借鉴情境教学的方式,降低学生对小数理解的难度。数学知识学习的最终目的就是学以致用,由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大多数是用具体形象思维思考问题,而小数知识对于小学生来说是复杂抽象的,小学生受自身思维所限很难将小数与现实生活相联系。因此,教师就需要为学生创设出符合现实生活的情境,让课堂的情境作为学生具体形象思维与小数抽象概念的桥梁,使得学生在具体形象的情境中进行学习,有效提高学生小数学习的效率,同时,锻炼学生的抽象思维。例如,在人教版小学数学教学中,在进行“小数加法和减法”这一章节内容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先为学生创设一个生活化的情境,将一些好看的笔记本、发卡、汽车模型、水彩笔等学生比较喜欢的学习文具或者是玩具摆在讲台上,并且在每样物品的下方做好相应的价格标签,然后让学生到讲台前挑选自己喜欢的两样物品,每样物品的价格都是小数,只要学生能够正确计算出两样物品相加的总价,就可以将这两样物品送给学生。这样一来可以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主动性,学生会试着将自己喜欢物品的价格用数学加法的知识串联起来,由此引出本堂数学课的学习内容——小数加法的计算。在整个过程中,学生学会从生活中探索数学知识,认识到数学这门抽象的学科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及实际应用性,培养学生具备数学抽象思维能力[1]。
   三、培养学生的数学推理能力及运算能力
   判断与衡量一个学生的思维水平能力高低,可以从数学推理角度来进行观察,运算能力是小学生在小学阶段所必需掌握的关键能力之一,是学生日后学习与生活的基础,小数运算可以说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个难点。例如,根据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中“小数加法”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两种思路:一种是可以通过整数加减法来计算,另一种是根据价格中的元、角、分来进行计算。根据教师给出的两种思路,可以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讨论后由小组派代表的形式发言展示讨论成果,教师要对讨论结果优异的小组进行奖励,以此来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讨论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及运算能力[2]。例如,在人教版小学数学中小数加法的教学中可以出示课件:小红买了《自然科学》和《数学家陈景润的故事》这两本书,《自然科学》的价格是4元9角8分,《数学家陈景润的故事》的价格是8元2角3分,问这两本书一共花了小红多少钱?通过教师的引导与学生的讨论,老师可以对学生进行提问,教师:谁能把小组讨论的结果跟大家讨论一下?学生甲:4元9角8分+8元2角3分=498分+823分=1321分=13.21元;学生乙:4元+8元=12元、9角+2角=1.1元、8分+3分=0.11元。12元+1.1元+0.11元=13.21元;学生丙:4元9角8分+8元2角3分=4.98+8.23=13.21元;教师:这三种方法都能够算出两本书一共花费了小红多少钱,但是你们更喜欢哪一种算法呢?学生:第三种。教师还可以据此引发学生进行小数减法的计算,向学生提问:那么大家在可以算一下,《数学家陈景润的故事》比《自然科学》这本书贵多少钱。
   参考文献:
   [1]林财发.做整数的建筑师:浅谈小学数学中小数的教学方法[J].内蒙古教育,2014(16):64.
   [2]陈新.渗透数学思想发散数学思维巩固数学能力:以人教版小学数学中的“小数的意义”课程教学为例[J].华夏教师,2016(7):43-44.
  编辑 温雪莲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09060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