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识字教学实践中核心素养的渗透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教学方法灵活多变,教学形式生动活泼,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构建积极、有效、多样化识字的方式,为课堂增效,为孩子减负。
关键词:核心素养;迁移;概括;增效;减负
过去的教育重视双基的训练,现在提倡的核心素养依然离不开双基训练。我们要改变过去单向灌输的教法,让学生养成自觉探究的习惯和兴趣。老师要做的是在语文教学这个风景区的导游工作,引导学生看到语文的美丽,领略到语文的魅力,享受语文的魔力。
如何正确把握语文核心素养、语文教育的特点和语文课程中丰富的人文内涵呢?我结合识字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看法。
随着低年级教材识字量的加大,识字自然成了低年级孩子在语文学习中的一个主要任务。我们在教学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孩子逐步掌握了识字的“工具”和方法,识字能力也在提高,但是,随着识字量的逐步增大,低年级孩子容易读错、用错形近字和同音字,有的生字不是多一笔就是少一笔,甚至出现回生现象。那么如何才能防患于未然呢?我们要不断优化教学内容,从简单到复杂、由单调变有趣、由浅入深;教学方法要灵活多变,教学形式要生动活泼,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构建多样化、积极、有效的识字方式,为课堂增效,为孩子减负。
一、立足课堂,创设情境,提高效率
1.模拟实景,开展识字活动
我常常采用模拟实景,让孩子在实景中开展识字活动。如:学习《一株紫丁香》一课,要学习8个生字:“株、牵”等,我教学时课件出示紫丁香(你瞧,小小的紫丁香,开出淡紫色的花瓣,芳香四溢,惹人喜爱)。这节课,我们学习第五课《一株紫丁香》(用实物出示,并贴在板书上一紫丁香的图片)。那现在老师要考考你们,要把这株紫丁香送给答对的小朋友。这有三个“zhū”(珠、株、蛛),应该用哪个呢?为什么是“木字旁”呢?学生给出正确答案。接着老师小结:对,你说得真好,左边的木字旁代表它是植物,而右边的“朱”字代表它的读音,像这样偏旁跟字的意思有关,另一部分跟字的读音有关,我们把它叫作形声字。老师把这一整株紫丁香送给你。通过创设实景,选择三个(珠、株、蛛),并让孩子说说理由,再加上老师的小结,明白了“一株”就是一棵的意思,既激发了孩子的识字兴趣,又让孩子在“润物细无声”中感受形声字的特点,为下文识字做好铺垫。
2.看图识字
看图识字,是低年级教学中经常用的一种方法。教学“牵”时,让学生看图,学生发现大人就像上面的“大”,中间的绳子就像“冖”,牛就是最下面的“牛”。绳子放在手上就是“牵手”,绳子系在心里就是“挂牵”或者“牵挂”。
通过看图,加上老师的讲解,让孩子形象直观地识记了“牵”,又深刻地理解了文中的“挂牵”。
又如:一老师在教学“滚”时,课件出示滚滚河流,引导学生识记“滚”,再引导学生分部件,右边部分就是把“衣”字上下拉开,中间加一个“公”。化难为易,形象记忆。一老师在教学“街”字时,课件出示一条街道,两旁是人行道,引导孩子识记“两边的人行道,就是行(把行分两边),中间的两个土,就像是机动车道。这就是一条街”。在教學“算”字时,根据孩子在书写时撇和竖经常不突出去的不足,我找来算盘实物,帮助孩子形象记忆。以形象思维为主的低年级孩子在这些实物的帮助下,记忆深刻,又理解了字义。
有趣、高效的课堂教学识字方法远远不止这些。在识字教学中,多种识字方法科学、灵活地运用,能有效调动孩子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快乐、轻松、有趣的学习氛围中让孩子们掌握识方法,培养他们识字的兴趣和自主识字的能力,学会迁移运用。
3.创设情境,由“简”到“繁”
“念”字的教学:面对这个字,大部分老师对孩子不停地唠叨“‘念’上面是个‘今’字,不能写成‘令’字”,可结果依然很多孩子把上半部写成“令”。是我们的学生学习不认真?我认为是老师没有让孩子理解文字背后的内涵,淡化了语言的艺术性与趣味性,让快乐的语言学习成为单纯的单词训练,学习效果自然低效。我们不妨这样教:
(1)让孩子读准字音。(2)创设情境,理解字义。
A.你有什么办法记住这个字呢?
B.造字内涵:某件事过去很久很久了,可是一直到今天,我们还一直把它放在心里。
C.课文中出现在哪里?
D.他在“思念”什么呢?
再如“焦”字的教学:先让学生读准字音,再说一说怎么记住它,接着出示古文字,让学生猜一猜是什么字,明白上部的“隹”像鸟头,下部的“灬”像火,火把小鸟烤焦了,再让学生说说还可以组什么词,并结合课文,进行朗读指导。
这样的教学,汉字就活起来了,学生不仅记住了这个字,还理解了字的本意及文本主要的情感基调,可谓一举多得。
4.猜谜、编故事识字
识字对低年级孩子来说是枯燥无味的,假如老师只是简单地反复重复“横、竖、撇、捺、折”,孩子是记不住的,即使记住了,也只是暂时的,甚至会让孩子对识字失去信心。如果在教学中加入一些趣味性,效果肯定会更好。在教学“春”字时,编谜语“三人看日出”,孩子再也不会写成“目”了;教学“秋”字,编谜语“左边绿,右边红,左右相遇起凉风”;“困”字编谜语“四四方方一间房,一根木头放中央”。通过趣味猜谜识字,汉字在每个学生的心中就会变成一个个有趣的谜语。一位教师在教学“苦”时,编了这样一个故事:古代劳动人民生活苦不堪言,在寒冷的冬天,全家十口挤在一起,没有被子,甚至没有衣服穿,只能盖些草。学生听得入了迷,“苦”字的形音义当然也记得十分深刻。这种趣味性的编故事识字教学方法,不仅轻松帮助孩子形象地掌握了汉字的音、形、义,而且很大程度上减小了识字的难度,激发孩子识字的兴趣,识字教学的效果自然会事半功倍。
二、利用规律,有效迁移,提高识字量 在教学活动中,科学应用规律,有效促使正迁移,能迅速扩大学生的识字量。
1.发现共同要素,家族识字法
中国的汉字,很多是“同一个家族成员”,是“亲戚”,有共同点。只要引导孩子发现共同要素,就能很好地促进迁移。如教学“辨、辫、辩、瓣”这一组形声字时,教师先把字体放大,用不同颜色显示,以引导学生观察字形,在仔细观察的基础上,再进一步分析、比较字形,关键是引导学生自己发现它们的异同点。不难看出,这些字,左右都是“辛”,而意思则与偏旁部首有明显的联系。因为分辨要用眼睛,所以“辨”是一点一撇,因为这一点一撇就像眼睛;女生辫子像绳子,所以“辫子”的“辫”偏旁是纟;争辩、辩论要用语言,所以“辩”是言字旁;花谢了以后,会结瓜果,所以“花瓣”的“瓣”中间是瓜。又如学习“雹”字,先让学生说说怎么记住这个字,孩子一般会说加一加,换一换,引出家族成员——泡、饱、跑、抱、袍和炮。之后引出顺口溜“有水把茶泡,有饭能吃饱;有足快快跑,有手轻轻抱;有衣穿长袍,有火放鞭炮”,接着让学生给“雹”编一句顺口溜,孩子思维是活跃的,编出“有雨下冰雹”。在训练中,学生会发现这些字都有相同的部件和不同的偏旁部首,这样就自然联想到了学习这类“家族成员”字的方法,思维一下子活跃起来。在学习《寓言两则》中的生字“截”时,找出家族生字“栽、载、裁”,孩子记忆深刻。学生在教师的点拨下,逐步体会到了形声字的特点,向学习迁移迈出了关键一步。中国汉字,很大一部分是这样的家族式的形近字,识记时把这些家族成员联系起来记,既有趣又有效。
2.引导孩子归纳、概括促进迁移
一定年龄的孩子有能力对不同学习材料的共同特征进行概括。学生所掌握的知识越概括,迁移的水平就越高。如,在“亡”部分有点还是没点,学生一直混淆不清,我引导学生归纳:读音带有ang的,一定没点,反之,不带ang的,一定有点。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看到“慌、忙、忘”,知道“亡”部分一定没点,看到“流”时,知道“亡”部分一定有点。读音是“zuò”的字,一定是平舌音,提手旁的字一般跟手有关,月字旁的字一般跟肉有关。再如带有“二”和“小”的字,到目前,所学生字中,只有带“余”的字,除法的“除”、涂抹的“涂”,“小”有凸到“二”里面,但是像“际、漂、飘”,“小”都不能凸到“二”里面。“摘、滴”和“商”,很多孩子分不清里面是十加古还是八加口,可引导学生总结,有偏旁的是十加古,如“摘、滴”;没有偏旁的是八加口,如“商”。
3.利用数学加法,识记形近字
教學“未”和“末”时,让学生说说怎么区分这两个字。再引导学生发现:一个星期7天=5+2,周一到周五有5天,周末只有2天,所以“末”前面一横长,后面一横短;“未”字,组词“未来”,我们现在才七岁,人一般活到80岁,80=7+73,后面的日子还长得多,所以“未”字前面一横短,后面一横长。这样的教学方法学生感兴趣,乐于接受,印象也一定非常深刻,再见到“末”和“未”,就不会混淆了。
三、在生活中识字
要增大学生的识字量,识字教学还应从课内走向课外,可以从看书、看电视、读报中识字;可以从各种学生喜爱的商标中识字,如旺仔牛奶、可口可乐等;可以从各种广告牌、路牌、单位门牌中识字……更重要的是,老师要利用语文园地的展示台组织学生开展识字交流活动,这样能激发孩子识字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有效扩大识字量。
识字教学是一项艰巨的教学任务,倘若教者有方,学者得法,教学目的则易达。在教学实践中,一线老师要善于不断地探索、总结、积累教学的方法,将识字教学由课内向课外拓展,由书本向生活延伸,灵活多样地引导孩子识字,使学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快乐识字,有效迁移,由“教”向“学”转变,为孩子搭建有趣的识字平台,让孩子快乐地走进识字世界,为课堂增效,帮孩子减负。
当前,“核心素养”一词成为舆论关注的热点,重视核心素养,落实核心素养,不是改变教学内容,也不是抛弃以前我们使用的所有教学方式方法,更不是放弃基础知识的积累,而应改变教学观念,变以知识传授为中心为以培养核心素养为中心,变教师讲授为主为学生学习为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正确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参考文献:
[1]周家钤.小学低年级学生轻松识字教学谈[J].新课程(教师),2008(2).
[2]张茜.浅谈低年级识字教学中的兴趣培养[J].语文天地, 2009(1).
[3]吴晓芳.识字教学的点滴体会[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09(4):52.
[4]王海艳.提高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的效率[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21).
编辑 郭小琴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09063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