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单亲留守儿童心理问题及策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农村单亲留守儿童的问题是在社会中长期存在的问题。对这些孩子的教育工作需要教育者进行不断的探索,让这些儿童在感到家庭不幸的同时,能在学校中得到补偿。但是在这类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还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等各方面的关注,对他们采取一定的心理辅导,让他们的身心都能健康地成长。
关键词:农村;单亲留守儿童;心理问题;辅导策略
留守儿童即指的是父亲和母亲有一方或双方都因长时间在外地打工或做生意等原因,而不能和自己的孩子長期生活在一起,只能将自己的子女托付给爷爷奶奶、姥姥姥爷或其他的亲戚照顾。而隔代教育导致儿童与监管者之间存在明显的代沟问题,在很多问题上难以沟通,他们往往只能保证儿童的温饱问题,而不能时刻感知到儿童情绪的变化以及不能满足儿童的情感需求。儿童的心灵在这样的成长环境下遭受了创伤,情感和心理的不平衡,会对他们能否健康成长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一、 农村留守儿童常见的心理问题
(一) 认知较为偏激,内心感到迷茫
部分单亲留守儿童会产生家里经济困难,父母才会外出打工赚钱,自己就变成了爹不疼娘不爱的孩子的错误想法,他们的这些错误的想法使他们由此产生了对父母怨恨的情绪以及一些比较偏激的想法。他们会将经常把自己与外界隔离开来,主要表现就是,经常感到闷闷不乐,在与人的日常交流中少言寡语,对自己周围发生的任何事情都不感兴趣,对他人和社会也比较冷漠。很多的“单亲留守儿童”在学校中的人际关系都比较紧张,他们不愿意与其他人进行过多的接触,对班级的集体活动也不愿意参加,喜欢独处,即使是在与教师的交往中也表现得不积极,对教师的关心漠视,甚至会产生怀疑的态度。
(二) 渴望亲情,感到孤独
单亲留守儿童很容易会出现孤独的感觉,因为他们长时间的不与父母生活在一起。孤独感的产生是这类儿童存在的心理问题中最突出的表现之一,有祖辈或亲戚代为养育的儿童会常常出现孤独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的主要表现是胆子小、不合群等。专家在研究了农村单亲留守儿童的心理焦虑问题后,发现这类儿童的心理焦虑水平明显比非这类儿童的心理焦虑水平高,并且儿童的年龄越小,其心理的焦虑水平就越高。
(三) 意志比较薄弱,且冲动易怒
留守儿童的年龄一般都处于十六周岁以下,由于他们的身心还处于发育时期,所以他们的情绪一般都不稳定,意志力也不强,就会导致他们产生情绪不受控制和冲动行为发生的情况出现。部分留守儿童在与他人发生冲突时往往会选择用暴力的手段解决问题,并且有三分之一的儿童会常常与监管人发生冲突。
二、 造成农村地区留守儿童心理问题原因分析
留守儿童,一般是指父母都不在身旁或是只有一人在家生活的孩子,即家庭教育的缺失,这种现状导致孩子的需求得不到满足,问题找不到人倾诉,做的事情得不到理解,长期处在这样的环境中,心理问题自然不断加重。在对留守儿童心理问题进行简单分析之后,我认为造成这些问题出现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 隔代教育严重
一般而言,留守儿童都是家里老人代为照看,隔代教育严重,不少老人的思想观念陈旧,比如,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低,观念保守,难以跟上时代的步伐。长期处在这种教育环境下,留守儿童的思想观念也会受到影响,导致他们很难融入集体生活中去,常常表现出性格孤僻,人际交往困难等症状。再者,不少老人忙于农活,很难有多余的精力来照管孩子,物质生活都难以满足,更不要说是对孩子的精神开导了。且很少有留守儿童愿意将心中所想与外公外婆,或是爷爷奶奶交流,问题长久得不到解决,心理就很难向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二) 父母难以成为孩子坚强的后盾
大多数的留守儿童,父母都在离家很远的地方务工,他们一般只有过年回家一趟,很难给予孩子更多的关爱,虽然父母想把孩子带在身旁,到大城市里去接受教育,但是由于户口、经济等原因,造成了分隔两地的局面。都说“农村的孩子早当家”,他们在学校或是外人那里受了委屈,为了不让家里老人担心,很少会找他们倾诉,此时,父母就显得尤为重要,但却由于留守儿童这个特殊的群体,父母不在身旁,难以对孩子起到开导的作用,没有了父母这个坚强的后盾,久而久之,留守儿童就可能对人际交往形成恐惧心理,这不仅会对生活造成很大的影响,对学习同样是极为不利的。
(三) 来自社会的影响
不少留守儿童存在习惯不良,品格低下等问题,这也是因为缺乏家庭管教,给了孩子更多接触社会上行为不端人的机会,身边人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儿童的成长产生很大的影响。在留守儿童心理还不太成熟的年龄,难以辨别对错,在他们看来,抽烟喝酒打架都是日常中的一件小事,长久发展下去,可能走入违法犯罪的歧途。这就是受到了来自社会上的不良影响,导致留守儿童形成了畸形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对孩子往后的人生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
(四) 学校教育方面
学校教育的忽视同样是造成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一方面,是来自教师的忽视。不少留守儿童普遍学习能力不强,学习成绩不好,教师一般都比较偏爱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造成了对留守儿童的忽视,这种教学现状会不断加重学生的自卑心理,对学习的积极性越来越低,导致学习成绩越来越差,陷入恶性循环。另一方面,留守儿童由于缺乏了父母的关爱和教导,导致他们与正常孩子的思想观念存在差异,沟通交流存在问题。另外,留守儿童还会受到来自其他学生的嘲笑和歧视,更会打击留守儿童的自信心,心理问题愈加严重。
三、 农村单亲留守儿童的心理辅导对策
(一) 弥补亲情缺失,引导其积极进取
对于很多家庭出现破裂的儿童来说,他们(下转页)(上接页)所需要的不是别人的怜悯,而是获得如何应对生活激变的方法。父母关系从婚姻转变为离异,因为社会环境的宽容度较小,再加上儿童的年龄较小他们还无法理解父母的决定,所以他们往往会赋予它消极的情绪。这类儿童会因此而产生很多的心理情绪问题,例如,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变得消沉,性格也比较内向孤僻,甚至是多疑。所以心理辅导老师不仅要引导这类儿童从相对积极的角度去理解父母婚姻关系的变化,而且要引导他们敢于面对现实,并接受现实,使他们在生活中和学习中能有一颗积极上进的心,改变他们以往消极的认知事物的方式。很多人把教师比做学生的第二任父母,那么教师在与单亲留守儿童相处时更要对他们施以百倍的关怀,例如,教师可以从孩子的日常生活入手,一直到孩子的学习成绩、品质问题的培养方面。对于这类特殊儿童教师需要时时刻刻的重点关注他们的成长问题,努力利用自身的人格魅力、师生之间良好的关系以及班级同学的关爱去感化他们。用最真挚的友谊去弥补他们内心缺失的亲情,让他们感到他们是生活在一个和谐又充满阳光的班集体里。 (二) 家校配合,帮助其处理人际关系
农村单亲留守儿童的心理压力一般都比普通孩子的心理压力要重,他们在与同学或同伴相处时往往比较谨慎小心,总是害怕自己的某个行为引起他们的嘲笑或讥讽。这时,作为辅导教师就要经常鼓励他们尝试在班级上交几个关系比较好的朋友,让他们经常和朋友一起玩耍,一起学习。如果儿童的群体生活恢复正常了,那么它们存在的很多心理问题也就能迎刃而解了。在单亲家庭中,父母对孩子的态度和采取的教育方式能直接影响孩子心理素质的形成。所以对于这类家庭儿童身上有的问题不应该对他们的父母隐瞒,而是应该对他们的父母开诚布公。希望父母不要过早的将自己在生活中的痛苦暴露在孩子面前,这样会给孩子们带来他们不应该承受的压力。在生活中,父母要多听取孩子们的意见,以防止父母有溺爱和过分呵护的倾向,父母在给予孩子关心和爱护的同时也要重视培养孩子自强自立的品质。除此之外,教师可以帮助单亲留守儿童建立他们与父母联系的平台和制度,定期通过网络视频和电话等途径与孩子的父母保持长期联系。教师与家长的密切联系配合有助于孩子健康成长。
(三) 学习帮扶,提高其学习自信心
对于任何一个学生而言,其学习能力都是教师必须要帮助学生有效达成的学习任务。因此,在农村学校的教育活动实施过程中,教师需要针对留守儿童的基础学习能力进行有效探究和了解,并结合留守儿童的学习能力加以重点分析和帮扶,以期针对留守儿童的不良学习习惯加以改正、帮助留守儿童逐步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实现高效学习能力的建立和完善。例如,笔者结合生本理念的执行充分了解留守儿童的知识基础,并结合留守儿童在日常学习中的薄弱环节加以合理分析和有效梳理,以便全面掌握留守儿童的学习问题,进而以高效的教育培养手段促使其掌握正确、高效的学习方法、积极投入到知识学习和问题探究过程中。更为重要的是,留守儿童学习能力不足的原因往往是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没有掌握高效的学习方法所导致的,因而笔者在教育实践中借助学习能力的有效培养积极纠正其不良的学习问题,还尝试借助有效、正确的学习技巧和学习方法教授促使留守儿童高效投入到知识学习和能力实践过程中,进而逐步实现知识的掌握和学习能力的提升与完善。
农村中小学留守儿童问题是班主任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在教学开展的过程中,要对高度重视留守儿童心理,在教学中根据留守儿童心理制定相应的针对性策略,同时要从教学实际出发,对整个教学发展现状进行全面分析,找到目前教育管理工作中在留守兒童心理方面的缺失,从而根据存在的问题,寻求解决对策,从而解决留守儿童心理问题,为学生全身心投身学习奠定坚实基础,全面提升班级管理质量,为学生快乐学习营造良好环境。
参考文献:
[1]王丽.浅谈农村留守儿童教育与心理问题[J].速读,2017(6):9.
[2]李梅.暖心教育润物无声——关于农村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J].儿童大世界,2019(3):12.
[3]郭广英.论小学留守儿童心理问题及对策[J].关爱明天,2014(11):279.
[4]田景正.关于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思考[J].当代教育论坛,2006(10):5.
作者简介:
赵灵郁,甘肃省白银市,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河畔镇中心幼儿园。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09531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