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高职院校应对“百万扩招”的措施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面对扩招的众多非传统生源,国家政策给出了宏观上的指导性意见,站在微观角度,高职院校可从“针对性开拓生源招生与宣传渠道,抢占非传统生源蓝海”, ”单招单考+申请制+企业家推荐制”别具一格招生源,“宽进严出”保质量,顺应政策配专业指标,积极探索与实施“一校多制”的多元教育模式等方面采取积极应对措施。
  关键词:百万扩招;高职; 微观;一校多制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20)01-0052-05
  对2019年高职院校招生工作来讲,“扩招百万”是广受关注的热点问题,虽说政策导向反映了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重视,多年的加强职业教育战略终于发出了一个强劲的动作信号。国家出台政策,提出“适应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对技术技能人才越来越紧迫的需求,把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作为缓解当前就业压力、解决高技能人才短缺的战略之举”破解了“就业难”与“技术技能型人才用工荒”的“稳就业”矛盾难题,且有相应的“就业补助资金”与 “现代职业教育质量提升专项资金”作为财政保障,但作为具体落实承接扩招任务的高职院校却应接得措手不及,如何解决“保证扩招培养任务保质保量完成且不因此造成负面影响”却是一件棘手的事情,也对学校“因材施教”“因材设制”等多元化培养模式提出新的挑战。
  随着九月份开学季的到来,诸多招生、教学、管理、后勤等问题都期待有更好的解决办法,如果这是高职教育招生制度改革常态化的表现,未来非传统生源的数量可能会逐步增加,面临的问题可能会更多。笔者针对退现役军人、下岗失业人员、农民工、新型职业农民(共调研146人,其中退现役军人18人)做了一次接受职业教育意愿等相关问题的调研,根据调研结果对高职院校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
  一、有针对性开拓生源与宣传渠道,抢占非传统生源蓝海
  高职扩招百万的消息一经传出,很多高职业内人士非常担心的就是生源问题,认为很多中职、高中、职高等辍学或者中途去服兵役的很大一部分人是对读书没有兴趣的人,现在他们已经离开校园太久且已习惯社会生活,让他们再回归校园,静心读书是否可行?调研结论显示,18名退现役军人与128名其他非传统生源中,分别有55.56%和42.97%明确表示愿意就读高职,27.78%和43.75%表示看情况,仅仅16.17%和13.28%的人不愿意,而且在非愿意的受访退现役军人中有1/4的人表示,只要有国家经费以及助学金、奖学金等补贴就愿意接受教育,而同等条件下其他类型生源则有56.25%的人选择改变主意,也就是只要国家在政府财政补贴上有足够的投入,70%以上的退役军人、下岗失业人员、农民工、新型职业农民是不排斥接受职业教育的;其中47.66%的受访者完全没有听說过这个政策,21.09%听说过但不了解,只有4.69%很了解,这就构成了高职院校招生蓝海。在本次调研中还发现一个现象:就读的意愿年龄小意愿弱,18~25岁年龄段 “愿意就读”占到39.24%,同类情况在25~30岁及以上年龄段则达到或接近了50%。高职院校可以从营销角度采取多种方式、多种渠道宣传高职院校品牌,占据目标生源市场心智,尤其要抓住相对意愿比较强的26~30年龄段准生源。例如,与专业对口的中职学校校友会、就业机构对接,借助其校友圈进行学校以及政策的宣传;与各地市人武部联系送政策上门链接退役军人;与有员工素质提升需求的企业、行业合作开展学历教育委培等等。
  二、别具一格拓生源,“宽进严出”保质量
  “针对不同群体特点和受教育状况,改革完善考试形式和内容,以高职院校单独考试为主。”对于退役军人、下岗失业人员、农民工和新型职业农民等非传统型生源,可根据年龄不同、专业不同、生源个人的就业单位、从业经历、曾获取的职业成就、职业资格证书等不同而采取不同的招生方式。对于非传统型生源中最高学历毕业时间在三年之内的,可采取“文化素质+职业技能”考试方式,文化测试内容可以适当降低难度;对于就业单位委培生源是否免予文化素质考试、如何进行职业技能测试等,可与委培单位共同设计,由学校组织完成;对在从业期间曾获取较高的职业成就的,凭企业家推荐信加个人申请就可就读;对获得中级以上职业资格证书的生源,经过个人申请即可。当然不同专业对生源的要求会有所差别,比如商贸类专业更看重生源的职业经验、情商与财商。
  “英雄不问出处”的招生带来另一个隐患:会不会造成生源素质急剧下降,教学过程难以顺利开展?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主动性不强的根本原因并不是其文化基础薄弱,学习能力差强人意,而是学习目标不明确导致的学习兴趣缺乏。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坚持是源于对目标的追寻。非传统生源在经历了就业过程之后仍然选择回归校园,其学习目标应该是很明确的,因为从机会成本的角度来分析,短期的资金与时间成本是显而易见的,而且他们对自己所读专业的选择并不像传统生源一样盲目与盲从,基本会从就业需要与自己擅长面角度来考虑,针对性比较强。有关“接受职业教育目的” 的调研结论也能很好地支撑这样的结论:45.69%“想提升自身修养”、25.86%“工作中发现没有知识技能很吃亏,工作所需读书”,即超过70%的主流被访者读书目的性明确;而抱有“家里让我读书的,我自己不想读”以及“不想工作,读书就可以不用工作”负向目的的只占3.44%,而且通过交叉分析,该结论与性别、年龄、婚姻状态以及是否在就业状态没有相关性。
  三、根据国家政策指导性意见设置专业指标
  学校的扩招指标计划应向“区域经济建设急需、社会民生领域紧缺和就业率高的专业” [1]倾斜。每一个职业院校都存在优势专业与非优势专业、适合区域经济发展的专业与为跨区域服务的专业(比如湖南高职国贸专业与跨境电商专业大部分为珠三角地区外贸企业培养人才)、就业率高的专业与就业率低的专业;每一个高职院校也有自己依托的行业,有自己独特的为区域经济服务的领域,如湖南商务职业技术学院地处中部地区的农业、旅游业发达省份,院校隶属于供销系统,“为三农服务”的流通行业特征明显,扩招计划要适度倾斜于商贸类(市场营销、电子商务、物流管理、连锁经营等)、旅游类专业,尤其是与“农”字有关的市场人才紧缺的专业,比如茶艺与茶叶营销专业。对已身处就业市场漩涡的非传统生源而言,他们对专业选择的敏感不再出于对专业名称的盲目欣赏,更多是出于自身对就业形势理解与把控。   调研发现,在现代服务类(酒店、物流、电子商务、市场营销、连锁经营、旅游管理、会计)、教育与体育类、医药卫生类(护理、康复治疗、健康服务)、机电设备类(机电设备安装、机电设备生产、机电设备维修管理等)、电子信息类(电子信息、计算机、通信技术)等行业类别中,50.78%的受访者选择现代服务类与电子信息类,其次选择医药卫生类,男女受访者选择几乎无差别,不同年龄阶段首选的专业都是现代服务类专业,所选人数占到1/3左右,第二、三选择则不同年龄阶段倾向性有所不同,也基本与市场对高职人才需求以及国家要发展的行业相匹配,这对高职现代服务类专业或以此类专业为主导的高职院校来讲是做大做强专业的机会。
  四、积极探索与实施“一校多制”的多元教育模式
  (一)打破专业限制对接“专业群”范畴建课程体系
  根据国家教育部“贯彻实施职业教育国家教学标准体系,针对应届与非应届、就业与未就业、不同年龄段等生源多样化特点,分类编制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非传统生源大部分已经在工作岗位上积累了一定的工作经验,对自己工作中缺失的知识技能相对比较清楚,在非传统生源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过程中,应打通专业之间限制,少必修课,多选修课,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就业所缺知识的理解按需点单,完成学习学分,选修课程可以不限于专业、专业群的限制。
  以湖南商务职业技术学院市场营销专业为例,非传统生源的课程体系中,仅仅“市场营销实务”“推销与谈判”“营销策划”“市场调研实务”四门为专业必修课,其余课程可以在专业群课程中学生根据自己的弱项与需求来进行选修,甚至可以跨过本专业群,进入与工作岗位有相应关系的专业群进行学习,完成该门非本专业群的课程按照学分进行置换即可。比如原来在手机销售岗位工作生源其在学习完本专业的必修课程之外,既可以选修物流专业(手机配送相关)、连锁经营与管理专业(手机连锁店铺经营相关)课程,也可以选修电子技术专业(手机产品技术相关)的课程,当然如果该生源所在的区域是旅游胜地,外国客人比较多(如张家界),则选修商务英语或者旅游英语也是允许的。
  (二)参与“1+X”试点,探索不同渠道积累学习成果的学分认定与转换
  1.加入与对接国家学分银行的学习成果认定联盟,确保不同渠道学习成果互认
  国家开放大学学分银行已搭建了由行业(企业)、院校组成的以“推进资源共享、促进学分互认、实现不同类型学习成果转换”为目的的学习成果互认联盟,现入盟机构有包括北京工业职院、湖南网络工程职院等在内的21家院校(绝大部分为高职院校),高职院校应尽快按照国家职业教育学分银行试点要求, 加入学习成果认定联盟, 新建或完善校内学分银行并与国家学分银行对接,建立机构账户和学生个人学习帐号,有了国家学分银行推行,处于就业状态的非传统生源就可以运用工作之余的闲暇时间在国家开放大学课程体系中找到相应的课程学习并将学习成果通过认证,按照转换规则最终兑换成相关学历课程学分。当然在课程体系中可以设定哪些是属于校内课堂面授课程,哪些是企业实践课程,哪些可以通过国家学分银行对应学习成果(包括職业技能等级证书)来兑换的课程。
  2.优先参与“1+X”试点,实现课证融通学分转换
  按照“职教20条”要求,2019年4月,国家教育部联合四部委在全国范围内启动了“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简称1+X证书)的试点工作,首批启动试点为物流管理等6个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未来陆续会有更多专业加入到“1+X”的试点行列。“1+X”将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内容融入专业课程体系,证书培训有机融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X”与“1”的课程体系相融合,可作为课程或课程内容置换。如果非传统生源入校前就已经具备某种职业等级证书,说明其已经掌握了相应专业的某些技能,该证书不仅可以作为入学的钥匙,而且应该给予课程体系中对应技能培养课程的学分兑换,比如茶艺与茶叶营销专业的学生如果已经拥有“茶艺师证”则“茶艺与茶文化”理论以及实训课程可以免修。那么,非传统生源中拥有证书的多不多呢?拥有什么样的证书呢?根据调查,仅仅只有17.19%被访者拥有,且持有的证书大部分为必须要持证上岗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比如焊工证、钳工证、电工证等,从严格意义上说这类证书同时也具有职业资格证书的特征。“1+X”中的“X”并不是指由政府相关部门组织考核与认定的职业资格证书(如教师资格证、医师执业资格证、律师证等),而是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拥有该证书证明学生掌握了相应等级的技能,而且该类证书和标准的开发建设、实施考核、评价以及证书发放的主体是社会培训评价组织,职业技能等级证书(X)在制度设计上采用了竞争性管理体制,未来学生可以在不同社会组织开发的证书中进行自由选择,不同开发主体的核发严苛程度是不一样的,证书包含的技能要求也许各有千秋,不同组织核发的证书是否具有同等的换分权?这就要求学校在设定校内学分银行可兑换的学习成果之前先对各类证书进行事先鉴定与选择,然后在校内学分银行以及人才培养方案中加以明确。
  (三)创新校行企合作方式
  1.校行企合作推行学徒制、委培制,解决非传统生源后顾之忧
  在与企业HR或者企业管理人员的沟通过程中,发现所有的企业(尤其是在企业数量中占大半江山的中小型民营企业)在用人上基本上找不到具有“工匠精神”“高忠诚度”的员工,员工情商普遍较低,学习力弱,责任心差,尤其是一线技能型要求较强的岗位,员工的综合素质,尤其是职业素养直接影响到了“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的进程。由于民营企业学历高的学生很难招到,企业迫于无奈降低对学历的要求,甚至很多岗位对学历基本不敢有要求,很多低学历、低技能、稳定性差的农民工活跃在一线,企业呼吁职业素养高的高校毕业生能放下身段,入职中小型民企。国家扩招百万政策恰恰从“反其道行之”逆向角度解决这个问题,让农民工、退伍军人等接受职业教育再回归企业。在调研中,19.05%被访者表示对就读高职有顾虑是因为教育经费问题,而在18~25岁的年轻群体中更是达到25%,就读意愿强烈的26~30岁年龄段中有25%的人明确表示,因为读书无法工作而带来的经济与家庭的压力是很重要的担忧点。平衡读书与工作之间的关系,做到读书工作两不误的最好的解决方法莫过于“工作中学,学习中工作,工作环境即学习场景,工作师傅即学习老师”,学徒制、委培制加上灵活的教学管理安排基本就能解决这个问题。对单个企业需求量较大的专业可以开展学徒制,对单个企业需求量不足以编班的专业,学校可与相关行业协会建立委培合作关系,协会下属的企业参与到校企合作中。无论是学徒制还是委培制,人才培养方案由企业(协会)与学校根据企业需求来协商设计;采用“1(校内人文与基础理论学习为主)+2(企业实践学习为主)”学制,在一年的校内学习中,采用弹性灵活的上课时间安排来保障学生的工作兼顾性,在后两年的企业学习过程中可以采取学分银行、学习成果置换学分或者学校教师送课程上企业(协会),与企业共同协商理论课程的安排以及实践学分的评价及认定的问题,企业指导教师应在实践课程评价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2.设计“宽基础+多选择+课证融通”的课程体系,满足企业对非传统生源提升职业技能素养的需求
  许多非传统生源相比传统生源或多或少拥有一定专业操作技能以及对行业的了解,在某一岗位就业时间越长技能掌握越熟练。对他们来讲选择专业的职业教育可能是一次现有的职业生涯的提升与延续;也有可能是重新选择新行业的契机;当然更是打造自己成为跨界技能人才的机遇,他们带着明确目标与需求而来,学校应根据“提升职业素养是首选目的”的调研结论顺应需求,在课程体系中多设计提升职业综合素质的人文素养及专业基础课程,在专业核心技能课程设计上对接初中级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涵盖的内容,在专业拓展课程模块突破专业甚至专业群限制,在校内学分银行中按照相应课时量来兑换课程学分(如我院16学时兑换1学分),只要学分合计达到毕业要求就可以准予毕业。
  (四)建设适合非传统生源的后勤保障体系
  1.“改造+租用+特殊需求学生走读”相结合解决住宿问题
  扩招百万对很多高职院校来讲首当其冲要解决的是学生的住宿问题,就湖南高职学院来说不少学校突然间招生规模扩大20%~30%,比如我院原计划新招3500人左右的新生,扩招计划任务接近1000人,几乎扩招30%,多出来的这些学生住在哪里是个迫在眉睫要解决的问题,未来这个数据还会增加。有些学校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在暑期到来之前就将大三的第五学期课程在第四学期匆忙压缩完成,没有师资就临时到外校聘请大批教师来完成,第四学期结束学生就被迫搬离宿舍,为扩招部分学生腾床位。这些扩招生源是否都要像传统生源一样进行日常管理,是否必须住在学生集体宿舍,能否根据生源的实际情况与其需求来灵活处理等,直接关系着解决特殊生源的学习、工作以及家庭兼顾的问题。非传统生源中可能有一部分已经处于已婚状态,大部分处于就业或者预就业状态,根据推测这些学生为了照顾家庭或者工作需要应该有一部分会愿意自己解决住宿问题。事实是否如此呢?调查结论显示无论已婚还是未婚选择学校宿舍住宿的占比达到70%左右,而且各年龄段几乎没有什么差别。因此对学校后勤部门来说如果確实有困难的话仍然有30%左右可商榷余地。改造原有宿舍是首选方案,4人间改成6人间,6人间改成8人间;租用教师公寓、附近小区或民舍改装成学生宿舍无疑是不错的选择。
  2.“整班授课与走班学习”相结合,根据生源需求弹性编班
  顾及到不同类型生源的文化基础、年龄等差别,根据国家政策建议可以将非传统生源进行单独编班,但根据调研,受访者中选择“与传统生源合班”与“独立开班”的比例基本相当,赞成“合班”的比例多了2个百分点;从年龄上来看,30岁以下有57%左右的受访者选择合班,而30岁以上的则70%左右希望独立开班,31~40岁年龄段独立开班意愿尤其强烈,占到86.67%,可能与其离开校园时间较长,对学习基础与能力缺乏自信但学习意愿较强相关。因此学校可以在招生结束之后根据所招非传统生源的年龄分布情况来决定是独立开班还是与传统生源合班,建议30岁以下的有意愿的可以考虑合班(弊端:可能给班级管理增加难度),31岁以上的人数如果达到可以独立编班的条件则独立编班。当然独立编班的才可以执行特殊的人才培养方案,“学徒制”与“委培制”因其培养方式的独特性,独立编班更有助于贯彻实施真正意义上的深度校企融合培养模式。针对跨专业、跨专业群的选修课程,可以采取走班制,跟随整班制的授课班级完成课程学习并通过相应考核。
  3.人性化教学时间设计,给予独立编班生源一定自由度
  针对非传统生源的读书工作无法兼顾问题,可以采取人性化的授课时间安排来解决。根据调研,在“(1)跟普通高考就读学生一样全日制”“ (2)一周集中2~3天上课” “(3)一个月集中10天左右上课”“ (4)周末、晚上开课” “(5)其他”五个答案中36.72%的被访者选择(1)、32.03%选择(2)、(4)是第三选择,经过交叉分析,选择第(1)答案的被访者基本在是否独立开班问题上选择合班开课的,从年龄阶段角度分析年龄越小的越倾向于选择(1),年龄越大则倾向于选择(2),单身的被访者更愿意选择(1)、已婚的更愿意选择(2),而且从年龄数据上来看,30岁是一个临界点。“18~25岁”中选择(1)的占到45.57%,而“31~40岁”年龄段中60%选择(2)。根据调研结论,建议30岁(25岁)以下的合班生源不予考虑灵活时间问题,而30岁(25岁)以上的独立开班的可以采取一周集中2~3天完成课程学习,以便给学生更多全天候的自由时间来工作。
  参考文献:
  [1]李静,鄢小平,季欣.以资历框架为引领的学分银行制度建设探索[J].终身教育研究,2018(1):48-56.
  (责任编辑:刘东菊)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09770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