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校师多方合力促进学科交叉研究生培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学科交叉已成为当代科学发展的主要趋势。以学科交叉为基础培养研究生,有利于满足国家社会发展对复合型高层次创新人才的需求。在梳理了国内外学科交叉及人才培养现状的基础上,对我国学科交叉及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当前进一步推进我国学科交叉及研究生培养需要国家、高校、教师各方面形成强大合力的建议。
关键词:学科交叉;研究生培养;合力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20)01-0052-03
随着社会和科学技术的深入发展,对学科间相互交叉、渗透和融合的需求越来越突出,学科交叉成为当代科学发展的主要趋势。近代科学研究中的很多突破性研究成果,都是在不同学科高度交叉融合下而产生的。20世纪获得诺贝尔自然科学奖的466位科学家中,41.63%具有学科交叉背景;特别是最后25年,具有学科交叉背景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占获奖总人数的49.07%。这些数据充分表明,学科交叉知识结构是培养一流人才的核心要素。
新时代是我国科学和技术加速发展和突飞猛进的时期,正需要一批真正的创新型人才。构建多学科交叉的培养机制,培养未来能够解决综合性重大科技问题和社会问题的复合型创新人才已成为各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共识和趋势。在此背景下,研究基于学科交叉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就显得极为重要。
一、国内外学科交叉及人才培养现状
(一)国外学科交叉及研究生培养
世界一流大学都非常重视学科交叉的发展和人才培养。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于1997推出了“研究生教育与科研训练一体化项目”,该项目支持学科交叉项目,帮助研究生接触学术界以外的专业人士。美国国家科学院协会2004年发布了《促进交叉学科研究》的战略报告,系统提出了促进交叉学科发展的建议方案。
美国的研究型大学一般都建有开展交叉科研和人才培养工作的交叉学科研究中心。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在学科交叉培养研究生方面探索了跨学科的研讨班、不同学院学系联合主办的特邀报告、交叉学科学位项目等八种模式。普渡大学学科交叉研究生培养模式包括学分认可证书、辅修专业、联合学位项目等。南加州大学提出了设立交叉学科委员会、跨院联合聘任教授、完善评价体系、建立激勵机制和经费保障措施等促进人才培养的系列举措。美国康奈尔大学从跨学科专业、培养模式、课程设置、学科交叉和国际化等方面进行交叉学科研究生培养。英国剑桥大学与牛津大学都允许学生选修不同系的专业课,以便于学科交叉。日本名古屋大学尝试在学院层面引入学科交叉教学体系,建立反映跨学科知识和前沿成果的综合课程,实施多领域教师的“共担讲座”体系。
(二)国内学科交叉及人才培养
近年来,我国在学科交叉发展及学科交叉研究生培养方面也逐渐取得一些突破。1997年国家颁布的《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增加了一级学科,减少二级学科,拓宽了研究生培养的学科、专业口径,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交叉学科的发展。2006年,教育部开始实施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111计划”,)这些基地的确定和科研活动的开展对于我国交叉学科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具有极大的推进作用。教育部科技司2016年提出要“布局新建一批问题导向、综合交叉的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鼓励高校自主开展高水平交叉学科研究”。
国内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注重学科交叉平台的建设与学科交叉研究生培养。东南大学的儿童发展与学习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是以学习科学为主要研究的文、理、工、医多学科综合交叉的研究机构。中科院建立的“脑与认知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立足于脑与认知科学的基础研究,同时开展相关领域的多学科交叉研究;北京大学成立了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招收生物信息学、纳米科技等六个方向的硕士研究生;四川大学综合医学、生物、化学、化工等学科成立了“人类疾病生物治疗研究中心”等10个交叉学科研究中心。国防科学技术大学成立了量子信息交叉学科中心。陕西师范大学现代教学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基于聚合科技的思想,在认知神经科学与教学、教学心理与创造性、信息技术与教学、技术集成与应用四个方向开展学科交叉研究。
为了促进交叉学科的人才培养,北京大学在搭建平台、建立专有通道、创新管理模式等机制体制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和实践。国防科学技术大学量子信息交叉学科中心进行了新型“多维度交叉”模式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并已初现成效。扬州大学在化学工程领域进行了“大工程领域”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模式的改革和实践。
二、我国学科交叉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尽管政府部门、部分高校和科研机构在加速学科交叉建设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就目前来说,我国学科交叉发展与研究生培养仍面临很多问题。
(一)学科交叉发展面临诸多体制障碍
目前高校主要依托学院开展学科建设,并以院系为主体进行资源配置、研究生培养,考核评价也以传统学科标准为体系,而学科交叉发展涉及不同学科的交叉融合,受传统学科建设体制的影响和制约,学科交叉难免会出现学科主体之间的利益纠葛。
学科交叉平台匮乏,已有的实体性学科交叉平台实际上是在突破传统体制的束缚下挣扎前行。而各二级单位联合的非实体性机构,则因涉及人、财、物等方面的掣肘,很难真正实现学科交叉的效果。
(二)科研人员学科交叉观念及学科交叉能力有待加强
目前很多科研人员仍习惯于在自己熟悉的学科领域内进行探索研究,对与自己学科可以进行交叉的其他学科知识不熟悉,突破已有学科的界限将研究拓展到学科以外的意愿和能力不够强。
交叉领域师资队伍力量不足。与传统学科相比,由于学科交叉的归属不明确,在课题申报、论文发表以及职称评聘等方面都存在一系列问题,严重影响了学科交叉教师的积极性,从而导致学科交叉发展及研究生培养裹足不前。 (三)学科交叉研究生培养及管理模式滞后
学科交叉研究生培养管理配套机制尚不完善,存在导师招生不便、培养过程交叉不足、管理体制不顺、学科交叉学术氛围不够浓厚等问题。
三、形成合力共促学科交叉研究生培养
目前我国很多高校已建立学科交叉中心或类似的机构,这是可喜的进步,但研究生交叉创新活动不够活跃,其作用的充分发挥还需要国家层面、高校、院系及导师等方面的共同努力。
(一)国家应加大对学科交叉及研究生培养的投入力度
1.要大力发展学科交叉,在学科设置上要有利于学科交叉科研与人才培养。美国的学科专业目录(Classification of Instructional Programs,简称CIP)CIP-2000中单独设置了“交叉学科”和“综合学科”两个学科群。因此,建议我国有关主管部门在借鉴美国学科专业目录等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给出有利于学科交叉发展的学科专业目录和指导意见。
2.建立和完善学科交叉研究与人才培养的资助体系,建议在各级各类项目和计划中对学科交叉进行重点支持。我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十三五”规划遴选了118个学科优先发展领域和16个综合交叉领域,2018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代码中新增了人工智能和交叉学科中的信息科学两个领域,意味着国家推动学科交叉发展方面有了更明显的侧重点。
3.近年来,国家开展的学科创新引智基地项目为学科交叉发展营造了一个良好的政策环境,希望能够有更多类似的项目带动我国高校学科交叉的发展,更好地发挥导向作用。
(二)高校应制定有利于学科交叉发展的制度政策,并积极推进落实
1.增设专门部门开展好管理工作。成立学科交叉办公室或学科交叉研究生培养办公室,推进学科交叉科研及研究生培养。设立“学科交叉管理委员会”,负责对学科交叉研究机构的建设和运行实施具体管理。
2.创新学科交叉研究人员人事管理制度。设置独立的学科交叉研究人员岗位和联合聘用岗位,保证学科交叉人员的专职性,使他们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学科交叉项目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上;通过对传统学院中教师参与学科交叉机构、学科交叉项目的工作给予认可,鼓励和调动教师跨学科的积极性。
3.完善交叉团队及个人的考核及职稱上升通道。由于开展学科交叉的研究人员初期是在一个相对陌生的领域开展新的研究,其成果的产出有一个相对较长的过程,应给予较充足的时间再对其考核,考核中应注重研究及发展潜力等方面的评估。开展学科交叉基本都是以团队形式进行的,因此应制定评价团队中每个成员的贡献机制,重视对合作科研成果的认定。为学科交叉人员制定相适应的职称评定办法,确保他们的个人发展通道畅通。
(三)利用好交叉平台,发展学科交叉研究生培养特区,营造浓厚的交叉人才培养氛围
1.在招生环节就注重对不同学科背景学生的选拔。(1)学校对跨学科的招生名额分配给予必要的倾斜政策。(2)采取措施鼓励导师跨学科招生。(3)精心策划笔试、面试环节,挑选出符合招生需求的跨学科研究生。
2.灵活导师配备,建立双导师制或导师指导小组相结合的指导模式。学科交叉研究生的培养可以采取双导师制或导师制的形式,由多学科的导师共同负责研究生的科研工作。在培训过程中,不同学科的教师也在进行学术交流和思想碰撞,进一步促进师生之间的合作,促进新思想、新成果的产生。
3.优化课程设置,构建灵活开放的学科交叉研究生课程体系。学科交叉研究生课程应以一级学科课程为基础,精选并整合出一些具有很好衔接性的基础课程,鼓励由多学科教师组成教学团队,共同讲授学科交叉课程;在专业课方面,多开设研究方法类、学科前沿类课程,加强方法论指导,重视研讨课程建设,注重科研能力的培养;选修课方面,鼓励学生跨院系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程。允许研究生选读其他高校相关课程以及优质慕课,共享校外丰富的教学资源。
4.加强学科交叉学术活动的开展,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1)高校应提供充足经费支持各院系积极搭建学科交叉学术交流平台,同时鼓励教师和研究生走出去参加国内外高水平学术会议,鼓励不同学科领域的研究人员、研究生积极参加并尽可能与不同学科专家学者进行交流探讨。(2)通过扶持学科交叉研究项目、建立学科交叉创新团队等方式,吸引更多教师开展学科交叉研究。
5.产学研相结合发展学科交叉,通过加强实践促进学科交叉研究生培养。(1)鼓励研究生导师与校外单位开展合作,引导研究生开展应用课题研究,培养研究生的学以致用、创新实践能力。(2)学校层面也应积极与企业、科研单位合作,建立研究生教育培养创新基地,联合培养研究生。(3)鼓励导师指导学科交叉研究生参加创新创业大赛,让学生将学科交叉知识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四、结语
当前我国在积极推进“双一流”建设,着眼于国家“两个一百年”战略发展目标,意在增强我国的核心竞争力,为实现我国社会和经济的长远发展奠定基础。由于目前有很多科学问题,单一学科无法独立解决,因此在建设一流学科的过程中,我们要高度重视学科群与交叉学科建设,培养具有学科交叉能力的高层次人才,从而使学科与科技进步、产业发展同频共振,服务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为更好地推动学科交叉与融合,促进学科交叉创新人才培养,需要国家层面加强顶层设计,系统策划发展,完善政策支持;各高校结合自身特点,制定学科交叉研究生培养方案,在师资队伍、经费投入、机制体制保障、培养管理等方面进行改革和创新;高校教师应转变观念、积极探索交叉兴趣点并主动迈入学科交叉融合领域,从而形成强大合力,推动学科交叉研究生培养。
参考文献:
[1]黄俊平,陈秋媛,瞿毅臻.交叉学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北京大学为例[J].学位于研究生教育,2017,(5):39. [2]高磊,赵文华.学科交叉研究生培养的特性、动力及模式探析[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4,(3):32.
[3]高磊,王彥彦.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学科交叉研究生培养模式及成效[J].世界教育信息,2015,(22):34-35.
[4]王彦彦,高磊.美国普渡大学学科交叉研究生培养模式及其特征[J].世界教育信息,2015,(4):38.
[5]李文星,李建华.论构建拔尖创新型研究生培养的交叉学科研究中心模式[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7,(5):44.
[6]王宇欣,李保明.美国康奈尔大学跨学科研究生培养模式[J].农业工程,2013,(1):81-82.
[7]李阳,王宏志,陈戈珩,侯阿临,刘丽伟.国外学科交叉型创新人才培养与启示[J].现代教育科学,2017,(8):153.
[8]吴琦来,魏薇.日本高等教育交叉学科建设的范例及其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2008,(3):29.
[9]张鉴炜,邢素丽,鞠苏,肖加余,江大志.研究生“多维度交叉”新型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J].高教研究与实践,2017,(2):8-13.
[10]王干,薛怀国,刁国旺.“大工程领域”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以扬州大学化学工程领域多学科交叉人才培养为例[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5,(1):72-74.
[11]杨海燕.美国研究生阶段交叉学科的发展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中国高教研究,2008,(8):43.
Nation,Schools & Teachers as a Joint Force to Promote the Interdisciplinary Postgraduate Education
QIAO Rui,SHI Yun
(Key Laboratory of Modern Teaching Technology,Ministry of Education,Shaanxi Normal University,
Xi'an,Shaanxi 710062,China)
Abstract:Interdisciplinary research has become the major trend in the development of contemporary science.Interdisciplinary postgraduate education is conducive to meeting the demand of national social development for compounded high-level innovative talents.The paper has reviewed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interdisciplinary and talent cultivation both at home and abroad,analyzed the existing problems in the interdisciplinary and talent cultivation in China,and put forward suggestions regarding how to further promote the interdisciplinary postgraduate education in China by the Nation,schools & teachers as a joint force.
Key words:interdisciplinary;postgraduate education;joint force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10125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