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合作视角下高职艺术类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为了更好地培养高职艺术类国际化人才,高职院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引入校企合作项目,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高职院校艺术类专业应积极与企业建立合作关系,通过2+1人才培养模式、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与企业共建工作室教学模式进行人才培养,为培养艺术类国际化人才打下坚实基础。
关键词:校企合作;高职艺术类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C9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20)02-0004-02
为社会培养专业化人才,是高职院校艺术类专业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然而,当前一些高职院校艺术类专业教学活动存在与本科同类专业相似的问题,集中表现为重理论轻实践、重练习轻创新等,缺乏对学生动手能力和职业素养的培养,导致很多学生职业能力较弱、创新意识较差,这不利于高职院校艺术类国际化人才的培养。为了更好地培养高职艺术类国际化人才,高职院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引入校企合作项目,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本文对校企合作在高职艺术类国际化人才培养中的优势,以及校企合作视角下高职艺术类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探究,以期为培养艺术类国际化人才打下坚实基础。
一、校企合作在高职艺术类国际化人才培养中的优势
从目前社会发展及就业形势来看,高职院校开展校企合作具有必然性和必要性,在艺术类国际化人才培养中能够发挥极大的优势,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首先,高职院校艺术类专业采取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是当前就业形势下的必然途径。在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下,社会各行业对从业者的专业技能要求都越来越高。大量数据表明,经济社会的发展对高素质应用型与技能型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要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因此,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应该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以满足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要想实现这一人才培养目标,高职院校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开展相关教学是非常有必要的。
其次,高职院校艺术类专业采取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是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的必然结果。对于企业来讲,要想长远发展,拥有人才比拥有资金更加重要。而企业要想获得专业知识丰富、专业能力强的人才,仅仅靠被动等待是难以实现的。为此,企业可以将人才培养工作放在大学生毕业之前,积极地与高职院校取得联系,加强合作,共同培育大学生。这样,才能更有针对性、更有效地培养大学生,才能吸引更多优秀大学生毕业后来企业工作。
最后,高职院校艺术类专业采取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能够大大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目前,很多高职院校艺术类教师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依然以传授理论知识为主。同时,教师本身也存在专业能力和实践能力不强的问题,以致教出来的学生创新意识差、动手能力弱。而校企合作可以将教师的教学与企业人才培养工作有效结合起来,促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提升教學能力,丰富教学素材。
二、校企合作视角下高职艺术类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
1.与企业签订2+1人才培养方案
在开展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工作的过程中,高职院校可以与企业签订2+1人才培养方案,引导学生进行相应的学习。这一人才培养模式主要包括如下两方面内容。首先,学生入学后的前两年,以学校学习为主。在这两年内,学生要做到基本掌握本专业需要学习的各类专业知识,同时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实践能力。在本阶段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将教学重点放在对专业知识点的教授和讲解上。同时,应向学生渗透企业对该专业的需求等基本信息,引导和鼓励学生在两年的学习生活中努力积累专业知识,不断提升专业技能和创新能力。另外,教师应积极给学生提供更多参加专业比赛的机会,帮助学生巩固所学专业知识。当进入第三学年时,教师可以将学生带入合作企业中开始进行实习。在实习过程中,学校需派生活导师和专业导师共同带队。除了生活导师和专业导师开展的教育外,其余教学任务全部由企业相关人员负责。在实习的这一年,学生不仅要将所学专业知识运用到工作实践中,还应了解企业的管理模式、生产模式和工作流程等,以提高职业素养。这种2+1人才培养模式,可以强化学生对专业的认识,促进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学习,提前引导学生进入社会生产实践中,为其将来成功就业、成长为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奠定坚实基础。
2.与企业签订订单式人才培养协议
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是指企业根据自身的人才需求及规格向学校提出人才培养订单,学校接单后,在企业的主导和协作下按订单进行人才培养,所培养的人才经企业验收合格后即被企业录用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在这种人才培养模式下,高职院校需根据企业提出的人才培养订单设置相应的课程,并按照人才培养目标展开教学。这一模式最大的优势是可以更加有针对性地培养专业性人才。为了满足自身的多重需求,企业可以给同一专业同一班级的教师提供2个~3个不同目标的人才培养订单。教师则需要围绕订单内容,将班级中的学生按照各自特点分为不同的小组,有所侧重地开展教学。比如,某企业向高职院校提出两名专业平面设计师和一名展示设计师的人才培养订单,那么教师就要围绕这两个方向展开相关教学,紧密围绕企业提出的人才培养要求开展理论与实践教学。当这两个小组的学生学有所成后,企业可以根据自身需求及学生的具体情况选择人才。这样的人才培养模式,既能满足企业对个性化人才的需求,又能满足学生的就业需求。
3.与企业合作共建工作室
对于很多高职院校来讲,由于其与企业之间的合作范围有限,或者合作企业的规模不是很大,所以要想将全体学生都输送到合作企业进行实习并不现实。这时,高职院校可以尝试与企业合作共建工作室,采取与企业共建工作室的教学模式。在这种教学模式下,企业派专职人员来到学校,与学校教师一起创建艺术类专业工作室,并从年级学生中选择若干专业能力强、学习态度积极的学生参与工作室工作。企业要将工作室工作纳入自己的设计业务工作中,每年将适当的设计任务下发给工作室,让其设计相应的作品,并派专门的负责人定期到工作室进行指导。而学校的教师要负责监督工作室的各项工作任务,并与企业教师进行紧密的联系,组织学生定期为企业提供各种设计方案,还要安排好学生与客户之间的对接工作,确保学生在实习过程中能够提升综合能力。当工作室设计出的作品被客户相中以后,企业可以派专人带领学生到客户处,让学生与客户进行更加深入的交流和探讨,并在学生成功获取订单后,给予其一定的奖励。与企业合作共建工作室的教学模式,不仅能为企业生产提供创新性思路,还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更好地培养艺术类国际化人才奠定坚实基础。 三、结束语
总之,高职院校艺术类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工作应遵循校企合作的道路,通过大量的教学实践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为学生日后开展相关工作积累丰富的经验。高职院校艺术类专业应积极与企业建立合作关系,通过2+1人才培養模式、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与企业共建工作室教学模式开展人才培养工作,全面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为社会培养更多的艺术类专业国际化人才。
参考文献:
[1]梁沧.高职艺术类专业校企合作的途径与方法[J].职教通讯,2016(11).
[2]宋连凯.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校企合作机制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3(08).
[3]龙以标.高职艺术设计工作室教学模式的探索与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2.
[4]冯颀军.高职艺术设计教育校企合作的探索[J].中国成人教育,2007(19).
Study on the Talents Training Mode of International Art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llege-Enterprise Cooperation
Qi Wei
(Hunan Arts And Crafts Vocational College, Yiyang 413000, China)
Abstract: In order to better train the international arts talent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teacher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can introduce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projects in the teaching process, and focus on cultivating students' innovation ability and practical ability. In order to lay a solid foundation for cultivating international arts talents, the art major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should actively establish cooperative relations with enterprises, and carry out talent cultivation through 2+1 talent cultivation mode, order-oriented talent cultivation mode and the teaching mode of co-establishing studios with enterprises.
Key words: college-enterprise cooperation; art major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nternational talents; cultivation mode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10134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