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学生建模课程设计思维的激发与培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在建筑模型课程中,设计思维是学生创作的源泉和核心。它贯穿学生设计构思、制作方法到作品呈现方式的始终。本文通过对常州市青少年活动中心建筑模型课程中存在问题的分析,结合笔者近几年的教学实践,尝试探讨在课堂中激发与培养学生设计思维的方法和具体措施。
关键词:设计思维; 激发与培养; 方法; 实施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9)12-013-002
1.引言
常州青少年活动中心开设的建筑模型课程全称为《建筑模型设计与制作》,教学目标是为了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一定的设计能力,增强审美鉴赏能力、环保节约意识以及团队协作能力,对学生的专业要求及评价标准主要参照的是初中劳动技术课标和高中通用技术课标。
设计思维是建筑模型设计与制作课程的核心,它不仅包括方案构思、图纸绘制,也包括确定制作步骤和方法。在作品中,不仅表现建筑的造型立意、合理的场景布局,而且更要有严谨的工艺。然而,从课程实施过程来看,存在以下几点问题: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学生独立思考时间较少,限制了学生设计思维的挖掘;学生因自身对建模认知和制作水平存在差异,只会单一模仿,缺少创新思维,对设计产生畏难情绪;部分学生虽然有独特的想法,但因受材料、结构等技术问题以及自身动手能力的限制,作品往往达不到预期;本文试图通过对目前常州市青少年活动中心建模课程实施过程中,学生在模型设计思维方面存在的问题,寻找相应的解决方法和具体措施,以期培养学生在时间短、学情有差异的情况下,都可以运用设计思维创造出精美的模型作品。
2.建模课程设计思维的激发与培养方法
2.1贴近生活、联系实际
生活中的建筑充斥着我们的衣食住行,不管是学习的学校、自家的住所还是消费的商店、饭店等等,总有一栋建筑令我们印象深刻。尽可能从学生熟悉的内容入手,挑选精简案例,仔细观察建筑的形态、色彩、空间比例等,绘出图纸,并在此基础上对局部改良、创新。
比如常州是省内最早拥有BRT公交系统的城市,这也是常州的一大亮点,学生可以根据现有BRT站台形式着手,设计特色的BRT站台。右图为学生作品:利用方形木条、圆形木棍、冰棍棒、木板等材料割据成大小比例协调的长度,并按一定的韵律感组织粘贴,最终形成科技线条感十足的作品。
又如世界经典建筑帆船酒店、埃菲尔铁塔、悉尼歌剧院、世博会中国馆等国内外知名建筑都是顶尖级的建筑师的经典之作,无论是结构、造型还是文化寓意总有它的独特性,我们也在书籍、杂志、网络上见过。学生们选择一栋自己可以驾驭的建筑,利用冰棍棒等木质材料将这些经典建筑在规定尺寸内呈现出来,也是锻炼我们对尺度、结构、空间的理解能力,以及对制作方法的灵活应变。
2.2激发兴趣、积极引导
課堂上给学生看一些具有启发性的图片、视频,讲讲建筑界的奇闻轶事,进行小组竞赛等,抓住学生心理积极引导;同时注重教师示范、小组合作、组间评价等活动,通过多种途径激发学生对建筑模型的学习兴趣。
比如,学生们热衷个性十足的商铺,商铺设计带给学生们极大的创作空间,几乎每个人都想根据自己的喜好拥有一家店铺,比如拥有一间宁静的书吧、茶社,周末可以约上好友一起聊天读书;拥有一间零食商铺,将全世界最爱的零食收纳其中。以下为学生的创意商铺作品。
随着网络科技的进步,与建筑相关的动漫、网络游戏(如我的世界、模拟城市、快乐建筑师等)也越来越受到广大青少年的喜爱和关注,将虚拟世界的建筑借鉴到我们的模型课程中也是学生欢迎的项目。下图为学生根据动漫游戏制作的建筑场景模型。
2.3自主开放、因势利导
课堂中教师应尽量压缩理论课程的时间,多给学生留出查阅资料、小组讨论及创作时间。学生们根据自己的喜好,自主发挥,常常会带来耳目一新的作品。
比如一次在课堂给学生放的视频中有一段日本地震后的场景,有的同学深受震撼,在自由创作中建造了废墟中摇摇欲坠的建筑群,楼与楼之间的交错联系、每栋楼倾斜的角度和方向,综合起来形成这种凌乱的美感;又如一组学生刚去过芜湖方特乐园,被木结构的过山车吸引,他们特别想尝试用木质材料亲手做一个。在整个过程中他们反复推敲轨道的搭建,特别是坡道、旋转区域的轨道更是让他们费尽心力,最终搭建成功。
2.4适人、适时、适地
建筑模型的创意制作还可根据不同学生群体、不同节日及不同地域进行灵活选择。目前初中学生采用的是纸质材料,高中学生则采用的是木质材料,不同材料呈现的作品效果也完全不同。
有些学校来的多为理科班的学生,在命题时可引导学生注重建筑结构方向的设计,进行框架搭建;文科班的学生则可以偏向意境命题的项目,便于学生发挥自己的特长。除此之外,常州部分中学还有音乐、舞蹈、绘画等专业的艺术类特长生,他们也可以结合自身专业特色,融入到建模创作中。比如音乐、舞蹈的律动感可以在建筑的立面中通过虚实的墙体、窗户或是平面中的分隔、铺设来体现;抑或是绘画专业的学生在可以从模型的独特造型、墙面的彩绘上展示自己的功底,为作品锦上添花。
上课期间会遇到学生喜欢的圣诞节、万圣节、元旦等节日,为了更好地应时应景,建筑设计部分可直接采用节日元素命题,从而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创作积极性。西藏民族中学每学期也有学生选择建模课程,在任务布置时,建议学生借鉴自己民族的建筑,设计制作区域特色的建筑模型。
3.建模课程设计思维激发与培养的实施
在课堂实施过程中,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对设计思维的引导非常关键,包括采用怎样的教学方法、设置怎样的教学环节、如何与学生互动交流等。 3.1以项目式教学为主,多种教学方法并行
在课程实施过程中,从理论学习到项目操作都需要有科学的教学模式进行支撑。针对建模课程实践操作性强的特点,课堂以小组合作的项目式教学为主,并采用其他教学方法并行的模式。项目式教学凸显小组合作,注重整体,关注个性。
3.2因材施教,进行个性化指导
在课程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学生已有认知,充分利用学生自身的差异资源,在学习中引导他们进行设计思维的练习、对专业的好奇心,满足学生多元化的兴趣爱好。
有些学生对中国传统园林建筑感兴趣,他们喜欢精致典雅的古建和园子里宁静的水面、曲折的园路、丰富的植物造景;有些同学则对现代科技感十足的建筑情有独钟,好奇建筑复杂的造型结构、充满肌理的外立面效果和个性化的色调搭配。教师就可因势利导,提供相关指导。
确定好立意,在制图和制作过程中也会存在诸多问题。如所用材料不能满足预期效果、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因此在学生绘制出方案图纸后,教师要及时根据图纸对其可操作性进行预判、指导,让学生在图纸设计中尽可能少走弯路。
在制作过程中,教师对各组结构的搭建、色彩搭配、环境布局等存在的问题,提供相应指导。指导原则也是在学生方案立意的前提下进行,尽量避免破坏学生的原创性。
3.3教学设计环环相扣,层层递进,在有限时间内提高教学效果
针对大多数学生设计思维的情况,教师在教学中应从基础训练开始,先进行结构简单的建筑仿制,掌握方法后再进行个性建筑的设计制作。目前初高中生的模型课程都设置了这一环节,学生消化后对接下来的制作也树立了信心。在图纸绘制方面,也可以从基础的三视图着手,循序渐进,确保每位同学都可以绘制出合理的图纸。
初中建模课中有一项八角楼的制作,教师在带领学生完成作品后,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四角楼屋顶的制作。四角楼屋顶可应用在四角亭、四坡屋顶等部件,绘制原理同八角楼的相似。学生通过这样的训练进行学习迁移,培养举一反三的能力,拓展学生的设计能力。
4.结语
建筑模型课程是技术与艺术结合的课程,学生设计思维的激发和培养在建筑模型设计与制作中至关重要。本文根据笔者近几年的教学实践,就学生在课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贴近生活、联系实际,激发兴趣、积极引导,自主开放、因势利导,适人、适时、适地等设计思维激发与培养的方法;又基于这些方法尝试归纳了以项目式教学为主、多种教学方法并行,因材施教、进行个性化指导等几点具体措施。
设计思维的激发与培养需要师生共同促进。学生获得设计思维不仅需要自己做一名有心人,关注、记录身边的建筑及相关事物,更要学会分析、筛选信息,将有用内容融会贯通。教师在有限的课堂教学中要保持课堂节奏的紧凑、信息量的丰富,精心选择和制作各种教学资源,对学生因势利导,因材施教,通过积极开展模型设计制作竞赛等多种活动促进学生设计思维的激发与培养。
参考文献:
[1]苏东宾,李焰.浅谈如何通过建筑模型制作培养建筑学专业新生的设计思维[J]大学教育,2015
[2]胡鹏.谈高中《通用技术》学生科技创新与设计能力的培养[J]综述·专著,2015
[3]马驰.项目式教学在《建筑模型制作》课程中的运用[J]武漢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
[4]郑明希.通用技术教学与创新能力的培养[J]江苏教育,201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10315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