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通过课堂追问促进学生深度思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课堂追问是教师在课堂上为了解决某个问题而向学生“刨根问底”的提问,它是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交流互动的方式之一。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课堂上适时、合理、巧妙地追问,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和敏捷性,能更好地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关键词】课堂追问;深度思考;理解算理;辨别异同;凸显本质;理清思路
“课堂追问” 区别于一般的提问,它追求的是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课堂追问”是学生在课堂上回答了教师提出的基本问题之后,针对某个问题的解决策略或为了突出某一重要知识的理解,教师继续对学生进行深度提问的一种教学方法,是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对话交流的方式之一。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课堂中合理有效的“追问”,能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其養成深入思考、主动探究、合作质疑的习惯,特别对提升学生思维的缜密性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观察,及时捕捉追问时机,找准追问的切入点,巧妙追问,把学生引入问题的关键处,启发学生思维,收获精彩课堂。
一、于疑惑处追问,理解算理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是一切发现创新的基础。创新意识源自质疑,只有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人,才能产生创新的冲动。抓住学生的疑问点进行追问,不仅能化难为易,而且能促使学生主动思考,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案。例如,学习“三位数乘两位数”这部分内容时,学生借助两位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和算法完全能自主解决,并无知识难点和学习障碍。上课伊始,笔者先出示23×4和35×68两道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同时收集两名同学的作品并粘贴于黑板上,引导学生回顾两位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算理和算法,以唤醒学生已有的认知经验。再将23×4改成123×14,让学生试着去计算,学生分享完自己的算法时,教师指着学生的竖式:
追问道:“123×14它属于三位数乘两位数的内容,为什么刚才你们自己也能算出来?”这样的追问,必然能促使学生深入思考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算理及算法。学生在思考交流中,自主地发现了三位数乘两位数和两位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和算法都是一样的,都是先用个位上的数去乘,再用十位上的数去乘,最后把乘得的积加起来。通过追问,清楚地看到学生已将两位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和算法迁移运用到三位数乘两位数中,将新知转化成旧知,沟通了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学生就这样轻松掌握了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和算法。
二、于关键处追问,凸显本质
数学家哈尔莫斯说过:“问题是数学的心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提高学生的质疑释疑能力,离不开教师在关键处追问,尤其在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上,教师应捕捉“追问契机”,放慢教学的脚步,放大研究的细节,让学生明明白白地学,清清楚楚地听,弄清知识的来龙去脉。例如,教学“圆柱的体积”时,教师可利用课前准备好的圆柱学具,组织学生动手操作活动,并观察转化后的长方体和圆柱的关系(如图),学生在动手操作中知道了长方体的底面积等于圆柱的底面积,长方体的高等于圆柱的高,所以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此时,教师应该趁热打铁,及时追问:“把一个圆柱体通过切拼后,转化为近似的长方体,什么变了?什么没变?”
学生迫不及待举手发表自己的看法。
生1:我认为它们的体积不变。
生2:但它们的形状不一样啊。
生3:它们的表面积也不一样。
师:你观察得很认真,那请你来说说它的表面积是增加了还是减少了?
生3:长方体的表面积比圆柱的表面积多了左、右两个侧面。
教师这一追问,学生在头脑中再次呈现圆柱体积推导过程,体会到“等积变形”中的变与不变的奥秘。
三、于比较处追问,辨别异同
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是数学教学中常用方法之一。数学概念的揭示、性质的理解、法则的运用都可以运用比较策略进行教学。恰当合理地运用比较策略,能帮助学生明确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防止知识的混淆,可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抓住本质特征。学习“百分数的认识”后,教师顺势追问:“我们已经知道了百分数的意义,会读写百分数了,那么百分数和分数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生1:我认为百分数和分数的意义不同。百分数是“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比如,我们班的男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60%,这里的60%就只能表示两数之间的倍数关系,不能表示某一具体数量。分数是表示 “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一份或几份的数。”分数既可以表示两数之间的倍数关系,比如已修的占全长的;分数又可以表示具体数量,比如一根绳子长米。
生2:我觉得在书写形式上分数和百分数也有区别。百分数通常不写成分数形式,而采用百分号“%”来表示。
生3:百分数可以看成是特殊的分数,百分数的分母固定为100,分子可以是自然数,也可以是小数,而分数的分子只能是自然数。
生4:分数的分子、分母之间有公因数的一般要通过约分化成最简分数。百分数因为分母固定为100所以不能约分。
生5:百分数在生产、工作和生活中,常用于调查、统计、分析与比较。而分数常常是在测量、计算中,得不到整数结果时使用。这说明分数和百分数的应用范围也不同。
通过追问,学生从意义、书写形式、特征、应用范围等方面对分数和百分数进行了比较,进一步深化理解了百分数的意义。
四、于错误处追问,理清思路
学生在探索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出现错误在所难免,我们要正确看待学生的错误,分析产生错误的原因,合理把握纠错时机,对学生的错误进行追问,剖析错误,并寻找正确解答方法。例如,解决生活中的“走楼梯”问题类似于解决“植树问题”,解决这类题目时,一定要分清楚属于植树问题中的“两端都不栽”,或“两端都栽”,或“一端栽一端不栽”中的哪一种情形,再列式解答。比如有这样一道题:小丽家住在6层,如果小丽从一层走到四层用了12分钟,那么她从一层走到她家要用多少分钟?”不少学生列式为12÷4×6=18(分钟),显然,这个答案是错误的。教师要及时追问学生:“小丽从一层走到四层用了12分钟,相当于走了几个间隔呢?那么她从一层走到她家一共走了几个间隔?”教师适时的“追问”坦然地指出了学生的错误过程,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阐述自己的想法,明确错误产生的原因,掌握正确的纠错方法。
总之,课堂追问是一门教学艺术,教师一定要把握好追问的时机,既不能超前也不能滞后,要做到“该出手就出手”, 灵活巧妙的追问能够展示教师的教学机智和教学素养。相信,在日常的教学实践中,只要教师坚持不懈地做个智慧的课堂追问者,我们就一定能机智地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深远,使学生轻轻松松学好数学。
【参考文献】
[1]周玲娇.“问”有学问方能出“彩”——试论小学数学课堂有效追问的策略[J].小学教学参考,2017(29)
[2]姚雨文.浅谈小学数学课的教学[J].吉林教育,2015(08)
[3]黄健.小学数学课堂中的情感与智慧[J].职业教育与区域发展,2017(01)
(福建省三明市宁化县第二实验小学福建 三明 36540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10887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