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防错设计”的项目式教学质量控制与管理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为了解决项目式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学习主动性不高、学习参与不均衡、师生互动性差等问题,课题组采用质量管理中的“防错设计”,从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管理的角度,重点从项目选题、组织、过程管理和考核评价方面,设计一系列切实有效的“防错”措施和方法。教学实践证明,该方法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学习的全员参与度和综合能力方面效果显著。
[关键词]项目式教学;防错设计;PK学习法;多元化评价
[中图分类号] G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20)01-0080-03
项目式教学将传统的以讲授知识为主体的教学转变为结合相关项目活动以完成任务为目标的教学方法[1]。项目式教学有利于锻炼学生的组织能力和知识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在高校的教学改革中应用越来越广泛,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出现学习主动性不高、学习参与不均衡、师生互動性差等问题,学习效果达不到预期目标。因此,如何提高项目式教学质量成为高校教学改革必须考虑和亟待解决的难题。
有关项目式教学的研究文献很多[2-5],大多数研究还是停留在理论层面上的模式构建,然后将该模式应用于某一门课程中进行实践,侧重应用思路与实施流程,对教学过程管理和教学质量控制的研究较少。“防错设计”是为防止不合格品的出现而进行的对产品和制造过程的设计与开发,强调事前的预防性设计,是质量管理体系中预防措施的重要手段之一[6],已被诸多制造企业广泛应用。因此,本文拟从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管理的角度,以“基础工业工程学”课程为例,通过有效的防错性设计,防止教学中不良问题的出现,以此来提升项目式教学质量。
一、项目选题的“防错”设计
(一)生活性、趣味性和可操作性原则
将课程中的知识点转化为若干个教学项目,一个项目可能会关联到多个知识点。选题时要注重趣味性和生活性,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要具有扩展性,给学生创新留有空间。学生可以选取教师提供的题目,也可自拟题目,但必须是能亲自接触到的项目,便于开展调研和学习。如表1所示,该课程选题主要来自工程实践(实验产品加工)、生活和视频案例等。
(二)项目由小到大、由浅到深
学习初期,项目较大会超出学生现有的能力和学习基础,会使一部分成员感觉学习难度大,参与度低,打击其学习的积极性,造成“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现象。因此,先设计一些难度较小的微型项目,将知识目标和技能目标细化、单元化,确定项目团队成员数为2~4人,保证团队成员的参与度,提高其学习积极性。随着项目式学习的深入,积累一定的项目学习经验后,可以设计一些难度较大的大型项目,成员人数为6~8人,以充分发挥团队协作和创新能力。
二、项目组织的“防错”设计
(一)“跨班”成立项目组
项目组成员确定一般是老师按选课名单强制划分或学生自由组合,这样容易造成大多数小组的成员都是同班同学或同一宿舍同学。可采用“跨班组合,各尽所能,组内合作,组间竞争”的原则,让学生自由组合小组,但限制每个班的人数和男女比例。跨班组合可以发挥每个学生的个性,提高学生的沟通协调能力,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等。
(二)组长随机选定
组长的职责是负责组织和协调项目的学习活动,成员名单按学号大小排序,随机选取第N名(1≤N≤组总人数)同学担当组长,如果第N名不愿意担当,就顺延到第N+1名同学,这样就避免了大多数组长来源于学生干部。为了监督组长的工作,每个组员要对组长进行评价,组长的成绩和小组成绩挂钩,如果小组成绩评定为良好以下,组长成绩不能为优秀,如果小组成绩评定为中等,组长成绩不能高于良好。合理的评价措施,大大激发了组长的工作热情,有效地避免了组长不负责的现象。
(三)时间和空间的开放性
(1)时间开放性。打破了课堂教学的限制,将教学活动由课堂内拓展到课堂外,充分利用好课余时间,真正做到“学中做,做中学”,将学习的自主权交给学生, 引导学生发挥其主动性, 合理优化各种学习资源,实现课内与课外教学活动的统一。(2)空间的开放性。项目任务布置和辅导环节,由教师在教室集中授课和答疑。学生的项目学习活动由实验室延伸到教室、图书馆、食堂和宿舍等场所,可以有效解决实验室场地不足的问题,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这种开放的教学环境,体现了学生为主体,最大限度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项目操作的可行性。
三、项目过程管理的“防错”设计
(一)填写学习活动记录表
每个项目组都要填写项目学习活动记录表,记录表上包括出勤、任务和分工、任务完成情况和存在问题等。教师要定期检查学习记录表,这样不仅可以有效监控项目组学习进度和学习情况,防止个别项目组最后突击“包装”,应付项目报告,还可以提高全员参与度。
(二)“互联网+”线下线上双重指导
项目式学习中,教师的引导和指导非常重要。由于学习时间和地点的开放性,指导教师不可能每次都去学习活动场所进行现场指导,可以利用“互联网+”建立微信群或QQ群进行线上指导。这样,不仅老师能实时对学生学习进度进行监督和控制,还可以发现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进行指导,大大提高指导的效率。此外,指导教师之间也可建立交流群,对项目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反馈和交流,避免不同指导教师之间对同一问题指导的偏差影响学习效果。
(三)定期提交学习成果
为了控制和监督项目组的学习进度,教师应要求每个小组定期把学习阶段性成果、学习过程的照片和录像上传到指导微信群或教学网络平台。在指导平台里,每个小组可以看到其他小组的学习情况,无形中形成竞争的学习气氛,互相督促,互相学习,有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索式学习的能力。 (四)引入“PK学习法”
“PK学习法”是一种合作加竞争的学习方式[7],倡导“组内合作,组间竞争”,应用在项目学习的中后期。“PK学习法”的具体设计如表2所示。中期PK形式为项目进度汇报、项目方案展示等,评比结果不计入总成绩,目的是督促项目组主动学习。后期PK形式为项目报告展示、现场操作比赛、互相答辩等,评比结果计入总成绩。由于每位同学的表现都影响到小组的成绩,所以那些不爱学习或学习中下游的同学认识到自己在团队中的价值,从而增强其学习的主动性[8]。同时,还可以大大提高创新能力的培养效率。
四、项目考核评价的“防错”设计
(一)制订答辩约束机制
成绩评价前必须有答辩环节,答辩主要包括项目汇报和互辩两个环节。
1.现场随机选定项目汇报人
一般来说,汇报人员都是项目组提前选定,被选定学生事前做好充分准备,未被选学生就容易忽视汇报准备,这样,这些学生的项目整体把握能力和表达能力就得不到有效锻炼。而采取现场随机选定汇报人员的方法,使每个学生事先都要做好充分的准备,这样可以有效避免搭便车现象。
2.项目组“互辩”为主,教师答辩为辅
采取项目组“互辩”为主,老师答辩为辅的答辩方式。进行“互辩”的项目组临时随机选取,为了在“互辩”时能有较好的表现,每个组都要做好充分的准备,“互辩”可以提高学生的沟通表达能力、创新能力和批判性思维。同时,将学习成果与其他组交流分享,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3.提供创新性设计的实证材料
为了答辩时能提供更有力的论据,同时验证创新设计的真实性,要求项目组提交创新性设计的实证材料,比如改良的工具、创新的工位布置图、创新的工位设计视频等。这样,既给其他同学展示本组的创新性设计的机会,取得协同学习的效果,又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对学生创新能力进行培养。
(二)采用多元化评价
评价方式的多元化体现在评价主体、评价形式和评价指标等方面。成绩评价分为项目组成绩评价和组员个人成绩评价两个环节。如图1所示,通过现场比赛、设计报告和答辩等环节来评定每个项目组的成绩。其中,现场比赛成绩评价指标根据比赛内容制订;设计报告的评价指标包括设计水平、写作水平、图表质量、计算准确和格式规范等;答辩成绩评价指标包括项目汇报、问题回答、创新性等。每个组员的个人成绩为项目组成绩和个人贡献系数的乘积,个人贡献系数由项目组成员互评来评定,其评定指标包括项目学习活动参与度、工作量、创新性和团队协作等。多元化的评价方式体现了过程性评价和能力评价,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和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三)加强教学反思
為了深化项目学习目标,加强学生的学习反思和教师的教学反思。以程序分析项目为例,如表3所示,学习反思表设计包括各阶段的反思、存在问题和建议等内容[8],每个项目学习完,让学生填写反思表,对一些重要的问题当面和学生交流,根据学生反思情况,教师再进行教学反思。通过教学反思,教师可以不断改善教学设计,优化教学过程,促进教学目标的达成。
五、结束语
以上的“防错”设计与措施,“基础工业工程学”课程进行了两年的教学实践,切实提高了项目式教学质量。(1)大大激发了全体学生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减少了搭便车现象,提高了学习的全员参与度;(2)加深了对课程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改变了一些学生的学习态度,增强了学习专业课的自信心;(3)提高了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了竞争意识和批判性思维;(4)提高了创新能力的培养效率,提高了非干部学生的综合能力。教学实践证明,基于“防错设计”的项目式教学过程的管理和质量控制,对于有效推动高等学校教学改革和培养创新应用型人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 参 考 文 献 ]
[1] 杜秀丽,李晓梅,张瑾.基于项目教学法的数字电子技术教学探究[J].大连大学学报,2016(3):119-122.
[2] 聂晶晶.采用项目式教学模式提升教学效果:以“商业空间设计”课程为例[J].中国大学教学,2017(8):73-75.
[3] 刘萍,纪芳,武文颖.项目式教学在广播电视专业实验课程中的应用[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6(11):219-222.
[4] 傅岚.面向全过程的项目驱动式教学研究:以《统计学》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15(11):179-180.
[5] 李淑平.高职院校项目化课程教学质量影响因素调查及教学评价标准构建[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7(2):255-257.
[6] 张标.防错技术在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中的应用[J].城市快轨交通,2012(3):52-56.
[7] 陈莉.PK学习模式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的运用[J].镇江高专学报,2015(4):92-95.
[8] 葛晓梅.基于CDIO的《基础工业工程学》教学改革与实践[J].高教学刊,2018(20):123-125.
[责任编辑:钟 岚]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10898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