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析多元教学策略支持下初中历史与社会学科高效课堂的构建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构建初中历史与社会高效课堂是每一位教师的毕生追求,也是课程教育改革对教学提出的要求。但是,从目前的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现状来看,教学效率较低,学生很难对历史与社会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主要原因在于部分教师依然采用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为此,要想改善这一教学现状,提高初中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效率,采用多元教学策略就非常有必要。基于此,本文从自身教学实践经验出发,对多元教学策略支持下的初中历史与社会高效课堂的构建展开分析,并提出几点建设性意见,以期为广大同行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初中历史与社会;多元教学策略;高效课堂
  初中历史与社会是一门基础性、人文性学科,其知识具有零碎、复杂的特点,如果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就会使学生产生一种枯燥、乏味的感受,不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高,进而影响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那么在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实践中,该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呢?笔者认为,要想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应注重多元化教学策略的应用,为学生构建多样化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多样的任务驱动下主动学习、深入探究,强化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与理解,从而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鉴于此,本文首先阐述了多元教学策略在初中历史与社会课堂中应用的意义,然后分析了初中历史与社会课堂的教学现状,最后结合具体教学实践提出了多元教学策略支持下的初中历史与社会高效课堂的构建。
  一、 初中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低效的成因
  (一) 对课程教学重视度不够
  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部分教师认为初中阶段最主要的课程就是语、数、英,而历史与社会课程则成了可有可无的“副科”,这样的错误观念在目前的初中教育中普遍存在。由于对初中历史与社会课程教学的重视度不够,所以对历史与社会课程的安排较少,这样就会降低教师在教学方面的投入,从而影响课堂教学效果。历史与社会课程课时安排较少,在实际教学中就会受时间方面的限制,对很多内容的讲述一带而过,而学生对其就缺乏全面的了解与认识,最终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阻碍学生对历史与社会课程学习兴趣的提升,这样一来,从根本上就会使初中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低效。
  (二) 教学方法落后,难以活跃课堂
  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开展的形势下,强化师生互动,活跃课堂氛围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但是,在目前的初中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中,部分教师依然采用传统“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只是单纯地为学生讲述历史事件和人物关系,使得课堂氛围异常枯燥,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生进行有效互动,从而导致课堂教学效率较低。另外,由于学生之间存在差异性,而采用“一刀切”的教学模式,不能满足所有学生的学习需求,不能让学生对历史与社会知识有深入的理解,从而影响课堂教学效果。
  (三) 学生学习兴趣普遍较低
  目前初中生对历史与社会课程的兴趣普遍偏低,对历史与社会学习根本提不起兴趣,一提到历史与社会学科就自然认为学好历史只能死记硬背。他们普遍认为历史是可有可无的“副科”,只要“死记硬背”就能应付考试。再加上教师错误的观念,认为历史与社会在考试中所占比例较小,实际教学过程较为枯燥、乏味,既没有文采,又缺乏对历史事件的生动描述,同时对历史事件的具体内容讲解不够透彻,往往采取让学生对重点内容死记硬背的方式,学习方法单一,因此学生很难对历史与社会课程学习产生兴趣与热情,最终导致课堂教学效率偏低。
  二、 多元教学策略支持下初中历史与社会高效课堂的构建
  (一) 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动力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在轻松愉快状态下的状态是最佳的,也最适于心智、潜能的发展。而教学实践表明,创设情境是让学生放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手段。为此,在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通过创设情境的手段,以教学内容为依据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对历史与社会知识产生探究动机,启迪学生学习思维,使其充分感受到知识与外界环境的密切联系,强化学生的知识理解,从而为高效课堂的构建奠定基础。
  以《第一次世界大战》这一课教学为例,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对热爱和平的意识,让学生知道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和特点,笔者就借助多媒体教学,以图像展示的方式为学生播放凡尔登战役的视频和战后留下的影响,创设情境,使学生产生一种身临其境之感,强烈视觉冲击学生对“第一次世界大战”对欧洲乃至整个人类文明的破坏的认识,同时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如果没有‘萨拉热窝事件’,‘一战’还会爆发吗?为什么?为什么说是帝国主义战争?为什么是非正义的?其中有没有正义的战争?”在多媒体情境的冲击下,加上问题的启迪,让学生透过现象认识到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理解“一战”是帝国主义性质的非正义战争,从而高效实现教学目标。
  (二) 以问题引领教学,开启学生思维
  正所谓,“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思维是学生有效学习的关键,而问题是开启学生学习思维的钥匙,是引发学生关注学习的前提,更是课堂教学的核心,是课程标准的重要要求。因此,在历史与社会课程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善于运用课堂提问教学法,通过有效的提问引领学生探究学习,調动学生思维的活跃性,促使学生在问题的引领中积极思考,主动学习,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与此同时,在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注重问题设计的针对性与深度,为学生创设广阔的思考空间,激发学生的思辨能力,从而深化学生对问题的理解。
  以《新中国的诞生》这一课教学为例,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理解与新中国筹建密切相关的重大历史事件及新中国诞生的意义,对中国人民选择走社会主义道路有一定的理解。为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笔者通过精心设计问题的方式引领学生学习,如,上课伊始笔者先提出这样的问题引导学生回顾巨变:“为什么说孙中山使国民苏醒了?为什么说毛泽东领导国民站起来了?”问题的提出立马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趁着学生兴趣高涨,我接着追问:“当时中国的经济和人民生活状况怎么样?当时的中国在军事上怎样?”这样的问题具有一定的开放性,促使学生辩证思考,使学生的思维发生碰撞,探究出问题的答案,同时帮助学生对历史知识有更多了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由此可见,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层层设疑,提问疏导,突出重点,不仅能开启学生学习思维,还能使学生可以通过问题透彻理解教学内容,通过层层分析,逐步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分析能力。   (三) 小组合作教学,促进学生交流
  小组合作教学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学习的一种教学形式,是当前初中历史与社会课程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教学手段,对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初中历史与社会学科知识具有枯燥、乏味的特点,如果采用传统“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很难使学生对知识产生学习兴趣,甚至还会使学生产生厌学心理,从而导致课堂教学效率偏低。为此,要想提高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效率,实现高效课堂的构建,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组织学生以小组合作方式进行探究学习非常有必要。因此,教师可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创设一种自由发展的合作学习环境,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参与学习中,鼓励学生与組内成员积极交流,群策群力,共同探究知识内容,促进课堂教学的顺利开展。
  以《两种命运的决战》这一课教学为例,课堂上先按照学生的学情将其分成几个小组,并布置探究任务,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探究“中共七大的召开在历史上起了什么作用?中国面临着哪两种前途?”鼓励学生积极与组内成员交流,然后进行辩论分析,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关注每个小组中的讨论情况,并及时提出有效的评价和有针对性的指导,指出探究方向和方法,使之更顺利地进行合作探究。最后,让每个小组派出一名代表分享探究结果,与全班同学一起讨论分析,最后,教师对学生的总结进行点评,一一解决各小组遇到的问题,并进行适当的拓展,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仅改善了以往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学习的教学模式,还使学生的学习能动性得到充分发挥,促使学生学习能力得到提升,从而对高效课堂的构建发挥着积极作用。
  (四) 开展实践活动,扩大学习空间
  历史与社会实践活动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教材资源,挖掘其中的拓展点,让学生对某一问题展开搜集、加工、分析和解决的一种学习方式。传统的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一般是“教师讲、学生听”的模式,长此以往,学生对学习产生一种厌倦心理,逐渐丧失对历史与社会的学习兴趣。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根据教材内容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既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又有利于扩大学生的学习空间,提高学生对知识的关注,同时有助于学生充分感受历史与社会学科的魅力。
  以《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转折与胜利》这一课为例,本节课教学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知道雅尔塔会议及主要协议的历史作用具有两面性;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是反法西斯战争取得胜利的重要保证。为帮助学生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转折与胜利”有更全面的掌握,笔者就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践活动,组内成员分别进行不同的实践作业,如与组内成员共同对历史史实进行查询与考察,一起探究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形成的基础、标志及作用;或者让学生自主查阅资料,增强学生对历史的认识;同时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相关视频和图片,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在实践活动中,一方面可调动学生参与课堂实践活动的积极性,一方面可促进学生从多个角度对知识有更深入的理解,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从而优化课堂教学效果。
  三、 总结
  总而言之,构建高效历史与社会学科课堂是一位教师的毕生追求。在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过程中,利用多元教学策略开展教学活动,不仅能改善以往单一枯燥的教学模式,还能为学生创设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能动性,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究知识,深化学生的理解,从而为高效课堂的构建奠定基础。为此,教师要善于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学情灵活运用多元教学策略,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从而不断提升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袁素芬.浅析如何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J].中国校外教育,2019(36):127-128.
  [2]徐选美.如何提高初中历史教学水平探析[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11):173.
  [3]费颖.趣味教学,打造高效历史课堂[J].中国农村教育,2019(29):127-128.
  [4]李瑞鸿.初中历史教学中创新教学策略以构建高效课堂[J].亚太教育,2019(10):70.
  作者简介:
  项军,浙江省杭州市,浙江省萧山区众安前进初级中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11361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