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怎样使小学生产生数学学习兴趣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兴趣是一个人力求接触、认识、掌握某种事物和参与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興趣对人的实践活动起积极作用,特别是对学生的学习起推动作用。兴趣是学生学习中一个最积极、最活跃的心理因素,学生对学习产生了兴趣,就会自觉、积极主动地学习和探索。这时,学习对他们来说是一种乐趣,他们就会取得较好的成绩,因此说,“兴趣是成才的起点”“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的动力”。
  学习的动力往往在于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处于高度的自觉能动状态,在这个动力系统中,兴趣具有特殊的意义和作用,它既是影响学习效果的强大动力,又是激发创造性思维,开发智力的催化剂。在正常的情况下,学生学习兴趣越浓,学习动力越大,学习的效果也越好。因此,笔者在数学教学中重视诱发、强化和稳定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小学生求知欲旺盛,愿意学习知识、探索真理
  在教学中,笔者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激发求知欲,开展练习和竞赛激发学生的兴趣。学习教育,启发学生的责任感和学习热情;前途教育,激发学生的紧迫感。
  二、精心设计新课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堂课的计划在于引导,导入新课是一堂课的重要环节,若能从教材的内容出发,用有趣的游戏或生动的故事,创设诱人的情境来引入新知,不仅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还能引人入胜,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教学两步计算加、减应用题时,讲前,教师先根据学生的爱好,把他们分成若干组,让各组组长带领做游戏。片刻之后,让他们停下来说:“谁还想做别的游戏?可以到别的组去做。“这时,各组成员活跃起来,有了变动,教师要求各组组长汇报变动后的情况。有一组组长说:我们组原有8人,来了5人,又走了2人,现在有11人。教师接着说:“你们组为什么有”人?你能说出道理吗?”组长说:“因为刚来5人,和原来的8人共13人,又走2人,再从中去掉2人,所以现在有11人。”别的组长也做了类似的汇报。这时教师趁热打铁总结:“大家做得非常好。各组的人数都发生了两次变化。这样的事是我们生活常见到的情况。因此,这节课我们要学的内容就是有关两步计算加、减应用题。”这节课因为采用了游戏导人法,不仅为学新知识架了桥梁,而且使学生学习情绪高昂,求知欲高涨,所以教学效果非常好。
  三、在充分发挥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中,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不同的教学内容,要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针对一节课的内容,教师精心设计学习情境,让学生实际调查,亲手动手操作,并引导学生准确计算、正确分析、全面概括。如:教学“有余数的除法”时,先让学生制作如苹果似的10个圆纸片,再剪两个大图片做盘子,让学生把10个苹果平均放在2个大盘子里,学生便迅速地在每盘放上5个苹果,然后再让学生把9个苹果平均放在2个大盘子里,学生有了困难,于是他们举手发言:每盘放5个不够,每盘放4个剩下1个。在此基础上,教师适时地指出在日常生活中常被均分一些东西,最后有剩余的情况,像这样的问题就需要用这节课学习的“有余数的除法”来解决。于是,学生既动手,又动脑为建立概念及掌握计算方法打下了基础。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手、眼、脑、口多种感官交替使用,参与意识提高了,智力发展了,也品尝到了收获和成功的乐趣。
  四、在挖教材与学生的潜在智力因素中,激发学生思考的兴趣
  学生由于年龄和思维水平的差异,他们对兴趣要求的层次就不同。低年级学生机械记忆和形象思维占优势,在教学中应多动用一些形象而色彩鲜艳的图片、实物等直观手段,高年级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理解能力,空间想象能力都已逐渐形成,仅用简单的教学手段已不能满足他们的要求。
  五、帮助学生克服学习上的困难,稳定学习兴趣
  在数学教学中,如果困难重重,那么学习兴趣就会下降。困难的产生往往是一些重点、难点、关键处或应熟练掌握的内容没能达到要求。学生对数的整除知识掌握不好,就会在学习分数四则计算时出现问题,教师要在分析教材,了解学生的基础上采取措施,帮助他们克服困难,稳定学习兴趣。
  六、对学生的学习结果给以正确、及时的评价,使学生看到进步明确不足,进一步激发学习兴趣
  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有积极的强化作用,能鼓励学生产生再接再厉积极向上的力量。对学生评价时,赞扬或责备,表扬或批评,奖励或惩罚对学习动机的激发也有不同的作用。一般说来,赞扬、表扬、奖励比责备、批评、惩罚更具激励作用,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要客观、公正、全面恰到好处,既要奖罚分明,又要以理服人,这样做我收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七、开展丰富多彩的数学课外活动,扩大学生的视野,培养兴趣、爱好,发展数学才能
  数学课外活动是指在课堂教学以外,教师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待长、自由选择自愿参加的活动。丰富多彩的数学课外活动能够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一发展学生数学方面的特长和技能。
  八、争取家长和社会的配合
  学生的学习兴趣虽然主要受学校教育的影响,但同时也受到家庭和社会的影响,社会影响在很多时候是通过家庭起作用的。就积极方面的意义而言、家庭影响,特别是父母对子女的希望和督促,常常是学生形成学习兴趣的主要因素,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体现家庭的希望,因此,教师应争取家长的配合,发挥家校教育合力,共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兴趣是人认识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它是以认识和探索外界事物的需要为基础的,是推动人认识事物、探索真理的重要动机。兴趣有直接的,也有间接的,获得知识的兴趣是直接的,为了获得知识而学外语的兴趣则是间接的。兴趣有个体在生活中长期形成的,也有在一定对的情景下由某一事物偶然激发出来的。兴趣会对人的认识和活动产生积极的影响,但却不一定有利于提高工作的质量和效果。兴趣具有社会制约性,人所处的历史条件不同,社会环境不同,其兴趣就会有不同的特点。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11906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