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语文学科作为基础课程,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要学生多读书,好读书。群文阅读的提出,顺应了时代的要求,为教育界特别是语文学科带来了照亮前行的明灯。这种新型的阅读教学一被提出,讨论的尝试的人便数不胜数,因为群文阅读教学对提升学生的阅读数量和速度、对全面提高学生的阅读品位、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一、群文阅读的涵义和特征
群文阅读就是在较短的单位时间内,针对一个议题进行多文本阅读教学,除了要求学生读得多,读得快,还需要多种阅读能力,如求同,找出文本的共同点;比异,找出文本的差异;整合,对文本呈现的凌散材料进行拼装;判断,对不同文本的真伪、是非、优劣等做出自己的判断,还要对材料进行筛选、分析、创造等。群文阅读可以练习单篇阅读很难练习到的阅读策略。
二、小學语文开展群文阅读教学的策略
群文阅读教学最大的特点是“多文本”,老师和学生围绕一个或几个议题选择一组文章进行研究,最终对同一题材的文章形成共识,获得概括性的总结。群文阅读教学要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必须寻找群文之间的联结点,搭建多篇文章之间的桥梁,做到以点带面。
(一)选择文本,确定教学议题
群文阅读教学能否有效开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怎样根据适合的文本萃取相关联的议题放在一起。如何选取议题,根据议题组合多个文本,搭建学生与文本沟通的平台,这是课前准备的关键。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确定议题:(1)从体裁确定议题,如可以将神话放在一起,让学生了解神话的特点,接着连续读一个体裁的作品,去了解童话、民间故事,了解诗歌、小说等等。在教学寓言《南辕北辙》(课内)可以将课外的寓言《畏影恶迹》《郑人避暑》《强人取衣》《金钩桂饵》放在一起来探究寓言的文体特点,让学生读完五篇寓言后提问:这些文本与以前学过的课文有何不同?用词语概括寓言的特点写在横线上;从言行中探究原因,寻找人物独特的言行,分析其令人觉得可笑的原因;总结各寓言的寓意填在表格内。(2)将同一作家作为议题,如把老舍的文章放在一起,《猫》《趵突泉》《草原》《林海》这些文本有写生物的、风景的,也有写风俗的,既保留了语言艺术的精华,又体现了语言风格的独特。然后让学生连续读一个作家的作品,走近李白、鲁迅、朱自清……(3)从表达方式角度确定议题,如将《落花生》《白杨》《桃花心木》等文本进行群文阅读,以借物喻人表达方式作为议题。(4)将人文主题作为议题,把关于友情的诗歌放在一起,进一步思考“我们为何需要朋友?”“真正的友谊是怎样的?”此外还可以将“观点”“阅读策略”等作为议题进行群文阅读教学。
(二)慎选文章,提升群文阅读教学质量
群文阅读的重点是选择文章,选择什么样的文章组成“群”考验教师的阅读视野、品位以及阅读教育理念,老师要尽量选用多种文体的文本,如神话、寓言、散文、诗歌等,还要选用多种行文特色和叙事风格不同的作品。在授课前,应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阅读能力差异、阅读兴趣等来定好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及教学重点,如在教学古诗《望洞庭》,可将《独坐敬亭山》《忆江南》《望庐山瀑布》作为群文阅读教学,将《望洞庭》作为教学重点,分析讲解,学生反复朗读,引导学生感受祖国的壮丽风光及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另外3篇描写景色和诗人情感的文章,学生通过群文阅读,在理解和阅读上就会有很大的提升。
群文阅读的特点是多篇文章主题是否相似,教师在选文本时必须对文章内容有深入的理解,避免群文的无序的杂乱,才能引导学生去阅读。小学生适应群文阅读方法有一个过程,选择文章的数量以3到5篇为宜。在进行群文阅读教学时,要根据教学进程来开展,选择文章不一定是教材,也可以拓展到课外阅读教学,群文阅读教学选文的自由度大,但所选的文章尽量保持原貌,包括保留原文的文字风格、叙述的复杂性,不随意删、换、改。
(三)巧设问题,让群文阅读教学纵横交错
提问可促进学生思考,提问也是教师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教师在教导学生学习时,最重要的是具备提问的能力,因为老师的问题决定了学生的思考。群文阅读教学的基础是先让学生进行单篇文章的阅读,教学重点是指导学生进行多篇文章的阅读,在阅读过程中进行信息的提取与整合。在教学过程中,可将多篇文章当作一个阅读整体,并巧设出有比较性的、迁移性的或者冲突性的问题,提升学生的思考能力,引领学生发展深度思考能力,利用问题将多篇文章联结起来。
群文阅读教学要对多篇文章共同发问,由于贯用单篇阅读的提问方式,教师在群文阅读教学时刚开始设的问题可能只针对单篇,而未对多篇文章共同发问,只是多了几篇文章,多问几个问题,这样就不能发挥群文阅读的最大价值,如我们将几篇寓言故事放在一起,可以这样发问:这些文章有何共同点?什么样的文章可以称为寓言?将赞颂老师的文章《难忘的启蒙》《最好的老师》《老师领进门》《我的老师》组合在一起,可以发现颂师的表达方式各有不同,老师可以问:(1)你最喜欢的老师是谁?理由是什么?(2)在关于老师的记忆中,你也有许多难忘的老师,请与大家分享。(3)这些文章有什么不同和共同之处?
设计比较性问题是进行群文阅读教学的重要方法,有比较才有鉴别,比较法可分为横向和纵向比较、内容和形式比较、相同处与不同处比较、粗略与精细比较等。如在教学《渔夫和金鱼的故事》《卖火柴的小女孩》《七颗钻石》《七个小矮人》四篇童话故事,引导学生比较思考:这些童话故事在情节结构上有什么相同之处?学生就能在比较阅读中发现童话故事的反复性,超自然、神奇等特点。此外还可以设计迁移性问题、冲突性等问题。教育心理学指出:学习的目的是为了迁移和运用,只有能举一反三,方能谈得上理解。群文阅读巧设问题,为教师创造了新的教学空间,同时也提高学生的讨论、质疑能力,为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阅读品位提供了很好的平台,这也是新课程标准所要求的。 三、群文阅读教学的操作方式
群文阅读教学是在语文教学中以阅读多篇相关文章为主要形式的阅读方式,由于是多文本,我们可以用三种操作方式:一篇带多篇、课内多篇、课外多篇。
一篇带多篇的操作方式,一般要两课时,一课时用来精读,精读教材里的文章,一课时用来群文阅读,阅读由教材里的文章引申出来的一组文章,因为既可以精读一篇课文,也可以粗读多个文本,阅读的广度和深度就同时具有。可以选择第一课时精读,第二课时群文阅读。如在教学季羡林先生的《怀念母亲》第一课时精读,老师教,学生学,学得细点,挖掘得深点。第二课时选择与它有共同点的文章《赋得永久的悔》《一个人的时光》《游子吟》。学生通过群文阅读便读懂了伟大的母爱,理解“一个母爱缺失的孩子是灵魂不全的,我怀着不全的灵魂,报终天之恨”。从中学生会关爱自己的父母,用爱的方式进行心灵的触碰。同时我们也可以第一课时群文阅读,第二课时精读,也能在群文阅读教学中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课内多篇。现行的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每单元有3-4篇课文,但因为受考试的制约,老师在讲授时很多时候面面俱到,依旧是对每篇课文精讲多练,虽然现行教材每单元有明确的主题,但为了应试,阅读课依然是问多、讲多、练多,单元整组教学流于形式,所以现行教材的编排不适合群文阅读,但新的教学方式若脱离教材,便很难推广应用,可用以下方式对教材进行调整。调整教材顺序。如六年级上册教材,原来的第一组课文定的是自然界的美,第四组是哀叹自然的衰落,呼吁保护自然,第六组写人与自然的關系,把这三组课文联结为“我们的家园”并补充电影《家园》,就可以充分探讨人和自然的关系;调整“选文”,可以适当增加学习内容,如第一组“我们的家园”增加了观看电影《家园》,第四组课文“初识鲁迅”可增加《小学生鲁迅读本》里的几篇文章。此外还可以调整“时间”,用群文阅读的理念来教学教材里一组一组的课文,一般需5-6课时,可用4课时上精读课,用1-2课时进行群文阅读,先精读后群文阅读,还是先群文阅读再精读,根据实际情况需要而定。
课外多篇。现行教材由于特定条件的限制,很多实用、有创意的议题、文章未能用上,这就需要课外群文阅读教学,可以自行定议题,如反复结构的童话故事,寓言、借物喻理的表达方式、按时间或空间的写作顺序等等。课外的群文阅读,可以自选文本,这里的文本是围绕议题选择的,联系性要很强,文本的选择考验着选文者的阅读面。
阅读教学应体现师生与书本间的互动过程,每个学生都应在创造、理解和体验中构建精神世界。小学群文阅读教学在新课标背景下得到语文老师的认可,它为教师创造了新的教学空间,为学生的阅读提速增量,并优化了阅读教学质量,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群文阅读教学还在不断的尝试完善中,还需要语文教师不断提高教学能力、专业技能、增加知识储备,在教学中不断尝试新方法,使学生在群文阅读中对语文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主动扩大阅读面和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促进学生的语文素养全面发展。
责任编辑 徐国坚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12203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