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小学生学校适应研究回顾和展望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分析近20年来国内相关文献发现,小学生学校适应研究以实证研究为主,主要聚焦于关系研究、现状研究、措施研究和问卷编制四个主题;理论研究主要包括学校适应的理论模型、分类、影响因素和提升措施等;研究方法以问卷法为主。现有研究尚存在追踪研究不足、研究对象聚焦于适应不良小学生以及研究工具良莠不齐等问题。今后研究应推进本土化理论建构,加强追踪研究;加大对教育措施的实证研究力度;从积极心理学视角以及宏观教育系统的视角审视小学生学校适应问题。
  [关键词]小学生;学校适应;实证研究;理论研究
  学校适应是个体所具备的特征与学校环境提出的要求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1],良好的学校适应水平能使学生在校时顺利完成学业,融入学校生活,发展社会交往能力,对学生的终身发展具有积极作用。近年来,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成为一个焦点话题,全国有7%-12%的小学生表现出学校适应严重不良,大约20%-42%的小学生存在轻度适应不良[2];同时家长对学校教育也提出了更高期待,不仅仅关注孩子学业上的收获,更看重学校能否为孩子一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奠基。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小学生学校适应问题日益引人关注。
  本研究基于考恩(Cowen)于1957年提出的AML模型[3],对近20年来国内小学生学校适应相关的主要文献进行了梳理,结合已有研究,从学业领域、人际关系领域、情绪领域、行为领域、个人能力五个方面,搜集中国学术期刊网中文数据库(包括学位论文、会议论文、期刊论文)在2000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有关小学生学校适应研究的文献,内容包含以上任一领域即可纳入。经筛选,最终确定小学生学校适应相关文献76篇,其中学术期刊论文39篇,硕博论文37篇;实证研究65篇,综述11篇。以下,将基于这76篇文献内容的分析,尝试勾勒该研究领域的基本发展状况、不足之处与未来展望。
  一、小学生学校适应研究的发展分期
  国内第一篇聚焦小学生学校适应研究的文献发表于2001年[4]。以2000年为起点,取5年为一个分析单位,根据研究数量可将小学生学校适应研究分为三个阶段(见图1)。2000-2004年为起步期,这一阶段国内在该领域的研究刚刚起步,小学生学校适应问题开始进入研究者视野;2005-2010年为缓慢增长期,这一阶段研究数量从3篇增长为12篇,可以看出研究者对这一问题的关注度明显提高;2010-2018年为快速增长期,研究成果集中涌现,尤其是2010-2014年与前一阶段相比,发表文章数量增加了2倍,出现了一个小高峰。
  结合对文献的内容分析发现,小学生学校适应的现有研究可大体分为理论综述和实证研究两类,整体上看,实证研究类文章数量远远高于理论综述类。尤其是2015-2018年间,25篇文献中只有1篇属于理论类。这表明该研究领域以实证研究为主,尤其是近几年来,综述类文章明显减少,说明小学生的学校适应研究更加深入,与教育实践的连接也更加密切。
  二、小学生学校适应的研究内容
  1.实证类研究的主题
  对65篇实证研究文献进行内容分析后发现,它们主要聚焦于四个研究主题:关系研究、现状研究、措施研究以及问卷编制(见图2)。其中探讨小学生学校适应的现状研究和关系研究占了全部研究的88%。
  具体来看,关系研究主要包括学校适应与其它因素关系以及学校适应的影响因素两方面,分别占比70.3%和29.7%。与其它因素关系的探讨范围主要包括自我调节在小学生学校适应和体育活动之间的中介作用[5],自尊在班级环境和学校适应中的中介作用[6],自我调节能力在师生关系和学校适应间的中介作用和调节作用[7]等。影响因素则集中在家庭、学校和个人上,其中家庭因素主要考察教养方式[8]、家庭环境、父母学历[9]等;学校因素主要考察师生关系[10]、课程设置、班级环境等;学生个人因素主要考察自我概念、自尊、性别角色[11]、自我调节能力等。
  小学生学校适应现状研究以学校适应特点研究和入学适应状况调查为主,分别占比30%和25%,另外45%调查了学校适应的不同方面,如学习适应、自我适应、生活适应、校园文化适应、同伴关系适应和角色适应等。
  2.小学生学校适应研究的主要内容
  基于11篇小学生学校适应理论综述类文章的内容分析,可发现其研究内容包括学校适应的理论模型、分类、影响因素和提升措施四个方面(见图3)。
  
  (1)小学生学校适应的理论模型
  国内学者普遍接受的学校适应理论模型有四种[12]。一是AML模型,由考恩(Cowen)提出,旨在预测适龄儿童的学校适应不良情况,分为行为领域、情绪领域和学业领域三个方面。二是学校适应的人际模型,由拉德(Ladd)等人提出,认为学校适应是个体特征与人际背景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包括学业表现水平,学生喜欢或回避学校的态度,学生对学习活动的参与性水平,学生在学校环境中的情感体验。三是学校适应的生态学理论,由佩里(Perry)和温斯坦(Weinstein)提出,认为学校适应包括学业适应、社会性—情绪适应和对课堂行為要求的适应三个方面。四是儿童入学准备五领域模型,由美国国家教育目标委员会(National Education Goals Panel)提出,包括身体健康与运动发展、社会性和情绪发展、学习方式、言语发展、认知发展与一般知识五个领域,相比于前面的三种模型,该模型的内容分类更为细致。
  小学生学校适应的理论模型经历了从病理学取向到生态学取向转变的过程,说明对学校适应的研究逐渐从以预防为目的的诊断研究转向了系统框架下的全面评估,理论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2)小学生学校适应的分类
  综合国内学者观点,目前研究者基本认同将学校适应分为以下五类。一是学习适应,主要包括学习内容、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业成绩等[13-14],旨在从儿童能否扮演好小学生角色、能否适应小学生的学习任务等方面来考察学校适应。二是人际适应,主要包括师生关系和同伴关系两方面[15-17],考察小学生能否与学校老师、同学妥善相处。三是情绪适应,考察小学生在学校时所感受到的情绪[18-19],以负面情绪的体验程度为指标。四是环境适应,主要考察小学生是否适应学校环境,既包括学生对校园设施等物理环境的适应[20],也包括对校规校训等规章制度的适应[21]。五是个人能力,包括语言水平[22]、学生与同伴交往[23]、行为控制[24]等。   (3)小学生学校适应的影响因素
  现有研究对小学生学校适应影响因素的探讨主要集中于家庭、学校和儿童自身三方面(见图4)。其中,家庭因素主要关注父母的社会经济地位、教育理念、教养方式等。学校因素主要考察同伴关系(包括交往模式、交往频次、关系依赖程度等)、师生关系及教学环境、新生入学活动等。儿童自身因素分生理和心理两部分,生理因素包括年龄、性别、发育程度,心理因素包括儿童成熟水平、自控力等。
  此外,结合不同阶段的研究还可以看到,早期研究往往只考察小学生学校适应的单方面因素,如在家庭系统下关注父母的做法[25-26],学校系统下关注教师的做法等[27-28]。随着生态系统理论的发展,国内研究者越来越关注多个因素对某一问题的共同影响。如任萍等以生态系统理论为框架,深入探讨了班级生态系统——同伴系统、师生系统、同伴系统和师生系统对儿童的共同影响[29]。
  (4)小学生学校适应的提升措施
  与前述影响因素的分析相对应,早期研究对促进小学生学校适应的提升措施聚焦于不同关系主体。比如,家庭方面的措施多是提升家长素质,更新理念[30],呼吁家长更多关注孩子等;学校方面包括建设学校环境[31]、创设校园文化[32]、提升班级管理实效[33]等;一些学者还将视线聚焦于幼儿园,指出幼儿园教育应科学化,避免“小学化”的问题,积极做好幼小衔接工作[34]。近年来,不同影响主体间的相互协同日益受到研究者重视,如重视班级生态系统的作用[35]、提升家校联合力度、社区与家庭共同为学生创设良好的适应环境等。
  三、小学生学校适应的研究方法
  1.现有研究以问卷法为主
  对学校适应的实证研究以问卷法为主,在65项研究中有57项均采用了问卷法(见图5)。也有一些研究采用了访谈、观察、实验和实物收集法。其中访谈法多用于搜集问卷编制时应涉及的问题;观察法往往用来搜集学校适应不良的具体表现;实验法主要用来检验各种提升措施的有效性[36][37];实物收集法侧重从学生作业和作品中得到适应状况的信息[38]。
  
  2.研究工具
  在研究工具的使用上,现有的57项实证研究中有27项采用了江光荣[39]、张婵等编制[40]的标准化问卷,其余30项研究采用了自编问卷,其中有17项研究没有提供明确的信效度指标。由此可见,国内对小学生学校适应的问卷研究中出现了有一定影响力的研究工具,但从整体来看,对研究工具的开发还处于初步阶段。
  3.抽样情况
  分析抽样情况发现,在使用问卷法的57项研究中,整群抽样占65%,随机抽样占17.5%,未说明抽样方法的占17.5%。在样本容量上,现有实证研究的样本数量多集中在200~500人之间,进一步分析发现平均值为524人,中位数为302人,样本最少的为69人,最多的为2940人(见图6)。此外,分析还发现,这些样本的来源大多集中于某一省内某一城市的学校,个别研究进行了省内跨区域的调查[41-42]。
  以上数据表明,目前小学生学校适应研究的取样比较单一,缺少对不同省市、不同地域文化背景下的比较研究。小学阶段是儿童生命成长的重要阶段,要为儿童未来一生的身心健康、学习习惯、社会性发展等奠基,很多基本的、更具普适性的心理或行为适应问题需要受到关注,并有赖于更广泛的、多地区样本的数据支持。
  四、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1.现有研究的不足
  国内对小学生学校适应研究的不足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缺乏追踪研究。国内学者一方面将“适应”看作某阶段的一种状态,另一方面将其看作一種动态的过程[43]。当前研究主要集中于适应的状态,通过横断设计来考察学生学校适应的现状和影响因素,而鲜有对适应过程的深入探讨。追踪研究可以针对同一被试进行多次调查,能更好地揭示整个学校适应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因此,该领域追踪研究方法的缺失不利于深入揭示学校适应过程中小学生身心发展的内在心理机制。二是研究对象不全面。国内研究大多关注学校适应不良的学生,较少关注一般和良好的学生。三是研究工具良莠不齐。虽然有多种研究工具,但多数为自编问卷,缺乏足够的测量学指标,其结论还有待考证。
  2.研究展望
  一是推进本土化理论建构,加强追踪研究。一方面,现有小学生学校适应的理论多为国外成果,由于文化背景的差异,对这些理论的简单移植或直接应用可能会导致很多实际问题,所以应逐步建构基于我国国情的本土化理论。另一方面,现有实证研究多为横断研究,难以揭示儿童在学校适应过程中出现的动态变化和关键转折点,不利于从更深层次上探讨儿童学校适应的影响因素,因此后续研究应加强追踪研究设计。
  二是从积极心理学的视角适当转变学校适应研究的关注点。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积极心理学思潮主张关注个体的积极体验,通过对积极品质的研究来建构健康和谐的心理路径。在积极心理学范式下思考,可将研究以诊断儿童适应不良为主要目的转向关注正常儿童群体的学校适应全貌,关注学校教育对儿童健康发展的积极作用。比如,基于追踪研究或深入的个案研究,探讨学校适应良好学生的心理机制,深入了解提升儿童适应水平的多方面影响因素的相互作用,通过研究不断推进积极教育理念,实现以研究促进家长和教师的行为改变,从而更广泛地促进全体学生在学校生活中健康成长。
  三是加强学校适应教育措施的实证研究力度。目前,国内学者往往以经验为基础提出建议,缺乏研究数据的支撑,不利于形成解决教育问题的可操作、可推广的范式。20世纪60年代,美国曾经开展了一系列关于早期教育问题的调查研究,获得了丰富的实证成果,使在此基础上颁布的《入学准备州长指南》具有很强的层次性和可行性,真正将美国各州、社区、家庭和学校统一起来,系统地指导了教师和家长的教育实践工作[44]。这种做法值得我国学者借鉴。   四是从新时代看学校适应问题。现有研究尚没有直接考察时代背景这一影响因素,新生代的儿童生活并成长在智能手机快速普及、移动互联网迅速发展的网络时代,这使小学生在学校适应方面可能面对新问题、新难题。在研究手段上,大数据、云计算、个人智能终端等先进技术和工具日趋成熟。这使研究者可以调用班级监控而避免参与式观察的缺陷,使用网络问卷扩大调查范围,通过网络通讯设备及时追踪学生在校情况等。因此,小学生学校适应的未来研究不能回避时代的挑战,而应立足于新时代背景,从宏观上系统把握并进一步深化相关研究。
  参考文献
  [1][3]Cowen E,Dorr D,Clarfield S,Kreling B.The AML:A quick screening device for early identification of school maladaptation[J].American Journal of Community Psychology,1973(1):12-35.
  [2]高丽,于冬.中小学生学校适应研究:现状思考与展望[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2):152-156.
  [4]刘胜琳.小学新生适应学校生活的状况调查研究[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 28(1):92-96.
  [5]曹美,张国礼,孙志军,等.小学生自我认识在体育活动与学校适应间的中介效应[J].中国学校卫生,2018,39(1):122-123,129.
  [6]张向葵,邓小平.自尊在班级环境与中小学生学校适应中的中介作用[J].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13,33(4):138-142.
  [7]焦小燕.小学生自我调节能力、师生关系与学校适应之间的关系[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2.
  [8]卢富荣,刘丹丹,李杜芳,等.父母教养方式与低年级小学生学校适应的关系:基于交叉滞后分析[J].心理与行为研究,2018,16(2):209-216.
  [9]李大维,张向葵,盖笑松,等.学前教育年限与母亲受教育水平对农村一年级小学生学校适应的影响[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3,29(3):299-304.
  [10]刘万伦,沃建中.师生关系与中小学生学校适应性的关系[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5(1):87-90.
  [11]冯嘉慧.中小学生性别角色与学校适应的关系研究[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41(5):133-138.
  [12][40]张婵,盖笑松.中小学生学校适应的理论模型与反思[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172-175.
  [13][15][18][20][25]方怀胜.中小学生的学校适应及教师的指导[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3(3):46-49.
  [14][16][19][30][31][34]白秀杰.小学入学适应性的问题及应对策略[J].經济研究导刊,2010(31):323-325.
  [17][21][24][32]石梦瑶.论校园童谣与小学生学校生活适应[J].小学德育,2010(7):15-17.
  [22][27][33]吴志勤,杨晓萍.影响幼儿适应小学生活的因素解析——澳大利亚一项研究的启示[J].上海教育科研,2008(5):62-63.
  [23][26][28]李玮.置身于城市中的农牧区蒙古族儿童学校适应状况及教育对策[J].内蒙古石油化工,2005(2):40-43.
  [29][35]任萍,郭雨芙,秦幸娜,等.中小学班级生态系统及其与个体学校适应的关系[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5):31-39.
  [36]李建华.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学习适应和问题行为的干预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4.
  [37]白波燕.小学生入学适应及干预研究[D].开封:河南大学,2010.
  [38]张亚丽.幼小衔接视角下小学一年级学生学习适应性的现状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1.
  [39][41]江光荣,应梦婷,林秀彬,等.《中国中小学生学校适应成套量表》的编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7,25(3):435-444.
  [42]宋爱芬,张向葵,高丽.青少年学校适应的调查研究[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4):17-21,31.
  [43]闻雪.小学生入学适应及其与父母共同养育的关系[D].沈阳:沈阳师范大学,2017.
  [44]刘焱.入学准备在美国:不仅仅是入学准备[J].比较教育研究,2006(11):28-32.
  (责任编辑   郭向和)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13667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