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思维“建模”,提升二轮复习效率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王训飞
摘 要:高三二轮复习是高考复习的关键,能否提升复习效率决定着整个备考的成败。文章通过对复习方法的探讨,提出了确定专题复习主题、选取恰当素材、以能力为导向等有效措施,并着重阐述了思维构建的方法。
关键词:高考地理;二轮复习;思维构建
高考复习一般有三轮,分别是基础知识复习、专题复习和冲刺复习。其中,第二轮的专题复习在整个高考复习过程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是整个备考的关键:它承接一轮的基础复习,在基础知识掌握的前提下,把知识点升华为应考能力,同时过渡到最后的冲刺复习。如果没有二轮的能力提升,那么高三的复习就无法应对高考。因此,二轮复习是高考复习的成败关键,只有把二轮复习真正抓好,才能整体提升高考复习效率。
长期以来,二轮复习存在着目的不明确、导向不清楚、效率不高、与一轮复习高度重复等问题,是一种“低层次、浮光掠影式”的复习。本文试图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提出针对性的措施,切实提升二轮复习的效率。
一、研读高考,确定专题复习主题
二轮复习的关键依然在课堂。确定每节课的教学重点,划定每个专题,是首要问题。为了保证教学的针对性,需要重新研读高考试题,将近五年的高考真题重新梳理,将考点按分值排序,由高到低,确定出高频考点。
根据以下几个方面,确定二轮复习的专题:第一,高考高频考点;第二,地理核心知识、必考点;第三,一轮复习和第一次模拟考试中暴露的学生存在的问题。依此确定的专题可以明确针对高考和学情。
对于二轮复习,应以高考为切入点来展开思路。专题的设置要紧紧围绕高考,同时服务考生,突出考试重难点。对于低频考点,在二轮复习中可以适当淡化。在高考考点的提取过程中要注意,应当找出显性考点和隐性考点。例如,“农业的区位因素分析”是常考的,这是显性考点;与之关联的更深层次的,其实是“气候对农业的影响”和“气候的成因分析”,这些是隐性考点。要把隐性考点挖掘出来,让考生做到灵活掌握,才可以更好地应对高考多变的题目。
二、选取素材,合理改造充分利用
确定主题以后,选用恰当的上课素材是落实主题的关键步骤。素材应重点来自以下几方面:近几年高考题;各地区模拟考题;近年来重大地理事件。素材有了,相当于“买回食材”,接下来需要“动手做菜”,也就是对素材的改造。因为二轮是专题复习,把素材升级为“案例”或者“专题”,是素材改造的目的。
首先,素材要大胆取舍。如对于高考题,可以进行二次创作,将选择题改造为综合题,把综合题改造成选择题。对于地理热点素材,要进行充分的删减和重组,使之符合高考的命题习惯和阅读量。要注意适当配图,不能过多也不能过少,因为读图是地理的考察重点之一。
其次,问题的命制要与高考的命题方向一致。以新课标全国卷为例,试卷对“区位分析”的考查是重点,但是在区位分析中,存在着自然区位与人文区位的差别,区位的空间尺度存在着大小的变化,区域之间存在着“共性与个性”的区位条件,区位条件中的影响因素也存在着主导因素、主要因素和限制性因素的不同。这些规律,在题目的命制中,都应当有所体现,以便让学生在日常的习题和课堂中熟悉高考的思维习惯。
再次,对问题的设置,要体现“梯度”。学生在一轮复习之后,对知识点本身的掌握程度已经较好,但是要达到“应用”的水平,需要进一步提升。在“理解”和“应用”之间,存在着能力的跃升,所以,问题的设置要有一定的梯度,以达到逐步提升学生能力的目的。例如,对于一个知识点的复习,可以设置三道题:第一道题,属于基本难度,只考查基本知识,这是第一梯度,可以应用在课堂上;第二道题,在基础难度之上有所提升,考查的知识点不限于一个,可以与其他知识相互联系,体现“纵深”的思想,这道题可用于巩固提高;第三道题,也就是第三个梯度,进一步提升难度,这样的题目可以应用于课后测验或者阶段巩固,以促使学生解题能力的进一步提升。
三、能力导向,突破二轮复习“瓶颈”
素材改造完成之后,要想发挥作用,关键在于实施,特别是课堂教学中的实施。
1.以问题为导向,提升解决问题能力
一轮复习是基础知识复习,通常以知识点为导向,是“平铺直叙”的课堂结构。二轮复习,应当以问题为导向,有效提升学生的解题能力。这里的问题,有两个含义:一是指题目,以题带知识点,发现知识的漏洞,这与一轮的思维方式完全是相反的;二是指一轮复习和第一次模拟考试中学生暴露出来的问题。
在学生可能暴露出的问题中,最常见的是审题方面的问题。多数学生审题不规范、不科学、不到位,直接影响了知识迁移能力的发挥。对于很多常规问题,能够很好地作答,但是设问方法一有变化,就不知道问的是什么,也不知道该怎么思考。因此,解决审题问题十分重要。教师应指导学生,形成审题习惯:在材料呈现的时候,思考本题考的是什么,对应的考点是什么,考点归属于哪个单元。审题准确、到位,解题自然会有思路。
2.针对知识体系,养成建立“常模”习惯
审题之后,如何作答,是思维展开的一个过程。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是,知识在脑中是松散杂乱的,会随机想到一些知识点,但不能把知识点串起来形成知识体系,直接影响对题目的完整作答。
针对这个问题,可以培养学生学会建“常模”。所谓建“常模”,就是建立“常规模型”。例如,呈现一道“影响沼泽的因素”的问题,让学生自主思考,建立有关模型。教师可以将学生建的模型抽取一两个在黑板上投影,由集体来指正、完善,最终形成完整的常规模型。以后,再有分析沼泽的影响因素的问题,学生就可以系统地将相关知识在脑中提取出来并使用。
3.根据情境材料,“特模”解决特殊问题
常规模型的建立,可以帮助学生将脑中的知识系统化、网络化,遇到问题可以有效地提取。但是地理问题是有区域性和特殊性的,“常模”在多数情况下不能生搬硬套。因此,教会学生根据材料和情境,建立“特殊模型”,才能够有效解决具体问题。
四、应用举例,帮助建立思维模型
以2017年全国卷Ⅱ文科综合测试第37题第(3)小题为例,来说明二轮复习如何帮助学生建立思维、形成模型。
设问:有人提议在白令海峡建设跨海大桥,但由于建桥成本高等原因,未获支持。分析在白令海峡建设跨海大桥成本高的原因。(10分,材料略)
在备课阶段,对本题进行研判,笔者认为将其作为“交通线路专题复习”这一节的教学素材非常合适,不需过多修改就可以在课堂上使用。
首先,不急于让学生回答,而是注重引导,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审题习惯。学生要做的第一步是“解读设问,寻找归属”,找本题对应的考点和知识点。学生通过规范的审题步骤,得出如表1所示审题成果。可以看出,学生对问题的“限定词”、“指令词”等关键词已经很到位,对问题所属考点也可以正确进行归纳。
第二步,建立“常规模型”。针对已经审出的考点,将有关知识在头脑中“建模”并写出来。对一个学生的“常模”进行投影并由其他同学补充和完善,得到如图1所示成果。
第三步,根据材料,在“常模”的基础上建立“特模”。学生在这一步存在一定的困难,教师可以进行适当的引导,把学生的思维导入具体情境中(图2)。
最后,在教師的引导下,学生开启思维,成功建立“特模”,成果展示如图3所示。
至此,学生的思维已经完善,进而形成最终的文字答案。
二轮复习是应考能力形成的关键时期,决定着高考复习的全盘得失。本轮复习,关键在于学生知识体系的形成、思维模型的构建、审题规范性的养成。教师应当落实新课标理念,实施情境教学,以问题为导向,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适当进行指正和点拨,让学生形成系统的思维体系和解题步骤。通过本轮复习,让学生在高考解题中的思维,由“自由王国”走向“必然王国”,实现成绩的突破,从而达到二轮复习的目标。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13784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