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校本课程开发与中小学德育实效性之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闫向锋

  摘 要: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认为:德育是做人的根本。当前经济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对应青少年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极为重要。德育是将一定的社会思想道德与道德品质转化为个体思想道德意识与道德品质的重要教育,属于素质教育的重要基础,当前我国教育部提出了立德树人与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由此能够得出德育教育在中小学教育中的重要地位。所以本文从以下几方面分析探究,校本课程开发与中小学德育教育的实效性,并提出具体的教育方法。希望进一步促进中小学德育教育工作的深入开展,有效提高校本课程开发质量与效率,能够将德育教育贯穿于学科教学之中,切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关键词:校本课程开发;中小学;德育教育;实效性
  一、 引言
  德育校本课程开发是新课程改革中的重要内容,也是提高学生综合素养,促进学生全方位发展的重要途径。当前中小学德育校本课程开发具有一定的成果,各式各样的校本课程独具特色,但是在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值得我们深入思考与探索。由于中小学德育教育对于学生的道德品质形成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新课程改革中明确提出加强德育工作实效性以及主动性能够使学生在普遍达到基本要求的前提下,能够实现个性发展,所以学校必须有效开发独具特色的校本课程在我国社会转型发展过程中,应当勇于面对当前教育中存在的不足之处,由于课程开发中存在一定的问题,所以我们必须要从以下几方面展开分析思考。
  二、 中小学德育校本课程开发必要性
  校本课程属于一种生成性与体验性于一体的课程,具有较大的开发空间,并且具有较强的展示性,能够与各类学科有效实现融合、渗透,课程形式丰富多元。在实际课程开发过程中却存在一定的问题,例如鱼龙混杂与界限不清等等。
  (一)校本界限不清,與其他课程相混杂
  校本课程属于体验生成性课程,在开发过程中必须要打造开放式平台,所以德育课程的部分内容与实施通常会渗透入不同的学科之中,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却并没有充分认识到校本课程与德育课程融合的重要意义。虽然德育工作是教育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除了与学生发展紧密相关的事务,班主任管理工作以及家校合作、校园文体活动开展等等,这些较为烦琐复杂的工作,却并没有有效落实好德育教育功能。根据相关调查显示,学校在德育课程开发过程中,能够突出文学修养课程以及礼仪教育课程、人文素养课程与生活技能课程,虽然课程形式多样,但是导致校本界限不清,德育教育与其他课程相混杂,无法取得良好的德育教育效果,导致的与校本课程体系碎片化,严重削弱了德育课程的功能。
  (二)课程体系不符合课程逻辑
  德育课程体系是由不同类型内容构成具有逻辑结构的整体,所以等于课程结构必须要符合一般的课程分类分析,大课程观发现德育内容的呈现方式有所不同,主要划分为两类,第1类是显性教育课程,第2类则是隐性课程。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隐性教育课程主要是通过校园环境以及大型活动或者是教学管理制度等进行德育渗透,通过分析中小学德育课程,能够发现学校在校本德育课程建构过程中,课程概念应用随意化,并没有进行统一的分类,导致逻辑关系混乱,严重影响着课程目标的有效确立。
  (三)课程开发可持续性缺失
  在当前我国社会经济水平不断发展,社会多方面的发展,势必会影响教育外部以及内部的变化关系,从而进一步推动教育改革的深入进展。德育课程开发也是如此,课程开发的体验性与生成性决定着德育课程开发是一个动态完整的过程,但是当前学校却并没有正确认识到德育课程开发的持续性重要意义,在德育开发过程中过于追求高速度却忽略了成效,所以对德育课程开发的艰巨性以及持续性认识不足,存在急于求成等盲目心理导致德育教育缺乏更新,最终走向低效。
  三、 中小学德育校本课程开发的基础过程
  (一)准备阶段
  在中小学德育校本课程开发过程当中,首要阶段就是要成立有关的组织部门,并且建立相应的规章制度,根据学生在现阶段的德育现状进行充分的分析和探索,制定相应的德育教学内容以及教学目标,使课程更加具体和科学在中小学德育校本开发的过程当中,必须要设立科学性的机构,使机构的工作内容和工作性质能够更加科学和具体,并且在机构内部进行责任分工,实施科学的规章管理策略。在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当中,由于这是非常巨大的工程体系,所以需要更多的人投入校本课程开发中。教师要积极主动地进行参与,通过大家齐心合力的建设德育校本内容,使德育校本充分地完善,并且还要依据校外专家的科学指导,在设立指导小组的同时负责相应的人员进行校本课程的设计研究以及规章制度的制定,通过合理的调节,人力财力物力,进行资源的优化配置,使学生的思想能够结合校本课程内容进行逐步地完善和拓展,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进行科学的帮助和引导。学校也要根据自身的地理环境以及社会因素进行教学资源的逐步拓展,根据校本课程的开发,重视对资源的合理运用,根据乡土人情,风俗习惯进行深入的探究。调查和分析,从而逐步激发学生在学习当中的爱国主义精神。在校本开发的过程当中,教师也要积极地制定合理的教育教学目标,并且组织教学内容合理性的编写教学提纲和课程,并且在制定的过程当中要清晰合理地实施操作,使教学内容更加贴合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实际生活状态,符合学生的认知能力。
  (二)实施阶段
  在第一阶段实施校本开发的过程中通过进入课程,开发第1阶段注重教学方式的选用,在德育知识校本课程拓展时教师要深入地研究当前的知识对于学生的发展影响。教师要通过创新性的教学理念和教学目标,总结出符合学生思想素质的实际教学内容,通过创造性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在德育学习当中注重提升学生的个人学习权利和情感意识,激发学生在学习当中的学习动力和综合素养。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宽容性的教学氛围,使学生在学习时要注重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策略。教师通过激发学生的个人学习热情和学习动力鼓励学生积极地学习和在课程开发当中,增强学生的自主权和选择权。教师要使学生能够提高自身的学习目标和主导性,充分发挥学生个人的独特见解,在个性化的发展过程当中,提升学生的良好学习目标和学习行为。教师需要在课程开发的过程当中,不断提升学生的个人修养和自我管理能力、自我约束能力,并且根据每一个学生在学习当中的情感意识进行教学的帮扶,提升学生在情感当中的探究意识,逐步完善学生的个人学习个性,使学生在个性化的提升过程中,注重思想观念的逐步发展。教师也要在课本教学内容中深入地贯彻教学理念通过采用科学的教育教学方式,选择适当的教学途径进行教学的开发和引导。   (三)评价反馈阶段
  中小学德育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是一项系统且艰巨的校本开发任务,教师在开发时不可以一蹴而就,而是脚踏实地,根据学生现阶段的学习需求进行科学合理地开发。教师在实践当中进行积极的探索,并且根据自身的教学经验,在开发过程当中通过客观性的教学评价引导学生在课程当中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教师也要真正地参与到课程开发和探究当中,收集各方面的意见进行对于知识课程的思考和探究,也要听取校内外专家进行教育教学的实践引导,进行多方面的反思和探索,从而提高教学的需要性和科学性。所以教师必须要认真观察并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校本课程的应用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调整,通过合理的教学评价,助力促进德育教育工作的深入开展。
  四、 德育校本开发中的建议
  中小学德育教师在校本开发的过程当中,要全面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为学生做好良好的榜样。学校有关领导也要加强对于教师的科学培训引导。教师在教学当中,逐步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并且为教师提供多元化的教育教学平台,使教师的个人兴趣和特长,充分地被挖掘。学校领导要充分地鼓励教师实施个性化的教学和拓展,为教师的才华提供表现的机会,并且激发教师的内在素养,逐步增强教师在德育校本课程开发当中的动力。在校本课程开发过程当中,教师要注重对于教材的挖掘和使用,充分掌握教材当中的德育教学资源,并且在实践教学当中,根据课程的教学策略,多鼓励学生家长积极地参与到德育教学引导工作当中,使德育教学环境符合学生的学习需求和思想意识。教师也要对学生的课程进行综合性的引导,确保课程的目标与教学目标相互吻合,并且在课程评价时,要善于总结课程的优势,及时发现课程当中存在的问题,并且通过合理化的教学策略进行有效的解决和完善,在德育课程评价当中,不能够照搬其他的学科标准,而是通过对中小学德育校本课程的,不断进行完善。教师也要在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当中增加社会实践类课程,使其能够掌握将理论与实践相互结合的教育教学方式,增强学生在学习当中的学习动力,使社会实践能够更加符合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心理素质,从而增强学生的良好学习心态,使学生在学习和成长当中能够具有爱心和感恩之心,逐步培养学生的个人综合素质。
  五、 结束语
  结合上述内容,我们能够看出,隨着我国新课程理念的深入发展,当前中小学德育校本课程开发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我们必须要不断地吸取经验,能够予以完善创新,结合学生的发展实际情况深入地进行教学延展与创新,能够确保德育教育贴合学生的生活以及学校资源充分了解地方课程与国家课程不足的前提下对德育课程予以填补或者是建构有效避免内容重叠或者是定位繁多。在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过程中,中小学德育课程改革实施改革中的难点也是重点。所以教师必须要认真地推动中小学德育课程改革发展,根据学生的认知情况有针对性地教育引导,切实树立好立德育人的教育目标。
  参考文献:
  [1]孙国友,黄孙庆.校本课程开发与中小学德育实效性之研究[J].基础教育研究,2017(11):154-155.
  [2]叶飞,檀传宝.探究校本课程开发与中小学德育实效性[J].教育研究,2016(1):54-55.
  [3]班建武,檀传宝.校本课程开发与中小学德育实效性之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2016(24):24-25.
  [4]冯婉桢,檀传宝.探索小学德育教学实效性分析[J].中国教育学刊,2016(12):64-65.
  作者简介:闫向锋,甘肃省平凉市,甘肃省平凉市静宁县文萃中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13897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