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助力小学低段语文故事教学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低年级的小孩都喜欢故事,在小学语文低年级教学中让多媒体助理故事在语文课堂中的融合能更好的提高教学效率。文章结合了低年级儿童成长特点,将多媒体的优势比如视频、动画、声音、变换等融入故事教学中,增加学生得感官体念,提升注意力和兴趣。从课前导入,识字教学、故事教学三方面探讨了如何让多媒体助力小学语文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故事阅读
一、灵活运用多媒体,增加课前导入灵动性
小学低年级的学生能否主动参与课堂,能否喜欢课堂取决于兴趣。在兴趣的引导下孩子能主动的去理解知识。而该阶段的小学生没有孩子会拒绝听故事,更何况是“有声有色有动态”的故事。抓住这一特点,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助力故事的讲述,将一个个生动的故事,精彩的片段用多媒体的方式呈现给学生。课例《豆儿圆》——开课:故事导入,走进文本。——豆爷爷过八十岁生日,请豆儿子孙们都来参加舞会。红豆娃娃来了,绿豆娃娃来了,黄豆娃娃来了,黑豆娃娃来了??大家在一起,快快乐乐地开起了舞会。这时,来了三个奇怪的人,长得和大家都不一样,疑惑得看着,咦?它们来干什么呢?豆爷爷告诉大家,他们是酱油姐姐和豆奶妹妹,后面还跟着豆腐哥哥。它们也是豆儿家庭的成员,酱油、豆奶和豆腐都是用豆子做成的。大家进到屋子,突然,又来了一个陌生人,竟然是轮胎。它和我们豆子家族又有什么联系呢?原来,豆子是人造橡胶得原材料,人们用人造橡胶制造了轮胎。哇!豆子的作用真大啊!大家都更高兴了,舞会又继续进行着。接下来的课文教学便顺理成章:“秋天到,粒粒丰满、可爱的豆儿成熟了。”
二、多元打造教学课堂,将教学化难为易
(一)生字故事教学。识字是小学低年级的主要教学目标。现代简体字和字义之间的联系很少,但是象形字都有一个演变过程,如何上好识字课堂,如何提高学生的识字效率?这时多媒体就能发挥它的优势,让识字教学更形象化。怎样让低段识字教学变得趣味浓浓呢?为此,运用多媒体进行生字故事教学。如《识字快车》“人”的图片展示出来。孩子们能很快说出看到了“人”,这时用多媒體展现甲骨文中的“人”,孩子们也积极的说出了答案。“真棒!”鼓励,让孩子们的热情愈加高涨。这时多媒体可以直观的进行汉字的演化,让象形字的识字过程异常简单。孩子眼中,字形、笔画,每个象形字都是那么生动。后来,在我的课堂上,融入了很多生字教学的视频。孩子们不仅认识了字,还能说得头头是道。例如“夜”字:上面的点、横好比是房子,房子下面人在看月亮。“女”字:观察字形,第一笔“撇折”,第二笔“撇”好比是女子的双脚,站立时要放平才美观,有精神。 “心”字,编一个关于豆子的故事:锅里炒了三颗豆,一颗跳到左边,一颗跳到了右边,还有一颗豆子在锅里。“飞”字,多媒体展示一直鸟,头和身子变成了横折钩,两个翅膀变成了两点。“门”字,第一笔“点”好比是一把钥匙,有了钥匙才能开门,同时渗透笔顺教学,这个字要先写“点”。这样的生字故事教学,轻松突破了字形教学难点。通过多媒体图像与字之间的变换,学生很快的就能从音形义上去掌握一个新的字。
(二)备课角度取舍,故事阅读教学。新课程标准对低阶段小学语文教学提出了阅读教学目标,如果让低年级的学生爱上阅读,如何让低年级的阅读读物中图画阅读变动更有趣呢?如何灵活运用这些阅读读物进行故事教学?我以《老树的故事》为例。本文运用了第一人称的表述方式,运用多媒体为媒介让一颗老树发声,比起老师去阅读这篇文章带给学生的情景感受更强烈,“我是一棵老树,是人类的好朋友?????…………,夏天,我会撑开大大的绿蓉打伞……”老树的自述,让学生像坐在树下听它讲故事一样,拉近了孩子与文本的距离。
三、课后作业,点燃创作的热情
新课程倡导提高学生的各科核心素养,教师应从各个方面去拖展学生的思维空间,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在课后作业“看图写话”这种类型上,多媒体能发挥更好的应用,如何让学生有求异思维?能达到这一目的的最好手段就是多媒体的运用。让看图写话不再成为难事,一年级上册,我班孩子初尝甜头。通过多媒体切换,让学生对看图写话更有激情,对课后作业也更乐意的去完成。
四、多元阅读,立足孩子未来
世界远比我们想象得更加丰富多彩。怎么能迎接信息时代的挑战呢?俗话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围绕故事教学活动,我班还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绘本阅读活动,“故事大王”评选等活动。故事给了孩子们积极向上、快乐有趣的种子,让他们在成长中始终充满后劲。
多媒体的应用,强烈的视觉感官,能让学生充分进行“海量阅读”,更让学生们意犹未尽,不仅增长了知识,开阔了眼界,更让他们从此爱上了这门学科。
参考文献:
[1]李华,胡娜,游振声.新工科:形态、内涵与方向[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04):16-57.
[2]胡玉婷.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求知导刊,2017,0(17).
[3]罗龙杰.小学语文故事教学法的妙用[J].教育界:综合教育研究(上),2017,0(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14053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