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将工程教育理念贯穿于课程教学全过程的探索与实践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周哲海 王君 马牧燕 张帆

  摘要:课程教学是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和主要形式,如何将工程教育认证理念贯穿于课程教学之中,并真正地指导课程教学质量的提升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论文结合学院开展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工作的实际工作,提出了一些建设思路和工作方法。
  关键词: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课程教学;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20)12-0219-03
   一、引言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国际通行的工程教育质量保障制度,也是实现工程教育国际互认和工程师资格国际互认的重要基础。2016年中国签署了《华盛顿协议》,正式开启了工程教育国际认证的新征程。实际上,在2016年之前,国内就有很多大学和很多专业按照工程教育认证的标准开始了专业建设和工程人才培养,并且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中国工程认证协会在整个过程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北京信息科技大学作为一所以工科专业为主的市属高校,从2011年也开始了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工作。测控技术与仪器在2014年通过了首轮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成为国内该专业前8家获得认证的专业。截至现在,学校共有6个专业通过了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还有6个专业申请了2019年的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围绕工程教育的理念开展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已经成为一个必然的趋势,也被广大教师和学生广泛接受。但是,如何更好地将工程教育的理念落实到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从而实实在在地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绝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需要一个较长的实践和探索过程。作为人才培养的最主要载体和实现形式,课堂教学如何融入工程教育的理念则显得非常重要,也特别迫切。
  本论文将结合北京信息科技大学仪器科学与光电工程学院开展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经历,简要谈一下我们基于工程教育理念开展课程教学的一些实践和思路,抛砖引玉,共同探讨,从而进一步提升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质量。
  二、主要措施和工作思路
  开展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目的是要基于各自的专业基础在整个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建立一套工程教育的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并建立持续改进的机制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达到毕业要求和培养目标。课程教学是其中最基础的工作,是真正落实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理念的最重要环节,也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
  (一)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理念,完善课程教学体系,并建立相应的制度
  对于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工作来说,课程体系是最核心的内容,它是专业能否达成毕业要求和培养目标的基礎。课程体系设置是一个顶层设计的工作,它需要解决如何设置整个专业课程来支撑毕业要求,以及每门课程需要支撑哪些毕业要求的达成等问题。课程体系应该基于各自的专业特色,依据一定的原则进行设置。依据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理念,不断完善课程体系,就逐渐成为专业建设的核心工作之一。
  学院从2012年开始按照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体系开展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其中重点探讨了如何完善课程教学体系。从毕业要求和培养目标的设计出发,进行毕业要求的指标分解,在指标分解的基础上,将课程体系与毕业要求指标对应起来,进行顶层设计,通过课程群的方式,规划哪些课程支撑哪些毕业要求的能力达成,确保课程体系设置合理,能充分有效地支撑本专业的毕业要求能力达成,并支撑培养目标的实现。
  在课程体系设置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每门课程的教学要求,首先就是依据工程认证的理念修订课程的教学大纲,明确课程的教学目标及对应的毕业要求指标点,然后就是研究如何在教学环节中采取相应的措施,围绕复杂工程问题,来达成本课程规定的毕业要求能力。最后,还要在这些工作的基础上,探讨课程达成度评价方法、课程考核方式等内容。
  在课程体系建设和完善的过程中,一些思路和做法将固定下来变成了规则和制度。完善的制度体系是有效推进改革完善的基础,可以更高效地指导本专业的课程体系建设,为后续的持续发展提供制度保证。
  自2012以来,学院先后在2014、2016和2017年进行了三次专业培养方案修订,对课程体系进行了持续的优化。与此同时,建立了30多项相关的制度和规则,用以指导课程体系建设和持续改进。
  (二)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理念,改进课程教学管理体系,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
  基于课程体系的设置,每门课程都要支持某一个或几个毕业要求的达成,为此需要确立一系列的课程教学目标,围绕解决本专业领域一些复杂工程问题来实施整个教学过程。但通常情况下,在初级阶段专业教师都没有这样的理念,教学思路停留在传统的方式上,以教授课程知识为主要教学目标,不能从工程认证的理念出发,以能力培养为目标来设置教学环节,并以解决本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为抓手来达成毕业要求。为此,改进现有的课程教学管理体系,建立相应的制度和标准,引导教师按照标准开展课程教学是十分必要的。
  基于工程认证的理念,对现在运行的教学管理体系进行了改革,探讨形成了一些新的教学管理、考核和评价方法,以更全面地指导专业建设和发展。这些管理体系建设是基于全员参与的基本原则,充分考虑到每位老师、每个教学环节、每门课程的实际情况,保证建立的管理体系更有利于整体课程教学质量的改善和提高。另外,这些管理体系建设还要可考核、可评估、可改进,需要建立一些量化指标,这就需要进行一些系统的统计分析,这也是考核管理制度制定过程中一个很大的挑战。考核制度就是指挥棒,会决定教师如何去工作,对于后续的课程教学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同时,现有的管理体系要与职称晋升、岗位聘任等有机结合起来。
  最近3年,学院出台了20多项关于课程教学的相关制度文件,涉及内容包括课程教学大纲修订、课程达成度评价、课程考核、毕业设计、教学文档归档等。这些制度文件规范了学院的课程教学,将教师的工作思路统一到了工程教育认证的体系中,为后续工作的不断改进提升奠定了扎实基础。   (三)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理念,提出新的课程教学持续改进机制,用于指导实施课程教学全过程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强调建立专业持续改进机制和文化以保证专业教育质量和专业教育活力。对于课程教学来说,也需要建立这样一种持续改进的机制,依据课程的教学目标和支撑的毕业要求不断改进提高,以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持续改进机制涉及很多内容,包括教学过程质量监控机制、毕业生反馈和社会评价等。要依据课程达成度分析报告中提出的改进意见,提出明确有针对性的改进方法,然后建立一种跟踪反馈机制,确保改进方法的有效实施,然后再进行新一轮的达成度分析,进一步提高改进意见,以此类推,实现课程教学的持续改进。在整个过程中,除了内部教学过程质量监控外,还要引入外部质量监控机制,通过毕业生反馈和社会评价,改进课程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最终将这种持续改进机制用于教学全过程,确保课程总能充满活力,紧跟最新的发展变化,适应工程教育人才培养的最新要求。
  (四)建立专门的工作小组来确保工作计划的实施和目标实现
  对于各项工作的推进来说,有一个管理体系非常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要有专门的工作小组来执行这些计划。
  为了推进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理念在课程教学中的实施,我们组建了三个不同层次的工作小组,即院级认证工作领导小组、院级认证工作实施小组以及院级工程认证监督小组。领导小组主要是进行顶层设计,审核一些重要的事项,包括毕业要求、培养目标及课程体系设置等;实施小组则具体规划认证工作的开展,包括组织老师进行相关学习、培训,修订教学大纲,以及组织实施具体的教学过程;监督小组则是对整个认证工作进行过程质量监督,提出持续改进意见,并进行跟踪分析和评估工作效果。
  然后,定期组织这些工作小组成员和全体教师参加认证协会组织的培训,提高大家的认识,加强对工程认证理念的深刻理解,进一步明确专业认证和工程教育的建设思路。在学习的基础上,组织各个工作组进行讨论交流,确定毕业要求、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持续改进机制等内容,形成方案,在整个专业层面进行更广泛的讨论。在整个建设的过程中,总结工作机制,形成一系列的制度,并将其作为未来工作开展的基础。
  接下来,建立课程组,并组织课程组基于设定的课程体系来修订课程教学大纲,并讨论如何开展课程教学以支撑毕业要求的能力達成。将工程认证的理念贯穿于教学的每个环节,包括教学目标的确定、课程教学环节、毕业要求的达成措施、考核措施、课程达成度评价方法等,最后在课程考核后,提交课程达成度分析报告,提出课程改进意见。
  进一步,监督小组组织课程组依据课程改进意见,提出明确的改进措施和实施方法,这种改进可能是从顶层上修订课程体系设置,也有可能是仅仅局限于课程教学本身,对其中的教学环节进行改进提高。
  最后,专业要定期开交流讨论会,年终要提交认证工作总结报告,并提交到认证协会。要在这些管理过程中,探索建立一套新的教学管理体系,更好地激励所有教师参与工程认证工作,切实将工程认证理念贯穿于课程教学的每个环节,从形似到神似。
  总之,将工程教育理念贯穿于课程教学的全过程,这是一个持续改进的过程,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并不能一蹴而就。在整个过程中,坚持正确的理念,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并有专门的工作小组推进,是真正能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因素。
  三、结论与分析
  课程教学是人才培养的关键和基础,是“最后一公里的工程”。这里,回顾了我们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理念推进课程教学的一些做法,这些做法对于其他专业或许有益。但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应该根据具体的工作环境来决定采取什么样的方式,很难有一种做法能用于所有情况。
  同时,通过几年的工作实践,我们深刻地认识到这项工作的艰巨性。老师们要投入很大的精力来推进课程建设,而如何更好地激发老师们的工作热情并使其愿意投入到这项改革中,是需要面对的一个关键问题。因此,将这项改革工作如何跟工资待遇、业绩考核、职称晋升、评奖推优等工作结合起来,是我们接下来需要思考的问题。
  但不管怎么样,课程教学改革永远在路上,是一个需要不断改革完善的工作。我们也将更多地关注其他院校的做法,互相学习,建立更好的激励机制和管理机制,提高我们的课程教学质量,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李志义.对我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十年的回顾与反思之一:我们应该坚持和强化什么.中国大学教学,2016,(11):1-16.
  [2]李志义.对我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十年的回顾与反思之二:我们应该防止和摒弃什么.中国大学教学,2017,(1):1-14.
  [3]刘宝,李贞刚,阮伯兴.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大学课程教学模式改革.黑龙江高教研究,2017,(4):157-160.
  [4]李文娟.面向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提高高校教学管理水平.高教学刊,2017,(1):130-131.
  [5]王红军,樊晓雪.地方高校机械类专业工程教育认证的思考与实践.高教学刊,2017,(4):27-31.
  [6]聂仁士,陈雄.论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课程达成度评价体系之缺陷.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74-8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14379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