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基于数据的小学英语学习评价策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余雪琴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和推进,当前的评价已从重视语言知识基础到关注学生的主体性发展、过程性的评价和多元化评价方式。英语核心素养框架的提出,为基础英语教育教学和评价的新一轮改革提供了重要的参照,我们对学生的学习评价关注了学生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的发展。我校英语科组结合学校信息技术与英语学科教学的融合创新实践,开展了“基于数据的小学英语学习评价策略研究”课题研究,系统分析了目前小学英语学习评价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探索数据驱动英语学习评价的有效作用,并提炼了科学有效的评价策略。
  一、当前小学英语学习评价存在的问题
  在实际的英语课堂教学中,我们经常见到,评价成了教师对学生的一个打分评级活动,教师只对学生的学习结果进行分级,而不是对学习过程进行循环式的积极反馈,教—学—评分离。目前的学习评价仍较多停留在语言知识与技能的层面,忽视对学生思维能力、实践能力、情感态度等的评价。评价主体和评价方式单一化,仍以教师评价为主,学生自评或同伴、小组互评仍比较缺失。以质性评价或是标准化的测验、纸笔测验为主,忽视学生个性化的发展,缺乏差异性评价。当前很多学习评价只停留在某一节课或某个教学环节,缺乏对学生学习的全过程跟踪和记录,比如预习作业、课堂上的小组合作、学生的课堂学习记录等等,评价数据未能真正与学习资源和活动建立关联。
  二、基于数据的学习评价的特点与功能
  1. 基于数据的学习评价的特点
  基于数据的学习评价,评价对象全样本,我们可以对所有的个体进行深入的数据分析。评价方式更加多样化。评价主体不再仅限于教师,可以师生评、学生自评、学生互评以及家长评。评价维度和内容也可进一步多元和丰富,呈现和提供更多更有价值的评价信息。能够更好地建立真实的评价环境,使评价任务真实化。评价是伴随式的,跟踪伴随学生学习的全过程,完整记录学生的学习行为,准确、深刻地刻画学生每时、每天、每周、每年的成长变化。及时和个性化的反馈是基于数据的学习评价的重要功能,有助于优化教与学的效果。
  2. 基于数据的学习评价的功能
  数据收集,使学习评价有的放矢,从“学什么(学情诊断、准确定位学习目标)”——“怎么学(学习态度、学习策略)”——“学得如何(学习效果)”,全面记录学生的学习行为、跟踪学生学习的全过程。数据驱动,实现以评促教、以评促学,既可以让学生了解自己的收获、不足,明确努力方向及改进措施,以实现自我调节,促进自我发展,也可以及时帮助教师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发现学生的优势智能与不足,为学生提供适宜的学习帮助或学习资源。
  三、基于數据的小学英语学习评价策略
  1. 立体式目标构建策略
  我校英语科组从语言能力、学习能力、思维品质和文化品格四个核心要素进行学习内涵和具体行为表现的描述,构建了基于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框架的学习评价细目表(见上页表1)。
  2. 多元化评价实施策略
  我校基于数据平台构建了英语思维课堂教学模式(见图1)。该模式借助教学平台,将评价贯穿于学生的课前、课中、课后的学习全过程,以真实性、情境化的评价任务为载体,利用云学习平台记录学生个体学习轨迹,全程追踪学习全过程的动态发展,在有限时间内让每一位学生获得最大化效益。结合课前、课中和课后教学阶段的实际需求,我们提出了以下的评价方法:
  (1)课前——诊断性评价
  教师从“学什么”出发,向学生发送相关的预习任务,如:“What colors do you know? Name the colors.”根据学生的预习数据反馈(预习成果排行榜),精确掌握学情,有针对性地设计出可实现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做到以学定教。教师也可以对学生的前置性知识进行测评,如:“我会说这些单词和句子吗?”将学情可视化,少而精地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对学生未了解或未掌握的知识可以推送合适的学习资源,比如微课视频等;也可以设计一些活动,帮助学生加深理解和运用;而对于学生已掌握的内容,则不用花很多时间去讲解。这样,让数据与资源和活动真正建立关联,力求课堂教学的每一分钟都能让学生获得最大效益。
  (2)课中——伴随式评价、表现性评价
  课中,我们主要对学生学习全过程的行为表现和学习态度进行伴随式评价,如:点击“积极思考”“与人合作”“积极参与”“乐于分享”等选项。有效实施伴随式评价,不仅影响学生英语学习的情感体验,同时影响其投入程度,关系到学生的英语学习由行为参与向情意参与转变。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些表现性任务,让学生在情境中能灵活运用先前获得的知识创造某个作品或完成某项任务,比如情景模拟、制作海报、故事表演等,依据一定的评价量规对学生在做(完成)任务时的行为或者表现进行综合性评价。教师或学生可以利用平台投票系统或应答器进行师生或生生评价,如:语言丰富、发音准确清晰、合作、有创意。
  (3)课后——反思性评价、作品评价
  课后,主要是针对“怎么学”和“学得怎样”对学生的学习策略与方法和学习效果进行反思性评价。如:投票“我喜欢本堂课哪些活动?”学生通过反思性评价可以及时了解自己的问题,找到更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教师还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态度,可以把课堂所学的知识以作业或作品形式延伸至课后,比如:“我能仿照课文介绍自己的漂亮校园。”“我愿意把课文读给爸爸妈妈听。”
  3. 动态制结果应用策略
  基于数据的多元化评价结果以多样化方式呈现,改变了传统冷冰冰的固化的“分数”呈现方式,让评价更有人性和有温度。比如,教师在通览全班所有作品成果的基础上,呈现具有代表性的典型作品,学生将自己的作品与同伴作品进行比较时就能及时发现自己的优势与不足;学生可以基于实时的学习数据,选择不同的学习资源或学习任务,形成个性化的学习策略和学习结果;学生还可以在自评与他评中增强学习自信心,获得荣誉感。因此,教师应将评价反馈的数据结果及时应用于课堂,为学生提供适宜的学习帮助或学习资源,实现以评促教,以评促学。
  责任编辑 魏文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14451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