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为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插上思维导图翅膀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桑靖

  【摘  要】为了扭转学生机械记忆信息技术有关知识,可以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引入思维导图工具,从而借助思维导图引导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网络,让学生学会自己归纳和整理上课笔记,提升学生自学信息技术的能力,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关键词】高中信息技术;思维导图;应用策略
   由于安徽省目前未将信息技术列入高考科目,致使信息技术相比其它学科而言,所占课时偏少。课时虽然较少,但学生需要掌握的信息技术内容仍是不少的,这就为教师教好信息技术科目造成了较大的困扰,尤其是在教学生学习其中的理论知识时,更是因其较为抽象而觉得力不从心。为了扭转这种局面,让学生摆脱机械记忆的枷锁,笔者认为将思维导图应用于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则不失为一种良策,从而确保学生及时归纳信息技术有关知识,构建起系统的信息技术知识体系。
   一、思维导图的优势及特征分析
   当前,随着网络信息的快速传播,我们的知识呈现出几何级数增长,因此,我们人类现在非常不缺乏知识,而是缺乏快速吸收知识、转化知识的卓越工具。现在人类已经挖掘出来了这个卓越工具,那就是由东尼·博赞提出的思维导图。思维导图,简言之就是人们运用发散思维将各个知识点串联起来,并形成具有一定内在联系的知识网络体系的学习工具。因此,将思维导图应用于高中信息技术学习中,能够帮助学生串联起来教材中零散的知识,理清信息技术知识脉络,促进学生构建完整的信息技术概念,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从而减轻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知识概念和操作技能的负担。思维导图之所以具有如此明显的优势,是由其以下特征决定的。一是思维导图具有特殊性特征:在学习中运用思维导图,能同时将人的左右脑调动起来,从而帮助学习者建立起有关知识的记忆链接,促进学习者开启“全脑思维”,即开启左脑的数字、文字、逻辑、顺序以及右脑的图像、颜色、想象等。由于每个个体都是特殊的存在,因此,个体在绘制自己的思维导图时,都具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即个体可以根据自身的已有知识结构来绘制相应的思维导图,从而构建起具有自身特点的网状思维结构。二是思维导图具有互动性特征:教师在运用思维导图进行教学时,师生之间、学生之间能够通过头脑风暴的形式进行良性互动,以帮助教师与学生及时补思维导图中的疏漏,达到互相补充、取长补短的目的,并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联想能力,促使學生由以往的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
   二、思维导图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借助思维导图,构建知识网络
   在将思维导图运用于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时,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和课程标准将每章的知识结构和教学安排,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呈现给学生,从而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分清主次,理清知识脉络,促进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质量的提高。如在讲授“Excel的基本操作”内容时,教师可以制作如图1的思维导图,将操作的对象分为工作簿和工作表两个要点,由图1可知,对工作簿的操作较少,是次要内容,而对工作表的操作较多,是主要内容,需要掌握的内容有:数据区域的选取与表示、单元格格式和自动填充三种操作类型,每种类型的操作又有更细化的操作内容。那么学生在学习这部分内容时,就可以带着明确的目标参与学习活动,步步深入,层层递进,边思考边总结,最终形成与“Excel的基本操作”相匹配的清晰的知识框架,让学习Excel操作不再摸不着头绪!
   (二)借助思维导图,巧记上课笔记
   众所周知,高中信息技术知识点比较零散且繁多,然而由于高中信息技术是非高考科目,学生对信息技术科目自然也不太重视,那么教师在上信息技术课的时候,学生就会很少记笔记,那么随着时间的流逝,众多的知识点就会慢慢被遗忘,学习效果也大打折扣。若教师在教学生信息技术知识技能时能够很好地利用思维导图进行辅助教学,辅导学生利用思维导图归纳记录上课笔记,并在学生绘制过程中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运用联想的方法梳理各知识点间的关系,那么学生学习的效果自然会好很多。例如,在讲授“信息及其特征”内容时,我们就可以引导学生借助思维导图从信息的定义、一般特征和分类三个方面绘制思维导图(见图2),如果学生具有良好的想象力,也可以利用图形辅助记录笔记。利用思维导图记上课笔记,不仅能让学生较快地完成笔记,而且还能加深学生对有关知识的理解,学会对知识的归纳和整理,为后续深入研究做好铺垫。
   (三)借助思维导图,提升自学能力
   高中信息技术与其他课程相比,具有显著的应用性特点,那么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信息技术课程时,不仅要把该讲的内容传授给学生,还要锻炼学生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我们只靠有限的45分钟往往是不够的,还要不断提升学生自学信息技术的能力。笔者认为,提升高中生的自学能力,关键是增强学生整理信息的能力,而借助思维导图进行教学则是提升学生自学能力的途径之一。首先,教师给学生制订一个学习目标,然后让学生根据学习目标构建相应的知识网络,并能够按照自己的设想整理各个知识点,从而使构建的知识网络能够较为长久地保存在记忆中。如在引导学生学习制作网页时,可以选择学生的“最美的界首”作为网页的主题,让学生通过网页将界首介绍给他人。为了让别人能够见识到丰富多彩的界首,我们可以引导学生绘制思维导图,让学生思考从哪些方面来介绍界首,从而实现网站结构的搭建,图3就是某学生借助思维导图搭建的网页内容。通过这个过程,学生不仅学会了制作网页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提升了他们的自学能力。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思维导图作为一种非线性、可视化的思维工具,能够帮助学生将思考的过程及结果较为直观地呈现出来,从而促进学生对信息的归纳、整理,从而构建较为完整的知识网络,提升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质量。因此,我们教师应不断探索思维导图在教学中的应用策略,以研助教,以教促研。
   【参考文献】
   [1]李颖.思维导图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J].福建电脑,2019,35(07):113-115
  (安徽省界首中学,安徽 阜阳 23650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14472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