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重在审美立意贵在审美体验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在国家大力推进基于核心素养教学改革的新阶段,中职语文课程教学必须以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为总体目标。审美发现与鉴赏是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内涵之一,文学作品教学是审美教育的主要载体与实施路径,应立足问题剖析,从目标确立、激发兴趣、品味语言等方面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提升其审美品位。
  关键词:语文核心素养;审美教育;文学作品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20)1C-0008-04
  紧随国际教育改革潮流,我国近年建构了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总体框架,并指出,“是党的教育方针具体化、细化”。核心素养是学生适应社会发展和终身发展应具备的正确价值观念、素质品格和关键能力,必须通过课程、教学及评价等途徑落地,其中,确定课程核心素养是关键因素。教育部颁发的《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标准(2019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以界定语文课程特质为逻辑起点,从语言、思维、审美和文化四个方面对语文核心素养的内涵要义进行明确,统整了教学内容并引领教学改革。在课程标准中明确语文核心素养,标志中职语文教育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语文教师将面对新的教学目标和更高的教学要求,必须从更深层次思考教学如何顺应,怎样解决因之而来的问题。笔者试以文学作品教学为例,说明核心素养视域下课堂教学改革应采取的策略和方法。
  一、偏狭单一:文学作品教学存在缺失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一直沿用文选型教材。文选型教材是依据文体或“文体+主题”选文组建教学单元,这种组合方式,决定了文本在教材中居于主体地位。课程标准颁行前,原教学大纲(2009年版)按阅读与欣赏、表达与交流及语文综合活动三个板块设置教学内容,并以阅读与欣赏为主要学习内容,表达与交流作为单独系统依附阅读与表达存在,再依靠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实现两者的融合。因循这一思路编写的中职语文国家规划教材,三大板块主次分明、序列清晰、功能明确。只要对国家规划教材的篇目稍加梳理,即可看出,在阅读与欣赏部分,文学作品(现代诗歌、小说、散文、剧本)篇目颇多。综上,不难得出结论,在以阅读与欣赏为主要教学内容前提下,文学作品已成学习内容的主要载体之一,其教学效果直接关系中职语文教育的质量,不可轻忽。笔者以自己的教学体验,以及所做的一些调查分析,再以新课程标准中的语文核心素养,尤其是其中的“审美发现与鉴赏”的内涵要义审视,认为当下文学作品教学存在偏差,集中反映为两个方面的问题。
  (一)文学作品教学的立意不高,呈肤浅状
  所谓“立意”,在教学领域中是指教学的指向,即决定要教什么,教学之后应该让学生得到什么,学生得到之后能在哪一方面得以应用或提升。立意一般以教学目标的形式出现。现阶段,文学作品的教学目标呈现出明显的线性状,以知识点传授和能力点训练为主线确立。
  例如,小说教学必然以了解有关文学常识(如作家评价、作品写作背景与小说“三要素”)及掌握小说欣赏方法为教学目标。如此设定教学目标,文学作品教学仅停留在文学常识积累及文本欣赏方法掌握的层面上,无法达到“品味语言艺术,发现美,体验美,欣赏美”的高度,也难以形成正确的审美意识、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与鉴赏品位”的审美境界。
  立意与教学质量及效率息息相关,其高下决定教学目标确立的优劣,又涉及教学内容的取舍与教学策略之好坏。
  众所周知,文学作品是审美教育的载体。文学即人学,表现人性、人道、人生,体现民族的情感、志向、节操,文学作品阅读,为学生打开认识人生和自然的天地,展示了鉴赏真、善、美的审美领域,创设了陶冶情操、完善人格的艺术环境,也同时增强了对祖国语言文字的审美意识。由是观之,文学作品教学,如以知识积累和方法掌握为目标,必然使处于价值观和审美观形成期的学生无法得到必需的精神熏陶,是一缺失。
  (二)文学作品的教学策略单一,呈沉闷状
  笔者从调查中得知,部分教师在文学作品教学时,审美教育意识薄弱,无论现代诗歌、小说,还是散文、剧本,一律视为教学文本,未能按照核心素养培养的要求及文学作品样式的特点,决定教学策略,选择有效的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结构往往从分析内容结构入手,再以梳理作品的表现手法和作者表达的思想情感作结,其间,也会提出问题组织小组讨论。
  这种限于文本、肢解文本的教学程式,使审美体验严重缺失,课堂必定呈现沉闷状。也有教师为了激活学生学习兴趣,在教学中运用了现代教育技术,将作者与作品有关知识或文本内容的部分场景、片段以多媒体形式呈现。虽然部分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但因为脱离了文本,学生只是被动接受,并未从文学作品的语言文字艺术品味及其背后的情感世界感受中进行审美体验,这种被激起的兴趣,虽有一定效果,但有限。
  在进入教材的文学作品中,散文的篇数居首,其类型也呈丰富状:叙事性散文、抒情性散文、哲理性散文,还有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文化性散文。如何按照审美教育的定位确定正确的教学策略,确是一个命题。据笔者的体验与调查,散文教学策略亟待探究,其中,取何策略、定何方法、用何手段,帮助、指导学生探究散文意蕴,获得审美发现,怎样从文本的物象(景物或事物描写)鉴赏物像寓意(即“一切景语皆情语”),进而读其“形”,悟其“神”等,缺少有效策略。
  文学作品教学的短板,在语文核心素养观照下,以审美发现与鉴赏这一语文核心素养要义洞察下,也已清晰可辨,应该寻求解决之策。
  二、审美教育:文学作品教学必须确立的目标
  (一)文学作品与教学改革,当从确立正确目标起始
  《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语文核心素养是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获得与形成的语言知识与语文能力,思维能力与思维品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体现,主要包括:语言理解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发现与鉴赏、文化传承与参与四个方面。”对“审美发现与鉴赏”,《课程标准》做了如下阐释:“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通过阅读优秀作品、开展相关审美活动,运用联想和想象,品味语言艺术,发现美,体验美,鉴赏美,形成正确的审美意识、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与鉴赏品位,提升审美境界,在生活、工作情境中运用口语和书面语表现美、创造美。”以上文字不难看出,“审美”是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指导学生进行“审美发现与鉴赏”,是语文教育题中之义;落实这一核心素养的重要载体——文学作品,必须将审美教育作为教学目标确立。   毋庸讳言,中职语文教学一直缺乏鲜明的教改导向,加之学生语文水平始终不尽理想,以致教学改革长期处于冷寂状态,课堂教学也存在诸多问题。如前所述,文学作品的教学,目标立意、教学策略均存在问题,亟待进行深层次的改革,其中,必须对文学作品教学的意义进行厘定,明确为什么教学文学作品,文学作品应该教什么。这是中职语文教育进入核心素养新阶段不可回避的问题。
  迄今为止,文选型的中职语文教材始终将文学作品按照诗歌、散文、小说、戏剧四种体裁分编为教学单元。这种编排组合方式,为教师教学文学作品提供了平台,但也因此形成单篇课文教学的思维定势。具体表现为教学目标确立趋于浅表化和程式化。如同之前分析,因立意不高,从知识、能力、情感三个维度确立教学目标的思路几成范式。以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为例,《再别康桥》是现代诗歌的经典,也因之成为中职语文教材的典范课文。教授这首诗歌的教师,其预设的教学目标一般具体为三点:学习诗歌优美语言及其表达效果;理解意象,领会其中蕴涵的思想情感;掌握诗歌欣赏方法。如此定位教学目标,学生学习能达到这样的效果:接受了新的知识(文体知识和文学常识),形成了一定的现代诗歌欣赏能力。如果教师注意阅读与书面表达的结合,让学生尝试创作现代诗歌,还可培养写作模仿能力。但是,以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高度考量,尤其从文学作品教学旨归——审美的发现与鉴赏进行反思,以上设定的教学目标显然“先天不足”。学生虽然获取了知识,但在能力培养方面仅达到理解和模仿的层面,没有从语言艺术的品味中进行审美体验与审美鉴赏,当然无法为形成审美情趣与审美品位等素养奠定基础。
  笔者认为,语文核心素养视域下,文学作品教学不能只是传授知识,也不可止于理解与模仿,非定位于审美教育不可。无此定位,语文核心素养必然缺失。文学作品是语文学科进行审美教育的最佳载体,无此载体,审美教育难以实现。指导学生对文本的语言文字进行体味、品析、想象、参悟,使他们于体验中感受其语言美、意境美、情感美,得到浸润与熏陶,审美情趣得以形成,是文学作品教学要务。正如高尔基所说,“语言是文学的第一要素。”语文课程中的审美教育自然不可须臾偏离。如上分析,即可形成共识:文学作品教学目标,必须从审美教育立意;文学作品中的审美教育,只有通过语言文字品味实施。
  仍以《再别康桥》为例,说明审美教育立意下的教学目标:诵读诗歌,掌握节奏,感受诗歌的音乐美;品味诗句,体会诗中体现的轻柔、明丽的风格,领会诗歌的意境美;品析诗中意象,展开联想和想象,体验诗人表达的情感美。如此确立目标,指向明确:现代诗歌学习以接受美的熏陶为旨归,以品味诗句的蕴藉,领会意象,体验情感为主线,将如何欣赏及欣赏应达到的效果有机融合在语言文字的品味中,从而避免了欣赏方法的机械说教和内容语句的架空分析。
  三、品味体悟:文学作品审美教育应取的策略
  朱光潜先生曾指出:“咬文嚼字,在表面上像只是斟酌文字的分量,在实际上就是调整思想和情感。从来没有一句话换一个说法而意味仍完全不变。”[1]他还说:“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实在是在思想情感上‘推敲’。”[2]这两句话,强调了一个观点,阅读文章,重在语言文字推敲,惟其如此,才能理解其内容,领会其情感,进而得感悟、受熏陶。在文学作品教学必须将审美教育作为目标确立的当下,取何策略,取何路径才能实施有效,是一个仍待探究的问题。朱光潜先生的两段文字,尤其是 “咬文嚼字”要义的精辟阐述,具策略及路径指向的功用。
  根据笔者近年来的教学实践与反思,深切认识到,在文学作品中进行审美教育,不仅要有目标意识,更要重视策略、探寻路径、讲求方法,其中,涉及教学理念是否正确、教学观念是否先进、课程性质是否理解、文学作品教学特点是否把握、学情是否了解等系列问题。还以讲授《再别康桥》的实例说明。笔者在教学目标既定后,对教学实施做了如下设计。
  首先,确立教学思路。坚持“学习共同体”教学理念,秉持教学活动本质要义。在教学全过程,师生必须进行积极有效的交流互动,其间,教师发挥主导作用,努力体现学生主体地位、激发其学习主动性,推动他们参与教学活动,进行实践体验。
  其次,了解真正学情。笔者从以下方面进行学情分析,即了解学生对现代诗歌意象方面的知识及徐志摩其人已知的有哪些、未知的有哪些,对现代诗歌学习想知的是什么。这一了解通过学习平台于课前进行,从中判断学生应知的和能知的是什么。以此作为确定或调整教学目标的依据。
  再次,设计教学主线。以诗歌语言品味、品析、领会、感悟等为教学主线。教学主线确立后,确定教学策略与方法,安排教学环节。
  有关现代诗歌的知识与欣赏方法,如意象知识及其诗中体现与效果,以及教师的引领性问题及现代教育技术运用等融入其中。
  以上设计有两个特点。其一,以“咬文嚼字”的方式进行审美教育。“‘咬文嚼字’式教学是指教学环节围绕语言教育展开,实实在在地引导学生在阅读中理解、咀嚼、品味文本语言,把思想、情感、情趣的熏陶感染有机地统一在一个生动活泼的语言教育过程中。”[3]其二,以自主体验的学习方式唤醒学生对现代诗歌的兴趣与热爱,并在亲身经历的学习活动中获得认识与情感体验,感受到诗歌中的形象性和愉悦性。两个特点构成相互支撑的课堂教学结构:“咬文嚼字”引领自主体验,自主体验实践了“咬文嚼字”。
  笔者按预设实施(共两学时),效果理想,自己对文学作品教学如何进行审美教育也有了理性认识。请看教学中的两个片段。
  片段一(第一学时,导入之后新授的第一环节)
  【学习内容与要求】诵读全诗,诵读中品味语言、品析内容、领会意象,体悟意境。
  【学习方式】诵读中运用联想和想象,感受和体验诗中蕴藉的意境和形象。
  【教学方法】以问题引领“咬文嚼字”,以评价点拨诵读要义。
  【一点分析】朱熹说:“凡读书……须要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要诵读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这是读书方法,蕴涵着读书的意义:由读至悟。中职生读书往往不得要领,必须教师明确要求,点拨评价,积极互动,方能读出况味,得到浸润,提高审美品位。因此,这一环节基于以上分析,将诵读贯穿环节始终,按“怎么读”及“读出什么”两个方面明确要求,并设计成渐进式的三个步骤。第一步骤,全班齐读,要求凭感觉读出轻重音与节奏,并找出诗中描写的景物。第二步骤,仍为全班齐读,要求找出表达诗人情感的诗句,带着自己的情感诵读。第三步骤,个人自读,要求诵读中展开联想和想象,说出自己体悟到的意境,此步骤由之前的教师评点改为同学互相评价。三个步骤,推动学生于诵读中体验了“感知—理解—感悟”全過程。教师每一步骤的评价,重在引领“咬文嚼字”,但不是干涩枯燥的分析,而是帮助学生领略诗句魅力,产生心灵沟通与情感共鸣,得到愉悦之情。为此,笔者还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播送舒缓、抒情的轻音乐,于白板呈现与诗歌描摹景物相类的风光画面,使学生在美的氛围中诵读。
  片段二(第二学时,当堂训练环节)
  笔者安排了一道当堂检测题:5分钟内阅读卞之琳的《断章》,说出读后的感受。题目宽泛,任学生表达(这也是审美教育原则之一:自由创造性),但题旨明确:能否鉴赏诗歌。学生的回答丰富多彩,一位同学说,四句诗写了4个景,明月、楼、桥、观景人,但可以想象出诗句之外的流水、岸柳、游船,还可以联想观景人和楼上人的神态、眼神……也有学生用“咬文嚼字”方式对“装饰”“看”两个词做了品味,说可以演绎出一个荡气回肠的爱情故事,这是诗的魅力所在,意在诗外。从撷取的回答可见,学生已初具发现美和鉴赏美的能力。
  黑格尔说,“美只能在形象中见出”,应是“可观照,可用感官接受的东西”。文学作品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必须遵循形象生动性和情感愉悦性两大原则。只有这样,学生才能进入状态,被感染,去感受美,体验美,进而形成审美情趣与品位。教师要做的就是为学生营造氛围、激发学习情绪、唤醒潜质。
  文学作品是中职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内容,几乎占文选型教材课文的半壁江山。其教学改革取向,应具示范价值。据笔者教学实践的体悟,在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改革新阶段,中职语文课堂教学必须按语文核心素养立意,在语文文字品味(包括思维训练)上着力,注意审美教育和中华文化培育,教学改革必定稳进致远。
  参考文献:
  [1][2]朱光潜.朱光潜全集[M]. 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88.
  [3]邱伶敏.不因人文失语言,要因语言悟人文——“咬文嚼字”式教学的探索[J]. 教学月刊:中学版[J],2016(12).
  责任编辑:夏英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15494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