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高中物理概念教学策略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高中物理概念教学的细腻化处理,需要从不同视角、不同维度展开考量。在情境教学中,教师要接轨学生的生活认知基础,创建富有趣味的实验操作程序;引发学生知识冲突,促进其知识迁移,利用多种教辅手段,创建悖论情境,促进知识的自主生成;发掘物理概念内涵,促使概念的实践与运用,唤醒学生的物理认知思维。教师细腻化处理概念教学程序,能够为学生的深度学习和感知物理创造良好条件。
  关键词:高中物理;概念教学;深度教学;细腻化
  物理概念能够反映事物的本质属性或独有特性,是对物理现象或客观事物的抽象与总结,也是形成物理公式、原理、定律的前提。高中物理概念教学一直面临着“难教”“难学”的问题,无论是教师的课堂讲授还是学生的接受理解都存在很大的困难。为此,教师不妨深入挖掘物理教材的知识内核,丰富物理概念教学内涵,对物理概念的逻辑层次、生成方法进行细腻化处理,以此激发学生学习物理概念的主动性和发散性,从而改变传统物理概念教学“满堂灌”的教学模式,使学生能够真正地在活跃的思维中准确把握物理概念,提升自身的科学素养。
  一、联系现有认知,构造情趣课堂
  (一)与生活实际相联系
  虽然高中阶段学生的思维发育已日渐成熟,但因生活经验、心理特点、思维习惯等方面的欠缺,他们仍习惯以具象思维来看待问题,在对抽象物理概念的解读和理解上有一定的困难。教师在开展概念教学时,要多创设一些与学生日常生活相关的教学情境,将物理概念和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到一起,为学生提供更多概念认知素材,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降低学生对物理概念的理解难度,帮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具体情境中准确理解抽象的物理概念。
  教师在教学力学知识时,各种类型的力都可以在生活中找到实例。例如,教学“重力”时,如苹果下落、下雨天气等都是生活中常见的因重力作用而产生的现象;教学“弹力”时,教师可以利用生活中最常见的弹簧、橡皮筋等物品进行实验和讲解;教学“摩擦力”时,教师可以用汽车刹车、推动箱子等事例来帮助学生理解物理知识。
  (二)与趣味实验相联系
  “以抽象的、无背景的方式教授教学内容,必然会导致‘惰性’的知识”。高中物理概念知识本身就是枯燥的,如果教师单纯依靠语言讲授,不仅难以全面、准确地揭示物理概念,还会影响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致。教师应从学生身边感兴趣的事物入手,再结合实际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设计一些富有趣味的物理实验,增强学生的课堂情感体验,在调动学生概念学习积极性的同时,也激发和保护了学生对物理认知的新鲜度,为物理概念的认知建构奠定基础。
  例如,在教学“感应电流产生条件”内容时,教师设计了一个有趣的演示实验:将导线和小灯泡相连,组成一个闭合的线圈并放置在电磁炉台板上,接通电磁炉电源,发现小灯泡亮了起来。学生看到后都很惊奇,纷纷问道:“电磁炉台板上也没有导线切割磁感线啊,感应电流是如何产生的呢?”教师让学生带着疑问和兴趣,对物理现象展开探究。这样的趣味实验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融入物理概念的学习中。
  二、激发主动思维,引导知识生成
  (一)引发认知冲突,促进知识迁移
  有些学生在学习物理概念时只会采取死记硬背的方法,遇到物理题目就将物理概念和公式生搬硬套到题目中,这种学习方法是不可取的。物理概念的学习是学生自主建构的过程,但不应该是单纯的建构,而是一个建构与解构交错并行的过程。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还是思维冲突的引导者。教师要通过恰当的情境设定,引导学生批判性地看待和学习物理概念,在与旧认知的融合相交中,要将已有知识迁移到新的概念学习中,从而形成新的物理概念认知。
  例如,在教学“电源与电动势”内容时,很多学生都不能正确地理解电池本身存在的内电阻,形成了“电源给定后,电源的电压就不会变化了”的错误认识。教师考虑到本节教学任务相对轻松,于是就利用了课堂时间演示了几个对比性的课堂实验,以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其中一个实验是:用两节干电池和三节干电池分别对2.5V小灯泡供电。学生都做出了“由三节干电池供电的小灯泡更亮,但可能烧坏”的预测,但最后学生却发现,小灯泡不但没有被烧坏,而且亮度更暗。教师以此引导学生在解构和构建中改变错误认知,从而使学生建立正确的物理概念认识。
  (二)创设悖论情境,促进自主生成
  所谓悖论情境,指的是逻辑自相矛盾的情境,是在同一前提理论中推导出的两个自相矛盾的命题。这种悖论情境更能激发学生主动思考,增强学生的探究欲望,帮助学生实现自主生成。教师在物理概念教学中,可以以一个简单的生活现象或实际问题为切入点,引导学生按照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认知体系进行推理,再通过演示实验或物理概念进行另一个推理,比较两者得到的结论。若两者出现了不同之处,教师就可以继续组织学生探究问题,引导学生建构科学概念。
  三、总结
  在高中物理概念教学中,教师要超越物理概念的表层符号,深入、全面、准确地挖掘物理概念的发生和发展过程,进行有效的思维激发、系统呈现,促进学生的知识迁移和自主建构。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优化物理概念的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物理核心素养的提升,达到学力因素、智能因素和人格因素的和谐统一。
  参考文献:
  [1]黎洪波.论高中物理核心概念教学的方法及重要性[J].中學物理,2016(13).
  [2]孟拥军.深度教学理念下的高中物理概念教学策略研究[J].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17(19).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15780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