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结合实际生活进行小学数学教学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数学与生活密切相关,教师应该结合实际生活进行小学数学教育,鼓励学生将知识学以致用,本文从“利用生活场景充分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利用生活实践提高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利用生活应用巩固学生数学知识基础”三个方面论述如何带领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学习小学数学,从而提升学生的数学知识水平。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实际生活;结合;实践
数学来源于生活,需于生活,用于生活,这是对数学最本质的解读。《数学新课标》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堂,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因此,数学教学既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规律,尤其是小学学生,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较弱,教学者需注重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中出发,将学生带领到实际生活中,让他们亲身经历数学构建的过程,从而深刻理解并掌握数学知识,实现学生在认知、情感、能力、运用等多方面的综合发展。
一、利用生活场景激发数学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任何人做任何事首先要有充分的兴趣,有了兴趣智慧的大门才会打开,自身的动力、魄力和耐力会被激发。尤其是小学生,对周边事物的认知水平和思维能力有限,因此培养他们对事物的兴趣尤为重要,才能充分打开他们的思维大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针对每一个知识点设计激发学生兴趣的方案会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猜谜、小游戏、实际操作等等。
以小学三年级数学课本题为例:淘气想靠墙围一个长6米,宽4米的菜园,可以怎么围?需要多长的围栏?怎么样围最省料?
做这道题时,如果只让这些年龄10岁左右的孩子坐在教室里写答案,思维太过局限,他们的收获也太少,甚至很多学生不能正确的计算出周长。在实际教学时,可以将学生带领到操场,将他们分成若干小组,通过拉绳子去模拟围墙,同学们反而激情高涨,一扫课堂学习的枯燥,实践起来兴高采烈,每组之间互相比拼谁用的绳子最短,其中一组借用了操场一段长围墙,总共用了4×2+6=14米绳子;另一组仅仅用了6+4=10米绳子。教学者可以对他们的答案进行肯定,并且对答案进行分析点评,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表扬。通过这一实际操作案例,同学们收获颇丰,对周长的计算有了充分的认识与理解。
在课后总结一下为什么这个问题可以如此容易的解决,为什么能收获如此良好的学习效果,关键在于将学生带入实际生活场景中,让学生了解所借用的墙其实就是长方形的边长,围花园就是计算长方形周长,达到了利用实际生活激发学生对数学知识学习兴趣的效果。
二、利用生活实践提高数学思维能力
能力是一个人的核心素养,小学数学教学的三维目标之一就是充分发展学生数学思维能力。教学者需基于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知识基础,带领学生通过调查研究和劳动实践等方式提高分析判断和科学创造能力,进而启迪智慧,培养学生的思维、操作、探究、合作和创新能力。学生通过实践活动,不仅能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且能培养数学思维能力。
以小学三年级数学练习题为例:将一根长120厘米的繩子截5次,每截多长?
常以课堂为阵地的小学学生轻车熟路,按照常规解题方法:直接用120除以5等于24厘米就得到最后答案。本文作者在课堂上告诉学生:你们都错了,同学们很惊讶,为什么了?作者将学生们带到操场上掉落树枝的地方,让他们每人捡一根长树枝,将其折成小段,特别提出要求:每个人需记住自己折的次数是否等于折后树枝的段数。同学们兴趣高昂的折了起来,最后却都发现自己折后获得的段数比折的次数多1,他们恍然大悟,再让他们做这道例题,大家重新用120除以6等于20获得了正确的答案。
通过类似的数学结合实践活动,能够让学生懂得数学与实际生活应用的密切联系,利用生活场景培养学生发散思维与认真思考的良好习惯,让数学的学习更加简单。
三、利用生活应用巩固数学知识基础
学习的终极目标就是知识的有效应用,学校的目标应当是培养有独立行动和独立思考能力的学生,学生要把为社会服务看作是自己人生的最高目标。我们从教者就要牢牢牵住学以致用这一“牛鼻子”,让学生懂得将学习到的书本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将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也能实例化理论知识,提高学习效果。
例如作者在完成学生三角形的稳定性课堂教学后,让学生检查学校里的木板凳是否有凳腿松动的现象,分析其原因并给出修理办法。同学们对这种既展现才艺又能运用自己数学新知识的活动兴趣盎然,大家聚精会神检查,思考,给出的解决凳腿松动办法各有妙招。其中有位同学找来一根木条,两端分别斜钉在相对的两根凳腿上,凳子马上十分稳定。大家瞬间明白了这正是充分利用三角形的稳定性原理,纷纷表示回家也要利用这种方法,对家里的工具进行修复,将新学习到的数学原理充分应用到生活实践中。正式这种与生活应用的紧密结合教学,产生了良好的新知识学习效果,较高的提升了学生的数学知识掌握水平。
总之,教学者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将数学教材中的抽象知识予以生活化,将学生带到实际生活中学习数学,是数学教学最有效的方法。数学来源于生活实践,又为实际生活服务,在教学中,利用生活场景充分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让学生带着好奇心遨游在数学的知识海洋中,利用生活实践提高学生数学思维能力,不断提高学生思维的发散性,利用生活应用巩固学生数学知识基础,让学生在数学和生活的结合中提高解决问题能力。
参考文献:
[1]陈婧巧.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探索.新课程(中学),2013.
[2]葛芳.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研究.华中师范大学,2015.
[3]梁秋莲.小学数学教学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中小学教材教学,200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15842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