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与实际生活的结合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和发展,根据新课改的要求把小学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在一起,能使小学数学教学更加生活化和情景化。小学是学生生涯中最为重要的一个阶段,是学习方式和学习习惯养成阶段。因此,数学教学要根据学生的认识能力,把数学知识和实际生活有效联系在一起,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学生认识数学、学习数学、培养思维能力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所以,数学教师要把数学内容和生活实际有机结合在一起,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关键词】小学数学;实际生活;联系
知识来源于实际,脱离生活的知识是不存在的,当然数学也不例外,在数学教学中,我们要将实际生活带到知识学习中,让学生从知识的海洋和实际生活出发,让学生感受到更加贴近生活的教学,让学生知道数学在生活中是无处不在的,远离生活的数学是不存在的,生活化的数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帮助学生更快更好的掌握学习数学知识的方法、技能等,在生活中遇到困难,学生运用数学原理解决问题,可以有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结合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众所周知,数学课程的学习是枯燥的,所以教师在讲授数学课程时,要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增加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如,在教学“周长和周长单位”时,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播放动画,一名同学围绕操场跑一周是什么距离,这就是我们要学习的内容,这是一种开放式的导入,更加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这种教学方法可以使学生更快更好的融入到课堂学习中,让学生知道数学是如此的有趣、神秘,增强学生的探索意识,享受在数学学习中的喜悦,增加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学以致用,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培养全面性人才。
二、结合生活情境,让数学融入生活
数学和实际生活有着密不可分联系,生活处处有数学,教师要在生活中发现数学,引导学生研究数学,增强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充分体会到数学的魅力,让学生发现数学离我们并不遥远,数学的价值是无法超越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时,如果教师习惯性的灌输知识,學生可能并不理解,也不能达到预期效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先让学生介绍现实生活中常见的例子,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常见的长方体和正方体,根据生活中常见的例子回归到知识点中去,然后在课堂现场出题,让学生指出哪些是长方体,哪些是正方体,让每个学生都能体会到熟悉感和亲切感,让学生知道生活中的数学无处不在,这种教学方式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氛围,让每个学生都可以参与其中,可培养学生的参与能力、合作探究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可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学习数学,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动力,让学生知道数学与我们形影不离,对我们的日常生活有非常大的帮助。
三、结合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帮助学生学习数学
教学应当从生活出发,让学生亲身感受把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转化成数学问题,从而进行解释和学习的过程,并将数学知识充分应用在实际生活中。在小学数学学习阶段,应用题的学习是必不可少的,也是小学数学阶段的重点和难点,应用题的学习有利于提高学生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学生的思维,但是教材中的应用题也存在很大的弊端,大部分应用题偏离学生实际生活,给学生的解题思路带来非常大的弊端,如果是符合实际生活的应用题,则会更方便学生理解,学生更容易针对问题作出解答。
例如,在教学“分配”时,课本上的内容是“玉米的种植面积”,这对于南方的学生是遥不可及的,远离学生的生活,因此在授课时,笔者为学生设计了这样的题目:六年级3班有男同学30人,女同学20人,老师要把毽子分给男生和女生两大组,如何分配才能公平公正呢?有的学生说是平均分配,有的学生说按照男女人数的多少分配,通过这个活动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凭借自主创新、交流合作等方式,最终得到结果按照比例分配,并且获得了类似题目的解决方法,只有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离不开数学,把数学和生活有效的结合在一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在现实生活中遇见问题时,学生也能从数学角度去观察、分析,进而解决问题,可培养学生勇于创新、勇于求知的精神品质。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学习中,教师应该把数学与生活实际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在生活中体现数学,在数学中感受生活,让数学更加的生活化,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魅力,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从数学的角度分析问题,让数学更加贴近生活,加快学生的成长,为培养全面型人才提供条件。
【参考文献】
[1]伍旭时.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与实际生活相结合[J].课堂内外·教师版,2016(1):52
[2]胡瑞茶.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与学生实际生活的结合[J].新课程(上),2016(5):212
[3]田秋香.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与学生生活实际的结合[J].新课程(上),2016(1):209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11913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