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探究式教学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在素质教育不断深入的背景下,高中数学的教学重心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从之前的注重记忆公式以及做题数量变为更加注重对于学生的探究能力的培养,并且,在教学方式上也进行了改革,从单纯的教师讲课变成了探究式教学,在这种背景下,学生变成了教学的主体,从而对于学生的数学能力的提高和数学素养的培养有着重要的作用。故而,教师应当针对什么是探究式教学及具体实施进行分析,本文据此进行阐述。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学研究;探究式教学
探究式教学是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在素质教育的要求下兴起的。其主旨是通过数学的具体领域来确定所要进行探究的主题,并加以研究,最后通过教学的方式在课堂开展探究。在探究式教学的背景下,学生可以依靠老师的指导,从自身的情况出发,发现、分析并解决问题。并且,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老师之间可以有更多的交流,在交流过程中能够通过合作获得知识、掌握技能,并且有更高的数学素养,更好的数学思维,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不过,由于发展时间较短,探究式教学还存在着许多困惑,需要高中教师进行探究。
一、 高中数学探究式教学的意义
(一)提高教师教学水平
探究式教学对于教师来说,能够提高其教学的水平与质量。相较于传统的教学方式,探究式教学对于教师的教学水平要求更高。传统的课堂只需要教师备好课,上课时按部就班进行讲课就可以,但是探究式教学具有很强的不可预见性,并且相较于传统的课堂而言,探究式教学的教学节奏没有掌握在老师手里,这就在专业素养上对于高中数学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在这种压力与挑战之下,教师必须采取积极的行动来进行应对,要提高自身水平以应对课堂的突发情况,从而把握住对于课堂的控制能力,此外,教师也应该选择出有利于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水平的课题进行探究,这对于教师来说,需要其有很高的知识储备与广阔的数学视野。在探究式教学高标准的要求之下,教师的教学水平也会得到相应的提高。
(二)提高学生兴趣
數学课一直以来都是教学过程中比较枯燥乏味的课程,学生对于数学课的兴致一向不高。因此,进行高中数学探究式教学对于学生来说是非常有益的,学生从前只是在上课时听老师讲课,仅仅是被动接受知识,而在探究式教学的背景下,学生变成了数学课堂的主人,能够主动进入探究的过程当中,这对于学生来说可以强化其进行问题处理的能力。学生在问题情境的设置之下,将会对数学探究有更高的欲望,能够在不断的探索之中找到更多的新知识,并不断进行理解,使自身的认知结构越来越广阔。探究式教学对于学生的思维能力、创造能力也有非常有效的帮助,有利于学生的全面、综合发展。
二、 高中数学探究式教学存在的困惑
上面已经对高中数学探究式教学的意义进行了分析,但是探究式教学在真正实施之前,还有许多困惑需要解决。
(一)兴趣与成绩
对于目前的高中生来说,其仍旧处于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之下,高考仍旧是一考定终身的大考,高考就是其人生的头等大事。因此,无论是老师还是家长,对于教育最关注的仍旧是学习成绩,高中学生为了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对于时间的利用几乎达到了极限。而学校为了让学生查漏补缺,查找更多的不足,尽可能提高学生的成绩,设置了无数的考试。这些考试从表面上来看能够让学生提高自身的成绩、更快适应应试教育对于考试的要求,但是这些急于求成的措施真的有利于学生的成长吗?在长期的训练之下,许多学生对于数学知识会失去兴趣,导致一上数学课就想睡觉,一考数学就紧张。学生对于数学的投入最多,但是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机械地进行着无用功,这将无法取得实质性的效果,长此以往,学生对于数学的兴趣和信心也将被消磨,数学对于高中生来说将毫无趣味,毫无欣赏力。
(二)过程与时间
探究式教学的重点在于其进行探究的过程,这个过程中必定会耗费许多的时间。这与高中课堂时间有限,教学任务繁重有着不可协调的冲突。在新课改之后,新的教材中,数学的教学内容大量增加,但是课时并没有增多,加上高考数学试题偏难,教师为了尽可能提高学生的成绩,必然会对教材进行深入挖掘。这就导致了需要教授的课程增加,但是试卷的难度不能降低,学习的时间会更加紧张,学生的负担从而会更重。而进行探究式教学研究,最为关键的一点便是如何平衡较少的时间与繁重的课业,如何在数学课程本就紧张的情况之下用更多的时间进行探究式教学,成了需要解决的问题。
(三)合作与独立
在进行探究式教学的过程中,小组合作学习、共同讨论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学习方式。但是在新课改的要求之下,要求学生建立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之上加强与其他学生的合作与交流,从而共同实现要探究的目标。对于学生来说,在高考考场上是孤军奋战,独立思考与独立学习是其必须要掌握的本领,在考试时也是需要其独立完成试卷。对于探究式教学来说,其主体是对问题进行探究,这是主体和主流,但是其核心仍旧是对于学生的独立思考。一味地交流与合作只能使学生有依赖心理,而独立思考才能使其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并且,通过合作与学习,学生能够有更加开阔的思维,能够得到更多的知识。由此观之,合作学习与独立思考之间并不是完全对立的,但是在进行探究式教学时,要增加真正的合作学习并避免形式上的合作。在数学建模比赛中,赛题就比较适合学生进行分工合作。
三、 高中数学探究式教学策略
(一)营造积极的课堂氛围
在进行探究式教学的过程中,在学生之间营造一种更加积极、融洽的课堂氛围能够使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探究中,并且能使学生忘却数学的枯燥,激起他们对于数学的兴趣,让他们有着灵活、积极的思维,最大限度发挥他们的数学思维和创造力。在进行探究式教学的过程中,营造一个积极、轻松并且民主平等的学习环境是其顺利开展的强有力的保障,这种环境能让学生的成长不受压制,思维不受限制。在营造积极氛围的过程中,教师首先自己应当有积极的、愉悦的、有感染力的欢快情绪面对课堂,让自己有足够的热情来感染学生,让学生相信探究式数学课堂是有趣的。同时,教师的言语表达要足够的诙谐幽默,让学生对教师讲课的内容感兴趣,加上生动的面部表情以及准确的肢体语言,学生就可以感受到课堂的学习氛围浓厚且轻松。在进行教学时,要充分发挥多媒体设备的作用,对多媒体设备恰当使用,这样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热情与学习的欲望。同时,对于数学类专业的教学软件要学会充分利用,来营造积极的教学氛围。 (二)创设问题情境
进行新知识探索的源头是问题的产生,在数学的发展进程中,每一个知识的背后都是其独一无二的形成过程,因此,在进行探究式教学的过程当中,要尽量避免直接给出结论或者直接说出数学家发现知识点的过程,而是要创设一个合情合理的问题情境,并提出有启发性、发散性的问题,让学生进行独立思考,从而真正体会知识从产生到发现的全过程。这个过程能够让学生体会到知识是如何产生的,能够帮助其积极投入到探究的过程中,从而培养其主动进行思考、积极进行探究的学习意识。对于学生来说,有一个良好的开头,就能够有足够的积极性去做接下来的工作,如何去激发学生对于知识的渴求,是教学取得成功的最关键的地方。而在高中课堂上,就要求教师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创设一个大家都感兴趣的情境,这是课程有效率的最重要的保障。在一个感兴趣的情境下进行学习,学生会对课堂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强烈的欲望,并且乐此不疲进行学习。对于老师来说,创设情境就是为了让学生对获取知识产生渴求的心理,从而使其主动去发现知识。
(三)倡导学生交流合作
对于每一个学生来说,其都是相互独立的个体,每个学生的智力、思维都存在差异,因而在面对数學上的问题时,他们也会有不同的想法和思维,其关注点和思路可能会千差万别。有些学生的抽象思维比较突出,对于图形类问题分析得比较透彻,而有些同学的聚合思维比较突出。在面对这些学生时,首先要做到进行合理分工,令他们能够做到优势互补。不能一个小组全是抽象思维比较强的学生,在进行数学探究式教学课堂中,教师要推动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同时要帮助他们进行团队的融合与分工,令学生做到互相欣赏,共同进步。能够在交流中共同探索,在合作中一起进步。在学生进行交流合作的过程中,学生进行交流的能力、互相合作的能力,他们之间的团队意识、竞争意识、创新意识、协作意识等都会得到一定的提高。同时,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水平都不一样,在进行分工合作的过程中,小组时常会进行合作交流,在这一过程当中,高水平的学生能够对低水平的学生起到带动作用,同时,低水平的学生也会意识到高水平的学生有多么优秀,从而更加积极上进。通过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交流合作,能够解决其在数学过程中遇到的不同层次的问题,可以通过小组会议、分工协作等方式得出最终的结论。在学生进行知识建构的关键过程当中,有着许多同龄的小伙伴一起,互相学习、互相协作、互相启发,并且能够进行知识的交流与想法的碰撞,每个人都可以畅所欲言,每个人都可以倾听别人的不同的意见,这样不仅可以提高他们每个人的学习效率,还能够让学生养成团队合作的好习惯。
四、 总结
高中数学科目的抽象性相对来说较强,要求学生有良好的逻辑思维,为了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的开展过程中应当运用探究式的教学方法,这样才能够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思维的拓展,在教学过程中要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教师要明确自己的地位,这样才能够实现最理想的教学目标。在素质教育推行的背景下,探究式教学方法越来越受到关注,这种新兴的教学策略能够最大限度上弥补高中数学教学的不足,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因此,高中数学教师要明确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有效的解决策略,推动探究式教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鲍健.基于问题情境下的高中数学探究式教学实践:以高中几何教学为例[J].数学教学研究,2017,36(8):32-36.
[2]于健.信息技术环境下高中数学“问题—探究—解决”教学模式研究[J].中小学教学研究,2016(11):3-6+10.
[3]高国圣.PBL模式下的高中数学微课教学研究:以“不等式与数列求和教学”为例[J].中学数学,2016(7):4-5.
作者简介:
余海东,浙江省义乌市,义乌市第三中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15850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