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小学语文教学内容要素的实践探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在教学中,最重要的是教师要清楚自己的教学方向,这堂课的教学目的是什么,如何利用好课本教材的内容要素去完成本次课的教学任务,唯有如此才可以使得教学得以有序开展。科学地把握教学内容,教师需要明白课本教材编排的用意以及该阶段该科目的教学要求和目标,不断提炼课本内容中的教学内容要素,才可以更好地把握教学的方向和目标。语文作为小学阶段最重要也是最基础的一门学科,如何可以让教师更好地把握教学目标、课程价值和方向、教学方法和观念是非常重要的,教师通过有效的把握教學内容要素,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提高语文综合素养,使得学生获得更加全面的发展,因此,本文针对一些教师不清楚自己要教什么的现象,通过一些案例进行分析其原因,并提出一些可行的解决方案,以确保小学语文教师可以更好地把握内容要素,确定教学方向。
  关键词:内容要素,教学方向,小学语文教学
  多变的教学方式可以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能够让他们更好地接受思想道德教育内容,成为有修养有内涵的公民。小学语文教学的方向盘应该是《教学大纲》《语文课程标准》并结合实际教学状况而制定的,想要更好地完成语文教学计划和任务,首先需要把握好的是这个“方向盘”。如果方向盘把握不好,使得课堂教学偏离了原本前进的方向,即使你的教学方法有多么先进,也无法实现语文教学的真谛。语文作为小学阶段的核心课程,也是学生的母语课程,需要教师根据教学实际,抓住以及把握好教材的内容要素,联系生活实际并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资源,从而实现对我国小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工作,从而提高我国民族素质。
  一、 小学语文教学现状分析
  在目前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有一部分年轻的教师甚至会不清楚自己这堂课需要教什么,出现“脚踩西瓜皮,滑到哪算哪”的局面,教师教得晕乎乎,学生学得也晕乎乎。一些新入职的教师在备课以及上课中,常常会出现:“不知道教什么,教了什么的困扰”,同时一些执教者在课后也会发出疑问:“我这样子教不知道可不可以?有没有遗漏什么内容呀。”在他们的教学中,将更多的教学精力投入到一些习题的讲解与提高考试成绩的方面。在他们认为,学生的考试成绩是检验他们教学质量的重要体现,如果学生成绩优异,则教学就没有过多的遗漏。注重的更多是短期的知识测试,却很好关注语文教学的本质要求,教学的目标也未着眼于学生的未来成长。例如:在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盘古开天地》一文的教学中,许多教师更多的是让学生了解这一片神话故事的内容、课后的生字词认识以及领悟“反义词”的用法,更多的是教会学生如何可以在考试中获得更多的分数。却忽视了让学生体会盘古那伟大的献身的精神,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通过了解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文明,去热爱民族文化。做好语文教学工作,就是做好传统文化的传承,就是保证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有效方式,也是提升国民素质,建设和谐社会的基础。在时代发展的新特征下,在新课改的具体要求中,小学语文应当践行生本理念,以生活即教育的思维指导教学实践,不断创新语文教学新模式。部分小学教师把学生的身体圈入教室,把学生的眼睛固定在课本之上,单纯依靠教材讲读与少量的口述实例进行语文教学工作,会降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甚至使其产生逆反心理。孩子天生就会思考,那么教师则更应该去引导学生如何去正确地进行思考,激发学生在思考中的主观能动性。
  二、 把握内容要素、确定教学方向
  对于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教学方向的确定不仅仅要考虑教师的教,更需要考虑学生如何去学,使得教和学都有着非常明确的目标。从而做到“心中有本,目中有人”。并且,小学语文的教学目标不仅仅是提升学生的知识和语文能力,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感受文化和文字的浸润、从课文中感受其中所表露出来的情感和价值观。实现小学语文教与学的统一,教师可以从把握课文内容要素着手准备,通过更准确地把握教材的编写意图,准确把握课堂教学方向,让学生去体验教材所包含的意义。同时,把握好教学的总目标以及短期目标,如此一来才可以真正使得教学不偏离原本的航道。例如: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哪吒闹海》一课的教学中,教师需要在课前先确定本课的主要教学任务和目标,是要让学生了解这个神话故事呢,还是让学生通过这个故事去感受故事主人公所拥有的良好品格和精神。教师可以通过向学生介绍相关的历史故事来引入本篇课文的教学,让学生通过了解主人公的所作所为体会其中蕴含的不畏强暴、为民除害、与邪恶势力作斗争的伟大精神,并让学生积极地从不同视角去表述对该神话故事的看法。以此来进一步通过引导学生完成本次课程的教学任务。
  三、 突出内容重点、确定教学立意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小学生缺乏一定的思考模式,因此常常需要教师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尤其是一些写景、写物的文章,小学生往往只能看到景色怎么样、物品怎么用,他们没办法深层次地与作者独立交流,只能依赖教师的引导,才会明白“寄情山水”或者是“借物喻人”。以人教版四年级《桂林山水甲天下》为例,在这一篇文章中,作者创作于20世纪,是在工业发展之初的背景下写作的,当时我国还未步入工业化时代,生态环境保存完好,因此有着许多风光旖旎的景物,在作者的笔下,由一句“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展开整篇桂林山水画,同时,在深入描写桂林山水之间,作者还在原文中写道“我看见过波澜壮阔的大海,观赏过水平如镜的西湖”,但是,许多学生看到这里就会觉得很迷茫,为什么题目写的是“桂林山水”,作者反而先写“大海”“西湖”等景象。
  在这一时刻,教师应该主动点明下一句“却从没看见过漓江这样的水”,尤其是“却”字的立意,作者用这一字对比了漓江与大海、西湖之间的差别,为接下来的细细描写埋下了伏笔。许多学生在细究“却”字的时候,只觉得十分显眼,缺少其他的认识,而教师要将整句话中的“却”字点出,让学生明白文章的立意在于“桂林山水”,更要让学生知道作者是以西湖、大海对比漓江的“静”“绿”“清”的特点,从而顺利开展接下来的阅读练习。在后续的课文中,作者以排比的手法写出了漓江的“静”“绿”“清”,排比的运用不仅让文章句子更有气势,还能让学生感受到漓江的特点,尤其是“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等描写,分别从学生感官出发,通过通感让学生的视觉得到了极大的满足。在第二段最后一句的总结中,作者以动写静的笔力更是让整篇文章的审美迈向一个新的境界,但是,教师必须考虑到学生的认知能力与审美观,不能一味地让学生“觉得美”,而是要将整篇文章的立意凸显出来,让学生“感受美”。   四、 反思教学总结、建立教学评价
  优秀的教师往往是善于反思与总结的,适当的反思能够让教师进一步改善教学中的不足之处,简要的总结更能够让教师推进教学体系的确立。在很多学校的教学评价中,要么是教师对学生进行单一方面的评价,要么是学生对教师进行某一方向的打分,这种教学评价方式是十分简单、单向且单一的,它并不能切实反映出教师的教学成果,也不能反映出学生的学习情况,因此,有些教师喜欢在课堂测验中检测学生的学习情况,他们认为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能够在试卷上反映出来,也有部分教师认为虽然试卷并不能完全反映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但可以帮助教师增进对学生的了解。然而,学生一方却总是对考试、随堂测验等存一定的抵触心理,一方面是教师缺乏有效的教学方法,另一方面也是学生觉得这种测验过于简单粗暴,很多学生都会由于忘记写词、错别字等小问题导致得分不高。
  对此,教师应该有针对性地进行评价,让每个学生的学习问题、学习情况都能够真实反映出来。例如,在考查学生对于《自然之道》这一课文的知识点掌握情况时,教师可以先从拼音、字词、重点句段的背诵等三个层次出发,分门别类地将教学内容分解为简单、一般、较难三个难度,让学生由易到难地逐步复习,同时,为了避免学生“滥竽充数”,教师可以将三个难度中的不同重点知识点打乱,随机组成不同的“关卡”,让学生随机性地抽取特定类别,充分考察学生的掌握情况。为了避免偏差,教师可以将教学评价作为常规性或固定的教学环节,并在每次评价中引入学生以往学习过的知识点,帮助学生在掌握新知识点的同时,也让学生“温故而知新”,从而达到丰富小学语文教学内容,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目的。
  五、 结束语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通过准确把握教材的内容要素,以及教材编写的意图,把握好日常课程教学的设计和相关的教学实践任务。在课堂中设计的相关教学内容需要围绕内容要素去开展,使得其更好地呼应教学的主要目标和任务,使得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杨建英.试论合理重构小学语文教学内容的意义及其有效实现[J].江苏教育研究,2018,385(25):56-59.
  [2]陈刚.有效运用信息技术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浅谈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整合[J].飞:素质教育版,2013(9):336-337.
  [3]井祥貴,林见松.多元文化视野下义务教育语文教材之国外文化要素透视:以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为例[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1,25(4).
  [4]杨志刚.高中语文“四导学教”课堂教学案例设计及分析:以人教版必修二《短歌行》为例[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7(1):34-37.
  [5]王玲玲.学科内整合的课堂教学设计研究:以小学语文群文阅读为例[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6.
  [6]徐凯.多媒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及对策分析:以北师大版小学语文教材为例[D].扬州:扬州大学,2018.
  [7]沈娟.小学语文阅读课程内容的序列化研究:以扬州市H学校为例[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18.
  [8]孙世梅.小学语文教师教学价值取向研究:以F小学20世纪80年代四位特级教师为个案[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8.
  作者简介:邓光明,甘肃省陇南市,甘肃省陇南市成县广化学校。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16080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