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与作文训练的整合浅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语文教学工作是我国基础教育系统中的重要模块,对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文学素养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随着新课程标准的提出,语文教师必须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不能将阅读和写作分离开来,而是要将这两个模块融为一体,引导学生边学边用,在读与写的综合练习活动中进一步增强其语文素养。对此,本文以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为例,详细探究了整合阅读教学与作文训练活动的有效策略,希望能够顺利提升语文教学质量,实现学生的良性发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作文训练;整合
阅读和写作历来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内容,且两者之间应当是相辅相成的关系,然而在传统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常常会忽略读与写的内在联系,以致于这两个模块长期分离,难以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因此,新时期的小学语文教师应当结合课程改革的相关要求,在阅读教学活动中注重引进多种形式的作文训练环节,从而丰富教学内容、激活学生思维,促使他们在一点一滴的积累中储备更多语言素材,并形成良好的写作表达能力。
一、注重阅读积累,深挖各种写作素材
对小学生而言,阅读可以说是他们认识外部世界、积累各种语言知识的主要途径,所以语文教师可以借此机会引导学生积累相应的文学知识和表达技巧,便于他们在作文訓练中进行灵活应用。如,教师在讲解《火烧云》一文时,就可以要求学生将文章中描写火烧云的优美句子摘抄下来,并分析作者在相关语句中用到的写作方法,比如比喻、拟人、排比等,同时还可以要求学生积累文中出现的AABB式、ABB式词语,并据此为他们补充更多类似的词,从而使学生在深入剖析阅读文的过程中储备更加丰富的写作知识,为他们之后写作写景文章提供更多素材。
二、加强有效引导,激发学生写作热情
(一)设计情境辅助学生体会文本内涵,借助读后感抒发感情
语文阅读文本中往往具有丰富的情感内涵,此时,小学语文教师就可以借助情境教学模式来指导学生分析和解读阅读文的内涵,以便使他们产生情感共鸣,然后通过写读后感的方式将自己的感情抒发出来。例如,教师在讲授略读课文《珍珠鸟》时,可以运用信息技术为学生播放各种鸟儿的鸣叫声,使其闭上眼睛聆听,感受清澈鸟语带来的安静与平和,然后通过播放舒缓的音乐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本篇文章,了解“我”与“珍珠鸟”之间建立感情的过程,并在音乐、文字的融合中用心体会文章结尾处“信赖,往往创作出美好的境界”一句话中蕴含的情感,借机鼓励他们以写读后感的形式抒发个人的感情,表达出自己对于鸟儿的喜爱以及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憧憬,由此顺利实现写作训练目标,并促使学生更加准确地掌握文章主题。
(二)提取话题组织学生开展讨论活动,要求其练习片段作文
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小学语文老师还可以从文章中提取相应的话题指导学生讨论,以便促进他们思维能力的发展,然后要求其将自己的看法、见闻或是感想等写下来,并加入相关案例形成片段式作文,以此不断深化他们对于阅读文本主题的理解和认识,并促进其写作水平的提升。如,教师可以根据《腊八粥》一课的内容提出一个话题:说一说生活中还要哪些传统节日寄托了人们的美好愿望,并将自己最喜欢的节日及其相关习俗描写出来。据此,教师可以先让学生们在小组中进行讨论,通过互相分享了解更多传统节日,然后挑选自己印象最为深刻且最喜欢的节日作为写作对象,运用合适的语言描述节日的寓意,并对各种具有代表意义的风俗进行分析,然后结合自己某次过节的经历为大家呈现一幅具有浓厚节日气息的场景,从而在片段式写作中不断强化学生的表达能力,同时能够起到良好的情感价值观教育作用,辅助增强阅读教学的实效性。
(三)带领学生鉴赏阅读文的写作技巧,指导其进行仿写练习
鉴赏教学是阅读教学中的一个重要模块,可以帮助学生掌握更多分析文本写作表达技巧的方法,同时使他们领会作者遣词造句的精妙之处,进而将转其化为自身所具备的知识,切实增强其写作水平。比如,教师在指导学生鉴赏《海上日出》一文的写作技巧时,就可以提示学生从日出前、日出中、日出后来分析作者的写作思路,同时详细探究相关语句的内涵,领悟作者用词的巧妙,之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仿照这种写作顺序描绘自己熟悉的景物,在模仿中强化他们的行文构思能力,进一步提高作文训练的成效。
三、结语
小学是学生学习知识的黄金时期,需要教师把握时机,通过正确地引导提高学生的理论学习成效,并促进他们各种技能的发展与提升。作为一名新时代的语文教师,应当从自身做起,通过学习和研究各种新理念、新教法来优化教学思路,并不断强化个人的教学水平,从而将阅读教学和作文训练活动整合起来,促使学生掌握有效的阅读方法、克服写作过程中的各种问题,经过长期练习不断强化他们的语文综合素养,有利于实现其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魏小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与作文训练的整合教学模式[J].小学生作文辅导(语文园地),2019(04).
[2]杜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与作文训练的整合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9(2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16324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