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小学数学核心素养下的课堂创新实践探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施行和深入,教育行业更加重视学生的核心素养的培养。核心素养教学不仅重视学生基础知识的提高,同时也注重学生个人终身学习发展的培养。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核心素养教学能够有效的提高小学生的数学学习质量,同时也能够提高小学生解决和处理生活中各种问题的综合能力,从而不断促进小学生的终身发展。基于此,本文将针对小学数学核心素养下的课堂创新实践进行探讨,旨在帮助小学生高效的进行数学学习,以及良好的成长。
  关键词:小学数学;核心素养;课堂创新实践
  
  核心素养下的小学数学教学理念在于让小学生更加熟练的理解和掌握相关的数学基础知识的同时,更加灵活的使用数学的基本技能,从而更加全面的理解和领悟数学基本思维。在小学数学的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只是基础,而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才是教学的关键所在。在核心素养教学理念下,小学数学教师需要对教学课堂进行积极的创新,在充分激发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基础上不断提高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有效的提高小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其健全的数学综合素养,为其今后的良好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 传统小学数学教学课堂中存在的问题
  在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课堂中,教师的教学理念是停留在教师为教学主体之上的,而这一教学理念使得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经常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手段对学生进行教学。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也导致课堂氛围枯燥乏味,从而使得教学质量低下。同时,在传统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完全忽略的对小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导致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严重不足,进而也无法有效的应用所学知识进行实际问题的解决。
  二、 小学数学核心素养下的课堂创新实践策略
  (一)引导小学生积极思考,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在小学数学的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想要完成小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培养,不仅自身需要充分意识到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性,同时也需要让学生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形成相关的概念。只有当小学生充分的明白自己的学习任务其实更多的是透过相关现象去看到数学本质,小学生才能够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不断的进行深入探索,而不僅仅是停留在表面的学习当中,如此才能够有效的达到数学学习的最终目的。
  例如在《鸡兔同笼》的教学过程中,有这样一个例题:已知同一个笼子中鸡和兔共有15只,它们共有脚40只,问鸡兔各有多少只?传统的教学方法通常是教师指导学生逐一的列举鸡兔的数量来最终找到那个正确答案,这样一种教学方法笨重而缺乏创新。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和形成数学核心素养这一相关概念,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其他方式的教学指导来帮助小学生拓展学习思维,从而形成其多角度看待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教师可以再举出这样一个例题:假设鸡和兔都能对喇叭声音做出反应,当吹响一次喇叭时,鸡和兔都抬起一只脚,那么此时在笼子中一共有多少只脚站立着?这样一个问题学生很快就能计算并得出答案,40-15=25只,在同样条件下,当第二声喇叭吹响时地上就站立着25-15=10只脚了。如此,在这样一个例题的思路转化过程中,学生能够很快的发现,地上剩余的这10只脚就是兔子的脚了,所以兔子就有10÷2=5只,而鸡就有15-5=10只。同样,在思维得到打开之后,学生们会激发出各种全新的想法和思维,例如,有的学生假设15中全是鸡,那么就有15×2=30只脚,这比题目中的40只少了40-30=10只,由此可见这10只脚就是兔子的脚,所以兔子是10÷2=5只,鸡也就是15-5=10只。
  通过以上这样一种解题的训练模式,教师可以有效的带领学生转换思路去思考相关的问题,从而在颠覆传统教学思维以及教学手段的基础上帮助小学生不断的构建全新的思维方式以及寻找全新的解题方法。如此不仅使得原本沉闷的课堂更加的活跃欢乐,小学生们的数学思维能力也得到了有效的锻炼和培养。
  (二)提高数学思维水平,引导小学生抓住问题要点
  核心素养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学生才是教学的主体位置,而教师只不过是学生学习道路上的引导者和组织者,所以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做的就是积极的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其在掌握相关数学方法的同时,其数学创新思维也能够得以发散。与此同时,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小学数学教师对学生的引导需要循序渐进,慢慢的深化教学难度,在一步步提高小学生数学思维的同时,让小学生在分析问题和思考问题的过程中有效的抓住解决问题的要点所在,从而不断提高其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
  例如,在学习《圆柱的体积》一课时,教师可以契合小学生的学习特点以及学习基础对小学生进行圆柱体图形性质的一系列提问,并让小学生一一进行解答。在这样一个过程中,学生通过不断的深入思考,能够很好的抓住要点进行知识的理解以及问题的解决。在提问过程中,教师首先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圆柱体内水的体积如何计算?学生们经过思考之后基本会做出这样的回答:将圆柱体倒满水,然后再将水倒进长方体容器中进行测量,并计算。因为在学生现有的知识体系中,长方体体积的计算知识是学习过的。接下来,教师可以进一步进行提问:如果该圆柱体是泥巴做的不能装水怎么办?这个时候很多学生将会变得非常茫然,并不知道该怎样去解决这样一个问题。基于之前的思考,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进一步的深入思考,让学生将泥巴的圆柱体捏成长方体再进行测量计算。在这之上,教师还可以进行引导:假如圆柱体是铁块不能捏成长方体怎么办?这个时候,通过前两轮的变换思考,学生的思维变得非常的活跃,很快就有学生想出,可以将铁块放在装满水的长方形容器中,这样,溢出来的水就是圆柱体的体积了。如此,通过这一些列问题的引导,教师在衍生出圆柱体体积概念的同时也帮助小学生有效的锻炼和提高了数学思维能力。
  通过这样一种提高小学生思维水平的方法,教师能够很好的让小学生准确的抓住问题的根本,从而让其清晰的理解到到底圆柱体的体积是什么,即圆柱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如此在抓住问题根本要点的同时,学生进行有效的思维的转化,从而不断高效的进行问题的解决。这样一种形式的教学课堂,并不是以揭示计算公式、强化计算方法为最终目的,而是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进行要点的抓取来理解问题的本质,从而不断提高小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同时有效的锻炼其数学思维。   (三)强化数学语言训练,提高小学生的记忆
  在小学数学的学习过程中,虽然需要记忆的东西相对于其他文科性的学科较少,但是引导小学生具备相关的数学语言也是十分必要的。数学语言的使用是否正确直接关系到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是否健全,所以,核心素养下的小学数学教学课堂中,教师需要通过强化小学生的数学语言训练来提高小学生的知识记忆程度。
  例如,在学习《认识图形》一课时,教师在引导学生认识完长方体和正方体等图形之后,在球体的认识当中,教师可以采用:没有棱角的、圆滚滚的、封闭式的,等语言来对球体进行形容。如此,学生在根据生活经验想象的过程中就会对球体有一个大概的印象。同时教师还可以从长方体以及正方体的面出发去引导学生想象,球体的面是弯曲的,如此学生对于球体的概念中就会有一个“曲面”的概念。最后,教师再拿出真正的球体让学生们观看和触摸,学生们对于之前教师引导的一些概念就会有更加直观的感受,从而有效的强化对于球体概念的认知。通过这样一种方式在小学数学教学课堂中的应用,教师能够让原本晦涩的数学概念变得更加容易理解和掌握,学生通过数学语言的简单记忆,以及自身的实践感受,能够更加深刻的进行记忆和掌握相关知识。
  (四)有效應用数学变式练习,引导小学生应用实践
  小学生在数学课堂上所学习到的理论知识需要教师通过变式教学的开展来帮助其真正的应用到实际生活的问题解决中去,从而达到学以致用的教学目标,而这也是核心素养教学理念所要求的教学目标。让小学生在实践过程中锻炼自己,在思考过程中加深对所学理论知识的印象,不仅能够有效的提高小学生对于数学知识概念的理解和掌握,还能够有效的帮助小学生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轴对称图形》一课的学习中,为了让小学生在实践中深化对数学理论知识的理解,数学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开展相关的手工制作活动。给学生配备一张纸和一把剪刀,并一步一步的带领学生进行对折剪纸,在剪纸完毕之后让学生将自己的剪纸展开进行观察,在观察之后,教师再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描绘自己剪纸的特点。通过这样一种方式的教学,学生能够更加形象和直观的对轴对称概念进行理解和掌握,同时还能够激发小学生对于美的理解和设计。
  三、 总结
  总而言之,小学数学课堂不是一成不变的,在核心素养教学理念下,教师通过对传统课堂的有效创新和改变,以及通过各种新型的教学模式的引入,能够很好的提高小学生数学学习质量的同时也帮助小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应用能力、创新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等多种数学能力,从而帮助小学生形成个人终身发展的良好素养,进而为其今后的良好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李惠捷.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小学数学课堂创新[J].新教师,2018,15(12):57-58.
  [2]于嘉文.基于数学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教学改革实践研究[D].沈阳:沈阳大学,2018.
  [3]胡琴芬.核心常相伴 课堂再升华:小学数学核心素养下的课堂创新实践构建[J].名师在线,2018,21(8):59-60.
  [4]“千课万人”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数学“发展课堂”研讨观摩会:暨国际华语教育之创新型人才培养高峰论坛[J].语文教学通讯,2016,12(27):2.
  作者简介:于晶,赵广庆,吉林省长春市,吉林省长春市农安县合隆镇中心小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16407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