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基于流畅心理理论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探赜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杨林

   摘 要:流畅心理理论与高中语文阅读高度融合,能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语文阅读效率。文章从挑战与技能之间的平衡、行为与意识的融合、明确的目标、清晰的反馈、全神贯注于当前的活动、高度的控制感、自我意识的消失、时间意识消失、享受的体验等方面,对基于流畅心理理论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进行探讨。
   关键词:高中语文;流畅心理理论;阅读教学;素质教育
  美国心理学家米哈里·契克森米哈(Mihaly Csikszentmihalyi)提出的流畅心理理论,能让学生形成初步的阅读印象,并逐渐加深这种理解,达成一种阅读哲理分析、阅读自我剖析的境界。本文结合流畅心理理论的九大特征,对基于流畅心理理论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进行探讨。
   一、挑战与技能之间的平衡
   在高中时期学生已经累积了很多的阅读素材,他们前期通过故事、寓言、景色、叙事、科普说明等多种体裁文章的收集,在脑海中已经建构了语文阅读的初步概念,对唐诗宋词、文言文信息、成语、谚语、歇后语、名言警句等都有所涉猎。这使得学生形成了初步的阅读技能,在脱离教师的阅读引导下,也能够自如地阅读和记忆。但学生不应止步于此,高中阶段他们还需要进一步去分析理解,掌握文章的精髓,获得情感的熏陶,形成精神上的深刻体验,既要在技能上消化更多的写作技巧,又要在文字书写上了解更多的规范。因此,教师要从多维视角综合考评学生的阅读情况,注重两者之间的平衡与共进。
   二、行为与意识的融合
   阅读是吸收知识的过程,是打开学生心门的一把钥匙。通过阅读,学生看到了很多自己生活中不曾经历的,甚至一生中都难以涉及的情境问题,他们的思维开始发散,意识停留在思想上是远远不够的。意识决定行动,因此,教师应让学生基于意识的理解行动起来,在言行举止上具备艺术修养。如接触了文言文后,学生应具备传统文化的修养,而不仅仅是停留在理解上,这也与素质教育的学以致用不谋而合。
   三、明确的目标
   高中阅读教学应具有明确的阅读计划和阅读目标。阅读的目标要求有很多种,鉴于课堂时间有限,教师应确立各个时间点上的目标,以便更好地推进阅读教学。如教学《荆轲刺秦王》一课时,目标为:了解文章背景,体会人物性格,掌握重点字词句解释,从人物对话等分析其特征,提出对荆轲刺秦王事件的自我观点,层次化地通过朗读、提问、讨论法等达到阅读目标。
   四、清晰的反馈
   课堂上教师应预留给学生时间,鼓励学生对阅读进行反馈,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课后教师可以安排学生去寻找类似的文章,如同一个作者的文章、类似标题的文章等,或者书写读后感,进行文章的续编、续写等,从多个层面进行反馈。当堂课上,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进行合作讨论等,使反馈过程充满乐趣。如教学《鸿门宴》一课时,教师提出辩论热点:刘邦到底该不该去参加鸿门宴?这时候学生分成两队,一队是刘邦的人马,规劝刘邦不去,一队是项羽的人马,要说出参加鸿门宴的必要性。两队进行课堂辩论,能给予学生更多的阅读反馈空间。
   五、全神贯注于当前的活动
   课堂上,学生的注意力难以集中是常有的事。教师应明白这一点,在课堂上营造轻松的阅读气氛,可通过多媒体的形式导入情境,可通过故事的形式导入悬念,可提出重点问题引发学生的系列思考,这些都能提高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专注阅读。如教学《动物游戏之谜》一课时,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一些猫狗的游戏图片,让学生来猜测它们在干什么,并结合之前学过的《猴子捞月》等故事,联合叶猴在跳荡嬉闹、渡鸦在滑雪而下、露脊鲸举起尾鳍等,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能够集中注意力参与阅读活动。
   六、高度的控制感
   对于高中生来说,对自己进行高度控制具有一定的困难。教师可通过合作的形式,让学生共同进行阅读分析,通过角色扮演、情境剧创编、有关人物的心理分析等,达到课堂高度控制的目的。如教学《雷雨》一课时,教师将学生分成多个小组,让他们课后进行片段式的角色扮演。由于本课的人物关系较为复杂,学生通过扮演的形式可以更高度地进行自我控制,将心思都集中在人物对话、情境分析上。这样,会使学生的阅读理解更为深刻。
   七、自我意识的消失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当学生进入阅读思考,并能够排除杂念完成独立阅读学习时,他们往往暂时忘记了自己在课堂上,忘记了周围的一切,可轻松地阅读和联想。这个过程,学生的体验十分美妙,教师应帮助学生形成自我满足感,超脱自我这个躯壳,走进文章中与作者进行心灵的沟通,达到一种忘我的精神思想境界。如教学《声声慢》一课时,教师让学生试着从自己的角度去了解李清照,并进行分析:如果你是李清照,你为何做这首诗?你的心里是怎样想的?这样,能让学生从客观到主观,从旁观到代入,不受自我意识的干扰,获得更加深刻的體验。
   八、时间意识消失
   时间意识的消失,实际上与自我意识消失是关联的,需要一个长时间的锻炼过程。因此,在阅读的时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亲身经历,替换角色,走进故事中,去感受文章中描述的诸多情境。语文是一门极富感性的学科,当学生在心理上能够品味语文知识,提纲挈领地记忆语文内容,获得对文中人物批判、鉴赏的能力,此时时间的匆匆流逝都不再重要了。这时,学生对语文的联想更加丰富,在时间意识消失的同时,其也达到了阅读的高度境界。
   九、享受的体验
   流畅心理理论最终的境界是达到一种享受体验。语文的阅读素材很多,学生能够感受到乐趣、喜悦、悲痛的交织,感受到不同历史时期的万千变化,感受到不同人物心理的变化,并通过阅读消遣时光获得享受,通过阅读累积文学能力获得享受。但由于高中语文学习中有任务式的交代,有时难以让学生获得充分的享受。因此,如何开创轻松的阅读空间,并让学生在达成阅读目标、完成任务的同时获得精神的陶冶,仍是语文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
   综上所述,要想顺利开展流畅心理理论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教师就要明确其九大特征,将这九大特征与素质教育理念结合起来,并科学分析,让学生更容易接受这种阅读引导方式,更快地进入阅读的状态,进而达到阅读的自我理解、自我分析、自我反馈的境界。
  参考文献:
  [1]葛琛辉,徐先彩.基于流畅心理理论的高中语文教学策略[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8(29).
  [2]范文锐.中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模式刍议——基于语文教育心理学视角[J].语文学刊,2016(10).
  [3]陈杰.基于学生写作动机与情感态度的高中作文教学有效性策略[D].湖南师范大学,201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19600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