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析如何在语文课堂上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学贵有疑,质疑能力是学生必备的重要能力,但这种能力在当代中国学生身上正逐渐消失。笔者有感于此,遂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进行了长达数年的关于培养学生质疑能力的实践。现从培养问题意识和提高质疑能力两个方面介绍笔者在实践中总结的培养学生质疑能力的方法,并列举了部分研究成果,以期抛砖引玉。
  关键词:小学生;语文;课堂教学;质疑能力
  
  我国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曾经说过:“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其中就有“疑思问”的说法。朱子也曾经说过:“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疑为思之始、学之端”。他认为,疑问是促使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索的动力,它对于学习犹如发动机对于汽车一样,至关重要。可是,放眼当代中国学生,质疑意识日渐淡薄,质疑能力逐年降低,已经严重影响到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你看,中国有那么多的博士,却很少有国际顶尖学术成果,就是因为缺少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笔者有感于此,遂开始在小学语文课堂中进行培养学生质疑能力的实践研究。数年来,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现将研究的过程和结果呈现给大家,以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 千方百计培养问题意识
  “思为行之始。”行动起源于思想,质疑行为也不例外。只有当学生具有了良好的问题意识时,课堂才会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景象。那么,怎样才能在小学语文课堂上有效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呢?在平时的教学中,我采取了以下的方法。
  (一)示范
  有道是:“万事开头难。”在这个实验刚开始的时候,学生还基本不想质疑、不会质疑、不敢质疑,在这个时候,老师的示范便能起到风向标的作用。在实际讲课的过程中,我经常会说:“读到这里,老师的心里产生了一个疑问……”或者说:“我感觉到这里有一个问题……”有时甚至表达出与权威的课本和教参不一样的观点。每逢这时,学生总是会把眼睛睁得圆圆的,嘴巴张得大大的,他们一定在想:原来书上的东西也可以怀疑。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有了老师的示范,学生们开始对质疑问难产生了兴趣。
  (二)引导
  俗话说:“打铁要趁热。”要想真正让学生迈出质疑的第一步,示范之后就得进行巧妙的引导。在实际教学中,我经常这样引导学生:“老师的心里有一个疑问,你们知道是什么问题吗?哪个同学最聪明,能够猜到的?”这时,学生的积极性一下子被调动起来了,答案五花八门。因为他们都以与老师所见略同为最大的荣耀。就这样坚持不懈地培养,久而久之,学生的问题意识便开始形成了。
  (三)鼓励
  常言道:“重赏之下,必有勇夫。”要想让胆小或内向的学生也参与到质疑的行列中来,鼓励的手段必不可少。我经常表扬爱提问、善提问的学生,也经常鼓励胆小但偶尔站起来提问的学生:“你真勇敢!”“你的问题和老师所想的一样!”“你的问题老师都没有想到!”“你比上次进步多了!”在我的鼓励之下,参与质疑的学生更多了,学生的问题意识更加牢固了,一些学生甚至养成了勤于质疑的好习惯。
  (四)重视
  在我的书桌上有一个笔筒,笔筒上印着我最欣赏的著名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的名言:“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需求就是渴望被肯定。”其实,有时候不需要特殊的表扬,珍视学生提出的有价值的问题,组织大家及时对问题进行探究就是对他们最好的奖励。在探究、讨论的过程中,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自信心得到了进一步地增强,质疑的积极性也大为提高。
  总之,经过一段时间的悉心培养,我班学生的质疑意识明显增强,课堂上经常能听到他们的质疑问难声、赞赏的掌声和快乐的笑声。我的语文课堂教学质量也逐步提高。
  二、 想方设法提高质疑能力
  经过我的持之以恒的努力,一段时间下来,学生变得爱提问了,课堂气氛也更活跃了,学习效率也提高了,但我并没有满足于此。因为我发现他们爱提问了,但是还不善于提问,他们所提出的问题还缺乏应有的深度和广度。如何让学生提出有质量、有价值的问题呢?经过深入思考,我采用了以下方法。
  (一)教方法
  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做任何事情,方法最关键,质疑也不例外。我教给学生三个质疑方法。
  第一,多提根本性的大问题。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问题虽然有很多,但是根本性的问题就那么几个。比如在学习写人和状物之类的课文时,“是什么”“怎么樣”“为什么”这三个问题就是根本性的大问题。因为它们事关事实判断、价值判断和因果关系。再比如在学习叙事的文章时,对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的追问就是根本性的大问题,把握了它们就能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
  第二,多围绕中心提问题。文章是综合性的信息系统,一篇课文所携带的信息是巨大的,如果总在细枝末节上提问题,就会使课堂主次不分,甚至于支离破碎,或者偏离主题。因此,应该多提有助于深入理解课文中心的问题,这样就能“牵一发而动全身”。
  第三,要善于逆向思维。思维的过程可以分为正、反、合三个步骤。遇到一个思考对象,首先正向思考,看到对象合理和正确的地方。然后进行逆向思维,看到对象的不合理之处。最后再综合思考,获得对对象的全面的认识。其中,逆向思维正是质疑的重要方法,世界上许多有成就的人都说自己有逆向思维的习惯,而且许多重大的发现和发明正是从逆向思维中得来的。
  所谓“难者不会,会者不难”,掌握了方法,学生的质疑能力自然得到了有效的提高。
  (二)拓范围
  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其中,学生、教师、文本是关键的三个要素。对文本、教师观点、同学观点的质疑便拓宽了质疑的范围。
  第一,质疑文本。文本是质疑的主要对象,又可以分为质疑题目、质疑内容、质疑文字等几个方面,其中质疑题目最为关键,因为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当然,质疑主要的内容也很重要。   第二,质疑教师观点。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导者,但是教师的观点也并非十全十美,难免会有差错的时候,这时候,学生就应该“当仁不让于师”了。当学生质疑老师的时候,也是考验老师胸襟的时候。每当此时,我总是和学生平等探讨,直到求得真正正确的答案。
  第三,质疑同学的观点。“钟不敲不响,理不辩不明。”讨论甚至争论的过程,正是真理逐渐显现的过程。孟子辟杨朱,才能彰显儒家的伟大正确。只有当同学之间互相质疑,思想才会碰撞出火花,真理便会在火花中逐渐显现。
  质疑范围的拓宽和质疑对象的丰富,有效地开阔了学生的思路,提高了质疑的质量。
  (三)奖优秀
  激励的力量是巨大的,尤其是对小学生。当然,并不需要什么贵重的奖励,有的时候,一个表扬一句鼓励便是最好的奖励。为了提高学生质疑的质量,每当有学生提出精彩的问题时,我都会及时给予充分表扬,并让大家一起探讨这个问题。这样,全班同学都受到激励,争着提出更有含金量的问题。
  又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我班学生的质疑水平得到了很大提高,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在我的语文课堂上,你时常可以听到精彩的甚至是出人意料的问题和讨论。每当此时,听课的老师总会啧啧赞叹。
  三、 抛砖引玉,展示研究成果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学生养成了良好的质疑习惯,不仅给我的语文课堂带来了生机,也扎实地提高了他们自己的语文能力。请看看他们的精彩表现吧!
  在教学苏教版五年级《金蝉脱壳》一课时,一位学生提出质疑:课文中“再用前脚抓住蝉壳用力一抽,又白又嫩的蝉尾就出来了”这一句不符合实际情况,应该改成“再用前脚抓住蝉壳,身子用力一抽……”或者改成“再用前脚抓住蝉壳用力一推……”他边说还边做出蝉儿当时的动作来,惹得大家哈哈大笑。不过笑过之后,大家仔细一想,都觉得他说的有道理。
  在教学《推敲》一文时,一位学生对韩愈的见解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他说:“我认为文章中,贾岛和韩愈的观点都不对。写文章要真实。贾岛当时是推门的就用推,是敲门的就用敲。又不是写小说,为什么要编造呢?真实才是最有力量的。”话音刚落,大家就报以热烈的掌声。
  在教学《厄运打不垮的信念》一课时,一位学生指出文章作者分自然段分得不对。他认为“面对这部可以流传千古的鸿篇巨制,谈迁心中的喜悦可想而知”这一句应该放到第一自然段的结尾,而“很多人以为他再也站不起来了,但厄运并没有打垮谈迁……下决心从头撰写这部史书”这一句应该放到第三自然段的开头,这样第二自然段的意思就一目了然了:专门讲谈迁的厄运。这样的谋篇布局能力和纠错胆量让我不禁感叹:真是长江后浪推前浪啊!
  在教学《火星——地球的孪生兄弟》一文时,一位学生认为这篇课文有些主次不分:课文花了很大的篇幅讲水是怎么来到火星上的,实际上更应该关心的是水是怎么走的,这才是它和地球的不同点之一。惊讶之余,大家再次仔细读课文,果然深有同感。
  在教学《鞋匠的儿子》一课时,教参中并没有提到林肯的演讲和课文最后一小节中写的林肯领导北方人民打贏南北战争之间的关联。一位学生却发现了二者之间的联系:那就是林肯一贯主张的“公平正义”。演讲是他的“言”,解救黑奴是他的“行”,终其一生他都是在实现自己的理想——人人平等。他的解读一下子深化了文章的主题,直奔作者的匠心,令我等汗颜。
  在教学《海底世界》一文时,孩子们经启发后发现,课文并不是严格按照中心词“景色奇异、物产丰富”来写的,因此,中心词概括并不准确。同时,第四小节中,具体写的也不是植物形态的差异,而是大小的差异。大家仔细品味,果然如此。
  由此看来,只要养成了勤于质疑的好习惯,掌握了善于质疑的好方法,小学生也能做大学问!看来,为师还真得“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了!
  这些年来,通过在语文课堂上进行培养学生质疑能力的实践研究,我取得了很多的收获:一方面,我的课堂教学质量得到极大提高,每次执教公开课都能得到同行好评;更重要的是,学生的质疑能力提高了,阅读能力随之增强,可以说具备了一定的语文素养,这是我最愿意看到的。这项研究,我将坚持下去!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22848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