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如何克服数学考试恐惧,提高考试成绩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数学对于很多学生而言都是令人头痛的科目,基于前期数学基础以及个人数学理解能力的影响,部分初中生在数学学习中的表现并不尽如人意。长此以往,初中生可能会出现数学考试恐惧,过度关注数学考试成绩,并且会将这种考试恐惧和焦虑带入日常数学学习中,严重影响了初中数学教学。本文将结合初中生数学学习情况,深入分析导致初中生数学考试恐惧的原因,从根源出发探究帮助初中生克服数学考试恐惧的方法,提高其考试成绩,改善我国初中数学教学现状。
关键词: 初中生;数学考试;心理恐惧;考试成绩;心理疏导
在初中阶段,有的学生可能因为一次数学考试失败就在心中留下了阴影,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有的学生是因为长期在数学课堂上表现不佳,听不懂教师讲授的内容而对考试产生了恐惧;有的学生则是因为家长的压力而产生了相应的考试恐惧。无论是什么原因导致的数学考试恐惧,都对初中生数学学习和发展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导致其长期处于一种焦虑的状态,甚至出现生理上的考试应激反应等。因此,帮助初中生克服数学考试恐惧,既是提升其考试成绩的必然要求,也是促进初中生心理健康建设的重要举措。
一、 初中生考试恐惧的现状阐述
考试中的恐惧情绪类似于一种担忧的情绪反应,其中的成分主要包括了认知、生理和行为这三种,所谓认识成分即为担忧,这种担忧源自他人的评价和消极自我评价,从而产生一种潜在的意识体验。所谓生理成分,即与自主神经系统活动增强相联系的特定情绪反应,例如呼吸和心跳加快、肠胃不适、多汗尿频、头疼以及失眠等等。所谓行为成分,是通过逃避或者防御而表现的行为方式,例如在考试中的多余动作和惶恐不安等等。对于初中学生们来说,考试恐惧是普遍存在的一种问题,很多初中学生都面临着考试恐惧的问题,轻度的恐惧会增加学生们的紧张情绪,让学生们无法保持正常的考试状态,从而对考试成绩造成了负面影响,甚至一些学生在考试时出现了昏厥的情况。对于这样的情况,学生们只能独立承担考试恐惧带来的不良后果,所以说考试恐惧的问题值得教育工作者们给予足够的关注。
二、 初中生考试恐惧的类型
(一)认知型考试恐惧
存在认知型考试恐惧的学生一般会在考试之前产生很多想法,他们认为考试成绩是能力的体现,如果成绩好那么说明自身的聪明优秀,如果成绩不好那么说明自身笨。考试成绩好的学生会受到其他人的羡慕和喜欢,而成绩差则会成为别人评判自己的标准。这些想法会伴随相应的担忧,例如害怕复习的内容考试不考或者考试题目太难等等。另外,考试失败的经历也会产生恐惧心理,让学生们抵触考试并对考试的作用产生错误认知。这种认知型考试恐惧心理普遍存在于成绩好以及成绩差的学生们当中。
(二)情绪型考试恐惧
情绪型考试恐惧是指学生们在面临考试时会产生的情绪反应,例如害怕、烦躁以及不安等等,这种情绪不会受到认知的影响。出现情绪型考试恐惧的学生一般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这种情况会对学生们的思考造成干扰,并打乱学生们的思维,最终对数学成绩造成不利影响。
三、 初中生产生数学考试恐惧的原因分析
(一)家长对学生和数学考试成绩的过分关注
进入初中阶段,因为关系到中考以及升学问题,很多家长都变得紧张起来了。在初中学习的所有科目当中,很多家长都会自然而然地将数学和英语视为最重要的科目,一方面因为数学是三大主科之一,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数学能够拉开分数差距。家长过度紧张的情绪也会传染给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家长会给予学生比小学阶段更多的关注和照顾,在考试结束后也是十分关注考试成绩。如果数学考试成绩不理想,还可能出现类似于“我对你这么好,你才考这么个分”这样的道德绑架和抱怨。久而久之,初中生内心会满怀着对父母的愧疚,家长对他越好,他数学考试成绩不理想的时候越愧疚。家长对学生和數学考试成绩的过分关注,会产生适得其反的效果,导致学生产生数学考试恐惧。
(二)教师忽视学生个体特点和学习需求,学生无法完全消化当堂讲授的知识
初中生数学考试恐惧主要还是因为其对于成绩不理想的恐惧,所以我们不妨深入剖析其本质原因。学生上课听不懂,理解不了也消化不了教师讲的问题,这是问题的关键。在初中数学教学中,部分教师会为了赶课程进度等客观原因,忽视学生的个体特点和学习需求,授课速度和深度都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这就导致学生无法消化当堂讲授的知识,知识漏洞随着时间的推移也越来越多,最终影响到学生的数学考试成绩,逐步导致其产生数学考试恐惧。
(三)学生缺乏自信心
一些学生觉得自己并不是班级的优秀学生,也得不到教师的关注,再加上数学知识的难度本身就高,所以他们在数学课上的专注程度就会下降,对于所学的数学知识一知半解,长此以往就会造成思维上的障碍,一旦遇到数学考试就会难免出现恐惧或者紧张等情绪。
(四)缺乏自主学习能力
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很多学生都会对教师存在一定的依赖心理,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希望教师提供给他们的解题示范越详细越好,并且也习惯于对教师给予的解题示范进行模仿和硬套,这样一来学生们的探索和专研精神就会受到抑制,创造力和想象力难以得到发挥,最终逐渐丧失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们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很难获得高峰的体验,也就不会在学习中感觉到自身的智慧力量和创造的乐趣。如果学生们的独立解题能力和思考能力较差,那么看到数学考卷时就会感觉每一个题都十分陌生,从而感觉到恐惧和紧张。
四、 初中生克服数学考试恐惧的方法分析
(一)推进家校共育模式的开展,鼓励学生与家长平等沟通
改变家长与初中生的沟通和相处方式,对于初中生克服考试恐惧具有一定作用。因此,学校应该积极推进家校共育模式的开展,鼓励学生与家长平等沟通。通过这一方式,让初中生对家长说出自己的顾虑以及屡次数学考试成绩不理想的原因,征求家长的理解。与此同时,家长也应该反思自己在与孩子相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例如期望过高、急于求成等。在学校教师的指导下,家长和学生还可以制定阶段性的考试目标,循序渐进地提升数学考试成绩,逐步克服数学考试恐惧。 (二)建立健全教学反馈机制,推行分层教学机制
提高数学考试成绩是克服数学考试恐惧的前提,也是其结果,二者相辅相成。因此,需要建立健全数学教学反馈机制,让教师知道并了解初中生数学考试成绩不理想的本质原因。教师可以在课后利用微信群等即时通讯软件定期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然后对自己的教学设计和课堂设计进行相应的调整,寻找与学生知识接收能力的一个平衡点。在这一基础上,教师还需要根据不同学生的数学基础和数学学习能力对其进行分层分组,推行分层教学机制。这样一来,不仅能够更为有效地提升学生的数学考试成绩,也能够帮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找到成就感,逐步培养学生对于初中数学学习的兴趣,继而有效地改善其数学考试恐惧的心理问题。
(三)培养科学高效的学习习惯
初中生克服数学考试恐惧,还需要培养其科学高效的学习习惯,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首先科学高效的数学学习习惯能够让学生逐渐摒弃数学学习中惰性思维,培养其在数学学习中的创新能力和思考能力。通过引导初中生跟随教师的思维进行创新性学习,能够帮助其形成一种数学学习的满足感。在满足感的驱动下,能够逐步培养其在数学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此基础上,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初中生的数学考试成绩,帮助学生获得一定的成就感。久而久之,也能够帮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形成自信心,使其正确认识自己的数学学习能力和水平。
(四)帮助学生克服自卑心理
作为初中数学教师,应该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深入到学生们当中,对于学生们的思想变化和数学基础进行了解,熟悉每个学生的个性特征。对于那些学习数学有一定困难的学生应给予他们更多的鼓励,并找到他们的优势,为他们创造更多展示自己能力的机会,并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同时,也要注意加强学习方法上的指导,他们学会正确的学习方法,逐渐感受到数学的学习过程并不困难,实际上数学知识就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使得学生们能够去积极主动的学习和探究数学知识,并形成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更快地获得成绩上的进步和突破。教师通过当众表扬的方式来对学生的成功体验进行强化,帮助学生们克服恐惧和自卑的心理,从而获得更好的效果。
(五)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作为初中数学教师,应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教给学生们正确的学习方法,并将提升学生们的智能作為主要的教学目标,在课堂上树立学生们的主体地位,给学生们充分的空间和时间去进行思考和观察以及讨论。如果缺乏了思考的过程,那么这种学习数学的方式将是事倍功半的。在日常的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将学生置于一个更加真实且完成的数学问题情境当中,让他们拥有学习数学的热情,并通过教师和学生们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来让他们更加积极主动地去进行思考和学习,从而提升自身的解决问题能力。当学生们掌握了足够的解题技能并具备了独立思考能力,那么面对数学考试时,也就不会感觉到恐惧。
综上所述,初中生克服数学考试恐惧,是改善其数学学习现状的重要前提。面对来自家长、教师以及自身三个方面的压力和影响,需要从家校共育、改进教学方法以及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等方面入手,帮助初中生克服恐惧,提高数学考试成绩。
参考文献:
[1]朱文泰.合理运用互联网,优化初中数学课堂教学[J].课程教育研究,2020(4):142.
[2]王丽君.核心素养指引下初中数学教学思考[J].中国新通信,2020,22(2):229.
作者简介: 王鹏程,甘肃省陇南市,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滨江学校。
“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8年度《“初中数学恐惧症”的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课题(课题批准号:GS[2018]GHB3012)成果”。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23268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