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  > 中国论文网 > 
  • 教育论文  > 
  • “双一流”背景下《地震勘探资料数据处理》全英文课程建设必要性探析

“双一流”背景下《地震勘探资料数据处理》全英文课程建设必要性探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本文分析了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中国矿业大学《地震勘探资料数据处理》课程开展全英文教学建设的必要性。指出随着我国在资源能源领域工程勘察技术的“走出去”和“强起来”,需要越来越多的国际化地震勘探工程技术和研究人员。开展《地震勘探资料数据处理》课程的全英文教学,培养地震勘探领域国际化人才迫在眉睫,也是“双一流”建设的大势所趋。在该课程全英文建设的过程中,需要重点做好教学资源、教师队伍和教学方法的建设。
   关键词:双一流  全英文课程建设  地震数据  处理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20)01-0005-02
  1   引言
   目前,在国家实施“双一流”高校建设的大背景下,各高等院校积极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国际化建设[1]。中国矿业大学作为双一流建设高校,积极围绕矿业工程和安全工程两大学科群,着力推进相关学科的建设工作。其中,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专业在本轮学科评估中获得A-类评价,体现出较强的优势,但也反映出存在一些问题。其中,国际化建设是较为突出的问题。
   全英文课程教学是学科国际化建设的重要内容[2]。《地震勘探资料数据处理》课程是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学科专业的重要课程。本文中,笔者在承担我校《地震勘探资料数据处理》课程中文教学的基础上,将探讨我校《地震勘探资料数据处理》本科生课程全英文建设,助力推进学科双一流建设的必要性。
  2   课程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地震勘探资料数据处理》课程是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学科的重要课程。该课程主要讲述反射地震数据的常规处理的基本方法、原理及具体算法,包括:地震数据的预处理、反褶积、速度分析、动校正和静校正、水平叠加和偏移成像。学生培养目标是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深刻理解地震数据处理的目的和意义,熟悉基本的数据处理流程,了解地震数据处理的难点及发展趋势,掌握目前国内外地震数据处理中广泛应用的主要的模块的算法原理,并能自行编写简单的处理程序和使用一定的地震数据处理软件,进行简单的实际地震资料处理的能力。 但实际教学和培养过程中,面临着如下几个问题:
  2.1 教材和教学问题
   本课程使用的教材主要以中文教材为主,其主要内容大都从领域内经典英文教材直接翻译而成,有些中文翻译显得更为晦涩,让人难以理解。相比之下,英文原著的解释更为清晰直接,让人易懂。但由于目前采用的是中文教学,学生在课堂上接触的英语专业词汇较少,学生在通过阅读相关英文专业书籍和文献的时候,面临着看不懂、读得慢、不想看的现状,这对扩大学生知识面,加深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不利。
  2.2 实践能力提高问题
   本课程的显著特点为理论与实践并重,要求学生不仅要掌握地震数据处理的基本理论,还要具备初步的实际地震数据处理能力。因此,本课程教学时长设置为48学时,其中课堂教学32学时,上机练习10学时。并试图通过积极鼓励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勘探地球物理大賽等实践技能竞赛,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但取得的成效有限。其主要原因在于,目前主流的地震数据处理软件都是英文版的,软件窗口、菜单、参数以及软件功能说明都是英文,这对学生迅速掌握并熟练运用复杂的地震数据处理软件具有较大困难。学生难以通过英文资料的阅读,理解软件的使用方法和参数意义。因此,这也较大程度地约束了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
  2.3 专业英语交流问题
   目前,该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在对教学课件制作时,对重要的基本概念,大多都将其对应的英文术语进行了同步显示和讲解,以期提高学生对重要概念英文表达的掌握。这种措施对增进学生熟悉专业词汇有一定的帮助。目前,我国在地震勘探领域已经迈向国际。大多资源与工程勘察企业承担了大量的国际业务,要求相关技术人员具有较好的英语专业交流能力,为项目实施和企业推广进行服务。因此,在课程教学中,长期采用中文教学,无法对学生的专业英语交流能力进行有效培养。毕业生反馈信息表明,在实际工作中,面临着较大的国际交流压力,不仅体现在口头交流,也体现在书面交流方面。因此,加强学生专业英语培养,对提高学生国际交流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2.4 留学生培养问题
   当前,我校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学科相关的本科专业均有大量来华留学生。尽管他们有一定的沟通交流能力,但在专业课程学习中,他们的中文水平仍然难以支撑较好掌握课堂知识,影响教学效果。留学生通常表现出课堂教学跟不上,作业看不懂,从而产生强烈的厌学情绪。因此,目前的教学方式,对留学生培养仍然存在诸多问题。
  3   全英文教学的必要性
   面对上述教材问题、实践能力培养问题、专业英语交流问题和留学生培养问题,开展《地震勘探资料数据处理》课程的全英文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全英文课程建设不仅能够培养国际化人才,拓宽学生国际化视野,提升学生国际沟通能力,提高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也是国内高校与世界一流大学和学术机构进行实质性合作的重要基础[2]。对于《地震勘探资料数据处理》课程来说,开展全英文课程教学,能够有效解决学生就业的国际化需求,提升学生的国际竞争力,同样也有利于促进本学科专业的留学生教育办学水平,提升对海外学生的吸引力。具体来说,《地震勘探资料数据处理》课程的全英文建设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引进来”、“走出去”和“多元化”的需求方面。
  3.1 “引进来”的必要性
   全英文课程建设的目的是要以英语作为课堂授课语言,向学生传授专业知识,在教学中学习和借鉴国际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引入学科最前沿的专业内容,采用更加灵活的教学方法与手段,使得学生即能掌握英文专业术语,又能读懂专业英文资料,还能够用英文口头和书面描述专业问题,培养学生具备用英文进行学习和思维的习惯,从而拥有探索和追踪国际前沿技术的专业水准[3]。这在资源勘查领域国际化人才培养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3.2 “走出去”的必要性
   地震勘探技术发源于西方,并在西方逐步成熟。我国采用地震勘探技术服务油气和煤炭资源的勘探时间较晚,相关的重要基础理论和方法资料大多为英文著作。目前,我国地震勘探部门使用的主流地震数据处理软件,仍然是由西方国家开发的英文版商业软件,软件、软件使用说明及培训资料均为英文。邀请的软件培训专家提供的培训课程大都也采用英文讲解。因此,要想精通掌握主流的地震数据处理软件,成为一名高水平的地震数据处理專家,熟练掌握地震数据处理重要概念的英文含义是不可或缺的。随着我国“一带一路”战略的发展,中国技术和中国方案的走出去,海外项目逐渐增多,要求各行各业的专业人才必须具有国际化交流能力。在地震勘探领域,与国外专家和业务往来者进行技术交流更加密切,因此对我们的工程技术人员能够熟练掌握和应用专业英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3 “多元化”的必要性
   随着高校国际化建设和留学人员数量不断上升,以中国矿业大学为例,地球物理学本科专业近年来已出现多名外国留学生,教学班级是由本土学生和留学生混合组成。由于留学生的教育背景,特别是语言基础会影响到课堂知识的接收能力[4]。综合各种因素,采用全英文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另一方面是教学对象需求的多元化。目前,大学本科毕业生毕业去向已趋向多元化。无论是继续深造攻读研究生,还是进入企业工作,对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英语表达需求是相同的。开展全英文课程教学,是满足教学多元化的重要途径。
  4   结语
   地震勘探是矿产资源探测的重要地球物理方法,在油气资源和煤炭资源勘探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随着我国在资源能源领域工程勘察技术的“走出去”和“强起来”,需要越来越多的国际化地震勘探工程技术人员。然而,《地震勘探资料数据处理》课程讲授的相关内容是地震勘探技术的核心部分,且大多相关的理论和技术资料均为英文,这一形式要求开展《地震勘探资料数据处理》课程的全英文教学迫在眉睫,也是“双一流”建设的大势所趋。在该课程全英文建设的过程中,需要重点做好教学资源的建设、教师队伍的建设和教学方法的建设。
  参考文献:
  [1] 任友群.“双一流”战略下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未来发展[J]. 中国高等教育,2016(5):15-17.
  [2] 邱小雷,姚霞,曹强,程涛.高等教育国际化背景下全英文课程建设探索[J].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2017(1):128-131.
  [3] 尤翔程.关于全英文课程体系建设的思考[J].广东化工,2017,44(24):97.
  [4] 李璐.全英文课程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J].教育教学论坛,2018,367(25):219-220.
  作者简介:胡明顺(1985-),男,讲师,博士,从事地球物理教学和科研工作。
  通讯作者:董守华(1963-),男,教授,博士,从事地球物理教学和科研工作。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23873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