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多语教育丰盈学生生命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杨柳

  随着中国与国际社会合作的不断加深,开展多语种教育,培养具有多元文化理解和沟通能力的人才,成为新时代的紧迫需求。北京市海淀区积极跟进,支持有条件的学校开设非通用语言课程,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开设多语种课程,同时,与中小学戏剧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在发展学生多语能力的同时,提升学生的多元文化理解力。
  开设多语种课程,发展学生多语能力。2018年4月,海淀区成立了多语学校联盟,定期组织成员校深入开展多语种教育研究。目前,海淀区开设小语种课程的学校有30余所,小初高各学段都有所涉及,教授的小语种包括俄语、日语、法语、德语、西班牙语、意大利语和阿拉伯语。同时,海淀区积极寻求外部支持,既有高校教育资源的支持,也有多个与国外教育部门合作的高级别语言教育合作项目。多语课程实行小班教学,中教、外教共同授课,充分满足学生学习纯正外语的需要。此外,师生还走出校园,到俄罗斯大使馆、日本文化中心等机构参与外国文化体验活动,感受多国语言和文化的魅力,增进对多元文化的感知和理解。
  排演多语戏剧,给学生搭建更广阔的舞台。为了增进学生对多元文化的理解,海淀区定期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其中,多语戏剧配音及原创戏剧大赛是每年的品牌活动。学生们通过学习小语种,“走进”丰富多彩的对象国;通过排演多语戏剧,走进不同语种、不同肤色的人们的内心。开设多语课程经验比较丰富的学校,还将“世界文化日”“异域风情节”或“多语戏剧节”等主题文化活动作为常规活动,给学生搭建更广阔的的平台。
  从语言到文化,再到思维,外语学科的核心素养在学生全身心投入戏剧排练和展演的过程中实现了完美的闭环。在揣摩、审视、诠释角色的过程中,学生们的自主学习能力、探究能力和团队精神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关注本位文化,增强学生的民族认同感。在推进多语和多元文化教育的过程中,需要夯实学生的母语基础,提升学生对本位文化的了解,增强传承和输出意识,从而更好地与世界互动。
  海淀区推进多语教育的学校,重视母语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开展了一系列戏剧教育活动。有的依托中华传统节日的丰富资源,进行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主题教育;有的引用我国优秀古诗词,增强学生的民族认同感和自豪感;有的利用国家大型庆典契机,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如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开展“我的祖辈与祖国”等活動。一系列戏剧活动,让学生陶冶心智,提升人文精神。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25881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