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畅所欲言,丰盈习作的源头活水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一、案例背景
  多次教学这篇习作,打心底里对这篇习作之后产生的影响存在着一些顾虑和担忧:
  1.依然是写人及事类的文章,是学生几年来习作中最常见的类型。由于司空见惯,因此会觉得没有创新,往往思路打不开或者不感兴趣,不屑于创新,甚至已形成了写作思路的思维定式,很难发现什么有新意的作品。
  2.这样的一篇习作,鼓励孩子们将自己或别人只有背着老师才敢做的一些事搬到台面上来说,对于既扮演着习作评价老师,又扮演着班主任角色的我们来说,往往只能从欣赏、鼓励的角度来评价他们的习作,而这也往往使他们得到了暗示——某些本以为不合乎规范的应该有所约束、有所收敛的行为完全可以堂而皇之了,因为老师已经宽容,已经给了阳光……尤其是在他们即将离开小学这样的特殊时期,心理上这样微妙的变化很自然、很明显地表现出来。于是,这帮懵懂少年是非、善恶、美丑并不分明的本性露骨地表现出来,致使班队学习生活氛围一片混乱——这显然违背了老师教育教学的初衷。
  二、案例描述
  片段一:在大家不知道作者是谁的情况下——
  教師宣读《开心搞怪的一节课》(敏:全篇充斥着对另类校园生活的弘扬,不敢苟同),生寅很快就从仲敏周围几个同学异样的表情中断定这篇作文是敏的同桌聪写的,理由是敏没有这么好的文采。
  师(不露声色,乘机挑拨):寅说你写不出这么好的文章。你认为他为什么会这么想?给你个机会,你会怎么回应他?
  生敏其实心里早就乐开了花,立马站起来,笑着对寅说:你不要小看人。虽然我平时学习不怎么认真,但是我还是很喜欢语文的,我曾经……说得寅直为自己冒冒失失轻视别人而脸红。
  师及时加以肯定:是啊,大家平时也有目共睹,敏在课堂上所讲的历史典故故事常常令我们耳目一新,敏的语言功底确实不错……
  生二:我还是觉得这篇作文是陈少聪写的。因为我看到刚才聪一直在坏坏地笑,他文章里写的那些事就是那天他和敏在捉弄同学时发生的,他平时就喜欢那样恶搞。
  师:聪,你觉得他们为什么非要认为这篇文章是你写的呢?
  生聪保持他一贯嘻嘻哈哈的样子,搔搔头,不好意思地说:这篇文章是敏写的。他的表达能力比我强,只是他一般不表现自己。我平时干的那点儿坏事都被大家看到了,其实,那些坏事都是敏让我干的。
  师(笑笑):原来陈少聪只是坏在表面上,仲敏是坏在心里啊!哈哈……
  片段二:仍然在大家不知道作者是谁的情况下——
  教师宣读《老师背后》(姗:冷眼旁观,厌倦、呐喊的基调贯穿全文)……
  生:完全忽略了这个在角落里一直沉默寡言的女孩,她的文章和她的人一样太普通、太一般了,没有精彩的情节,没有动人的故事,没有华丽的词藻。
  当我再次朗读她的习作时,有意地强调着“若无其事”“迷迷糊糊”“我独自靠在教室外的墙壁上”等词句时,大家才渐渐发现邹姗姗写得多真实。她这个表面沉静,内心感情却很细腻的女孩已经跃然纸上。
  师(强调指出):语言朴实不是缺点,能够以自己独特的情感体验来叙事,使内容自然、连贯、紧凑,就不失为一篇好文章。
  三、案例反思
  习作评讲课往往是学生比较期盼的——学生期待由老师来欣赏他们习作中的亮点,他们相信老师的权威性;他们愿意在这样正式的场合向所有的同学展示自己,他们需要大家的认可。那么,在评讲课伊始就应该坦诚地让学生明确本次评讲的目标,实实在在地取得学生的信赖。
  听惯了老师的一言堂,往往使得学生受老师个人思想的局限,也因此容易固化学生的思维,都习惯于用老师的标准来参与评价,只是一部分人总是被肯定、总是被赞扬,一部分人永远默默无闻,永远不被发现——老师要对此有清醒的认识,并时常有意识地为学生创造一些“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轻松愉快的评价学习氛围。
  首先,文章的内容来自大家的生活,作者就是身边的同学,使得大家参与的兴趣很浓。但是表达的方式各不相同,作者个性各有不同,需要听者调动平时细心观察的素材,用心揣摩。看着眼前的同学,听着他们的话语,学生的脑海里很自然地浮现起许多同学在平时生活中的画面,然后一个个筛选,对号入座,其实就是在脑海中再现人物特点,又通过比较甄别,使人物形象越来越生动、准确。
  其次,通过说理由,不仅培养了学生推敲词句、寻找证据的口语表达能力,更是将先倾听后有针对性地辩论的机制引入课堂,增进了同学之间的交流,也增进了同学之间的友谊。猜者多了一份分析、判断、推理的能力;被猜者对自己的习作特点有了更清晰、全面的认识,更增强了一份自信。当然,也有猜错说错的时候,那也没关系,相反,不但可以适当调节课堂气氛,更是一个很好的教育教学契机。
  再者,及时总结引导。说说笑笑只是一种手段,是为了达成教会学生学会习作的目的,所以,作为组织者、引导者的老师的每一句话、每一次暗示都应紧扣中心目标,及时把全体学生带回到高效的习作表达训练中来。选读姗的习作完全出乎大家的意料,这样的一个例子一定能拨动那些一向平平的学生的心弦,邹姗姗所做到的是我们每个人都能做得到的——教师的引领要起到春风化雨的作用,但也要润物无声。
  人人参与,畅所欲言,这样的形式非常受学生的欢迎,大家都积极踊跃地参与进来。以至于对平时的小练笔,他们也主动拿出来催促老师抽时间让大家晒一晒,这对于六年级的孩子来说实在是难能可贵的。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4952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