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基于智慧课堂“听—观—动—创”音乐体验模式的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殷珺

  【摘 要】立足于智慧课堂,针对以聆听为核心的传统音乐教学模式所呈现的弊病,依据中职公共艺术课程标准以及学生能力素质本位的发展要求,提出“听—观—动—创”体验式音乐欣赏教学模式,倡导从“单一、封闭、静态、标准化”的聆听模式向“多维、开放、动态、个性化”的体验模式转化,实现学生音乐感受能力、表现能力、创作能力、评价能力的提升,并结合案例探究“听—观—动—创”体验模式在个性化活动中生成的发现、探索、协作、创造机制。
  【关键词】智慧课堂;“听—观—动—创”;音乐体验;协作探究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20)28-0058-05
  【作者简介】殷珺,南京市玄武中等专业学校(南京,210000)教师,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公共艺术音乐课程教学。
  公共艺术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程,具有基础性、综合性、审美性、人文性和实践性特点,是中等职业学校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和内容。音乐课程作为其中的一个门类,衔接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音乐教育,是落实以美育人、以文化人的重要手段。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在“互联网+”的教育大环境中,运用怎样的教学模式卓有成效地提升学生的音乐艺术素养,是当下许多中等职业学校公共艺术音乐课程教学面临的难题。
   一、传统公共艺术音乐欣赏教学所面临的困境
   传统的音乐欣赏教学建立在以聆听为核心的教学理论之上,认为欣赏是主体通过聆听在音响感知基础上的心理活动、精神活动以及认识活动。基于此,音乐欣赏更为偏重一种抽象的、内化的心理活动或精神活动,弱化了现实的、生动的审美实践活动。“闭上眼睛仔细聆听”成了教师的法宝,呈现在课堂上的大多是一种“听+析”的模式,即教师组织学生聆听音乐,而后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分析音乐形式及其所传达的情感内涵。虽然这种教学模式牢牢把握着“音乐是一门听觉艺术”的原则,但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仍然存在较多问题。
   首先,以聆听为核心的课堂,课程目标有偏差。《中等职业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标准(征求意见稿)》明确指出,公共艺术课程所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之一,是学生通过多种感官完成对艺术的综合认识。但在以聆听为核心的欣赏课堂上,一个个鲜活的主体被抽象为一双双“听觉的耳朵”,双耳间的音乐成了纯音响材料,隔绝了与其他艺术形式融通的途径,虽然强化了学生的听觉感知,却弱化了学生的综合艺术感知。
  其次,以聆听为核心的课堂,教学活动有局限。静听,是个体独自感受音乐时的状态。但要在课堂上静静聆听,会使课堂不再生动活泼,并且即使众人同时聆听,每个人聆听的感受也不一样,音乐欣赏仍然是一种孤独的体验,难以形成真正的情感共鸣。
  最后,以聆听为核心的课堂,教学评价难实現。单一的聆听是一种内化的输入方式,很难测评出学生聆听到了什么以及聆听之后的真实感受。即使学生将聆听感受反馈落实到语言或文字上,对于这种主观表达,教学评价仍然缺少有效依据,难以相对客观、全面、可持续地评价学生个性化的艺术成长,缺少学生外化输出的活动途径,音乐课堂的教学评价成了空中楼阁。对此,笔者多年来尝试体验式音乐课堂,已形成一些可供借鉴的经验,现分享如下。
   二、公共艺术音乐课程体验式学习的变革
   (一)体验式学习
   一般意义上的体验指“通过实践来认识周围的事物,亲身经历”;[1]心理学范畴中的体验指主体的情感、态度、想象、直觉、理解、感悟等心理功能密切结合在一起的综合心理活动;[2]美学范畴的体验多指审美体验,是对审美对象的本质性的经验和感受;教育学范畴的体验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杜威“经验主义”强调在具体的情境中“做”并形成“反思性思维”,罗杰斯“人本主义”指出体验式学习的特征包括个性化参与、学习动机内发、学习者自我评价以及对学习者产生渗透性影响,库珀“组织心理学”整理出体验式学习的四个阶段(具体体验、观察与反思、抽象的概念以及主动检验),情境认知观带来的启示则在于学习的情境性和社会互动性,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互动。
   音乐欣赏课上所涉及的“体验”至少应包括两个层面:行为层和情感层。行为层的体验是亲身经历的动态过程,在具体情境中通过参与特定的活动获得直接经验;情感层的体验则是在行为体验的基础上所发生的内化、升华的心理过程。教育部印发的《中等职业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教学大纲》倡导“注重情感体验”的要求,《中等职业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标准(征求意见稿)》更为强调“创设学习情境,强化艺术实践”,明确教师遵循艺术感知规律,以活动为载体,鼓励学生参与艺术实践活动,创新实践体验,从而将体验的方式具体化,更为关注课堂生成。这也契合了美国音乐教育哲学家戴维·埃利奥特所倡导的“music+making”的音乐实践活动观。因此,在具体情境中,建立在实践活动行为基础上的体验是公共艺术音乐课程体验式学习的核心。
   (二)智慧课堂环境下的“听—观—动—创”音乐体验模式
   目前,国内外对智慧课堂的界定主要集中在以下两种观点:一是从环境构建的角度出发,提出智慧课堂的系统架构,在“云+端”的基础上构建能够体现内容呈现、资源获取、情境感知、环境管理、及时互动五大特征的SMART模型。[3]二是从教学模式出发,认为其是一种依托智慧教室环境支撑,基于动态学习数据分析,能够实现学习者分组合作型学习和个性化学习,融合信息技术以及学习资源,关注课堂生成的教学模式。本文中的智慧课堂倾向于后者的界定,是建立在智慧教室环境下,通过信息化环境创设,搭建学习平台,共建课程资源,基于动态开放学习过程的一种课堂模式建构。智慧课堂环境架构下的新型体验式音乐课堂,从单一的以聆听为核心的欣赏模式向“听—观—动—创”体验模式转变,有着新的意义。
   1.融入探究的“听”。    例如,在教授“公共艺术”第一单元第一节“音乐要素”时,教师将编创好的音乐旋律片段投递到学生端,学生能够根据“库乐队”上音区、音色、速度、力度的选项,改变音乐的面貌,形成独特的作品;亦可利用软件进行人声、物声的采样,利用软件自带的音乐编程,经过音乐要素的选样、声轨的叠加与合成,完成个性化的音乐作品。学生在编创的过程中发挥创造力,获得成就感。
   三、基于智慧课堂“听—观—动—创”体验模式的实践意义
   音乐欣赏不能停留在以聆听为单一模式的静态“听+”模式,而应是一种全方位的多维、综合、开放、个性化的体验。第一,“听—观—动—创”体验模式是由单一向多维的转变,体验的渠道拓宽了,感受的方式增多了,有利于启动学生的综合艺术感知能力,使其多维立体地理解音乐艺术。第二,“听—观—动—創”体验模式是由封闭向开放的转变,音乐的表现形式更为丰富,有利于将音乐与姐妹艺术相联系,让学生了解更广阔的艺术世界。第三,“听—观—动—创”体验模式是由孤立向交互的转变,在师生共同体中,学习资源的共建共享、课堂对话的交流与合作、课堂活动的共同参与让师与生、生与生之间的关系更加自由和谐。第四,“听—观—动—创”体验模式是静态向动态的转变,“听—观—动—创”不是孤立的四个环节,而是一个相互交融、相互结合的动态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课堂活动更加多样,学生可以唱一唱、跳一跳、画一画、说一说、动一动、做一做,课堂氛围活跃,实验、游戏等多种教学方法都可以融入其中。第五,“听—观—动—创”体验模式是标准化向个性化的转变,尊重学生的个性,关注学生的接受与反馈情况并在各项教学活动中形成实时动态数据,生成教学评价,汇总成学生个人的音乐成长档案。
   综上所述,基于智慧课堂的“听—观—动—悟”体验模式,为构建发现、探索、协作、创造以及评价机制创造了有利条件,从而完成了师生共同体验,让音乐课堂成为享受艺术、享受美的殿堂。
   【参考文献】
   [1]舒新城,主编.辞海[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9:624.
   [2]崔雪琦.音乐基础教育中体验式学习理论的探索与研究[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06.
   [3]陈会元.基于智慧教室的体验式学习模式研究——以初中化学为例[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6.
   [4]蔡觉民,杨立梅.达尔克罗兹音乐教育理论与实践[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15.
   [5]修海林.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述评[J].音乐学习与研究,1997(4):3-10,5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26252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