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传统文化与农村高中美术学科教学融合的教学模式探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目前随着美术教育课程的不断改革与发展,将我国的传统文化渗透进课程当中,已成为当代教学的目标,并随之加强我国传统文化艺术的建设工作。美术课程不仅有助于开拓学生的知识视野,更有助于老师提升专业能力。为了能够提升学生对其文化的认知度,将民族艺术引进高中美术课程当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独特风格的民族文化艺术为高中美术课程增加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并且能够通过教学过程得到学生的高度认知,使我国的传统文化艺术得以弘扬光大。并且对提高学生的人格培养和审美情怀起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传统文化;高中美术;融合渗透;有效途径
  
  为了增加高中美术课程的人文精神、艺术性、视觉性以及实践性,需得充分地将我国传统文化艺术有效地融入高中美术课程当中,并且重点关注学生的审美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将内在的情感通过对艺术的创作完全地释放出来,有效地激发学生对美术课程学习的兴趣。深刻感知我国传统文化底蕴,高效地帮助学生提升文化自信,并将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作为己任。
  一、 目前高中美术课程的教学现状
  (一)忽视了对美术课的欣赏
  当代的教育中,更加注重素质教育教学内容,使得学生能够更加懂得欣赏美,发现美,享受美以及创造美的认知。这便需要通过视觉艺术教育的形式来实现。以人文导向为目标,能够更好地完善学生的文化品格。高中美术欣赏课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增强学生感受审美趣味的能力,更加可以抵抗不良环境因素的影响。随着我国科技突飞猛进的发展,现在的高中美术课程教学设备已经被大量的添置,并且将其技术广泛地应用。例如,幻灯机、投影仪以及电视等众多多媒体技术。而且师资的队伍也更加雄厚。这些发展使得教学资源更加丰富。然而,受传统文化教学模式的影响,学校仍注重学生在文化课方面的发展,即使增加了诸多有助于美术课程的设备,依然没有得到学校与家长在教育中的重视,甚至一致认为,高考才是重中之重,现阶段只有将全部的精力投入其他主要课程当中才是最关键的,因此,美术课程不作为高考的科目,故而在学生和学校心中已经变得可有可无。
  鉴于学校教育的功利性,认为应当将教学重点放在文化课中,因此压缩了美术课程的课时,限制了美术课程教学的展开,将美术课程遗忘在角落里。而另一种情况则是,非常注重培养学生美术方面的艺术细胞,然而并不是从素质教育的角度出发,而是考虑在升学率的因素下,将文化课比较差的学生通过组成一个美术特长班,利用美术专业特长班在高考中文化分数考核比较低的优势,以此来提升升学率。在功利心切的政策下,使得原本成绩不好,对美术课程不感兴趣的学生迫于对高考的压力,不情不愿地选择投报美术专业学习班。基于学校功利心的浓厚色彩,专业班的课程只以高考科目为主,例如,素描、速写、色彩等等,并不注重美育教育的传播,使得学生不能够充分地认知美,感悟美以及创造美,更加使我国的传统文化得不到有效的传播。由此可见,这类学校对于学生学习美术课程只是基于对升学的考虑,根本没有注重对美术艺术的欣赏,更没有注重我国传统文化对美的培养,泯灭了学生对美的审视与体验,达不到当今时代素质教育的要求。
  (二)大众文化在教育中的影响力
  当今信息发达的时代,信息传播途径五花八门,进而使得大众文化极速地传播于每个生活的角落。对青少年的成长产生极其重大的影响。大众文化的主要特点就是通过对人们的感官而令人产生愉悦的目的,可以满足人们对较高艺术创作的追求。由于目前学校应试教学模式的单一性,文化课程给学生带来了巨大的学习压力,使得学生的思维受到了严重的抑制。更由于高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状态,存在着较严重的逆反心理,这种不太成熟的心理状态很容易产生情绪化。而大众文化的魅力充分地与此相吻合,在一定程度上传播了积极的正能量,有效地平衡并调节了学生某种极端的逆反心理。例如,被廣为流传的歌曲《水手》中有句歌词是这样写的,“他说风雨中这点痛算什么,擦干泪不要怕,至少我们还有梦。”这类充满正能量的歌词,时刻地鼓舞着学生的自信心,不论遇到什么困难,都不要放弃希望。
  然而每件事物都包含着两面性,一面是积极作用,另一方面则是消极的作用。随着多媒体信息技术越来越发达,更多的大众文化产业越来越商业化,很多公司为了使利益最大化,使得原本积极充满正能量的大众文化产业走向了偏激,导致学生产生畸形的人生价值关,令其长时间沉迷于网络游戏中,造成学生思考能力的混乱以及对辨别是非能力日渐削弱,盲目的随波逐流,对青少年的人格与情操的发展极为不利。
  (三)高中美术欣赏教学方面的不足
  在传统的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将美术学科当作一门副科的认识已经深深地潜入学生的意识里。它仅是一门非统考科目,在迫于高考的重压下,学生与家长自然而然地将其忽略掉,而学校也将这种认知做了默许,只是将美术学科作为可以排遣学生高考压力的业余学科。因此,造成高中美术欣赏教育的缓慢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学校,学生以及家长的忽视。另外,高中美术文化得不到有效的传播,还有一个主要原因,既是不合理的教学目标以及教学课程内容的设计。高中美术课程主要突显出欣赏美的艺术,要想使得课程积极有效地展开,就得需要老师具有高超的文化素质修养以及过硬的专业技能。要将我国传统文化艺术和美术课程知识相结合,比如老师在引导学生分析美术艺术作品的时候,能够将艺术品的文化背景、宗教信仰以及文学的意义融会贯通,条理清晰地将与之相关的作品知识展示出来,供学生们参考利用,这样才能有助于学生了解艺术品背后创作家当时想要表达的情感意义。例如我国著名的画家齐白石的作品《虾》绘画技艺高超,他将虾的整体神韵跃然呈现在纸上,通过虾的造型以其生动的形象,致使整幅画都充满着浓淡变化的布局。从这幅画中可以看出作者的人文素质有着极高的修养,手法精炼老城,从而达到一挥而就的艺术境界。这样一来,学生可以通过美术欣赏课将文化课知识与传统文化相结合,既了解了艺术作品背后的意义,又能了解相关的历史、文学等人文知识。同时更能激发学生对欣赏艺术品时的激情与兴致。   最后,受应试教育模式的影响,教学手段过于单一化,使得原本充满审美趣味的课程变得过于肤浅以及枯燥。使得学生无法专心致志地投入课程当中,因此对美术欣赏课程失去了浓厚的兴趣。因此要求美术老师专业能力表现突出,而且还需要有较强的理论知识水平。通过多媒体课件将教学内容传授给学生,将多个领域的知识融为一起,满足学生对知识的各种需求以及差异,调节并平衡学生受教育的机会,并且定期进行对学生的监督与掌握知识程度的分析,以便培养学生的情怀修养以及道德修养。
  二、 传授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
  (一)加强其他学科和美术课程的融合
  对于鉴赏美术作品艺术要从哪方面开始入手呢?通常是通过作品的构图、色彩其蕴含的社会背景,以及形体所表现出来的宗教信仰和空间折射出的哲学理念。这些都是作为鉴赏艺术的一个重要的参照。所有的作品中都会包含着时代的影像、民族的个性。其中包含的历史文化,使得学生能够通过美术课程理解其内涵。因为课时有限,不能将众多的作品一一展示出来,只能将历史文化的脉络作为教学内容的基础,选取不同时代且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来进行讲解。由于多元化的美术观念,要想使学生真正理解其中的真谛,就得需要从历史文化课程中采取众多的资料,以便能够了解到各个时期的优秀作品其包含的含义。感受作者情感的叙述以及当时文化的风俗习惯以及科学技术的逐步发展历程。所以老师应该通过正确的引导,让学生能够将美术课程和其他学科的内容相结合起来,进行综合的研究与探讨,让学生能够在有限的课时中,了解到美术的多样化以及其未来的发展趋势。在综合知识的认知下,更能够加深对知识掌握的印象,而传统文化给学生所带来的影响,对智力以及思想品德的培养起着关键性的作用,美术作品的题材以及艺术形象和创作的理念都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因此这一特点与历史文化脉脉相通,都见证了历史的印记。例如,壁画的艺术,可以通过对人物的描绘以及特点,推断出其想要展示的社会背景以及含义。更可以通过一些画面,了解当时的民族风情以及当时的社会性质,更可以体会出创作者当时的情绪。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视觉感受,更可以提高学生对美术欣赏的理解。不仅如此,美术欣赏课程还可以结合文学,提升人们的审美效果,做到诗画相融,目前在很多的美术作品当中,都将散文,诗词融入了作品里,使得生动的语言与优美的画作相结合,更加能够突出作品的意境,使得学生能够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其中,长此以往,便能大大地提高学生丰富的想象力。
  (二)加强老师综合素质能力
  为了能够更好地完善普通高中课程理念,需得增强老师的专业技能以及丰富其相关的人文知识。首先,老师一定要具有高尚的职业操守以及丰富的哲学思想认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其次,掌握专业的知识技能,这样才能在教学过程中应对自如。更不能因为个人喜好而偏重于某一种美术艺术,只有通过全方位的引导,才能使得学生提升学习的兴趣,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最后,具有很高的文化素养,有助于帮助学生改善不良的学习态度以及错误的价值观,只有这样,才能在美术欣赏课程发展的道路上越行越远。
  三、 结语
  总之,我国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创造出了许多令世界各國敬仰的优秀文化艺术。将我国的传统文化渗透进美术课程当中,不仅可以使学生通过对艺术的了解对我国的文化物质叹为观止,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爱国情怀,使得我国传统文化得到弘扬与传承,更有助于为国家培养出道德高尚,文化素养高并具有审美创新意识的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张丽霞.浅谈中国传统文化与农村中学教学相融合的方法[J].引文版:教育科学,2016(5):141.
  [2]王奕敏.中小学学科教学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融合方式[J].上海课程教学研究,2016(11):74-77.
  [3]梁海艳.高中美术课堂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与利用[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19(3):2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29830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