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初中数学是初中阶段的重要学习内容,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初中数学教学中越来越重视对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探究能力是新时期技能型人才所需要具备的一项基本素质,也是新课标的一项基本教学目标。强化对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探究能力培养的重视,能够更好地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及数学素养。基于此,初中数学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必须要充分认识到学生探究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尽可能地采取有效措施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等腰三角形是初中数学的重要学习内容之一,在等腰三角形教学中开展探究能力培养有较强的可操作性。文章就以等腰三角形为例,对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策略进行了如下分析。
  关键词:初中数学;等腰三角形;探究能力
  
  探究能力是学生三大学习能力之一,培养学生主动探究未知问题的能力,对于提升学生学习能力及效果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初中阶段是学生学习能力形成的关键时期,该阶段加强对学生探究能力的重视,提升学生的学习素养非常重要。等腰三角形为三角形的一种特殊类型,其所具备的特殊属性及性质定理非常有利于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因此,本文就以等腰三角形为例对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有效策略进行了分析。
  一、 合理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探索欲
  学习兴趣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动力,也是促使学生保持良好学习状态的基础。但是初中阶段的学生尚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生活、学习都可能会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从而影响学生的学习欲望及情绪,甚至导致学生出现只想“吃现成饭”的现象。加之,初中数学教学较为枯燥,这同样可能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想要尽可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兴趣与探究欲望,教师就需要尽可能地帮助学生克服内在及外在因素的影响,通过营造“激励式”教学氛围,创设学生感兴趣的、有启发性的问题情景等方式来帮助学生克服学习障碍,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在学习等腰三角形的相关知识时,教师需要尽可能地发现学生关于该知识的情感敏感区,从而采取有效措施来激发学生学习的情感因子,提升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探究欲,促使学生以更饱满的状态投入到等腰三角形的学习中来,以尽可能地提升教学效率及学生的学习效果。
  比如,在学习“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这一内容时,教师就可以结合学生情况创设问题情景,通过有效的问题引导来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提升学生对等腰三角形性质的学习欲望。如教学前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查找生活中常见的等腰三角形图形,先播放部分给学生观看,让学生在观看图片的过程中对等腰三角形产生直观的印象,并引导学生分析等腰三角形的特征,从而引入“等腰三角形性质”的探究,促使学生对于等腰三角形有更深层次的认知。然后,教师需及时提出更为深入的问题,如“大家在生活中有没有见过等腰三角形呢?生活中见到的等腰三角形有哪些呢?”,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最后还可通过多媒体方式向学生展示更多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等腰三角形图片,这样以学生已有知识为出发点,合理地创设教学情景来引导学生思考,帮助学生动脑思考与探索分析,从而尽可能地激发学生探究欲望,强化学生对于等腰三角形相关知识的理解。
  二、 引导学生问题解答,培养问题探究方法
  在进行问题探究及解答时,多数学生都存在有方法盲目或错误的现象,缺乏科学的探究方法。故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合理地引导学生进行问题解答,通过有效的引导来带领学生探究问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科学的问题探究方式,促使学生的探究能力得到提升。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可引导学生以“互动式”对问题进行层层引导,让学生在互动过程中对相关问题与知识进行深入理解,在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同时,促使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提升。通过层层引导的方式,还可帮助教师更充分地了解学生的思维方式,引导学生以正确方式进行推理、掌握正确的探究方法,这样通过互动式探究,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在实际问题解决中感受探究的乐趣与魅力,相对于单纯的理论讲解更能提升学生的兴趣,促使学生的探究能力得到提升。
  如图1所示,已知AB=AC,∠1=∠2,同时DB与DA相等,求证DC⊥AC。
  
  该问题所涉及的知识内容就是关于等腰三角形的,其主要目的即了解学生对于“三线合一”这一知识点的掌握与应用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就要加强对这一知識点巩固及相关题型解答的重视,而非单纯的就这一题目进行解答。在实际解题讲解时,教师就可以采用引导学生进行问题解答的方式进行教学,给学生布置探究问题的任务,自己则以辅助指导的角色存在,向学生提出问题,通过分析问题条件内容可以发现,这一问题所需要考察的知识点是什么?让学生自主进行探究,引导学生在探究问题条件与内容时认识到,想要证明DC⊥AC,那么就要证明∠ACD=90°,而DB=DA,由此可以想到“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这一性质。此时,教师可以再引导学生通过辅助线的方式思考如何去求证结果,这样学生通过自主实践的方式,自D点向AB线作垂直线,与AB线相交于E点,然后以“全等三角形内容”和“延长AC线到F点,使AF与AB相等,然后再连接DF,借助三线合一性质求证”两种方式进行求证;在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实践后,教师再进行总结,引导学生认识到对于该类型的问题,在进行求证时可以通过现构造直角和构建“三线合一”基本图像两种方式进行解决,通过构造直角的方式证明∠ACD=90°,通过构建“三线合一”基本图像的方式来获得足够条件,然后再利用性质证明DC⊥AC。这样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及教师最后的总结,能够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探究等腰三角形问题的相关方法。
  三、 引导学生问题辨析,提升学生探究实践素养
  初中生仍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其学习能力往往会受其智力发展、思维情况的影响与制约,在学习过程中很难及时准确地了解自身的学习情况与表现,从而极易出现不足与缺陷。故而,在进行等腰三角形相关知识讲解时,教师就需要加强对学生问题解答过程评价的重视,通过评价学生解答情况来了解学生学习状况,查漏补缺,尽可能地弥补学生学习活动中存在的不足与缺陷,提升学生的探究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充分地引导学生反思解题过程,将问题评析过程转变为反思探究活动方法的过程,同时引导学生进行总结与提炼,进而帮助学生掌握解题思路,提升其探究素养。   如图2,已知△ABC中,AB与AC长度相等,D为BC的中点,而DE⊥AB,DF⊥AC,求证∠DEF=∠DFE。
  
  教学时,教师可以先出示解题过程,即连接AD线,由于AB与AC长度相同,D为BC的中点;因此,可以认为AD平分了∠BAC;又因为DE⊥AB,同时DF⊥AC,所以可知DE与DF相同,所以可得出∠DEF=∠DFE。
  然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以学习小组的方式开展问题解答评析活动,引导学生对问题解答过程进行分析与探究,同时在探究过程中需要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进行结合,让学生认识到,该类题型在解题过程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以及“全等三角形内容”进行了利用,同时还涉及到了“辅助线的使用方法”“构建等腰三角形,借助三线合一性质”等内容。在上述解题过程中,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对于解题过程进行反思、评析,能够帮助学生深刻地认识、掌握解决该类题型可能会用的知识点,促使学生掌握该类题型的解决方法,帮助学生形成初步的数学解题思路,以便学生在今后遇到相同类型的题型时,能够掌握相应的解题方式,提升学生的探究实践能力及解题素养。
  四、 总结
  初中阶段是学生学习的关键时期,初中数学作为该阶段学生学习的重要内容,如何在数学学习中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及探究能力,一直是教师关注的重点。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合理地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探究热情,同时通过引导学生进行问题解答、问题辨析的方式可以帮助学生更深入地掌握相关数学知识及解题思路,对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提升学生探究实践素养,促使教学效率及效果提升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此外,为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需要尽可能地对自身角色定位进行调整,做好启发者、引导者、鼓励者与总结者的角色,帮助学生将问题探究方式内化于心。
  参考文献:
  [1]温月清.浅谈初中数学复习课中的分层教学:等腰三角形復习[J].好家长,2016(11):169.
  [2]张宁.提炼几何模型 探索基本结论:以等腰三角形为基本图形的一类几何问题的解法及基本结论[J].中学数学杂志,2018(6):54-56.
  [3]李福良.强化知识梳理,注重方法归纳:以等腰三角形为例谈初三第一轮复习[J].中小学数学:初中版,2015(9):22-24.
  [4]叶先玖.合情转化 合理提炼 适度变式:一道等腰三角形底角平分线的习题解答及思考[J].中学数学,2016(24):95-98.
  [5]池贤利.基于数学核心素养的初中三角形教学策略研究[D].广州:广州大学,2019.
  [6]刘家良.获取和构造等腰三角形中的两个基本形[J].中学数学杂志:初中版,2016(2):46-4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29854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