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如何采取措施推动数学教学改革速度,提升教学效果,是当前教学过程中一个研究重点内容。作为理论性较强的一门基础学科,在新课改背景下,要想提高教学效果,一个有效的教学策略就是从培养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方面来进行突破。本文从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开展小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的必要性方面入手,简单分析了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的重要性,然后就如何进行小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培养,提出了几点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逻辑思维;对策分析
   在新课改理念要求下,增强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不仅仅包括对学生数学基础知识与技能的掌握运用能力,还包括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数学逻辑思维能力是在基础数学理论知识与运用技能的基础上,升华提炼出的更高一级的能力。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数学逻辑思维能力更侧重的是对学生数学思维习惯等综合性能力的培养。但是,小学数学的教学是一门内容较为抽象、逻辑性较强的基础学科,需要学生具备较高的思维能力和数学逻辑能力。因此,在小学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数学教师既要注重对学生数学知识的教授,还要注重对学生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一、小学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内涵分析
   在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学生在解决抽象、逻辑性较强的基础学科知识时的思维方式,就是我们所说的逻辑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是要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形象的转化为自己的知识,当其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能够将其运用到问题解决当中。在这些能力的运用当中比较常见的是各类基础数学定理和运算模式的运用,这是锻炼学生形成正确逻辑思维能力的基础知识,具备良好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可以拓展学生的思维领域,使其形成相应的归纳概括能力,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需要教师采取必要的措施来加强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二、培养小学生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必要性
   当前,教师在开展小学数学教学活动过程中,仍然沿用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教师还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学生只能按照教师的教学思路被动的去进行学习,因而就把学生的学习思维局限在教师的教学思维当中,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丧失了教学主体地位,这就与新课改的教学理念相违背。
   在新课改理念下,实际的数学教学活动中,师生之间应当是平等的教学主体。因此,在课堂教学当中要赋予学生同等的发问的权利,提升其教学主体的地位,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可以有更多自主学习的空间,能够独立的针对自身的疑问之处,进行提问,跳出教师设定的固化的教学思路,结合自身的学习需求来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教学提问,从而达到主动学习、积极思考的教学目的,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当前,我们正处于知识经济时代,一定的创新能力是必须具备的,而创新能力首先就要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并且我们当下提出的新课改理念,也对小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提出了明确的要求,由此可见,在教学活动中积极地采取措施,来加强对小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不仅是教学改革的要求,也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三、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教学策略
   在新课改背景下,对于学生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越来越受到重视,要想取得良好的培养效果就需要教师加强对教学方法的创新,采取积极必要的措施,来保障教学的效果。
   (一)结合教学内容合理的进行情境模式教学
   数学教学侧重于理论方面的教学,因而会显得比较单调,如果没有新颖的教学方法,很容易导致学生学习兴趣的降低,不利于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因而,在实际的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结合数学教学的特点、学生的接受能力的差异性以及相应的教学目的,来合理的对教学内容进行优化,創设相应的教学情景,来提升教学活动的趣味性,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到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来,引导学生在情景教学当中,结合自身的疑问所在进行针对性的提问,提高学生的教学参与性以及逻辑思维能力。
   另外,教师在制定教学计划时,还要针对不同的数学理论,将抽象化的生涩理论,与趣味性的情景模式相结合,寓教于乐,使得学生能够在趣味性的教学情景当中,将具象化的知识,还原到最终的理论层次,达到掌握相应知识和培养逻辑思维能力的目的。
   例如,在进行小学苏教版六年级下册《制定旅游计划》课程教学时,教师可以借助学生兴趣较高的旅游活动来创设教学情境,老师可以为学生提出从本地出发去海南旅游的计划,然后让学生来设计出行方案,比较哪一组的计划性价比最高。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设身处地的通过自己的角度去了解相关的信息,比如车票价格、住宿价格等,通过创设这样的教学情境,可以锻炼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和数学思维习惯,潜移默化的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二)夯实数学基础,优化学生的认知结构
   当然,小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并不是单纯的、无目的性的,高质量的逻辑思维能力的构建,需要学生拥有良好的基础数学知识来作为支撑,一旦脱离了这个基础,那么所谓的逻辑思维能力也就没有了针对性,达不到提升学生综合能力的效果;另外,拥有较好地认知结构是构建高质量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另一个重要条件,良好的数学基础知识,是产生高质量逻辑思维的根本,但是,只有足够的知识储备,但是缺少良好的认知结构,也不能将基础知识储备变为高质量的逻辑思维能力。因此,学生只有有与知识储备相对应的认知结构时,才能够在学习活动中,自觉的将这些知识按照认知结构将其转化为相应的问题。
   例如,针对图形认知基础能力较弱的学生,可以多布置一些诸如生活中所见基础图形的任务等简单但基础性较强的题目;同时,对于一些数学基础知识比较扎实的学生,教师在布置练习题目时可以适当的增加练习的难度,进一步拓展学生的能力,进而达到优化学生知识结构的目的。
   (三)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气氛,帮助学生建立逻辑思维习惯
   和谐轻松的课堂教学氛围,能够有效地缓解学生的紧张心理,打消其提问时的心理负担,有助于其能够大胆提问。
   而要想构建和谐轻松的课堂教学氛围,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一方面要改变高高在上的行为,要与学生进行平和的交流沟通,充分的尊重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在实际的课堂教学活动中,要多鼓励学生进行大胆质疑、细心求证,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另一方面教师要采取合理的奖励措施,来对学生的积极的思考行为进行固化,使之养成善于思考、勇于思考的良好学习行为模式,这就需要教师在面对学生的质疑声时,要在客观评价的基础上,对其进行适当的奖励,帮助其树立勇于思考解决问题的信心。
   例如,在学习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年、月、日》课程时,就可以让学生自主的讨论大家过年时参加的有趣的活动,在学生愉快讨论的过程中,适时的引入年的概念;然后再进一步的引导学生去思考中秋节等节日所在的月份,让学生思考月份的概念;同时引导学生去建立月日年之间的换算关系,掌握相应的数学知识和思考能力。这样学生在愉悦的课堂氛围中可以很好的发散思维,进而获得解题思路,建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在此过程中,要对学生创新性的思维观点进行鼓励,使得学生有了进一步探究的积极性。
   四、结束语
   按照新课改理念的要求,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积极地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能够提高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升其知识认知水平和建立良好的学习方法;有助于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因此,在实际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当中,教师要采取必要的措施来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进而提升小学生的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周秀兰.试论形象思维能力在小学数学教学的应用[J].吉林教育,2014,(28)
   [2]黄礼容.论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J].未来英才,2015,(04)
  (江苏省南通市通州湾三余小学,江苏 南通 22600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29933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