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地共建,服务需求”的社区教育模式探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社区教育是终身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推动社区建设的重要抓手,为形成学习型社会奠定了强有力的基础。为推动高校与社区教育的协同发展,本文从社区教育现状出发,以淮安市为例,对社区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拓展性项目的开展以及教育资源的利用等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完善了“校地共建,服务需求”的社区教育模式。
[关键词] 校地共建;社区教育;模式
[基金项目] 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项目“地方高校与社区教育协同发展机制研究”(2016SJD880139)
[作者简介] 唐 明(1972—),男,江苏淮安人,本科,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
[中图分类号] G7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0)35-0042-02 [收稿日期] 2019-12-25
一、前言
当前,推进市民文化素质提升工程有着深刻的时代背景与现实意义。社区是城市社会有机体最基本的内容,是城市居民最基本的居住形式与区域,聚集了绝大部分的城市人口。不难理解,市民文化素质的提升基础在社区,重点也在社区,社区教育在市民文化素质提升工程中的基础性地位不言而喻[1]。
高校的一个重要属性就是社会性,高校应该是紧密联系社区的高校。社区教育如果没有高校参与,严格意义上讲就不是完善的社区教育,而没有纳入社区教育的高等教育,同样也是不完整的。高校如何参与社区教育,充分发挥校地合作、协同发展的优势,进一步完善社区教育模式,提升社区教育的质量,已成为目前社区教育研究的新热点。
二、社区教育的研究与发展现状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外经过长期的发展,到了1970年代,其教育理念日趋成熟,获得一致认同。社区教育是实现社区文化整合和居民心理认同的关键力量,社区教育致力于为每一个社区成员创造机会,满足其发展需求。目前,国内的研究主要是从社区教育自身发展的维度进行,强调其内部的资源配置、实体建设、经费投入等问题,在社区教育学习需求方面的研究则从社区学习者的学习需求、学习动机、学习态度等内容进行研究,这些都是从社区教育自身及内部的某一问题出发,具有“零散化”的思维特点。
(二)淮安市社区教育
通过调查发现,淮安的社区教育资源丰富,在经过政府和相关社会组织的共同努力下,近几年有了不错的发展,目前全市共建成省级社区教育实验区、省级社区教育培训学院、省级社区教育中心、省级居民学校以及市级社区教育中心、市级居民学校共计300多个。虽然驻淮高校也积极参与社区教育活动,但在双方协同发展上还存在资源互补不足、缺乏长效合作机制,参与形式单一、参与面窄以及政府统筹力度不够、课程体系开发不足等问题。
三、高校融入社区教育的意义
(一)有利于提升社区教育水平
目前,仅靠社区内的教育机构,对社区居民进行的教育培训,多数还是着眼于国家相关政策的宣传与文化体育活动方面,已无法满足城市居民日益发展的多样化学习需求。高校融入社区教育后,因教师队伍专业性水平的加强,能极大地提升社区教育的层次与水平。
(二)有助于高校的自身发展
高校的主要职责是为社会培养合格的人才。当高校融入社区教育后,能很好地为高校师生提供实践平台。一方面,高校师生走入社区,用所学专业知识服务社区居民,巩固提高了自身专业水平;另一方面,在校地共建社区教育的过程中,也很好地履行了高校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职能。
(三)推动学习型社会的建设
学习型社会,就是要为居民构建人人爱学习、处处能学习、随时可学习的空间。其基础就是创建学习型社区。高校融入地方社区教育,能很好地发挥双方优势,通过资源共享、协同合作,从完善社区教育模式,健全社区教育课程体系,创新社区教育的方式方法入手,对学习型社会的建设将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
四、“校地共建,服务需求”的社区教育模式的探索
(一)更新理念,创新机制,保障社区教育健康发展
1.更新继续教育理念,强化高校服务意识。多年来,“服务社会”一直是高校所承担的社会责任。随着办学能力的提升,“服务社会”已经不能只理解为社会需要什么人才就培养什么人才[2]。在专注于校内学生培养的同时,及时将视线转移到社区教育,加强校地合作,改变高校与社区教育的脱节状况,使高校的继续教育达到了新的高度。
2.完善组织架构,创新运行机制,强化过程管理。成立“四级管理”组织,在政府职能机关、街道、社区以及学校共建的基础上,成立社区教育联席会,全面负责研究、决策和处理社区教育相关事宜,并完善管理制度,制定发展规划,定期研讨。联席会下成立各社区教育中心,作为社区教育的学习平台。中心下设的各教育培训部门根据职责开展工作,相互协调,共享资源,以保证正常开展各项培训工作。
(三)“校地共建、服务需求”,彰显社区教育特色
1.以人为本,加强社区教育课程资源建设。近年来,淮安驻地高校和合作社区围绕居民需求、科学普及、文明素养、社区发展等方面,开设了40余门不同类型的课程,构建融通识课程、特色课程和拓展项目为一体的课程资源体系。针对社区不同层次居民的需求,以地方性知识为理论基础,大力加强特色课程建设,注重实践技能和人文素养的同步发展,进行食品加工、淮扬美食、旅游管理、养生保健以及运河文化、地方文艺等知识、技能的教育,丰富社区教学内容,彰显课程的地方性特色。
2.共享资源,形成合力。依靠淮安市驻地高校在食品、旅游、烹饪、幼儿保育和体育康复保健等专业上的办学资源和人才培养经验上的优势,打造社区教育专业教师隊伍,共享学校和社区的特色资源,拓宽高校师生的实践范围,提升社区教育的层次和内涵。
3.教学相长,提升教师队伍的专业化水平。充分发挥高校办学的育人经验和教师资源,近年来,驻淮高校共计派出一百多名专业教师和管理人员深入社区进行课程教育培训和项目化教学活动,解决了长期以来困扰社区教育发展的师资问题,使社区教育师资队伍的专业化水平得以显著提高,同时也推动了教师个体的专业发展[3]。
4.创新教育形式,提高教学效果。教学实施过程中,改变传统的单一课堂教学,在教学资源共享基础上,采用移动课堂形式,大力开展才艺展示、技能竞赛、参观游学等拓展性项目教学,创新教学方式方法,课堂教学与项目实践并重,动静结合,同时搭建“市民学习在线”网络平台,提高信息化学习能力,达到“学做一体、多方提高”的教学效果。
五、“校地共建,服务需求”社区教育模式的成效
(一)完善了终身教育体系,推进了学习型社区建设
地方高校参与社区教育,发挥地方高校的优势与作用,通过高校与社区教育的合作共建,创新了社区教育模式,推动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不仅完善了终身教育体系,也推进了学习型社区建设。
(二)实现了高校“服务社会”的职能
淮安社区教育网络虽已初步形成,但随着社区居民对学习多样化需求的不断增加,必须整合社区各类教育资源服务社区教育。高校有着丰富的场地设施、课程资源、师资、教学实训设备等资源,搭建与社区教育机构互动联系平台,以用于社区居民的学习需求。
(三)引领了社区教育的创新发展
校地协同,完善了社区教育管理体系,使社区教育内容形式更加丰富,教育资源融通共享,高校服务能力显著提高,“校地共建、服务需求”的社区教育发展模式初具特色。共建社区实现了从省试验区到省示范区的跨越,起到了很好的引领、示范作用。
参考文献
[1]董廷玉.社区教育在市民文化素质提升中的功能定位及实现途径[J].现代远距离教育,2015(4).
[2]张斌.勇担社会责任 提升高校服务地方能力[J].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6).
[3]张连民,卫喆.城市社区教育教师队伍能力建议探析[J].继续教育研究,2012(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307810.htm